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抢滩大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商论文,大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内地商圈,台商仿佛是一个特殊人群———一个看不清的人群。
他们敏感地回避着政治话题,小心翼翼地拒绝着媒体的追逐,在许多大陆或海外的同行们每每凑到一处,高谈阔论财富之道的时候,他们却只是埋头操持着企业。
他们竭尽所能地保持低调。甚至,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几分漠然。
他们也是真实地存在并活跃着的一群。
在厦门、东莞、昆山、上海、天津乃至西北,20年来,祖国的土地遍布着他们的足迹。不少地方至今还在期待着他们的到来。
他们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
模糊的身影往往给人造成某些固有的印象,至今说起台商,不少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代工”这样的字眼,似乎也只有中小企业才能标明他们的身份。
果真如此吗?
进入2000年后,人们分明听到了这样一些讯息:
台湾最大芯片生产企业“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即将来大陆设立办事处;
王永庆之子王文洋到了上海浦东,与大陆方面联合打造宏力半导体;
台湾资深芯片制造专家张汝京进驻上海张江,计划投资50亿美金创建中芯国际;
在北京,威盛处理器“中国芯”的灯箱广告则开始遍布大街小巷牷
……
台商投资大陆的新一轮热潮早已静悄悄地来到,而这一次远不同于往常。这是一群有着国际化背景、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商人,他们站在最尖端的技术上,有良好的人才储备和管理团队,并且,拥有相当雄厚的境外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登陆大陆市场的“先行者”——统一、捷安特、樱花卫厨这些老牌台商,也在资本、技术及国际化并进的态势下寻找着新的突破。在大陆入关的前夕,以往台资企业曾赖以生存的OEM模式正在为新的经营形态、管理理念和战略所取代。
人们开始相信,台商,将不再是人们视线之外的群体,种种变化显示,这个一直游离中国企业家群体之外的部落,将日益趋近主流。]
主题一:台资蠢蠢欲动
一、台商吹响进军大陆的号角
尽管有戒急用忍政策的管制,十多年来,从台湾来大陆投资的台商累计已经接近5万家,他们共带来460亿美元的投资。而戒急用忍的松绑,对于台湾企业来说,无疑是吹响了进军大陆的号角筹备两岸直接通航
对于两岸三通,台湾航运界无疑是最积极的,也是准备比较充分的。
台湾的华航,在进军大陆市场方面表面上十分低调。但事实上,早在1995年底华航就以“华亚投资”的名义,在北京和上海先行设立了代表处,1999年大陆正式允许台湾航运业者设立办事处时,华航已运作了三年多,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的办事处也正式对外挂牌。9月5日,大陆的中国货运航空公司增资扩股,台湾华航获准入股,占到增资后公司25%的股份。这是台湾航运业参股大陆公司的重要一步,引起两岸航运界的高注重视。
与华航竞争激烈的长荣集团,其办事处原来位于北京仟村百货旁,今年年中已经迁移新址至东方广场。长荣集团北京新办公室气派豪华,窗外可以远眺故宫。业内人士说,长荣花费巨资租用昂贵的办公处所,主要就是看好未来两岸三通市场。
除了北京,长荣航空与长荣、立荣海运结合,在大陆上海、天津、南京、青岛等14个主要海、河港口城市都设立了办事处,一旦两岸实现三通,长荣集团在大陆很快就会出现一个坚实的营运网。
为了与长荣集团的海空营运网相抗衡,华航也开始与台湾的万海、阳明等海运业者进行合作,万海在上海和厦门设有办事处,阳明海运则在大陆北、中、南各地以阳凯名义设有多个办事处。除了华航和长荣,台湾其他航运业者也是摩拳擦掌。去年上半年,台湾远东和复兴两家航空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了办事处,派遣各自的代表,观察了解相关信息。
据报道,长荣集团内部曾多次评估两岸关系,认为台湾经济逐渐走下坡,开放三通已很难阻挡,为了及早因应,长荣在飞机调度、航站选取等各项通航准备工作上,已做了周密的规划和准备。长荣集团副总经理周宝裕评估说,两岸全面通航最多再拖三年,今年年底两岸加入WTO之后,两岸局部通航可能会很快实现。
华航驻北京的代表也估计,两岸全面三通仍待双方关系进一步的缓和,但在两岸入世后,大陆有可能同意开放广州或福州、厦门等地当作两岸三通的试点,与台北、高雄先行通航。
两岸通航正式谈判的一次预演9月10日,第五次海峡两岸海上通航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开幕,由于正值台湾放弃戒急用忍政策和两岸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刻,这次研讨会备受瞩目。有人甚至说,这是两岸三通正式谈判的一次预演。
不能直接通航给两岸经贸、人员交往带来极大的不便,也造成严重损失。台湾航运界根据两岸航运货物量进行统计发现,船舶经由第三地往返两岸,航商一年增加的转运成本高达新台币300亿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两岸人民往返在香港或澳门转机所增加的成本。
在深圳的通航研讨会上,对于两岸通航的航线定位、旗帜、证件等问题,双方有热烈的讨论,这也是未来两岸就通航问题正式谈判的重点所在。虽然有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但是这次研讨会还是达成许多共识。双方均同意,两岸航运协会将积极争取有关单位授权,协商两岸通航事宜;两岸港口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加入直航。具体内容为:
