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江苏省跨世纪伦理研讨会综述_伦理学论文

1999年江苏省跨世纪伦理研讨会综述_伦理学论文

1999年江苏省跨世纪伦理学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省论文,伦理学论文,研讨会论文,跨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12月18~19日,江苏省伦理学会和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联合举办了该年度的会员大会暨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80余人。本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认为学术新意浓、讨论热烈是最大的特点,体现出本省伦理学研究的整体特色。下面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总论

樊浩教授撰文指出,在当代中国,人们普遍感受到伦理对社会生活调节的“无力感”;这是社会转型和伦理转换时期的一般特征。文化冲突造成的价值多元致使伦理失去原有的统一性与权威性,而伦理效力缺乏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导源于伦理的重负,伦理担当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期望超出了其支撑能力。当代中国伦理建构的首要任务便是克服伦理的“无力”,建立合理健康的社会秩序。从具体的社会生活上看,伦理效力体现为秩序效力和价值效力两个层面。前者是指调节个体行为、建构社会秩序的力度,后者是指价值合理性及其在社会秩序中的实现程度。然而,要充分实现伦理的社会效力,不能只关注伦理本身,而应该深入到伦理与法律的健康互动之中。社会秩序的建立依靠于一定的行为规则,“必须”和“应当”是既存在于法律也存在于道德中的两个行为逻辑,而不是分属于两者之中。从社会生活的起源上探索,道德先于法律,法律的价值合理性必须得到道德的论证与说明。因此,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秩序,法律和伦理都难以分别承担全部的责任,“伦理化”或道德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固然应当抛弃,泛法制主义的乌托邦同样应当为我们所警惕。“人治”不可取,“法治”也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所以,伦理效力指向的社会秩序有赖于伦理与法律的协作共建,一味地不顾传统文化而提倡法制主义尤要引起人们的思考与警戒。

二、科技伦理

徐少锦教授认为,科技伦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古代就有比较完备的医学道德、工匠道德和行会道德。将科技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道德学科来研究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事。其中以1982年公布的“科技工作者道德规范”为起点,以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技伦理学》作为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伦理学获得了飞速发展,开始了全面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关注现实科技发展和勇敢地进行理论反思。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只有技术发明,没有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其实早在50年代胡适就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中国古代不仅重视实证和考证,而且有怀疑精神、科学假说和科学推理。中国最优秀的科技道德精神是实事求是,提倡实学,反对虚夸,由此造就了西汉、魏晋南北朝和宋明时期三次科技高峰。有人认为儒学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这种观点也值得研究。孔子就重视知识对道德的作用,也关注自然现象的研究,其《春秋》一书中就有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记载;王充在早于培根1500年就提出了“知为力”(知识是力量)的论断;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对儒学有深入的研究。我们不可妄自菲薄。我国古代“天人合一”保护生态环境等非人类中心论的观点,现在已受到西方学术界的重视。同时,必须对现有的工作进行反思,特别是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要进行认真的界定。如“科学”可以作四个方面的理解:①科学是一个真理性的开放的知识体系,其对应的道德品质是务本求实;②科学是一种活动,因而要求一种献身和冒险的精神;③科学是一种职业,要求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④科学是一种组织、体制,这关涉到科技评价、科技监督以及相应的科技道德评价和道德监督等一系列问题。有了这些清楚的认识,过去批判过的“科学救国论”、“技术人性论”等就显得十分片面。另外,对于当前而言,徐少锦教授认为最为迫切的是进行技术伦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机伦理、工程技术伦理的研究。

三、教育伦理

朱小蔓教授发言指出,教育伦理学应该对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教育进行反思性思考。(1)为什么要对道德教育作反思? 因为教育的手段淹没了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要以发展人为中心,发展人的德性,指导人过有德性的生活,从而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人性趋于完满。(2)道德教育是什么?即对教育目标和形态作什么样的思考。 从纵向上看,道德教育不能把其目标从价值系统中割裂开来;从横向上看,道德教育也不能同整个生活相脱离,道德既在公共事务中,亦在个人私生活中。( 3)道德教育怎么做?道德影响如何发生?怎样的发生才有意义?在道德教育中,成人与孩子是双向的关系。现实中往往是成人向孩子学习,共同成长,而不是相反。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等同看待,把科学教育的方式照搬到道德教育上,因而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道德教育有其不同科学教育的特点,它不一定是能控制的,也不一定是连续的,因为道德教育的起点是人性。同样,人的生存状态也是不可不考虑的中介环节。

