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逾[1]2002年在《阜新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进一步城市化发展,中国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污染问题尤其是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经是摆在环境科学研究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及评价”课题的研究,对于环境科学的发展、城市环境系统更深层次的研究以及像阜新市这样由工业型向农业型转变的中型城市环境的污染机理及评价研究更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传统研究成果为前提,以阜新市环保局、气象局、环境检测中心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理论、方法和详实数据为基础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阜新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的相关研究:本文经过详实叙述当前国内城市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论述了结合中国国情必须对城市大气污染模式进行具体城市具体研究的必要性。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大气状况首次建立了阜新市客观诊断风场垂向插值方法。基于梯度输送理论、正态分布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理论上的稳定点源污染模式、线源污染模式及其模式当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阜新市大气环境气象特性和环境监测数据,首次比较准确地确定了阜新地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参数,建立起阜新地区点源、线源的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利用实测数据和已经建立的污染物扩散模式计算了新华路和解放大街两线源以及地面点源街心广场下风侧50m,100m处重点污染物浓度并将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阜新市大气环境评价:比较论证了几种环境评价方法,得出模糊数学方法在环境评价研究中优势,同时论述了模糊集合方法在环境评价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首次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阜新市全市及各个环境功能区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并就得出结果进行了深入评析。绘制出2000年阜新市风向频率玫瑰图,初次尝试性的提出将风向频率图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利用污染模式对拟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源进行预评价,并提出对其过程进行了计算机程式化处理,同时对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居民区的进一步扩展做预见性指导。 最后本文对遗留问题和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述。
于皓[2]2003年在《阜新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收集阜新市空气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阜新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运用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空气质量评价,并过通过建立改进的BP网络模型对阜新市的降尘情况进行预测,最后以ArcVeiw GIS作为系统开发平台,对对象进行空间管理和分析,设计了关于阜新市的空气环境信息系统。 研究结果表明:以神经网络为主的评价、预测模型在信息利用率和判别精度上和别的方法相比有很大的优势。空气环境信息系统把模型库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以数字地图的形式直观的显示出结果,与阜新市空气质量状况相符,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李阳阳[3]2013年在《矿业城市生态环境容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阜新市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并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阜新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要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容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对于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对阜新市进行生态环境容量评价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用途。本文在分析了阜新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阜新市生态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生态环境指数法对阜新市生态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经过计算可知当前阜新市当前生态环境容量值为0.4603,说明阜新市的生态环境容量处于一般状态,属于自建的环境容量分级指数等级划分中的第叁级,表明阜新市的生态环境容量已经处于饱和临界值,生态承载力受到扰动;此结果客观上全面呈现了阜新市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容量现状及环境综合承载力现状,为下一步阜新市环境质量的动态治理及污染源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阜新市环境容量资源的统筹设计和优化配置,可推动阜新市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得以改善,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确保阜新市全面驶入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曾万平[4]2013年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叁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叁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叁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叁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叁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叁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铸衡[5]2006年在《环境民事责任与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热切的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近年来,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呈鲜明的上升趋势,相信这即是目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写照,同时也是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可喜表现。环境保护中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法律责任可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叁种。环境保护法中的民事责任,包括破坏环境者的民事责任和污染环境者的民事责任两类,它们虽同于环境保护法中的民事责任,但是,在承担责任的条件、原则、形式和程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又与一般民事责任大致相同。环境民事责任,是作为行为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实施的环境不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的完善情况如何直接关系着环境法中法律责任体系的完善程度,也是反映环境法内容和目的的实现程度以及环境权益的受保护程度。同时,环境民事责任作为对于受到不法侵害的民事主体给予物质救济的一种环境法律责任,对于制裁环境不法行为,保护国家和公众的环境资源权益,保障环境法中法定义务的内容和意旨得到实现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对环境民事责任的基本内容作一概括性介绍,希望其能对我们深刻了解、认识和分析环境民事责任有所裨益。
