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社会科学重要理论问题讨论述评(1979/1992)--中国体育社会科学重大理论问题述评_体育功能论文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重要理论问题讨论述评(1979/1992)--中国体育社会科学重大理论问题述评_体育功能论文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问题讨论回顾(1979~1992)*——A REVIEW ON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ISSUES IN SPORTSSOCIAL SCIENTIFIC AREA OF CHINA,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界论文,中国体育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REVIEW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形势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国家的繁荣稳定,为学术研究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条件。1979年9月15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展体育运动,振奋民族精神”;1979年第9 期《红旗》杂志发表文章“浅论体育与四化”,说明了体育界已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预示着体育理论的研究也将从阶级斗争的体育理论误区中走出来,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时期。80年代初,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带有新的体育理论思想的论文问世。虽然当时出版条件较差,很多材料都是油印的和非正式出版物发表,但其影响力是巨大的,代表了中国体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80年代中后期,我国体育理论向深层次、多方面研究发展。体育理论研究涉及的问题已不仅仅局限在原有理论体系之中,而是有关体育理论的问题几乎都有涉及,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和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而且,这一时期的体育理论研究与体育社会实践、社会需要结合越来越紧密。

90年代以后,我国体育理论研究基本上是在80年代中后期的研究领域中向纵深发展。关于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社会文化、体育与人、体育协调发展、群众体育发展、竞技体育发展、科技兴体等诸多研究领域非常活跃。

1 提出了体育科学思想体系的转变问题, 进行了关于“自然体育”的大讨论

70年代末,80年代初,多年潜心于国内外体育研究的东北师大林笑峰首先发起了对我国二十多年体育理论的批评,批评中国体育的竞技主义问题,主张将竞技运动和科学体育在体育领域里区分开来,成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根本区别的两大体系,提倡科学化体育。主张体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应从运动论和运动教学论转向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形成的体育思想体系,其主体是身体论和身体锻炼论。林笑峰批评我国体育教育基本上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自然体育,我国体育理论的内容一直是以运动论和运动教学论为主题,以传习式体育为本的体育思想。呼吁我国体育教育应迅速从传习式中解放出来,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应用体育手段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以身体论和身体锻炼论为主题。林笑峰的学术主张引起了体育理论界的强烈反响,纷纷发表文章,褒贬不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批评林笑峰对中国二十多年体育的否定是错误的,如白春育、肖天的文章《自然体育和“竞技主义问题”》针锋相对地对林笑峰的自然体育介绍和批评提出了异议,文章又全面介绍了自然体育的来源与发展和它对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批驳了林笑峰的“中国普遍用竞技教育代替了体育,使中国体育奄奄一息”[1]的观点。 谷世权的文章《试论“体育”和“竞技运动”》[2]对林笑峰的“分开论”持批评态度。从历史的角度看,这场论争谁胜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中国体育理论界平静的水面投下了第一块石子,引发了以后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

2 体育概念术语体系的讨论及体育概念在大讨论中确立

这场讨论中进行了是运动还是体育,是运动教学还是身体锻炼的讨论。这是体育和体育的概念问题,关于对体育概念的表述也是对体育本质认识的一个集中表现。什么是体育?什么是运动?什么是体育理论?什么是运动理论?什么是体育方法?什么是运动方法?关系到体育科学思想体系,关系到体育本质。体育理论界、体育史学界人士几乎都被卷入了这场讨论,发表文章几十篇,召开了专题讨论会。林笑峰根据体育概念的演变和世界其它国家对体育概念体系的理解以及“体育用语统一国际研究会”对体育概念体系的研究,指出中国把世界通用的体育一词的错位使用,而在体育本来的位置上创造了一个体育教育,身体锻炼这个词没有地位而架空,身体文化一词没有被启用等等概念体系上的混乱使用问题,与国际体育交流形成障碍。进而提出“现代体育概念统一的国际体系,不仅是用语上的协调,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现代化的体育科学思想体系”(见林笑峰《身体发展讲授提纲》1980,油印)。也就是说,我国体育概念使用的混乱,反映了我国体育科学思想的落后。1980年召开的全国体育理论专题座谈会上,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提出了确定体育概念及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便于国际间的交流三条原则,提出四种方案。(表1)

表1 确定体育概念体系自我方案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第三方案 第四方案

总名称身体文化体育体育运动 体育(广义)

