区域经济协调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区域经济协调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区域经济协调与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我国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收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东部地区高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潮中,中部地区如何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中部地区(8省区)应该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批准位置,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来加快自己的发展。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来探索和设计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高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变迁

1.发展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回顾

发展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理论。弗朗索·佩鲁( Francois Perroux, 1955) 提出了发展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一些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形成“发展极”,带动本区域经济优先增长,通过发展极的自身发展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缪尔达尔( G.Myrdal, 1957) 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用“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说明了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落后地区的不利影响和促进作用。他认为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首先通过“回波效应”拉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当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通过“扩散效应”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新古典主义提出了“核心-外围”发展理论( Harrey S.Perloff, Lowdon Vingo, Jhon Hicks, J.G.Williamson) ,认为发展中国家由先进、相对发达的核心地区和落后、不发达的边缘地区组成,当经济要起飞时,区域核心-外围结构就会通过要素移动而在经济过程中消失,出现区域均衡和空间一体化,并提出了“区域收入趋同”假说。赫希曼( A.O.Hirschman) 和卡尔多( N.Kaldor) 提出了区际增长传播理论,赫希曼主张不平衡发展战略,认为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但同时认为核心地区的增长会通过“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来缩小区域的差异。卡尔多则通过“相对有效工资”的概念说明了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不断发展。罗默( Paul Romer) 和卢卡斯( Robert E.Lucas) 提出了区域分化理论,认为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越来越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经济不发达地区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越来越少,经济发展越来越慢。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间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综观发展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其中都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思想,即怎样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渗透着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的观点,发展极理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核心-外围发展理论、区际增长传播理论都提出了不平衡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必经阶段以及不平衡发展对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平衡发展的目的地,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区域分化理论则由一个极端说明了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将导致地区差距的扩大,从而隐含着要坚持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思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发展程度不一的三大经济发展区域,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东部地区高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潮的同时,如何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如何通过中部地区的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历经了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种模式。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78年改革开放前:平衡发展战略(均衡布局战略)。1949-1978年近30年间,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第一,实施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的战略思想,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重的原则,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则是以重工业为重点,布局在内地,主要是在中部地区。第二,60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以军事工业为重点,布局在中西部有利于战备的地区。这一时期平衡发展的战略是当时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它对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时资源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2)1978年改革开放后-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前:非平衡发展战略(沿海倾斜战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实行了转变,实施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优先发展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然后再发展其他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发挥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应,在较短的时期内快速推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体现了效率,但同时扩大了地区差距,特别是原来就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丰富资源的中部地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3)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协调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讲究了公平,牺牲了效率,非平衡战略突出了效率,却未能兼顾公平。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统筹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的战略关键在于协调,既要正视因历史因素所造成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又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注重区域经济联系,统筹兼顾。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协调促效率,以协调顾公平。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中,中部地区的位置有过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是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档。在平衡发展战略时期,全国划为沿海和内地两大区域,“二五”-“四五”期间,内地投资加重,但按现在三大区域划分的中部地区,只是作为“三线”建设的一部分获得部分项目。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向东部及东南沿海倾斜,虽然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协调发展战略,中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后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向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中部地区的资源仍不断地流向外地,中部地区实际上处于“边缘化”位置。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中部地区“边缘化”不符合新的发展观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即平等、协调、全面的发展观,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要求“统筹区域发展”。中部地区的发展经历了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出现了中部“塌陷论”、东西部“挤压论”、中部地区的“边缘化”等观点,事实上,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看,确实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不符合我国新的发展观的要求。