李宏昌[6]2018年在《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创新模式及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持续恶化,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虽然我国针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初见成效,但是其治理效果还远远不足以解决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因此,探索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创新模式以及有效方法,成为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处于对立位置,虽然我国在积极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优化,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制度管理上,对于城市大气环境的治理都需要创新性的突破,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本文对当下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创新模式以及有效方法。
韩东银[7]2014年在《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经深入细致调研,本文发现阳泉市区具有:山地中“西谷东盆”而建成区被圈闭的特殊地貌环境;静风频率高、逆温层发育、全年盛行偏西风、夏季盛行偏东风且风速较小、“北槽南涡”降雨天气形势等特殊气候条件;资源型企业、煤矸石山和山城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源特点。运用多年监测数据和山区河谷型城市多源扩散模型,经宏观对比和微观分析,揭示出:本区特殊的地貌、气候、污染源等因素复合形成了不均衡、复杂和不利扩散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该扩散场在高度上明显分层、在平面上明显分区。模拟了本区2006-2010年大气污染扩散状况,得到了分区分层的污染源污染物扩散规律。基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酸雨监测控制和PM2.5实时监测控制等叁种污染物削减方法,提出了本区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张秀梅[8]2011年在《基于PSR模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逐步转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较一般城市更加脆弱,更加敏感。如何让新兴起来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不走传统煤炭城市破坏生态的非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是煤炭资源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包含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准则,人口压力、社会经济发展压力、资源承载压力、环境污染压力、资源状况、环境状况、环境治理响应及投资响应8个要素,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矿业占工业增加值百分比、万元GDP能耗等33个指标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作为主观赋权、熵权法和状态最优法作为客观赋权法,构建主客观组合权重模型,得出组合权重。结果显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年沙尘暴次数、工业废气治理率及环保水利公共设施投资占GDP百分比分担了较大的权重。以鄂尔多斯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该区域2003年~2008年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关键因素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鄂尔多斯市从2003年至2008年生态安全指数逐年提高,生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生态安全整体不容乐观,其平均水平处于第Ⅲ等级(一般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其生态安全不佳归因于生态安全压力较大而响应远远不足;鄂尔多斯生态不安全的潜在因素有第二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过低、矿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过大、万元GDP能耗、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水及固废的排放量远远高于生态安全理想水平、环保及科教卫生投入不足。
徐理超[9]2007年在《阜新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文中认为重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可通过摄取、吸入、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危害人体健康。矿业活动往往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同时它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矿业资源型城市型的矿业开采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面临比其他城市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矿业活动导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其潜在的生态及人体健康风险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阜新市矿业密集区周围约2650km~2范围内农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180个农田耕层土壤As、Cd、Cu、Ni、Pb、Zn等6种重金属的全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空间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中以地统计学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工具,探讨了包括As、Cd、Cu、Ni、Pb、Zn等6种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污染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合理评价阜新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探索土地的合理利用途径,结果如下:1.对阜新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农田土壤中Cd、Cu、Ni、Pb、Zn等5种重金属含量的Box-Cox均值高于土壤背景值,积累现象较为普遍,As仅在局部区域有一定程度的积累;重金属As、Cu、Ni、Pb、Zn均表现为轻度污染,但Cd的污染较为严重。对不同种植类型农田土壤中,菜地土壤中As、Cd、Cu、Pb、Zn等重金属的含量高于粮田,菜地土壤重金属积累较为明显,呈现一定程度的污染;城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显着高于郊区。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内采矿活动是农田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同时畜禽养殖业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可能对农田土壤中Cu、Zn和As的增加有一定作用,当地农牧业生产和布局应适当考虑它们的土壤污染风险。2.