第二位名称 身体教育 学校体育体育体育(狭义)

(摘自:曹湘君主讲《体育理论专题讲座》第4页)

1982年7月15日至23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理论分会在烟台召开“体育理论学术专题讨论会”,会上对体育概念、体育本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明确了确定概念和选用词语的三个原则:①要准确地抓住体育的本质;②要以我国三十多年体育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以我为主确定概念;③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概念选用词语。对要不要一个类似“身体文化”这样的总概念,意见不一致。

在这场讨论中,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周西宽的《体育概念的历史观》、孙金亮的《浅谈体育的概念与体育科学的属性》,从中国和世界体育发展的历史及体育一词的演变角度揭示体育的本质和体育的概念,力图给体育下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定义。熊斗寅的《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一文是从现代体育角度,介绍了国际上对现代体育概念体系和体育教育、竞技体育、身体娱乐或闲暇体育的理解。介绍了美国学者布埃尔在《体育基础理论》(1969)一书中对“体育教育”解释为“教育”这个词再加上“身体”这个词而构成“体育教育”。说明国际上有“体育教育”一词。而且日本学者二藤英三(1978年)指出:“体育教育”一词首先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意义等于“通过身体进行教育”。和美国学者的理解是一致的。胡晓风根据体育本身的复杂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力图说明什么是体育。刘秉果从历史、当前、未来全面权衡体育的定义应如何下。曹湘君认为英文Sport一词相当于中国的“竞技运动”一词。 熊斗寅也认为“ 竞技体育,或称竞技运动,它接近于英文 Sport一词, 但国外Sport所包含的内容比竞技体育要广泛些。”王汝英、 朱显伟等人也发表文章参加讨论。经过激烈讨论,1981年出版的全国体育院系《体育理论》统编教材,将体育及体育的下位概念即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基本定位、定义。既考虑到中国人的习惯,又考虑到与国际接轨,采用一种综合的定位和定义方法。揭示了体育的本质,明确了体育的概念,界定了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为中国体育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3 关于体育科学体系及科学属性的讨论, 体育科学体系的建立

以往,人们常说“体育是一门科学”,但是,从80年代开始的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大讨论,使中国体育理论界重新认识了这一问题,确认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这种社会现象的学问才是科学。在这场讨论中,体育理论界将国外关于体育科学的定义和体育科学体系的各种观点介绍进来,又借助我国著名科学家对科学体系的认识,逐步确立了我国对体育科学体系的理解与认识。这是在以往体育理论中所没有的。提高了人们全面系统地、实事求是地认识体育发展规律,按照科学规律发展体育事业的能力。是中国体育理论界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1979年末,袁旦发表文章提出“探索体育科学内部发展规律很有必要。”龙天启、李献祥发表文章把建立体育科学体系问题理解为科学分类问题,认为“它的任务是揭示各部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构和层次;确立某一门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与综合,新学科的产生和老学科的消亡或重新划分,以及学科的演变、发展的规律性问题等。”胡晓风则认为:“体育作为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体育科学作为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体系尚未形成。科学体系是从认识上、逻辑上、理论上反映体育实践的客观规律……科学体系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体系。”[3] 胡晓风还认为建立体育科学体系的目的是要从社会的总体上来研究体育的本质特征。1993年张岩发表《体育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归属》一文,对体育科学的属性和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研究。关于体育科学属性问题,谢琼桓1979年率先提出体育的科学属性问题,认为体育属于生产力范畴。而谷世权、过家兴提出体育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是一门综合科学。有的学者认为体育是门社会科学,有的学者认为体育是边缘科学。关于体育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田雨普根据于光远关于现代科学分类的理论,认为体育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科学。胡晓风认为体育科学“是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交叉学科或综合学科之下的一个门类。”袁旦、熊斗寅根据钱学森的科学分类理论,主张将体育科学列入“技术科学”类,将“体育专项技术”列入“工程技术”类。罗映清根据《百科知识》陈克品的现代科学分类方法,认为“体育科学属于次级部类或技术科学这一位置”。龙天启、李献祥根据钱学森1982年提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六大部门认识整个世界”的观点,认为:体育科学是人体科学的组成部分。

在讨论中,进一步对体育科学的任务和特点、体育科学体系中包含的学科、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和分类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基本确立了拥有四、五十门学科的体育科学学科群按照一定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的一个有序的体系,称为体育科学体系。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指导科学;(2)基础科学;(3 )体育的应用学科;①自然科学类;②社会科学类;③人文科学类;④管理科学类;(4)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1989 年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已将这一体育科学体系理论收入教材之中。