中部地区“边缘化”的位置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的投资变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人均收入变化、产业结构的演进程度和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来反映。1978-2000年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60%,中部地区为25%(注: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97、122、59、479~480、151~152、152、531、5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从固定资产投资的逐年增长率来看,1993-2001年,中部地区平均为16%,东部地区平均为20.8%,西部地区平均为21.1%。(注: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94-2002),北京,中国经济年鉴社。)东部与中部的人均GDP的相对差距系数由1978年的33.1%上升到2000年的44.55%,其中1978-1987年保持在31%左右,1988-1991年上升到35%左右,1992-2000年进一步上升到45%左右。(注: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97、122、59、479~480、151~152、152、531、5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从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看,1999年中部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21.12%、45.17%、33.17%,2001年分别为18.67%、45.93%、35.40%(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除2001年第三产业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一产业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2000年工业总产值比重中部地区由25.91%下降到19.71%,东部地区从60.87%上升到70.88%,西部从13.22%下降到9.41%,中部下降的幅度比西部下降的幅度还要大。(注: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97、122、59、479~480、151~152、152、531、5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从对外开放的程度看,东部地区显然走在前列,用经济全球化程度衡量,广东、福建、上海、天津位列第一层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以上;辽宁、北京、山东、江苏、海南、浙江位列第二层次,全球化系数在1~2之间;吉林、广西、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宁夏、黑龙江、新疆位列第三层次,全球化系数在0.5~1之间,全球化系数最小主要是西部省区。(注: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97、122、59、479~480、151~152、152、531、5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可见中部地区的省份都居于第三个层次,全球化系数很低。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以来,1996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曾一度出现转机,经济增长率达10.6%,超过了东部地区9.7%的增长率,但到1997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再次超过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平均回落2.5个百分点,而东、西部地区平均回落0.8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工业增长分别超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3和1.5个百分点,(注:朱珊:《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政策战略调整对中西部地区影响问题探析》,载《云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3)。)中部地区良好的势头没有持久地发展下去。

2.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虽然目前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但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具有后发优势,综合经济实力不容忽视。

(1)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大的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中中部地区自然资源最丰富、利于开发,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部地区陆地面积占全国的30%,水资源占全国的26%。(注: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97、122、59、479~480、151~152、152、531、5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在全国,中部地区的矿藏资源占40%以上,粮食产量占42.4%,肉禽占40%,淡水产品占45%。(注:朱乾:《中部地区发展探讨》,载《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在我国的资源型产业分布中,以2000年为例,东中西部分别为47.13%、35.12%和17.58%。其中,中部地区煤炭采选业占全国的比重为55.1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39.73%,木材及竹材采运业占55.01%,均居第一;农业占全国的比重为33.7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38.33%,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占37.27%,均居第二。(注: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97、122、59、479~480、151~152、152、531、5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中部地区是我国农副产品主要的生产输出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和饲料粮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生产与输出主要基地,也是以钢铁、汽车和重型机械等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2)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上的优势使经济发展具有后发优势。中部地区除了自然资源丰富外,人力资本积累率较高,而且在技术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使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后发优势。2000年中部地区每10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人口平均为3402人,1999年每10万人拥有的研发人员平均为47人,技术人员平均为1520人,与东部地区相比除研发人员较低外,其他基本上与东部相差不大。中部地区的吉林、黑龙江这三种人员的总和每10万人中分别为7064人和6838人,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60人,湖北、内蒙古、山西则分别为5500人、5569人和5145人,与全国平均水平也相差不多。(注: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97、122、59、479~480、151~152、152、531、5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98-2000年中部地区平均资本增长贡献率为61.44%,平均劳动增长贡献率为12%,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为39.1%,其中技术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和黑龙江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分别为85.9%和72.5%,高于东部平均水平64.4%。(注: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597、122、59、479~480、151~152、152、531、53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98-1999年,在以知识创新、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效益为指标来衡量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中,中部地区平均得分为22.74,居中位。(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7~28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部地区1998年GDP的绝对量占全国的29.6%,1999和2000年都为29.8%,2001年为30.4%,2002年为32.1%,(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中部地区在2000年的综合实力排名中(见表1),平均分数为2.73,居第二位,其中资源力居首位。

