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哲族万物有灵视角探索灵性社会工作论文

从赫哲族万物有灵视角探索灵性社会工作论文

从赫哲族万物有灵视角探索灵性社会工作

文/李燕茹 王锦煜

摘要: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大脑每天都充斥着扑面而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以及形形色色的新视像,这种紧绷的社会生存状态导致心理适应不良的群体日益增加。赫哲族由于地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区域,自民族形成时期就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赫哲族人静守一方,信仰且热爱大自然,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为探索灵性社会工作提供了启示,为现代人探索一条缓解心理适应不良与迷茫的道路,维护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动力。

关键词: 灵性 赫哲族 灵性社会工作 万物有灵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人在身体及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紧凑的工作安排、繁重的学习任务、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们的精力逐渐消失殆尽,但即便是在感到不适的情况下,也难以让生活暂停,长期持续的负重前行导致人们心理适应不良。灵性社会工作从个体灵性能力的角度入手为现代人的自我超越与潜能开发提供支持,本文将在对赫哲族进行质性研究及对所掌握一手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以其为例,初步探讨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本土化。

一、灵性社会工作

灵性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理论中的重要取向之一,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解重点在于对灵性概念的把握。作为万物之灵,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在于人自出生便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将这种能力称之为灵性。个体天生具备的能力除了灵性能力以外,还包括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

感性能力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身体生理器官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与知觉。除存在器官缺陷的个体以外,生物性的人所具有的感性能力基本相似,仅在各个要素的阈值层面略有差异。理性能力与感性能力则有所不同,虽然每个人都拥有理性能力,但其水平与层次却不尽相同。理性是指个体对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进行抽象化、概念化,并做出含有个人理解的判断与推理的能力。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理性能力是建立在感性能力基础之上的,人只有在与客观世界的接触中不断了解、认识客观世界,才有可能透过表面窥探其中真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与上述二者并存,同属于个体与生俱来的能力——灵性,是个体自我超越、摆脱束缚、最终达至自由与幸福的能力。个体自出生起便开始关注自身内在的构成,不断认识、发现、了解自己既是个体成长的过程,也灵性能力发展的过程。个体的灵性能力随其不断进步而逐日沉淀积累,当个体熟悉感性与理性能力后,便不再局限于单纯接受外部世界输送的知识概念,开始对事物表现出怀疑与反思,与此同时灵性能力进一步强大。相比较于感性与理性能力而言,灵性能力更为基础,是个体从生至死始终拥有的能力。三者的有机整合,共同服务于个体,帮助个体获得自身的完整、本体的快乐以及幸福的体验。

具有灵性能力的个体在同外界接触的过程,亦可视为个体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外部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具有物性的特点,而灵性与物性则相互对立。个体自出生以后便始终与物性事物保持联系,藉由此种联系,人的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得以初步形成与发展。然而,当个体围困与种种物性化事物之中,不能从更为基本的层面获得认识时,个体的灵性便会蒙上一层薄纱。物性愈增则灵性愈减,这恰是造成现代社会大众心理适应不良的核心原因之一。

个体的灵性功能的发挥是解决其问题的重要途径,使个体从世俗杂务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在不透风的高墙下偶尔也能仰望天空,拥抱生命。灵性的功能在于整合感性与理性的能力,使之各谋其职,让人能更深刻的掌握事物。从千篇一律的外在表现中发现价值和真谛,发现自我的追求与快乐,获得做自己的动力。进而超越物性的格局,改换一种更宏大的视角,通过对感性、理性、灵性能力的熟练使用,协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环境中的事物及其他个体和谐相处,缓解个体的身心压力。

赫哲族在坚持万物有灵的同时,自然内化了人的灵性能力。感性能力的充分发挥令赫哲人领悟到自然万物的生命与灵性,学会珍惜呵护自然生长的每一个动植物。理性能力的运用帮助赫哲人掌握了自然循环发展的规律,故此,赫哲人未被眼前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所蒙蔽。灵性在感性与理性能力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帮助赫哲族人与环境建构了和谐的互动关系,达到平衡与可持续状态。