通过体育科学体系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我们过去的体育理论教学和研究很多方面所用的体系实际上是工作体系,因为没有经过科学这个“中介”,使教学、研究体系和工作体系等同起来,因此,我们的理论缺乏深度。要加强理论研究的力度,使理论研究得到根本的改善,必须把工作体系和教学体系分开,把教学体系和科学体系分开,必须先跳出教学体系的框框,去把握体育科学体系,然后再回到教学体系,这样才能提高体育理论的科学水平。

在我国,体育科学体系的讨论与体育概念、体育范畴的讨论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随之而来的便是体育新学科的迅速发展。

4 关于体育本质、体育功能的讨论

体育功能和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进一步明确

1980年以后,体育理论研究深入到体育本质领域。在这场讨论中,人们明确了:体育的对象是人,体育活动的主体——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长期以来,人们只认识到增强体质是体育的根本任务,……认为体育仅是研究人体的活动规律,认为体育仅仅是‘养生之道’,这是用纯生物学的观点去研究体育的本质,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只说了人的自然属性所要解决的任务。……体育还要解决其作为社会属性的任务。”[4] 而胡晓风认为:人对体育本质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类的野蛮时代,只有作为适应人类生存需要的人体运动。到了文明时代,体育是人类享受需要的一种活动。到了现代以至将来,体育将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个性全面发展需要的一种活动。不能拘泥于旧的界说和定义来解释体育。”(见胡晓风《体育理论讲授提纲》1982,油印)

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在讨论中人们逐渐明确了几个观点:“体育不是单一目标的社会现象,而是多目标综合起来的社会现象。”体育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运用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运动手段,作用于人类个体和社会,取得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综合效果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6]饶纪乐认为,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体育的教育本质, 是人两重属性所决定的。他认为“体育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应理解为仅仅是机体的全面发展,而应是身心的全面发展。”[4]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同政治、经济发生密切联系。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着体育的性质。”[4] 藤子敬对体育本质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体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受生产关系,以及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体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它既包括上层建筑的因素,也包括非上层建筑的因素。具有为生产斗争服务和阶级斗争服务的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见藤子敬《体育的本质》1980年,油印)

在关于体育的本质的大讨论中,人们进一步探讨体育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体育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迫切需要知道体育的功能所在。体育社会实践也向理论界提出了明确体育功能的要求。1983年曹湘君首先发表论文《论体育的社会功能》(油印),从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体育运动对社会的作用两个方面,归纳出体育的六大社会功能即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社会感情功能、政治功能。在以后的讨论中,理论界对体育功能认识深化,又提出体育的经济功能、军事功能。1988年周济光在《体育论坛》发文“论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多功能”,1989年《体育论坛》上发表了轲犁的“体育的功能和体育改革的方向”和刘德佩的“体育功能与社会的体育期望”。1989年3月国家体委在天津召开体育理论座谈会, 对体育功能进行了讨论,有几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多维论、本质论、结构论、整体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体育的功能。并对体育功能的客观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以上研究为我国体育工作、体育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体育理论学科体系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在揭示体育本质、体育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确立了我国体育一个目的和四条任务,从理论上确立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其指导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5 关于“体育与政治一体化”的讨论

