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系统方法对我国粮食物流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析研究论文,粮食论文,物流论文,我国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457(2002)03-0021-05
本文应用系统方法对我国粮食物流进行分析研究,就是说,研究的方法应用的是系统方法,研究的角度着眼于物流,而不是流通。这是有别于一般粮食经济研究的。
一、系统方法在粮食物流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粮食物流是一个古老而新颖的问题。自古以来,粮食生产具有地域性之差、季节性之别,更兼品种、质量的不同,粮食之物一直在流动着。新中国建立后,50多年中有26年实行的是统购统销政策,把粮食作为一种“福利品”进行分配,而不是按照商品流通规律运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缩小计划管理范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逐渐放开粮食市场。从80年代中期,粮食工作采取了“双轨制”。到了90年代,加快加深了改革的步伐,1990年建立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1992年建立了国家粮食储备制度,1993年放开粮价和经营,1994年重新调整粮食购销政策,1995年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直到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四分开、一完善”(即政企分开,国家储备和地方粮食分开,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分开,新老挂账分开,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此同时,90年代《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贷款4.9亿美元,国内配套35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了东北地区、长江流域、西南地区粮食流通走廊以及北京流通走廊。国家还发展了铁路、高速公路、码头及航空事业等,这些都为粮食物流创造了有利条件。虽如此,粮食之物仍未畅流,多次出现了“卖粮难”、“买粮难”、“储粮难”,甚至存在消费地区向生产地区逆向流通的现象,这些都说明合理的“粮食物流系统”尚未形成。粮食物流不是各个环节功能活动的孤立行为,而是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又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双重制约下所组成,于是成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问题。如果离开这个“制约”来考察粮食物流系统,那将是毫无意义的。系统问题必须用系统方法来分析研究,否则难于得出结果。
粮食物流,终究要走出“双轨制”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全国粮食企业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改革中要把“流通”的观念转变到“物流”的观念上来。从《现代物流学》[1]的观点来讲, “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流”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既看到物的流动,还看到信息的流动。物流的奇迹来源于物流的总体,物流已作为“第三个利润源”被企业视为战略发展的因素。我国有商品粮1500亿公斤至2000亿公斤,商品粮的运输占全国运输量的6%,加之粮食在产后流通中的损失达12~14.8%,若能加强管理,按合理的粮食物流系统流通,其巨大效益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应用系统方法对我国粮食物流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粮食物流的系统性
1.粮食物流系统是粮食安全大系统的子系统
粮食物流在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粮食生产是粮食供给的基本来源,而粮食物流则是粮食供给的重要手段。粮食物流,一端联系着生产,另一端联系着消费者。若是没有粮食物流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将被窒息,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再生产更无从谈起。所以粮食物流是粮食生产与消费联动发展的关键。
国家的粮食安全系统,粗分为供给系统和需求系统,做到安全保障,必须供给大于或等于需求;细分为生产系统、物流系统和消费系统。而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所有这些系统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联结为一个整体,从而构成粮食安全体系,亦即粮食安全大系统。粮食物流系统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2.粮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
现代粮食物流系统主要有收购、运输、装卸、仓储、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等八个要素,其中运输和仓储是两个支柱性要素。例如运输,要有线、手段和节点组成,线是指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等;手段是指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节点是指车站、码头、机场、集散中心等设施。
配送是粮食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功能
收购是采购分散生产的粮食。
运输是利用车、船、飞机等手段对粮食的运输。为了实现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目的,粮食运输多采用“四散”的方式,即散装、散卸、散储、散运。
装卸在粮食物流过程中是不断出现、反复进行的。它是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之一,多利用机械化方式进行装卸。
仓储是对粮食进行有效的储存保管。粮食是一个活体,必须用科学方法,使之保持新鲜。仓储在粮食物流过程中起着“蓄电池”和“调节阀”的作用。
加工是指对粮食的多类加工,除了一般加工外,尤其是特指精加工、深加工,以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求,更好地衔接产需。这种加工能创造物流活动中的附加价值。
包装能起到对粮食食品的保护作用、促进作用和提高装运率的作用。
