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晟升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深基坑支护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它的使用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出符合自身的技术管理策略。为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施工时要与所处水文地质环境相结合,以此为选择最适宜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内涵
深基坑支护是指在施工中对深基坑的侧壁和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和加固处理,避免施工过程影响周边环境和建筑,并提升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随着当前城市地下工程如地铁和排水系统建设工程的不断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复杂,容易受到施工环境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勘测,对施工环境的土质进行测量,避免土质松软或是沉降性较强带来的施工安全问题。尽管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会出现基坑的失稳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样,包括设计人员在支护设计中的错误、支护施工质量较低以及勘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针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确保施工质量是保证技术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有效手段。
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深度为1.6m~5.35m,施工工作面按1.0m考虑。根据地勘资料,场地目前丰水期正常水位埋深为1.40~2.65m,相应标高471.05~473.07m左右,取水位平均标高为472.05m,根据综合楼设计±0.00标高477.05m和场地自然地坪473.55m,而综合楼地下室内集水坑最低标高为-10.5m(对应标高466.55m),而抗浮锚杆(主要位于基坑南侧)锚杆底标高最小为-12.0m(对应标高465.05m),即水位降低到该集水坑底以下0.5m(标高464.55m),从而得出设计降深为7.5m。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3.1降水施工方案
3.1.1降水井施工工艺:采用四台CZ-22型冲击钻机(功率45kw)成井,泥浆护壁工艺成孔,其工艺流程如下:测放井位→钻机就位→埋护壁管→冲击成孔→捞渣换浆→下井管→填砾→洗井(活塞与空压机联合洗井)→交验→放置水泵→所有降水井施工完毕后降水。
3.1.2施工过程控制措施:(1)成孔直径控制:检查成孔直径是否达到600mm以上,主要控制钻头直径是否达到500mm,钻头直径为500mm就能保证成孔直径达到600mm以上。如果钻头直径达不到500mm,就应焊钻头保证钻头直径为500mm。(2)成孔深度控制:成孔后施工人员应现场测量成孔深度,成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否则,必须继续钻进,以保证设计深度。(3)井管质量控制:检查每孔是否用4根井壁管和3根缠丝管焊接成井。缠丝管在下,光壁管在上,管与管之间应焊接牢固,保证垂直度。(4)井管结构及填砾:地面以下0.0~7.50m段为砼井管,中间为缠丝滤水管,最下部2.5m段为砼沉砂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井管均为φ360壁厚30mm水泥管,每根长2.5m。
外填滤料:填8~10mm砾石。(5)洗井:用活塞结合空压机洗井,洗至井管通畅、水清,含砂量小于1/20000,以保证降水质量。(6)降水过程控制:结合井位地质情况,井位附近无砂层的井先降水,井位处有砂时,待井内水位下降至砂层下面后,再开始降水。控制出砂量,以保证降水不改变基坑的持力层原状土结构。确保基础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护壁施工方案
3.2.1锚杆施工:锚杆用Ф48焊管作为材料,钻入前,先在焊管上以500mm间距钻出Ф8的圆孔,呈梅花形布置,作为锚杆灌浆时出浆用。按设计间距将锚杆位置测放到壁面上后,用QC–150型锚杆机,以空压机作动力,将焊管锚杆打入基坑壁地层中。待壁面混凝土形成一定的强度(75%)后,用0.2~0.6MPa的压力,对锚杆进行灌浆,以增强锚杆的抗拔力。灌浆时根据浆液的灌进情况,将水灰比控制在0.5~0.55之间。
3.2.2面层施工:完成锚杆施工以后,需要将坑壁面人工修平整,然后按设计方案要求制好的钢筋到壁面上。钢筋的间距必须严格控制,误差不得大于20mm。混凝土的喷射施工,是采用混凝土喷射机,以空压机作动力完成的。面层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0.45,骨料的含砂率为45~55%,施工时严格按试验配合比执行。
根据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应加入速凝剂。施工过程中作好混凝土的厚度检查工作。在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12小时后,定时对已成的壁面进行喷水养护。
3.2.3特殊过程控制:护壁施工中,锚杆及钢筋的焊,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有效控制:焊接前,应准备经过鉴定后的电焊机和对焊机,选用与焊件材质匹配的焊条,选派的技术工人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经现场试焊合格方可上岗;构件焊接应满足规范要求;质检员对焊接质量进行抽查或复检,并对抽查情况作记录。
3.3土层锚杆施工技术:土层锚杆施工技术中锚杆的作用是进行基坑支护,在完成钢筋混凝土桩和灌注桩之后,需要配合基坑开挖的实际进度,来对锚杆的深度进行设计和开挖,并且向土层内部进行锚杆施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成孔土层锚杆的成孔设备来说,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螺旋式钻孔机和冲击式钻孔机来完成,成孔工艺一般采用压水钻进法成孔工艺,这种工艺能够进行成孔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保证孔洞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对于无地下水的土层来说,可以采用螺旋钻干作业成孔法来进行操作。在对拉杆进行安放使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除锈操作,并且清除钢绞线上的油脂,土层锚杆的长度需要根据施工需求,保持在10~30m之间。灌浆操作是土层锚杆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性施工内容,其中的浆液一般需要采用纯水泥浆,对于含有腐蚀性的地下水来说,可以选择防腐蚀性较强的水泥,其中的水灰比需要在0.4左右,为了防止水泥浆出现干缩的情况,可以在其中加入0.3%的木质素碘酸钙,灌浆方式一般为一次性灌浆法,也就是说采用压降泵将准备好的水泥浆压入拉杆中,借助拉杆管将水泥浆注入锚杆当中,等到浆液流出时停止操作。在灌浆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张拉锚固作业,进行此項操作的前提是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往上。
3.4排桩支护技术:在排桩支护施工中主要以人工挖孔桩、混凝土钢筋板桩及钻孔灌注桩等为主。通常在地下水位较低或是边坡土质较好的情况下,会采用挖孔桩或是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在非软土环境下施工时,可以将支护桩连续排列成紧密的连续桩支护,桩体之间利用树根桩或是灌注浆来进行防水。当处于软土地层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这种情况下,支护形式多采用水泥搅拌桩防渗墙或是钻孔灌注桩排桩组合形式。在实际基坑施工过程中,当基坑深度在6m以下时,支护形式主要以密排钻孔桩支护结构、钢板桩及预制混凝土板桩为主,并做好顶部圈梁支撑。在基坑开挖深度处于6~10m之间时,采用钻孔桩,并设置相应的支撑。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以地下连续墙增加支撑的方式来支护,并进行桩后加深搅拌和多道支撑。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所在,通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以此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落实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各项操作,恰当选择相应的技术处理方式,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梁青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90-91.
[2]梁青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90-91.
论文作者:喻体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锚杆论文; 标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层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