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对于体育与政治的关系的讨论和研究,近几十年来始终没有中断过。体育有没有政治功能?政治是不是统帅体育?是强化还是淡化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意识?等等。牛兴华等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发表了《当代国际政治和体育》[5]、《当代政治思潮和体育之概述》[6]等文章,论证了在国际体育活动中,政治对体育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从理论、思想、观念到利益、权力、合作、冲突、竞争,以至奥林匹克等体育活动中,体育受到政治影响和制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但是,体育与政治是不是一体化了呢?体育与政治一体化的利弊是什么?体育迅速发展与政治有关系吗?1987年李晓军首先在《体育科学》第3 期发表《试论“体育与政治一体化”之利弊》一文,引起了争论。李文认为:20世纪以后,“体育与政治结合的程度亦与之俱进……出现了体育运动与政治一体化的现象。”毕世明发表文章《也谈“体育与政治一体化”》[7], 批评李文的命题是不科学的。体育和政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可能成为一体。熊焰1989年在《体育科学》第1 期发文《“体育与政治一体化”辩析》,认为“体育与政治一体化”之说并非不科学。张岩紧接着在《体育科学》1989年第2期发文《“体育与政治一体化”质疑》, 认为“体育与政治一体化”不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体育与政治是不是一体化?意见不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但是,密切化的原因认识不一致。李文认为这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产物”;毕文认为是“人们对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的结果”;张文认为“是一定历史阶段的趋势,体育与经济、文化的联系也在加强;是体育在现代社会中作用巨大增长的表现。”对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化的利弊问题,意见分歧较大。李文认为是“一把双刃利剑”,有利有弊;毕文认为“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张文认为“应作具体分析,应实事求是地全面进行分析,体育为政治服务带来的后果如何取决于多种因素。”因此认为应“淡化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毕世明认为“因为体育为政治服务,才有体育近百年迅速发展。”而熊焰认为“近百年体育的发展主要还在其自身的突破,”而不是体育为政治服务的结果。在讨论中,人们虽然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对体育与政治关系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而且明确一个问题:体育有政治功能。

6 我国对现代体育、 体育现代化和体育与现代社会生活等理论问题研究的开端与发展

从所见到的材料来看,1980年以前,我国对现代体育、体育现代化、体育与现代社会生活等问题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外体育理论知识的引进,我国体育理论界开辟了这一研究领域,开始了对现代体育的研究。在我国,首先涉足这领域研究的是熊斗寅先生。从1980年代开始发表文章《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介绍现代体育。继尔有曹湘君的《论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8]、熊斗寅的《浅论新技术革命与体育》[9]、 胡哓风的《现代社会的大体育观》[10]、叶国治的《商业化与现代体育运动初探》[11]、卢元镇的《中国体育运动的文化特征与人的现代化》[12]、龙天启的《体育与人的现代化及人的未来发展》[13]等等。在出版的几本《体育社会学》中,有“体育现代化”、“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与体育”等专门章节论述现代体育问题。

以上研究介绍了什么是现代体育,现代体育的发展过程、组成、发展趋势;揭示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在现代体育中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上的应用。在对我国体育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中,解释了什么是体育现代化。研究了我国体育现代化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我国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十条意见,如加强体育理论研究,探索体育发展规律,找出与国外的差距,从理论上回答体育现代化标准,改革现行体制,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来办好体育事业;把学校体育作为一切体育的基础来抓,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加强国际交流等。

体育与现代社会生活是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但在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80年以后的体育理论研究中填补了这一空白。1982年胡晓风对西方流行的体育社会学给予了适当的评价,并提出“运动作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因而应该设置众多的学科来研究它。”80年代在我国建立的“体育社会学”中,均把这一问题的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7 关于我国体育协调发展的讨论, 为我国体育健康发展奠定了认识和理论基础

体育协调发展是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体育协调发展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也引起了体育领导机构、体育管理部门和体育理论界的极大重视。人们对体育协调发展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此,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体育协调发展问题成为人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所以,十几年来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理论界和体育管理部门中进行着积极的研究和讨论。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达到了高潮。我国体育是不是协调发展?竞技体育有没有优先发展的可能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应如何协调发展?什么是体育强国?我国如何实现体育强国?体育强国目标能否实现?什么时候实现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为此,学术界和国家体委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而且,国家体委组织专题研究,国家体委系统领导人多次讲话涉及到体育协调发展问题。

国家体委政法司1990年组织的软科学课题《关于体育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就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协调发展的机制、判断协调发展的尺度、体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体育协调发展的五个特征即:整体性、历史选择性、相对性、目标结构的协调性、层次性。并阐明了协调与发展的关系、均衡与协调的关系、主与从的关系、“积极协调”与“消极协调”的关系、不协调与失调的关系等协调发展中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

1992年1月国家体委召开的群众体育工作理论研讨会, 在入选的45篇论文中,有6篇专门就体育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主要论述的是“协调发展”战略、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问题。

在1990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伍绍祖说:“协调发展是关键,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保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讨论研究的问题较多,除以上七个方面的问题以外,还有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与中国体育、体育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体育理论体系建设、体育大众传播媒介、体育科学化、社会化、体育观念等等重大体育理论问题,为我国体育理论和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 第五届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论文

标签:;  ;  ;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重要理论问题讨论述评(1979/1992)--中国体育社会科学重大理论问题述评_体育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