配送是以配货、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物流活动,也可视为一种运输形式。而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集经营服务、社会集中库存、分拣、装卸搬运于一身,已不是单单一种运输所能包含的,而是一种独立功能要素。
信息是指物流的信息情报。将与上述七项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的信息及有关的生产、市场、费用等信息加以收集、汇总、统计、分析和使用,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及时性。
三、处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双重制约中的粮食物流系统
1.粮食物流系统的自然环境
粮食物流系统的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条件、土地和粮食生产条件、地形与交通条件和自然灾害情况。
1)气候条件
我国的气候条件,南热北寒,东潮西干,受夏季季风、台风和冬季西伯利亚干冷空气的影响,这种气候的多样性,使得区域性粮食生产的种类和产量有很大差异。这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
2)土地和粮食生产条件
我国耕地资源稀缺。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却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实属世界奇迹。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耕地资源明显减少,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表1 显示解放以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一半还多。表2所示为1978—1994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17年间平均每年减少866.68千公顷。表3所示为最近10 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与目前国际上一般公认的粮食过关标准年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还有很大差距。
表1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单位:亩)
1952 1980
1990
1994
人均耕地面积 2.82 1.51
1.25
1.19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整理。
表21978-1994年我国耕地面积(单位:千公顷)
年份
年末实际耕地面积
年内减少耕地面积
1978 99389.5800.9
1979 99498.0934.0
1980 99305.2940.8
1981 99037.01023.0
1982 98606.0863.0
1983 98359.6768.0
1984 97853.7
1582.9
1985 96846.3
1597.9
1986 96229.9
1108.3
1987 95888.7817.5
1988 95721.8644.7
1989 95656.0517.5
1990 95672.9467.4
1991 95653.6488.0
1992 95425.8738.7
1993 95101.4732.4
1994 94910.0708.6
注:1.资料来源:梁鹰:《中国能养活自己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9页。
2.仅以当年原有耕地面积计算,新增耕地面积不包括在内。
表3 1990—199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产量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1998
全国粮食总产量(万吨) 44624.0 43529.0 44265.8 45648.8 44510.1 4661.8
50453.5 44417.1 51229.5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390.30
375.82
377.79
358.17
371.38
387.28
414.39
401.74
412.42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3)地形与交通条件
我国地形由西向东倾斜,西是高山,东是平原,平原处交通便利,高山地交通不便。南方多湖泊水系,黄金水道长江由西向东,大运河横贯南北数省,长长的海岸线有利于海运。随着铁路、公路、航空事业的发展,原有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粮食物流与交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4)自然灾害情况
人造卫星上天已40年,世界人民靠天吃饭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中国亦然。在我国只有30%的耕地可以旱涝保收,50%以上的耕地还是听凭大自然摆布。历史上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解放以来基本上是“十年六丰二平二灾”[2]。表4的数字表明50年来灾害加剧,研究成果也证明近200年我国干旱频率加快[3]。灾害危害之大,触目惊心。例如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因营养不良和饥饿死亡1500万人,成为上个世纪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 [4]1998年夏季,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长达几十天的洪水,象一把利剑悬在人们的头上,洪水吞噬了3004人的生命,还造成1666亿元的巨大经济损失。
灾害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100 多年前恩格斯曾告诫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5]。 我们在向自然界索取时,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2.粮食物流系统的社会条件
粮食物流系统的社会条件主要有六,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区域性经济和民风习俗之差异、人口、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后的国际粮食环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
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又指出我国经济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特点是:人多底子薄,生存与发展共存,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虽粮食市场逐步放开,但在人均粮食400公斤的条件下,可供流通的粮食仅有1500亿公斤至2000亿公斤。全国广大农村依然是家庭联产承包的分散的小农经济,商品粮生产意识十分低下。这是粮食物流很显著的一个社会特点。
