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学的异质同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构论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异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不断地向教学法理论提出这样的命题,即“自觉地选择耗费力量最少而能够获得最大最持久的成果的斗争手段、方式和方法”。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界的共识,中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越来越迫切,教学法领域里一些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原则和教改方案,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教师、教材、学生。“辩证的系统方法,是研究选择最优教育方案理论的方法论基础,这种方法需要分析教育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有规律的相互联系。”在优秀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教材、学生这三部分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存在着,而是以其他两个部分作为自己存在的参照物。许多教育家在论著中都论述了语文教师、语文教材、学生构成一个教学过程完整的链,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相关因素是普遍联系着的这一规律。在此理论的起点上,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学过程呈现出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接受力结构之间的“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一旦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的接受力结构相对应或相耦合时,教学效果会倍增。我们把这种教学现象称之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异质同构”现象。许多语文教师都曾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教材的召唤结构、学生接受力结构同构共振应该是中学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
“异质同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达到这种状态,语文教学对教师、对学生都将不再是单调的、重复的、高耗低效的劳作,而是一种充满灵性的、愉快的、主动的输出与接受。
因此,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异质同构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语文教师的教育力结构
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训练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我们提出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力结构这个概念,是想与教师素质结构相区别。关于中学教师的素质及素质结构,教育理论界有许多研究成果,认为教师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科研素质、教师风度仪表、教师体魄等,并对每项素质作了细化。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是指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一种知识与能力因素的最优组合。这种组合是建立在素质基础上相关素质因素的积极整合,是一种有明确指向的能力结构。
教师的教育力结构由显性教育力和隐性教育力两部分构成。显性教育力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技能及对教材的理解程度。隐性教育力包括行为动机、教学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隐性教育力是显性教育力的倍增器。语文教师的教育行为由课堂教学、语文实践活动、自身语言文字示范等一系列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即相关又相对独立的教育环节。在每一个特定的教育活动中,都要求教师整合自身的相关素质因素,形成教育力。
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应具有以下能力组合:教材理解力、教育预见能力、教学传导能力、教学过程控制能力,这四种力组合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当然。合力并不是四种力平均算术相加,而是在不同的教学情况下各自权重不同的组合。教材理解力是指对教材中各个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分析、抽象、演绎的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力,是以尽可能多地拥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教学预见能力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对教材中教育因素的认识,对教学对象心理认知结构的把握,对教学过程中各种可能因素的作用的估计。教师只有对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对教学对象,对教学效果有一个客观的估计,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计划和教育目的。教学传导能力指教师将经过思维整合过的教育信息传达出去,高效地作用学生的感受和认知。信息传导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因素的发挥,对教学实践过程、教学目的的控制,涉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设置最佳教学情境。
我们认为,教育力相关因素的组合及应用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已经具有的从教的各项素质,并不等于能把各种教育因素最优地作用于教育对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听说教学、语文知识教学,教师都应从最优化的原则出发整合自己的素质因素,形成不同的教育力结构,以对应教材的召唤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材的召唤结构
中学语文教材,是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对中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而编写的。教材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协同起来。有学者认为,教材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调整后的中学语文教材淡化了技术操作的训练,改变了某些纯工具性的作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选编课文时注重思想性、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这是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和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材料。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基本体现了“文道统一”的原则,体现了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能力训练的统一,形成了一个有鲜明学科特色,循序渐进的系统的教学结构。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依据大纲的要求,将语文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结构进行了科学的分解,将其化为蕴含在课文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序列,编排在各册、各单元、各篇课文之中,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构成一个多层次对外开放的系统。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给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特别是给语文教师提出这样一个任务,是否能够从教材中抽象、提炼出实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中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和语文能力训练结构体系,并把这种结构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
笔者在《论初中语文教材基本结构的教学》一文中,论述了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结构的各个层面,即每篇课文、每个教学单元、每册课本、全套教材都存在着教学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并进而认为结构化、整体化、简化、格式化是教师掌握教材的钥匙和通道。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结构是一个有待学生实现的召唤结构。在这个召唤结构中,语文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结构是显性的,思想教育结构、审美教育结构、创造力教育结构是隐性的。
