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悟县中医院;湖北大悟432800)
【摘要】目的:分析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之腹痛腹泻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收7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43例)予以抑肝扶脾法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粪便性状(0.50±0.51)分、腹痛(0.40±0.30)分等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78.78%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抑肝扶脾法用于患者中,可取得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抑肝扶脾法;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泻症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大便形状发生变化等,其通常为间歇性或者持续性发作[1.2]。当前,临床多采用西药进行干预,但未能够彻底消除其临床表现。为此,本文就本院收取76例患者采用抑肝扶脾法治疗予以对比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收7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33例),男女比18:15,年龄35-50岁,平均(27.50±5.30)岁,病程2-6d,平均(4.02±2.30)d;实验组(43例),男女比23:20年龄36-51岁,平均(28.50±5.50)岁,病程2-7d,平均(4.50±2.50)d;两组上述基线资料中(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如止泻宁(生产于公主岭市红光制药厂,规格,地芬诺酯2.5mg+阿托品25ug,国药准字H22022300)口服医治,3次/d,2片/次;实验组予以抑肝扶脾法医治,其药方与剂量:黄连5g;山药25g;甘草、陈皮、竹茹各15g;枳壳、茯苓、半夏、白术、党参、厚朴、柴胡各10g,分早晚服用,1剂/d。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症状积分,评估内容为:粪便性状、腹痛、排便次数、腹胀,采取0-5级评分法,评分愈低,表明恢复愈优[3]。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患者全部症状消失,且无复发为显效;全部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全部症状无明显减轻为无效[4]。
1.4统计学处理
探究数据,皆由SPSS22.0统计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 ±s)表达,组内之比经由t检验;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组内对比经 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实验组粪便性状(0.50±0.51)分、腹痛(0.40±0.30)分等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显效20(60.06%)例、有效6(18.18%)例、无效7(21.21%)例,实验组35(81.39%)例、7(16.28%)例、1(2.32%)例,实验组总有效率97.67%较对照组高78.7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中医学理论认为腹痛与腹泻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主要为肝强脾弱、疏泄失调、肝气不畅,而肝郁脾虚为此病主要致病因素[5.6]。为此,本研究对本院接收76例患者予以抑肝扶脾法治疗进行深究。
实验组粪便性状(0.50±0.51)分、腹痛(0.40±0.30)分等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优;实验组总有效率78.78%较对照组高;表明对腹痛与腹泻类型肠易激综合征予以抑肝扶脾法治疗,不仅可有效缓解其临床表现,且明显提升其临床疗效。我国中医学把此病归为“泄泻”等范畴,其病程长,主要以腹痛以及腹泻为主要症状。虽然患者主要病机为肠胃功能紊乱,但其根本病机为患者机体中肝脾气机异常,大肠传导能力紊乱,长期如此导致肾脏、肝脏等脏腑功能均异常。抑肝扶脾汤属于中药汤剂,其作用机制为调肝理脾,对肠易激综合征之腹泻与腹痛型能够起着较为明显效果[7]。该剂中枳壳、柴胡等具理气疏肝功效;白术、陈皮及党参等具补脾泻肝效果;茯苓、甘草与半夏等具助阳化湿、补益脾胃功效;黄连具清热利湿功效;以上诸药具祛邪且不伤正气效果,以达到气机顺畅与肝脾相和之功效。现代药理学发现,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与腹痛型实施抑肝扶脾汤效果为对肠胃激素过度分泌进行抑制,促使肠胃蠕动功能恢复至正常,以达到高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目的。受时间等限制,关于腹痛与腹泻类型肠易激综合征实施抑肝扶脾法治疗的疼痛度未探究,待临床进一步分析,并予以补充。
综上所述,将抑肝扶脾法应用于肠易激综合征之腹痛与腹泻型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以及腹胀等症状以及明显提升其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利军.调和肝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0):126-128.
[2]闫赵斌,孙盈,李振华.从风药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J].光明中医,2017,32(24):3503-3504.
[3]仝广远,许二平.许二平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3):52.
[4]陈霞,王学红.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微生态调整和精神疗法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3):121-123.
[5]薛丽君,杨怡玲,唐剑等.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118-121.
[6]秦梦,张庆,黄劲柏等.肠易激综合征基于局部一致性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0):3455-3458.
[7]臧凯宏,秦红岩.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4):598-601.
论文作者:赵小燕,田柏淋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8
标签:综合征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法治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