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思考_劳动价值论论文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思考_劳动价值论论文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价值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此,中国经济理论界的学者们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否只是人类活劳动?科学技术以及物化劳动是否也参与价值创造?

(2)创造价值的人类活劳动是否仅限于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服务劳动)是否也创造价值?如何理解GDP核算中所包括的服务劳动的价值?

(3)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的关系,即:是价值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决定价值?

晏智杰教授认为,劳动价值论将价值的创造只归结为活劳动,这同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是很难吻合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运用范围十分狭窄,未能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价格提供坚实的基础(1995)。蔡继明教授(2000)认为,就不同的部门而言,比较生产力特别高的部门的劳动同样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比具有社会平均比较生产力水平的部门劳动会创造较多的价值;而比较生产力又是由劳动因素和非劳动因素(生产资料的性质和规模,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垄断程度,自然资源的性质、质量、数量及垄断程度等等)共同决定的,即非劳动因素参与价值创造。钱伯海教授(1997)认为,价值的源泉不仅仅是活劳动,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是活劳动的凝结,与活劳动相结合,能有效地创造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他还指出,科学技术通过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谷书堂教授(1989)认为:“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规定,本身就已经确定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决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生产力具有多种形态: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同样还可有劳动的资本的生产力和劳动自身的生产力。所以只要明确了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具体规定,而价值量又只是社会财富的计量单位或符号,说社会必要劳动创造价值与说劳动自身的生产力与劳动的资本生产力以及劳动的土地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都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

笔者是持反对观点的。笔者认为,上述学者的“新观点”主要是混淆了价值与财富的区别。在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不得不用价值来度量,然而财富毕竟不等于价值。财富只是物品(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可供人们享用,并给人们带来效用和满足。对于一种商品来说,其使用价值(财富)越多,其价值总量一般也越大,这时,财富与价值是正相关的。那么,对于商品的价值来说,它仅仅是这种使用价值(财富)的度量单位吗?显然不是,价值并不是为了度量财富的多少才产生的,价值的基本作用或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是商品交换的比例的确定。而决定不同商品交换比例的因素,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其度量单位只能是劳动时间,这正是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定义。

为什么这些学者(包括一些知名学者)仍然将商品的价值与财富(使用价值)混淆在一起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波动性掩盖了商品交换的本质。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确有其缺陷,即马克思在分析价值决定时是有其前提条件的,马克思并没有在《资本论》第1卷定义价值概念时表明其前提条件。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满足其前提条件时,商品的价值恰好等于交换价值;而在不满足这种前提条件时,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不等于其价值的。而且,苏联范式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作了教条主义的解释。

那么,马克思的关于价值决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

第一个前提条件是:供求一致,即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是一致的。

第二个前提条件是:经济社会的每一个商品市场都是均衡的,即每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都等于其市场供给量。

苏联范式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解释恰好舍去了上述前提条件,而只是根据《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定义,教条主义地应用价值概念,并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作为其价值的表现形式,自然是等于价值的。被歪曲的理论恶果就这样种下了。

可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可以解释商品价格与其凝结的劳动时间有一定背离的这种现象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理论界分歧更大的焦点。关于第三产业(服务)中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连政府部门都在强调要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服务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等等。然而,笔者却认为,马克思的结论仍然成立,并不因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包含服务劳动的价值,就因此得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结论。

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并非指所有的服务劳动。首先,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在生产商品过程中购买的服务劳动显然是价值创造的一个环节。而对于其他的服务,马克思曾作了这样的分类:“某些服务,或者说,作为某些活动或劳动的结果的使用价值,体现为商品,相反,其他一些服务却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存在的结果,或者说,其他一些服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第57页。)马克思自己曾举例说明上面两种不同的服务,前一种服务如裁缝的服务,其劳动结果的使用价值,体现为商品;后一种服务,如歌唱家为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要而提供的歌唱服务,与歌唱家是不能分开的,歌唱家的劳动一停止,消费者的享受也就结束,消费者享受的是活动本身。我们所说不创造价值的服务劳动,就是指这后一种服务。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由此也产生出许多新的服务,如中介服务、咨询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和公共服务等。但是,所有这些服务都从属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它们只具有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其服务劳动本身虽是活劳动却并不创造价值。

对于第三个问题,晏智杰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价格是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的一个本质的事实和存在,价值只能从价格的存在和变动中得到说明,即价值只是价格的长期趋势水准(1995)。

笔者认为,晏智杰教授的观点是不恰当的,这仍然是在“交换价值等于价值”的逻辑下得出的结论。

然而,晏智杰教授的另一个观点却是非常正确的。即他认为,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已经演变成教条,失去了解释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基础的功能。在苏联范式的传统政治经济学中,只强调了商品的价值由凝结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却教条主义地认为商品价值等于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而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形式(即价格)也直接由商品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苏联范式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用这种观点去解释现实经济中商品的价格时,就显得十分无力了。

为什么说,商品交换价值的货币形式(即价格)不是直接由商品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呢?商品的交换价值等于价值是有条件的。并非每一次交换的交换价值都等于商品价值。我国著名学者宋承先(1997)教授论证了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这三者是同一的,它们与西方经济理论中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是一致的。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恰好等于典型厂商(即具有平均生产条件的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值,而短期价格则在长期均衡价格(价值)的上下波动,尤其是短期均衡价格的变化趋势是指向长期均衡价格的。作为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值的长期均衡价格,其构成是与需求以及使用价值无关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时间。由此可见,作为价格变化趋势的长期均衡价格其实就是马克思所定义的商品价值。更甚至于,在恒成本行业的分析中,西方经济理论已经证明,不论供求如何变化,长期均衡价格(价值)是不变的(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92)。这就是说,供求关系的变动只是影响短期价格(即交换价值),而不影响其长期均衡价格(即商品价值)。所以,由行业典型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值所决定的长期均衡价格(即商品价值),就是由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而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由此,我们看到,即使从西方经济理论出发,也不能得出供求决定均衡价格(即商品价值)的结论。

至此,我们已经进一步明确了商品价值由其所凝结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或市场价值(其货币形态就是长期均衡价格)决定着短期价格的变动方向,而不能颠倒过来,认为价格决定着价值。

标签:;  ;  ;  ;  ;  ;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思考_劳动价值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