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即助人自助,引导个体发掘自身的潜能,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灵性即个体最大的优势。

二、赫哲族“万物有灵”观

音乐核心素养有多重内涵,是指人们对音乐作品的主要理解能力,以及对音乐展开的创新创作和表现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发动学生展开音乐欣赏,往往只注重音乐的播放,忽视学生聆听感受,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教学手法,为学生创设适宜欣赏情境、强化欣赏聆听、拓宽欣赏域度,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音乐思想的融合,顺利完成音乐核心素养的塑造。

保证档案资源横向纵向交流畅通,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的通过加密技术、规范的数字化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进行全面的管理,核实。从而满足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实现服务多元化,管理高效化。

(1)课后服务时间范畴。美国课后服务的时间范畴包括上学前、放学后、节假日、寒暑假等一切正常教学以外的时间。而法国、日本和韩国则只限于正常上课日在公立学校完成课表计划的学习之外的时间,一般是指放学时间15∶30之后到17∶00家长接走孩子的这段时间。

赫哲族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受到生存地域的限制,赫哲人形成了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由此,赫哲人与广阔的森林山河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关联的纽带。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赫哲人即便是在东北地区严寒的冬季也依然能获得饱腹的食物、保暖的兽皮衣、遮蔽风雪的住所等等。赫哲族聚居地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之称,自然的馈赠并未让赫哲人养成贪婪索取的恶习,相反,他们十分明确自己的生活全部得益于自然的给予,水肥鱼美、山林俊秀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一代代的三江人。赫哲人就此养成了崇拜大自然、信仰大自然的思想,赫哲人认为外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灵性即万物有灵。对自然界的尊敬与信仰规范了赫哲人的渔猎行为,他们从不过分索取,一切活动以自然规律为依据。捕鱼从来不补小鱼苗、伐木从来只砍伐自己所需的用量、狩猎也始终以饱腹为目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从未击败过赫哲人的精神信仰。正因为此,赫哲族人静守一方土地,知足常乐世代延续。

三、从万物有灵的观念中探索灵性社会工作

赫哲族的万物有灵观念对于寻找疏导灵性发展障碍的方式起着启示的作用。了解万物有灵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之后,可以发现,通过将人置于特定的场景之中,诸如静谧的自然等,把人从纷扰的或日常的环境中剥离开来,给予个体全新的感受,促使个体重新审视自身,引导个体进行回顾、反思与分享。在告知个体灵性能力的存在并鼓励其运用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帮助个体重新塑造对于自身困扰的认知、树立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对待生活的热情。除此之外,赫哲人的知足同样也启发着奔忙于世俗中的社会大众。人们被物性的事物牵引着行走在欲壑之中,逐渐遗忘初心、迷失方向,放任空虚感侵蚀着自己的内心。面对这样的案例,灵性社会工作可以尝试将倾诉沟通作为开启尘封的灵性之门的钥匙,借由案主诉说的困扰引发对灵性能力的探索,一步步澄清个体的问题,使其觉察自身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反思自己的改变,最终找到自我实现的正确途径。

四、结语

灵性是每个人天赋的能力,当个体在生活中陷入困境时,通过反思自身、探索自己、挖掘个体内在的潜力以及运用灵性能力来重新建构与所处环境的联系,超越物性的束缚,达到做真实自己的目的,进而达至自我的快乐、幸福并获得满足与和谐感。

灵性社会工作可以从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获得新的启发与实践灵感,更好的将其落实到社会工作当中,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前进的动力,脱下物性的枷锁,自由快乐的生活。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帮助国民信仰建设架劳基础、推动美好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劲松.灵性引导生活[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贺春艳.赫哲族人的万物有灵观——从馆藏的神偶看赫哲族的精神信仰[Z].佳木斯:佳木斯市博物馆,2017.

(作者单位:[1]李燕茹,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2]王锦煜,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标签:;  ;  ;  ;  ;  ;  

从赫哲族万物有灵视角探索灵性社会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