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阜新市矿业密集区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并探讨了重金属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6种重金属的理论变异函数拟合效果均较好,其中As、Cd符合球状模型,Cu、Ni、Pb、Zn符合指数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均达到0.01显着性水平;拟合变程在23.5~126.0kin之间,除As以外均出现明显的漂移现象;变异函数的块金效应明显,空间相关性属中等,显示小尺度上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除Ni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各向同性以外,其余5种重金属均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特点;除土壤母质因素外,研究区域内以矿业和城市活动为主的人为干扰是影响农田重金属空间结构的重要原因。3.通过克里格插值得到6种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合统计分析以及空间结构分析进一步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较多,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矿业活动是研究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重要米源,Cd、Cu、Pb、Zn等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矿业开采;畜禽粪便和农药的施用等人类活动对Cu、Zn的积累也有一定影响;Ni和As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仍然存在。4.研究区域内矿业开采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有向外扩散的趋势,元素迁移性强弱导致不同重金属向矿区外传输的距离表现出一定差异,As的迁移性较弱,传输距离较短,Cu、Zn、Cd、Pb等重金属迁移性较强,对周围4~6km农田都有影响;海州露天矿区重金属有通过风力、河流等方式向周围农田扩散的趋势,扩散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使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海州露天煤矿区及主要扩散方向上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应予重点关注。5.重金属污染评价发现,除As外,研究区域农田土壤Cd、Cu、Ni、Pb、Zn单因子污染指数的中位数和Box-Cox均值均大于1,各单因子污染指数的Box-Cox均值大小顺序为:Cd>Zn>Cu>Ni>Pb>As。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其Box-Cox均值介于2~3之间,表明研究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中等水平;从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应将Cd列为阜新市尤其是海州露天矿区需要优先控制的重金属;当地在农牧业生产和布局时应适当考虑矿业开采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本研究结果为阜新市农牧业合理区划、矿山废弃地修复及矿区复垦等提供基础性指导,为进一步进行阜新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打下基础。
金珠[10]2014年在《阜新市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和经济评价》文中认为阜新经过多年的艰难转型后,经济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公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阜新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用于公路的维修和养护。巨大却必要的开支使公路在促进阜新迈向复苏的同时,也减缓了经济增长的速率。同时,大量砂石树木的开采也违背了阜新“构建园林城市”的初衷。就地冷再生技术经济、环保,阜新地区虽有很多施工实例,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为了适应阜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本文重点对就地冷再生技术展开研究,使这项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阜新的发展。本文以阜新市育红路到迎宾大街主干路的基层就地冷再生项目为工程实例,按照设计、施工、评价的顺序对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以试验路为例阐述了大修方案的选择依据和方法,总结出设计流程和步骤;配合比设计阶段,分析了旧路铣刨料的级配组成,测定了不同水泥掺量下试件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强度标准,确定试验路的水泥掺量为5%或6%均可,粗骨料掺量为15%最佳;施工阶段,通过试验路的铺筑,详细阐述了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形成了较完整的施工理论体系。评价阶段,分析了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社会效益。评价其社会效益时,提出社会效益可分为对于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对于生态的环境效益两方面,并重点对环境效益作出论证,提出并论证了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评价就地冷再生技术环境效益的理论依据,同时引入技术清洁性概念,指出技术清洁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层面的体现,技术清洁性作为评价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环境效益切实可行,并给出评价技术清洁性的参考指标。最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就地冷再生技术具有技术清洁性,体现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工程的实施和对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技术经济评价可以得出:就地冷再生技术能够适应阜新发展的各项要求,节省经济开支,符合阜新发展绿色生态的理念,具有可持续性,应在阜新地区大力推广,必将为阜新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阜新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及评价[D]. 杨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
[2]. 阜新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 于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3
[3]. 矿业城市生态环境容量评价研究[D]. 李阳阳. 东北大学. 2013
[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5]. 环境民事责任与案例分析[D]. 李铸衡.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6]. 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创新模式及方法研究[J]. 李宏昌. 城市地理. 2018
[7]. 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D]. 韩东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
[8]. 基于PSR模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张秀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9]. 阜新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D]. 徐理超. 西南大学. 2007
[10]. 阜新市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和经济评价[D]. 金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阜新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空气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