教材中显性的召唤结构是有限的,易于把握的,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共性联系在一起。比如中学语文知识的教学,是独立于听、说、读、写能力教学之外自成体系的部分,是语文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基础,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从初一到高三语文教材中循序地安排了语文知识内容,从读写知识、语法知识、逻辑知识、文学知识到文言文知识。这些知识在教材中呈现出显性的结构,既有系统性,各类知识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语文教材中这些知识系统不是集中编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在各册之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教材要有结构的概念,要整体把握,对语文知识教学的进程、目的有全面的考虑。
语文教材中隐性召唤结构具有无限的、开放的、与学生个性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特征。对教材中隐性的审美召唤结构、创造力培养召唤结构、思想教育召唤结构的把握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力。
教育部制订的试用修订版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试验修订版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都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一个鲜明的任务,然而教材中并没有专门列出哪篇是培养审美情趣的教材,审美因素是什么,在第几章第几段。从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教材,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教材中的选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每篇文章都蕴含着美的鲜艳与深刻,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如自然山水、自然现象的壮丽秀美,人的社会实践的本质力量,人内心的品格等,这些美都是以语言文字为信息载体的。教材中审美的因素和语文能力教育的因素互为依存。不是教材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和挖掘。
教材中审美召唤结构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对视觉艺术品的欣赏。这种特殊性质在于教材中审美召唤结构更多地依靠学生接受力结构中的审美想像去实现。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审美认知心理结构是由审美期待、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理解等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体验系统。实现教材中的审美召唤结构,要靠教师体验、想像去感悟、发现。教师发掘教材的审美召唤结构,必须以学生能体验的以及可能体验的为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感记忆和想像性思维,去感知语文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形象、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进入审美境界。“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的素质怎样进入人的生活,当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这种美的体验的方法时,他们也就踏上了教学艺术之路。”
中学生的接受力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只能是某特定学校中特定年级的特定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没有对学生具体的认识,任何教师的教育行为都将是盲目的。异质同构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认识学生,认识和把握学生的接受力。接受力是学生学习能力,即中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感受、获取语言信息,加工并利用信息以阅读作品和表达思想的一种个性特征。构成中学生的接受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前期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在基本方法和态度的导向下化为相对的认知结构。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接受力的实质是结构化的知识、能力和方法。我们看到,学生的接受力既是学习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在自己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一个接受力结构。这个接受力结构是他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全部观念和知识组织。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语文知识的组织。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一系列语言、文字等信息组成的一个结构性精神存在。不同学段的学生这种已形成的精神存在不断改变和复杂化,这是学习接受力的基础。2.语文学习的规则和习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则是语文教师教学规则对学生的内化,因而有大致相同的状态,而语文学习习惯因学生个性的差异而千差万别。3.语文知识的表征。即语言文字信息在中学生的头脑中是如何表示的以及如何外化表达的。同一知识可能有不同的储存方式和外化途径、通道。中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而构建的中学时期的学习语文的认知结构是他个人的知识、经验、智力活动、情感活动相融的结果,因而形成年级层次和个别差异。
中学生的接受力不仅有年级的差异和个体的差别,而且是不断发展的系统。这一点十分重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有组织的语文知识,而且要促进学生的接受力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构建。构建的过程是分层递进的,中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语文的方法构成学习的起点,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接受力的构建过程是“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认知发展过程,使学生不断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
研究学生的接受力结构是异质同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条件,研究班级的每个学生认知结构和班级集体的认知结构水平,以确定他们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和发展的水平。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是值得关注的,要动态地区分、认识他们学习能力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发展前景。
异质同构教学的动态发展性
动态发展性是异质同构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和一般原则。异质同构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情境,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它的实质不在于我们使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式、方法,而在于每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中都能将三种不同质的结构耦合起来。惟一的、万能的最优化教学过程是不存在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必须随着教学情境的各种变量的不同而为具体学生创设最优化的方案。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异质同构教学与无意识进行异质同构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方面,可能是相似的。异质同构教学是将各种质的结构耦合的过程,是一个思索的过程,是教学操作行为的指导理念。至于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何种形式来表现这种逻辑结构,要根据更加深刻的因素来确定。这更加深刻的因素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教师的师德和对学生情感,则是一个变量因素。
教材的召唤结构对于教师而言,一般是已知的、分层次稳定的,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中,应针对学生的接受力结构。教师不能试图超越学生现有的接受力结构。
在异质同构教学三要素中,除教材的召唤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外,教师的教育力结构和学生的接受力结构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学生接受力结构具有成长性。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教材这些外在影响和教育力量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的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从而不断形成新的接受力,从而表现出学生接受力结构受到外在教育因素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的特征。这种变化应相应地引起其他的两种结构的变化与调整,以达到新的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