资源力+经济力+科教社会发展力=综合实力 综合实

(权重25%)(权重45%)(权重30%)  力排序

山西

 5.6803

1.90

 2.22

2.94

 16

内蒙古

4.3805

1.79

 2.25

2.58

 20

吉林

 2.7492

2.25

 3.26

2.68

 18

黑龙江

5.0523

3.04

 2.93

3.51

 7

安徽

 2.7364

2.10

 2.16

2.28

 23

江西

 2.9156

1.63

 1.96

2.05

 25

河南

 3.5388

2.70

 2.73

2.92

 17

湖北

 2.8196

2.72

 3.44

2.96

 14

湖南

 2.9175

2.34

 2.90

2.65

 19

中部平均 3.6434

2.27

 2.65

2.73

东部地区 2.6650

5.60

 4.55

4.51

西部地区 3.5000

1.63

 2.37

2.31

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2003-12-13,第6版。

3.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部地区以其自身良好的经济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中部地区是我国东西两大地带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贯穿其间,拥有全国46%的铁路、35%的公路,货运能力占全国的35%。(注:朱乾:《中部地区发展探讨》,载《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因此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可以承接东部地区的经济辐射,是东部地区经济向西扩散的必经之地,同时也可以联接南北,通过与南北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经济联系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又加上中部地区市场广阔,资源条件较好,实际上是东西、南北经济发展的一个交融地带,对联系四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区位作用。第二,中部处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在产业梯度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移是从高一级梯度向低一级梯度逐级转移的,中部地区首先要接受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然后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后,按产业发展层次向西部转移,具有“二传手”的作用。第三,中部地区资源条件较好,经济发展也具有后发优势,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可以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一方面可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比较优势带动周边其他区域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的的实现。

三、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的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

1.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

区域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变迁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路径依赖,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产业的区域转移。路径依赖由David和Arthur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提出,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技术变迁分析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路径依赖研究应用于制度分析。路径依赖理论实际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被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可以实现的路径,产业转移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具有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效应和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关联效应。

首先,产业转移具有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效应。产业转移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生产要素注入效应、区域优势提升效应来实现的。众所周知,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资金和技术的缺乏与自然资源和普通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形成鲜明的对比,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往往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产业从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大量资金和和技术的转移,从而接受产业转移的欠发达区域能够以比单方面依靠自身积累要快得多的速度迅速积累起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产业转移带来的资金和新技术与区域优势相结合,给区域优势产业的提升和区域传统产业的升级创造了机会,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升级和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产业转移具有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关联效应。从产业在区域间转移的经验分析,转移到欠发达区域的产业常常是发达区域内饱和的产业,如日本为了升级到更高一级的产业,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给了亚洲“四小龙”,促进了“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以后亚洲“四小龙”为升级到高一级产业,又以直接投资的形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了东盟国家,带动了东盟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因此,产业转移的过程实际上是产业链条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区域的分工过程,正是这一性质的分工使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各个区域的经济也在这一联系中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

因此,产业的区域转移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使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各个区域都在区域经济协调中不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趋于协调。

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转移路径的设计

正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所揭示的那样,区域经济发展是依赖于产业转移这条路径的,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的的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根据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发展级差区域的划分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匮乏的特征,遵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转移路径可设计为产业在区域间的梯度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工业产品都处在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的不同的生命周期循环阶段,区域经济的梯度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以及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创新往往发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出现阶段性的变化,于是产业从高一级梯度向低一级梯度转移,将高一级梯度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低一级梯度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利用梯度差异进行互补。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部地区可接受来自两个方面的产业转移:一方面,在国内接受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接受来自国际上的产业转移。同时,将中部地区的产业按照产业转移的规律逐步向西部转移,从而使中部地区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接受来自多向产业梯度转移的思想,其实包含了与一般产业梯度转移不一样的含义:一方面接受来自国内较高梯度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循规蹈矩”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接受来自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机会,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因而中部地区在遵循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发展自身的道路上要比常规意义上的产业梯度转移所带来的发展更快。

3.基于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措施

第一,接受来自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发挥资源优势,建立以资源密集型(含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东部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资源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涨,资源(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正逐渐失去,而中部地区正是东部地区的低级梯度,而且要素禀赋丰富,具有价格优势。按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将东部的资源(含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中部,通过技术扩散、资金移入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资源,接受来自国际上的产业转移,加速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会,用信息化和国际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加快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在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上与国际先进的制造行业接轨,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工深度和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同时也要利用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适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从单一型资源化工业区转变为多元化产业体系。中部地区一方面资源丰富,但另一方面从长远发展来看,单一型资源化工业区都将会面临资源的枯竭,而且这一现象在有的地方已经日渐凸现(如大庆油田)。因此,必须根据各工业区自身的条件,充分利用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建立起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并培育出地区型的主导产业,在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存量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产业转型。

第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部地区是我国农副产品的主要生产和输出基地,农业是中部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要依靠机械化、集约化和信息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优质的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同时积极发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第五,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对农村的辐射能力,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逐步缩小区域内部城乡结构层次的差别。同时,通过工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六,加强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在资金投入、外引内联、市场体系的培育、人才的引进、投资环境的优化等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标签:;  ;  ;  ;  ;  ;  ;  ;  ;  

区域经济协调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