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物防治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
引言:在我国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中,较为常见的防治手段要数化学防治,此种手段也获得了尤为显著的效果。但其中仍然具有一些问题与缺陷,时刻危害着森林环境健康与稳定,甚至有可能危害生态系统稳定,容易产生医生动物与工作人员中毒的状况产生。而生物技术的有效利用,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难题。生物防治是通过寄生于线虫与捕食线虫的生物引入,从而减少线虫群体或通过生物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杀死线虫的一种防治方法。这种防治措施对于环境来说不具危害,对于动物与人员的安全也不具威胁。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面临的困境
(一)防治效率低
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区域性经济之间还具有很大的差距。就多数部分区域而言,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经费极度缺乏,尤其是西部区域更为严重。现阶段尚未拥有效果显著的监测体系以及病虫害预警装置,所使用的防治措施与设备也相对来说较为落后,防治效果尤为不理想。使用最多的仍旧是问题百出的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未能大规模推广与普及,从而抑制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成效。
(二)危害损失大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所存在的森林病虫害种类较为繁荣复杂。每年由于森林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尤为巨大,经济损失高达十几个亿,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损失也在不断加剧。就现阶段我国数据统计来看,在森林病虫害当中,有害鼠、美国白蛾等危害程度较大,并且以往只是零零散散的病虫害发生,目前存在大面积爆发的趋势,从而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与挑战。
(三)虫害面积不断扩大
现阶段,我国一些常发性森林病害虫大多大规模遍布,并且一旦爆发,就会迅速的开始蔓延。比如,松毛虫在过去的一个阶段一直威胁着森林的安全健康,全国受害森林面积高达1400万平方米,因此,缩小森林危害面积,降低危害程度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二、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一)生物药物防治方法
生物药物与化学药物相比较而言,不但可以长时间的有效防治病虫害的产生,而且在使用当中对生物与人类的威胁较小,并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对害虫所在的区域森林起到抵御作用。另外,采用生物药物只需要每年对森林实施两次左右的药物喷雾防治就可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而采用化学药物则需要对每代的病虫害进行2次以上的喷雾防治。例如某个区域森林爆发大蛾病虫害时,想要有效控制与防治病虫害,采用灭幼脲对病虫害区域进行飞行喷雾,措施采取之后,防治效果基本达到了98%,有效的对大蛾病虫害进行了控制.现阶段,在深林病虫害防治中,常应用的生物农药技术如下.
1、昆虫病原细菌
病害虫正常的死亡率通常在80%~99%左右,其中微生物感染的害虫死亡占据大部分。所以,在各种环境下,昆虫病原细菌对昆虫的数量有着各种程度的控制作用。一些病原菌已经逐步衍生物为微生物消毒剂,将其应用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中,可以有效消除病害虫数量。例如,目前苏云金芽胞杆菌作为现阶段应用最常见的生物药物,其可以有效防治森林中的食叶害虫,防治松毛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昆虫病原真菌.
现阶段在微生物农药研制和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杀虫剂还是以昆虫病原真菌为主,它可以有效的对森林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3、昆虫病原病毒
现阶段,生物防治技术的生物农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昆虫病原病毒,它具有安全、效果好、污染较低的优点,是真正的绿色农药.例如现阶段防治马尾松毛虫过程中,常采用的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CPV)就是利用的昆虫病原病毒的原理.
4、昆虫生长调节剂.
作为一种特异性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将昆虫杀死.而是会释放一定的因子,对昆虫的发育和生长产生阻碍,导致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不完全,生存能力下降,无法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而产生大面积的死亡.该种技术不仅不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相对可以达到群体灭绝的效果,防治效果较为持久.
(二)鸟类防治方法
害虫的天敌是鸟,若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有效利用,其自身具有超强的环保经济特征,并且维持的防治成效较长较显著,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护具有促进性。当前,在森林病害虫防治过程中,杜鹃鸟和啄木鸟作为常见的害虫天敌,这两类鸟种都是以捕食病害虫为生,将其引入到森林当中,可以有效减少危害森林健康的病害虫数量,从而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病害虫大规模爆发后,林业部门应当对该类鸟种进行保护,以防不法人员追求利益而对鸟类进行恶性捕杀以及贩卖状况,从而防止生态环境遭受大规模损失,进而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效率带来影响。
(三)生物酶方法
通过对多数的生物体内研究情况发现,生物体内具有着大量的蛋白酶抑制剂,该种物质在保护生物的生理代谢方面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将外界的蛋白水解酶有效抵制,从而预防生物体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也在随之发展,应当以蛋白质抑制剂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并且应用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开展中。从而取得有效的肠道蛋白活性抑制效果,有效损害害虫机体,从而让病害虫本身由于缺乏氨基酸而无法正常发育与繁殖,最终达到消除病虫害的目标,也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拥有重要意。
(四)天敌昆虫引进方法
天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以捕食性昆虫为主,并且对林区内部的单纯林进行改造,从而更好的构建杂交林,为天敌昆虫创建适合生存与繁育的环境。天敌病虫害防治在繁衍期间应当将保护昆虫的工作落实到位,将天敌昆虫引入到森林当中。从而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所以,想要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应当积极将外地天敌昆虫引入到森林当中,增加天敌昆虫的数量与种类,从而有效实现对害虫数量的控制,提升森林防治效果及效率。
三、生物防治技术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的森林面积逐步增加,森林有害物质也在随之增加,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森林病虫害控制技术,其本身具有巨大的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广泛的应用,有助于延缓病害虫耐药性的发展,在将来应用中应当密切重视。当然,生物防治有其局限性,如控制效果慢,应付突发的病虫害比较被动,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防治效果并不显著,对于时间与技术要求较为缜密与严谨,不易操作。此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能一挥而就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在该过程中,仍然具有很多明显的缺陷与问题需要进行完善与改革,比如管理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防治意识薄弱以及现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监控力度不强等。
结语
伴随着科技发展步伐的持续加快,森林病虫害防治当中应用了多种科学技术。现阶段,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中,大多是利用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根本原则,基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有效利用了不同生物种类之间的天敌关系来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所以,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防治工作开展中,除却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外,还应该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了解,并利用现阶段发达的科学技术,来对防治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与改革,从而进一步增强防治效果,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芝恩. 论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 农家参谋,2018(13).
[2] 刘响飞,韦秋霞. 小议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
[3] 侯章艾. 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究[J]. 南方农业, 2019(15).
[4]王岩.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0).现代园艺,2018(16):83.
论文作者:何彪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