表4 近50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单位:万公倾/年)
年份受灾面积成灾面积
1952-1959
2450 1047
1960-1969
3760 1773
1970-1979
3767 1158
1980-1989
4155 2038
1990-1998
4983 2507
资料来源:1.周光召、朱光亚:《共同走向科学》,新华出版社,1979,第12页。
2.《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第397页。
3.《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第408页。
2)区域性经济与民风习俗之差异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东南沿海、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东部高,西部低。我国民风习俗也有着区域性的差别,南甜北咸,西辣东酸,就连吃面吃米吃玉米子的生活习惯,都与区域性粮食经济有着密切关系。表5和表6显示了全国各地区主要粮食品种产量的变化及主产区产量相对集中的特点。例如黄淮海产麦区的河南、山东和安徽三省所产小麦占全国的42.81%,长江中下游产稻区的湖南、湖北、 江西和江苏四省所产稻谷占全国的37.71%,东北三省所产玉米占全国的31.15%。这个特点决定了粮食物流的方向。并且, 有的年份全国粮食虽然平衡,但如有的品种如稻谷欠收,则爱吃米的江南人就会感到粮食紧张。
表5 全国各地区主要粮食品种产量的变化
全国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
总产
100 9.53
10.25
31.68
27.68
15.38
5.48
1981年 稻谷
100 0.802.90
38.35
40.72
16.41
0.82
小麦
100 12.685.62
32.75
23.05
10.06 13.30
玉米
100 19.69
26.20
17.35
12.34
17.68
6.74
总产
100 10.87
13.12
30.14
25.80
13.52
6.55
1993年 稻谷
100 0.985.93
36.46
39.52
16.17
0.94
小麦
100 15.884.11
35.00
22.079.34 13.60
玉米
100 19.34
31.75
17.79
12.33
10.98
7.81
总产
100 11.76
14.33
28.17
25.08
13.95
6.70
1998年 稻谷
100 1.118.51
35.95
37.32
15.97
1.14
小麦
100 18.503.26
31.90
22.949.31 14.10
玉米
100 20.45
31.15
15.25
12.01
11.68
8.45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整理。
表6 1998年几个产粮区的主要粮食产量(万吨)
稻谷 小麦 玉米
占全国的
百分比
全国19871.2 10972.613205.3
长江中下游产稻区
(湖南、湖北、江西、江苏)7492.8 37.71
黄淮海产麦区
(河南、山东、安徽) 4697.1 42.81
东北产玉米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 4245.331.15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第395页的资料计算整理。
3)人口
我国人口众多,1998年为124810万人,占世界人口的22%。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等原因,形成了我国人口分布南重北轻和东南密西北疏的特点。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又形成了几千万人的民工潮,北京就有上百万民工,广东多达1200万民工。人口分布的格局和人口流动的变化,毫无疑问是粮食物流的重要信息。
4)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建设
商品粮是粮食物流的基础。80年代我国就抓了商品粮基地县的建设,首先建了5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上交商品粮占全国同期的13%。这种商品粮基地县后来发展到100多个。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便开始进行国营农场的建设,至1998年仅农垦系统就有国营农场2101个,职工近500万人,耕地有4816.7万公顷,粮食产量为1645.9万吨。[6]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粮也多。目前我国又涌现了种粮专业户,为农业集约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5)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解放后,从5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走工业化的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给粮食生产和消费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已如前所述,其趋势也是历史之必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粮食消费的影响在我国更是史无前例的。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鸦片战争前不超过10%[7],1952年为12.46%,1980年为19.39%,1996年达到29.37%[8],即使扣除城市中的农业人口,1996年城市人口也占总人口的25%左右。足见城市化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城市化对粮食消费的深刻影响如表7所示。
表7 城市化对年人均食品消费的影响(单位:公斤)
食品 居民生活从农村移到城市
中小城市 特大城市
粮 食
-58.3-64.2
畜产品 4.2 7.2
水产品 1.5 1.7
蔬 菜
-23.0-24.9
水 果 8.2 9.6
其它食品 1.8 3.0
资料来源:梁鹰:《中国能养活自己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95页。
研究表明[9],在收入和价格水平同等的前提下, 一个居民从农村转移到一个中小城市,其口粮年消费量将减少58.3公斤,到特大城市将减少64.2公斤;蔬菜消费量将减少23~25公斤。与之相反,畜产品的消费增加4.2公斤(中、小城市)至7.2公斤(特大城市),同时水产品、水果和其他食品的消费量也将相应提高。所以城市化不但影响着粮食的消费水平,同时也影响着粮食的消费结构(口粮与饲料粮的比例)。
