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论文_郭新营,李 响,苟 亮,马占军

浅析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论文_郭新营,李 响,苟 亮,马占军

摘要: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电力行业内开始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对我国电力行业、电网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想进一步提升电力物联网建设质量,推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进程,就需要深入研究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电力;物联网建设;关键技术

1物联网及关键技术

具体来讲,物联网指的是将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运用过来,通过连接物品与物联网,促使信息交换、通讯需求得到满足,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目标得到实现。其在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设备的支持下,能够对物体、过程的声、光、热、电等不同种类信息进行实时采集,通过接入网络,有效链接物和人,更加智能化的感知、识别和管理物品与过程。

1.1识别技术

物联网的一项关键技术为识别技术,其能够促使可视化管理物品目标得到实现。目前来讲,条形码、射频标签等为主要的识别技术。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无线电信号的运用,即可非接触式主动识别和管理特定目标。

1.2红外感应技术

本种技术主要是借助于红外线来测量对温度敏感的物理性质。物质的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就会有红外线辐射出来,借助于红外线感应器等设备,能够有效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接触红外线感应器与被测物体,即可完成测量任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

1.3全球定位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即全球定位技术,其包括空间卫星、地面信号连接点、用户信号接收装置等组成部分,能够将较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全天候的提供给用户。

2物联网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目前,在电力行业内开始广泛应用物联网,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具体来讲,物联网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的这些领域:

2.1电力资产管理

电力设备是电力资产管理的重点。众所周知,电力行业拥有较多数量和类型的设备,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采用人工方式对各种设备信息进行记录,很容易有错误出现,且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具有较长的管理周期。而将物联网技术运用过来,在RFID技术的支持下,能够自动识别记录管理各种设备,不仅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同时还能够连接电力企业的管理系统,促使管理信息得到同步和共享。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在系统中录入设备的信息,然后在设备表面粘贴标签,借助于小型读写器设备,即可对标签信息进行记录和修改,能够对实施更新更改的内容,以便符合账目内容。完成检查工序后,连接读写器的数据接口与电力企业的办公系统,即可对变更信息自动上传,这样设备管理效率将可以得到大大提升。

2.2电力检修管理

电力检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序,其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具有较大帮助。在电力检修中运用物联网技术,电力设备的智能化运检是主要体现。在智能化巡检中,要求对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掌握,对各种故障隐患及时的发现、诊断和排除,促使故障得到快速隔离,电网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设备的可靠性、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在线监测电网各个环节的重要参数,实施掌握关键设备信息,通过分析这些获取到的大量信息,即可将电网运行中设备出现的异常状况及时发现,进而快速解决和处理。

2.3用电信息采集与分析

其中,智能电能表的用电采集与数据分析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点。实践研究表明,在电力用电信息采集中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远程实时统计电能表数据,便捷性、准确性较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操作难度较小,人工成本得到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信息系统的准确率较高,人工抄表过程中出现的失误问题得到规避,抄表准确性得到提升。用电信息系统能够深入分析、挖掘这些获取到的各种信息,进而将针对性的服务提供给电力用户。而电力营销也可以结合这些用户侧数据,深入分析电力市场,对用电市场动向准确把握,做好科学合理的预测,促使电力营销的精准度得到提高。

2.4电力通信系统

在电网智能化建设中,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优化配电网通信、应急通信等诸多通信环节。电力通信系统主要是对语言、数据、视频等信息进行传播,而通信设备的运行状况会直接决定到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实践研究表明,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促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节约,同时能够对特定区域变电所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获取。

3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3.1通信技术

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要求具备双向、实时、高效等特点,那么就需要积极运用通信技术,促使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各种功能需求得到充分满足。通过合理应用通信技术,能够深入融合电力网络与通信网络,促使电力传输的利用率、稳定性等得到有效增强。此外,通信技术的保密性较强,内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避免,进而促使电力运行稳定性得到保证。在应用通信技术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设计开放式的通信框架,这样不仅通信畅通性得到保证,还可以有效提高各种通信元件之间的信息交流质量。②合理确定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连接着系统与应用,且技术标准会直接影响到连接程度。因此,为了促使连接程度得到提升,就需要深入研发和适当提升技术标准。

3.2测量技术

电力设备各项参数是电力物联网建设和运行的基础,因此,就需要充分重视测量技术的运用。测量技术主要是将参数检测技术运用过来,深入监测、分析、转换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数据,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判断是否有故障隐患等出现。总之通过合理应用测量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开展,智能配电、智能补偿效果也可以得到增强。

3.3设备技术

设备也是电力物联网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设备的先进程度会直接关系到物联网系统的运作质量,因此,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将一系列先进的电力设备积极运用过来,促使电力运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就目前来讲,电力物联网技术设备开始朝着超导、微电子方向发展。因此,在设备技术研究中,就需要结合这些发展方向,逐步深化研究,不断提升电力物联网系统的容量和通信,显著增强电力物联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4智能转换技术

研究发现,电力网络数据一般是代码形式存在,人工无法直接读取,那么就需要将智能转换技术运用过来,以便对代码进行转换和读取。智能转换技术能够智能识别各种复杂的数据代码,且自动进行转换,方便人们的读取。通过智能转换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更加高效的掌控电力网络,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的开展,符合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促使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目标得到更快的实现。而电力物联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由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相关人员就需要深化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从技术角度推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进程,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静.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7,4(10):123-125.

[2]谢美豪.基于EPON技术的电力物联网建设路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4(11):55-56.

[3]汪兴.面向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物联网架构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8,5(12):99-101.

论文作者:郭新营,李 响,苟 亮,马占军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论文_郭新营,李 响,苟 亮,马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