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体积混凝土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整个建筑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中大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以保证高层建筑质量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和要求,重点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前言:
近年来,建筑施工发展迅速,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水泥水化热,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的数量较多、形体庞大、施工技术和高质量要求、工程条件复杂,高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收缩的特点,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结构开裂的水泥水化热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热应力的作用下,特别容易产生裂缝,对建筑结构的使用耐久性、受力性、安全性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大规模混凝土施工技术突破,已成为建筑业的重点。
1、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较普通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积相对较大,且块体相对较厚。二是混凝土结构所需连续浇筑量相对较大,且其结构对于整体性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更高。三是若混凝土的厚度大于1.5m,则必须对水平分层施工的设置进行考虑,以更好地降低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四是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而言,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埋于地下,主要用于基础结构中,因而其所受外界环境温度改变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于抗渗方面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进行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进行水化热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等相关问题的分析
2、高层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分析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基础形式通常都离不开不开大体积混凝土底版或承台,因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高层建筑面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面通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商言,各国的规定也各不相同,我国就高层建筑混凝土而言,在相关行业标准中规定“大体积混凝士其内部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以及外表面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都不可以超过25C”。
3、高层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3.1加强原材料的施工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控制技术而言,其主要应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确保材料的质量,首先,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应使用低水化热水泥,比如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另外,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此外,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第二,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质量而言,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混凝土的有效混合,以确保不同强度的建筑物能够满足其要求。对于柱子混凝土来说应尽可能减少水泥、水灰的用量,同时加大石子的用量,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应注意传统中药的砾石过程,确保温度适宜,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能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
3.2施工过程的控制
温测技术混凝土的温测技术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底板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温测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土层的温度都进行测量,并就其温度特性分别进行分析。对于温度传输器而言,通常采用的是电阻型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时应注意测温点以及测温线的分步进行,先进行位置的选定,并进行记号的编订和定位,然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此外,应确保测温线同钢筋之间的合理接触,以确保测量过程的精确性,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的出现。
3.3混凝土运输
因为混凝士方量是非常大的,施工周期是比较漫长的,进行浇筑操作需要是连续不断的,所以混凝土材料的运输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绝大多数搅拌站和现场的距离较远,在进行施工之前,喬要对其的运输路线和交通状况进行了解,选取一条最佳运输线路。除此之外,在高温季节施工的时候,能够在搅抖车的大罐上铺设湿草袋,发挥降温的效果。
3.4混凝士浇筑
浇筑是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大体积混凝士进行浇筑操作之前,在建筑操作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就是怎么样释放水化热,工程技术工作者需要按照详细寥数计算其水化热,并且采用有关的技术措施来降低水化热造成的威胁。在混凝土内部安装循环冷却水管是非常高效的方式。提前在混凝士内部根据设计标准设置好冷却水管,并且在浇筑操作之前进行试水工作,避免出现漏水问题,导致对于浇筑质量产生影响。在对于这些混凝土进行浇筑操作中变通水循环,并且按照测量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进而对于水循环的速率进行一定调整,这是为了减少内部的实际温度,达到降低温差的作用。特别是在夏天进行施工,最为重变的就是降温工作,能够使用遮阳和降温的方法。在施工时,需要拟定科学的浇筑方法,按照施工状况使用斜向分层浇筑、水平分层浇筑或者是分区城浇筑。在建筑结束之后,应该按照实际状况来进行收面处理操作,避免混凝士表层产生收缩裂缝情况。
3.5养护技术
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还应对其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其内外温差,并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进行塑料布的覆盖,并在塑料布的基础上进行防寒毡的覆盖,以做好保温保湿工作,避免混凝土的表面由于脱水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此外,还要注意设置隔热层,以实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降低。四 结语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而言,必须首先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应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方可确保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益。
4、结语
实践表明,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只要采取适当控措施是可以有效进行预防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考察混凝土输送泵的实际系送能力,选用较好的泵机,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避开雨天和高温时间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后用扫把将混凝土扫成毛面(初凝之前),对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也是有利的。对于高层建筑中大体职混在士的施工而言,必须首先对原材科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应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米对混凝土的挠筑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应往意进一步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方可确保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层津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维斌,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释疑及工程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2]刘建荣,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3]张仲先、王海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4]中国设计院,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中国建筑标注设计研究院.2004.1
[5]田金红.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论文作者:范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水化论文; 温度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