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珍
(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 年6月至2015 年6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9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1%,显著高与对照组80.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胆囊切除;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251-02
结石性胆囊炎是胆道系统中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这与结石大小、部位及是否引起感染等有关,临床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1]。手术治疗的成败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尤为关键。本研究就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3 年6月至2015 年6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9 例,所有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 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范围30~59岁,平均年龄(41.6±3.5)岁;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男20 例,女15例;年龄范围32~60岁,平均年龄(42.3±4.1)岁;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地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积极告知医生进行有效处理,定时测定患者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详细了解患者年龄、家庭情况、学历、职业、及既往病史等一般情况。术前患者行血Rt、尿Rt、大便Rt、ECG、血糖、血脂、血生化、凝血五项、肝功、肾功、腹部B 超等常规检查,并对患者心肺功能进行评估。患者术前注意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术前12h禁食,6h 禁饮。
1.2.2术中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准备手术物品并保证其性能良好,并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调节患者体位;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手术医生汇报并进行有效处理,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清理手术器械。
1.2.3术后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将患者推回病房,患者清醒前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使患者处于半卧位;继续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引流物的量、色、质,观察是否有胆汁外泄,并防止引流管逆流;观察是否有黄疸、腹痛等症状,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辅助治疗,注意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期间患者若出现异常则及时向医生汇报,进行积极处理;待患者病情稳定,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每日对患者伤口更换辅料,保持伤口清洁;术后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给予流质饮食,可逐渐增加食物粘稠度;保持患者心情舒畅,适度活动,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显效: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痊愈出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好转,轻微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效:治疗后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2]。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的效果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7例,总有效率80.1%(25/3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后各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0.4±8.2)min、(201.3±23.9)ml、(9.3±0.7)d,显著优于对照组(98.3±10.2)min、(298.9±29.8)ml、(14.5±0.7)d,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其的治疗多以胆囊切除为主,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是做好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进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结显果示,观察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患者术后恢复快。
【参考文献】
[1]仲海燕,范立,刘瑛.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9(25):332-333.
[2]袁桂芳.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7):20-22.
论文作者:蔡燕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1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胆囊炎论文; 结石论文; 胆囊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