四、生命伦理

孙慕义先生认为,生命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中介与桥梁,它必然成为下个世纪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高新医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很多伦理观念需要重新反思。如西方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但在中国则流于表面化,甚至起着麻痹和欺骗的作用。实际上,不可能真正以病人的请求为中心,医生与病人之间是永远不平等的,医生掌握着更多的医疗知识,病人到底能知道多少?“以病人为中心”只是说病人的意见对于采用何种医疗方案很重要,但这种意见只可能发生在医生作出决定之后,医疗决定权永远源自医生。另外,器官移植、基因组与人权、脑死亡与安乐死、“白发浪潮”、艾滋病、动物权等问题都有待于人们深入的思考。对于人们争论的医学和生命伦理问题,我们应该至少在如下六个方面达成共识:(1)发扬人道主义的传统,敬畏生命,建立普遍的爱。 生命伦理学就是对生命的爱;(2)在对待有限人体材料、 救治生命的机会、必要的卫生花费以及享有药物、健康、减少痛苦等权利方面,应该保持公正;(3)有关人类基因组的研究, 必须首先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作为人的权利;(4)男女之间必须充分享有平等, 对待性问题应该谨慎与宽容;(5)尊重和维护生态秩序以及动物权利, 是地球公民应有的责任;(6)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他喜欢的生命技术和生存方式。 只要有利于社会或不伤害他人利益,该权利就不应受到限制。

陈亚新副教授指出,重视医学人文精神是现代医学发展进程中人们普通关注而又迫切求解的问题,它与医学的生存状态和前途命运紧密相关。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医务人员安身立命的根本。对病人及每个人的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关爱,对人格尊严和人生需求的关注,对医疗权利和健康利益的关怀,既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一种医学人道主义的伦理精神。时代在发展,要求现代医学必须做到:爱生命、尊病人、讲公正、求和谐、行美善。这既是医者的职责和使命,也关系医学的未来。

五、经济伦理

王小锡教授认为下面几个方面是经济伦理学所必须关注和认同的:(1)道德建设是一种方法、手段,是达到一种目的的环节, 因而道德也是资本,道德也是财富;(2)在经济领域中,道德是一种“链”, 它必然关涉到人的心理与感情的需要。产品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因素,名牌产品更不能脱离伦理的内涵,其道德的含量直接影响到市场占有率。(3)伦理道德到底有什么作用?王小锡教授认为首先要面向社会、 面向经济建设;其次应该加强伦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关注环境、医疗等具体学科的研究。另外,也有必要对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做个案研究,如国企改革、红包现象、“入世”问题等可以进行有意义的个案分析。这些都是道德通过操作性手段在相近的领域和经济领域发挥其作用的体现。

田海平副教授撰文指出,“经济伦理”通常被理解为探讨对经济发展有利或有害的伦理动因和文化动因,这种对经济伦理的理解没有超出西方现代性范畴。它建立在经济乐观主义的基础上,本质上拒绝对经济发展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任何形式的思考,从而隐含着自身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难题与困境:手段与目的颠倒、价值冲突、效率与责任的对立等。因此,现代性经济伦理在推动经济片面增长的同时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的日益严重的危机。那么,经济领域应该确立何种经济伦理概念,并对这种挑战作出应对?莱奥尔·波德及其《大地伦理学》确立了一种“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的生态观念,拉开了反省在本性上以“掠夺”和“对外扩张”为基调的资本主义制度安排的序幕。生态伦理学提出了各种新的生态伦理概念,要求全面转换现代性经济伦理或整个现代性道德的根基。这种新的经济伦理观以生态世界观为基础,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对一切他者负责,倡导一种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观,将经济活动、生态智慧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人类在新世纪的前途,有赖于这种整合经济、生态和伦理并消解西方现代性的新概念的经济伦理的确定。

六、女性伦理

陈爱华副教授认为,80年代后期开始,女性主义伦理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建构当代女性道德以及如何确保女性道德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所有关注该领域的人们无可回避的课题,从传统的角度反观当代女性道德的建设是我们应有的视角。就其狭义而言,传统女德是指“三从四德”,“三从”在《礼记》中就有阐释: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 妇容、妇功”。前者是传统女德的价值取向, 后者则是其具体展开;前后主要表现为:孝顺、贞柔、慈爱,后者则从贞节守规、语言礼貌、仪表态度和勤劳质朴等方面做出种种规定。因此,一方面,“三从四德”限制了女性的言谈举止,导致人格依赖和人性扭曲;另一方面,这一价值取向也塑造了我国传统女性的一系列优秀品性:勤劳节俭、温柔宽厚、顾全大局、吃苦耐劳、坚韧不屈、坚贞自重和甘于奉献等。传统女德对于当代女性道德的建构具有启示性和借鉴性,其“三从四德”结构严密的体系和内涵的合理设定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所以,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女德,而不是全盘否定或简单照搬。