人民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高,用恩格尔系数表示,如表8至表10所示。 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64%,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88年则成为53%。进入90年代后,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1998年为53%,而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达到44%。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的标准,恩格尔系数30~39%为富裕,40~49%为小康。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1996年已达到小康水平,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则处在温饱向小康过度的水平线上。
表8 1979—1988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
恩格尔系数61.99
60.00
56.96
60.99
59.98
57.97
55.99
54.99
53.98
53.27
资料来源:1.《中国统计年鉴》(1989)。
2.郭书田:《粮食政策: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207页。
表9 1990—1998年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恩格尔系数58.80
57.61
57.55
58.06
58.86
58.62
56.33
55.05
53.43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9)资料计算整理。
表10 1990—1998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恩格尔系数54.25
53.82
52.93
50.13
49.89
49.92
48.59
44.48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9)资料计算整理。
然而,食物消费带有不可逆转性,一经达到某个水平,就务必加以保持,并在合理限度内逐步提高。这是粮食物流系统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6)改革开放后的国际粮食环境
粮食物流的粮源,一是生产,二是进口。“不吃进口粮”的思想,是闭关锁国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国际粮食环境条件,借以改善我国的粮食物流,是理所应当的。世界上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法国和泰国等主要粮食出口国,每年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贸易量约为2亿吨。我国每年可酌情进口一些, 用以调剂粮食品种的不足,同时也可适当出口一些。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世界粮食和农业情报及早期预报体系,既报道各参加国的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及进出口等统计数字,又根据世界各地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对产量进行预测预报。我国可以据此,从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国际粮食环境条件,改善我国的粮食物流工作。
四、健全粮食物流系统
健全粮食物流系统的主要问题有:明确指导思想、合理确定粮价、提高科技含量和建设配送中心。
1.明确指导思想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匮乏。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需求是刚性的,且不断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也不算宽裕,一旦发生市场供应问题,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粮食物流较之其他物流系统显得特别重要。必须确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格局,在这个格局内,建立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多条流通渠道而且追求整体性高效率的粮食物流系统。
2.合理确定粮价
粮食价格是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实现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现行的定价收购粮食的政策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目前条件下是保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但是它不够合理。合理的粮价应是依据供求关系从市场上所形成的价格。国家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最好办法是合理储备粮食,当市场上粮价上涨时,抛出一批粮食以抑制上涨;当市场上粮价下跌时,为防止谷贱伤农,可收购一批。按照市场机制形成粮价,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是势在必行的。
3.提高科技含量
实现粮食物流现代化,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物流的科技含量。所谓科技含量,应包含三层意思,即硬件、软件和科学知识。硬件,是指装运机械化、计量自动化、通讯电脑网络化。软件,是指决定物流网点布局、确定合理库存量、合理调运、研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综合评价物流系统效果等。科学知识可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有关物流活动的科学知识,即理论基础知识,例如系统工程的一般理论(数学、运筹学、规划论、库存论、数理统计理论等)和一般系统理论;另一方面是指粮食的科学保管知识,例如低温、通风、缺氧等保粮技术,以及有关谷物化学方面的知识等。
硬件和软件,是粮食物流形态方面所要求,科学知识是粮食物流人员素质所必备。这些应当兼而有之,才算达到目前条件下应有的高科技水平。
4.建设配送中心
我国已发展了连锁经营。但配送中心的建设却滞后于连锁经营,而且影响了连锁经营效率的发挥。健全粮食物流系统,一定要建设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应在大中城市设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甚至科学型,对食物消费的要求更高了。集中表现为食物消费品种不断增多:(1)谷物粮食品种增多,许多珍贵品种已经上市;(2)粮食精加工出来的成品粮品种增多,质量提高;(3)生态食品又称绿色食品开始出现;(4)健康和营养相结合的食物消费大量出现, 如我国的“黑五类”(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松子、黑加仑),以及其他等等。这么多食品品种,需要建设配送中心,经连锁店分销到居民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