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对于各个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各个领域的用电需求加大,要求电网调度运行工作更加具有稳定性,减少其发生事故的危险点,并能对存在的危险点提前实施预防控制。下文对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降低电网运行工作中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危险点分析;预控
导言
对于电网调度工作而言,任何细微上的调度方式、操作方式失误都给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电网调度作为整个电力输配送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而如何做好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则成为当前所有调度工作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实践经验,就电网调度运行特点展开粗浅的探讨,并针对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的危险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好的保证电网调度工作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含义
电网调度工作指对电网系统的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其通过对电网系统的监控以达到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一方面,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电网实际的运行情况对电网系统进行整体的调控;另一方面,在电网系统出现紧急事故时,电网调度工作人员应及时采用正确合适的手段,在保障电网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修复存在的电网系统漏洞。总之,电网调度工作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有很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2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的特点及危险点分析的意义
分析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连贯性是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显著特征,考虑到各项值班调度工作间都必然存在一定关联性,因此任一误调度现象都可向上一环节追溯,这其中涉及到方案审批、预发拟票等环节;面对频繁的电网调度运行操作,需要电网调度人员更加透彻地了解电力系统的整体情况,在突发事故面前集中精神、冷静处理,根据不同故障发生的原因作出判断;两人共同完成电网调度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调度工作本身的独立性,在发生调度事故后值班人员往往在监督方面显得很薄弱,致使对错误问题不能及时总结、纠正;误调度操作不仅可能对人员安全造成直接损害,且对于电气操作人员和电网检修人员的安全也会带去一定威胁。
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部位或地点我们将其称作为危险点,多变性、复杂性和潜在性是这一行为动作的显著特征。通过对电力企业事故经验不断总结和摸索,针对电网调度运行危险点的分析也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预控方案,工作人员从作业内容、环境和工作防范积极探讨,进一步分析判断电力生产中的各项工作和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出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预控措施,以达到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从根本上确保电网运行的可靠、安全与稳定。可见,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与电网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休戚相关,同时电网调度中各环节隐患的分析和预控处理也息息相关。
3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危险点的详细分析与相关预控措施
3.1电网调度的事故危险点分析以及预控对策
如果发生电网事故,在事故前期调度技术人员首先应对事故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尽可能详细的了解电网事故的情况,并对此情况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在对电网调度工作事故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时,需要调度技术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积极的对事故进行处理,对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掌握,避免在电网调度工作中出现误差,使电网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基于此,电网调度人员一定要熟悉电网事故的处理方案及其原则,明确调动规程所规定的电压,掌握频率异常和系统震荡等电网故障的处理方案。另一方面,要了解事故现场的电网运行方法和安全自动装置设备的保护,将相关调度情况及时上报,做好协助、配合工作,使事故处理方法更适当,处理结果更及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电网事故中期,一定要以事故信息分析结果和处理事故原则进行事故的处理,将事故危险点迅速隔离。在此过程中,调度技术人员要对结构信息、设备参数信息、潮流数据信息、电网运行方式以及保护配置进行及时的掌握,不得将事故处理工作延误,尽可能的把损失降到最低。在对事故进行处理时,现场容易出现事故情况不确定、汇报信息有误和联系不周等情况,这是造成事故判断失误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及时的对系统异常频率和电压进行处理,同时严格遵守相关调度规定,以维护电网的稳定性,使电网同期并列,避免带地线合闸和过负荷跳闸的情况发生。此外,为了保护电网还要使开关跳闸的次数进行规定,在处理事故时要掌握设备的电压、限额和潮流的变化情况,针对性的采用电网运行方式,以进一步处理好电网事故工作。
3.2加强调度值班员工作危险点预控工作
电网系统调度值班员往往是首先法相电网危险点的人员,因此值班员是最容易遇到电网事故的人员,因此必须加强对调度值班员工作危险点的预控,保证值班员的人身安全。一方面,在发现危险点后,值班员应及时向上级提出检修申请并根据电网运行实际情况确定检修方案后才能进行检修工作,且不能违背相关的工作规定。另一方面,在电网检修工作时,值班人员应该充分了解自身工作任务,提高警惕性,正确进行各项检修流程,正确使用各种技术设备,最大限度减少操作失误。
3.3坚持执行相关规范
在执行规范中,主要指的是危险点预控卡的设置与执行。危险点预控卡的内容主要包括日期、执行操作的原因、危险点的位置以及可控的相关预控措施等,还要标注执行人员、审核人员以及执行许可标志等,以便日后追责[3]。可在电网调度工作小组内部实行危险点预控卡制度,有夜班值班人员针对当日情况进行次日危险点的预控卡,以提醒交班人员应重点防范的方面。
3.4加强对事故处理中危险点的预控
对已发生电网事故的处理同样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在发生电力事故时,需要调度人员结合事故单位的电网保护情况、区域用电情况及事故现象进行判断。首先,发生电力事故的单位需要将事故设备的详细情况及实施的保护措施上报给调度员,如事故设备的额定电压、规格、型号等信息。调度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及时对事故原因或事故影响作出判断,使后期的电力恢复工作顺利进行。其次,在对电力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调度人员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根据事故造成的影响,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尽快恢复电力的使用。在电力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相关操作是在有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避免无监管人员的监督或无调度指令的情况下试试电网运行操作。最后,在了解事故整体情况后,调度人员结合事故设备的自动断电保护功能、事故单位的电压、电流和电网的继电保护装置等情况,对事故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电网安全原因造成的影响,将事故单位及电网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且在了解事故原因之后,从根源处进行预控,保障电网运行工作的安全及工作人员、用户的人身安全。
此外,调度人员要准确判断出电力事故的后期影响,同时调度人员要做好整个处理过程的工作记录,并及时上报到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无指令调度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结语
总之,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便是在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对危险点展开分析与预控的核心价值所在。电网调度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与基础,因此相关的电力系统管理人员便应高度重视电网调度安全工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雄彪.电网调度危险点预控及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2012(21):137,139.
[2] 付冠华,李洋.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管理及危险防范[J].民营科技,2014(12):119.
[3] 李远东.刍议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的危险点探析及预控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5):65-66.
论文作者:常建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电网论文; 事故论文; 工作论文; 危险论文; 人员论文; 情况论文; 值班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