七、环境伦理

王国聘教授认为,有关环境伦理学的研究争议颇多,国内伦理学者就认为“环境伦理学”与“生态伦理学”有区别,前者关注的领域较之后者更为广泛,而国际上的观念在此并无多大异议。大多数学者认为环境伦理学有别于传统伦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都有明显的不同。从理论上说,自然价值和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两相对应的问题,自然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发展的需要?自然对其他事物或除了人类之外的一切他者发展的满足也有价值吗?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唯一的吗?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对人类权利和义务的重新思考。在实践层面上,环境伦理则首先必须考察人类在实践生活中的原则,寻求何种准则及规范既能增进人类的利益,又能完好地保护环境。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思想派系的演化及其此消彼长是必然的,以其一否定其二都是不明智的态度。应该从道德境界上反思二者的关系:人类中心论可以看做是底线的生存伦理要求,而非人类中心论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境界,是一种伦理关怀。21世纪的伦理学既是开放的又是包容的,而不应该停留在无休止的争吵之中。

八、社会伦理

高兆明教授发言指出,社会伦理学倍受伦理学界的重视,它的真实含义何在?(1)社会伦理学首先要求一种方法论与视角的突破。 传统伦理是个体的、美德的、自误的,脱离了现实生活而且显得空洞苍白;社会伦理学则企求从社会的层面关注美德,发掘个体美德生长的机制,因而显得更为深刻有力。罗尔斯及其正义理论就是一种非纯粹伦理学的研究,它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启示。(2)在广义上讲,社会伦理学是关于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研究, 所有的社会生活都可纳入其中,各个领域都有对伦理学的发言权。因此,生命伦理、环境伦理、老年伦理等等都是广义上的社会伦理学。 (3)在狭义上讲,社会伦理学关注的兴奋点有种族冲突、妇女运动等,就此而言,对伦理学在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上就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自我定位。个体美德并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和谐,如果整个社会的制度供给出了问题,个体应该承担的责任无论如何总是有限责任。所以,制度有效供给是个体美德生长的良性社会环境,否则就会出现“诱良为娼”的现象,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堕落其道德,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混乱。

九、老年伦理

邵景元先生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跨世纪老年人应当怎样塑造自己的道德形象?1999年10月,我国的老年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0%,提前跨入了老年型社会,老年化问题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联合国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发出健康老年化的口号,指出老年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而且还包括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能够按照社会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行为。不仅如此,老年人更应该有一种铸造德性、再创辉煌的决心,使老有所为,余热生辉,从而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代一起前进,不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更不应成为社会的负担。

十、体育伦理与军人伦理

李江副教授认为,体育的定义在于强身健体、磨炼意志,体育伦理学直接关注着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意义。但是,虽然60年代就成立了全国体育伦理学学会,并编写了有关教程,但完整的体育伦理学体系并未确立起来。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金牌意识逐渐渗入商品的成份,人们为了获取金牌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如兴奋剂问题屡禁不止就是因为运动员受到了金钱意识的支配,结果是于人于己都不利,既损害了国家的荣誉,又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另外,有关打假球和黑哨问题同样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所以,体育有关制度的完善和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是并行不悖的,二者应该共同支撑起健康的体育伦理意识。

有的学者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的道德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比如:如何继续保持军人的奉献精神?当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军人应该如何待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么个体的良心如何安顿?等等。

总的看来,与会者从诸多方面探讨了伦理学的相关领域及相关问题:当代中国伦理建设、科技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女性伦理学、教育伦理学、社会伦理学、军事伦理学、体育伦理学、老年伦理学等等。学者们高层建瓴,以一种超越地域、种族的胸襟和视野审视了过去一个世纪的道德进程,对整个伦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由于会议时间所限,很多问题只是提了出来,还未来得及深入讨论,一些现实的伦理问题,也未得到理论上的阐释。如:国家道德问题、家庭婚姻的道德缺失问题、性道德和同性恋的人性基础问题等。无论如何,研讨本身总是令人鼓舞的,我们期待下一次更大的成功。

标签:;  ;  ;  ;  ;  ;  

1999年江苏省跨世纪伦理研讨会综述_伦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