航运组达成的共识包括:(一)两岸航运协会应积极争取相关单位授权,定期会晤;(二)两岸航运协会共同组成专案小组,解决直航有关旗证、海难救助等问题;(三)两岸应以平等互惠方式,开放两岸船务代理业,货运承揽业成立分公司;(四)两岸口岸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加入直航。(五)放宽境外航运中心限制,调整为以两岸的国轮进行营运,散货船先行;(六)两岸通航挂旗规定比照小三通模式,双方的船进入港区不挂旗,或挂公司旗或方便旗;(七)开放金、马客货中转台湾。
港口议题组达成的共识有:(一)三通是历史潮流,两岸应在既有基础上推动;(二)增加基隆港、台中港为境外航运中心,取消不通关、不入境限制;(三)希望开放大陆北到上海、南到广州的更多试点口岸,作为对航港口;(四)结合两岸港口软、硬件设施,形成国际转运中心,开展国际中转业务;(五)大陆港口可与台湾港口形成策略联盟。
综合议题组的共识包括:(一)继续利用救助热线,进一步加强救助通报,遇海难事件,双方迅速协调,就近就便抢救;(二)加强救助及技术交流;(三)两岸救助资源共享;(四)高度重视台湾海峡油污染问题,建立两岸三地油污处理机制;(五)尽速解决大陆船员不得上岸,替换困难等问题。
“大中国策略”开始实施
两岸三通,也给常年在台湾经营的外商提供了机遇,据悉,台湾的一些企业已经得到外国厂商的信息,希望与台商合作前往大陆投资,开发大陆市场。台湾的台一国际公司协理魏宇堂指出,该公司与日本厂商合作30多年,日方非常希望与他们合作前往大陆投资。因为就这些日本厂商来说,过去二、三十年,他们在台湾培养了不少的技术人才,加上台湾的管理团队比较上手,整体国际化与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也比较能与国际接轨,以台湾作为跳板,将管理中心设在台湾,并与台湾的厂商共同前往大陆发展,是最佳的策略。
除了日本的企业,一些美国的厂商也非常积极。台湾媒体报道说,有家美国上市公司,虽然目前的产品设计中心与管理中心还在台湾,但是已经将工厂移至大陆发展。
台湾媒体透露说,在台湾的外国商人,比台湾业者更早一步知道台湾迟早要解禁两岸经贸政策。欧洲商务协会在台湾的代表封德育日前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说,“十年来,所有的国际厂商都了解,台海两岸终有一天会不再对立,虽然没有办法掌握具体的时间,可是策略规划、区域布局都在朝这个方向进行,铁定没有错的”。
正因为如此,两岸经贸政策大幅解禁,在台湾的外商看起来,应是过去的构想终于得以实践,与欢呼雀跃的台商相比,他们反而表现得比较沉稳。
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教授吴青松指出,欧、亚、美三地市场,在现阶段已是三强鼎立的局面,跨国企业的全球布局,一定要在三者之间取得均衡,“在欧美发展已倾向僵固化下,亚洲成了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而东亚地区因为新兴国家者众、产业资源丰富,市场条件明显优于西亚、南亚;若再进一步分析,东亚成长最强劲的地区,就属中国大陆,跨国企业怎可能忽略此一重大趋势?”
台湾媒体评论说,很显然,跨国企业早在十多年前就规划好“大中国策略”,但是他们在台湾默不作声。很多在台湾设厂投资的国际企业,一方面对台湾当局说一套好听的话,但同时在随时观察了解掌握大陆的经济发展动向,一旦条件成熟,抬腿就走人。
台资投向哪里
到目前为止,台商投资大陆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1年至1997年,这阶段台商投资主要是以劳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例如食品、制鞋、成衣、纺织、塑胶等;1998年至今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台商投资主要以电子、资讯、通讯业等科技产业为主。现在,随着两岸即将加入WTO,大陆市场将逐渐开放,台商在大陆投资将转为以高科技产业及服务业为主的第三阶段投资,而且台商赴大陆投资将持续快速成长。
高科技产业及服务业,包括电讯、金融、保险、证券、旅游等,这些都是大陆入世后,台商前往投资的重点。台湾媒体分析说,台商赴大陆投资,近年来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这些大中型企业赴大陆投资,主要因素,除了全球布局、进行国际分工外,还包括占领大陆市场、降低成本、客户要求及产业群聚等因素。
在这个大背景下,台商赴大陆投资,大致形成三种趋势:第一是投资多元化,第二是当化,第三是投资企业大型化。据了解,目前台湾当局有关部门进行的松绑戒急用忍的规划,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至于大陆入世后,台湾当局是否会顺应潮流,放宽服务业前往大陆投资,目前仍在评估中。
二、台商开始上市赛跑
不管怎么说,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已经开始了,面对并接受一些新面孔,将是国内投资者和企业必将迎来的现实。与苏州台商和地方政府的谨慎行事和低调意识相比,在大陆台商的最早栖息地珠三角一带,台商上市的诉求却早已呈轰轰烈烈之势。
2000年初,资本市场刚刚传出允许外资上市的消息,昆山甚至整个苏州地区的各政府部门就迎风而动,在全地区近2000家台资企业(广义,即包含通过第三地进入大陆的台资)中搞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开始了推动台商上市的准备工作。苏州市体改办兼上市办主任孙林夫说,苏州有这么多运行质量非常好的台资企业,它们去上市,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好处是显然的。
近年来的苏南地区声名似乎不及从前响亮,但是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该地区前些年渐失的发展优势,现在又通过几年来卓有成效的引进外资找了回来。
目前,苏州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江山几半,外资企业对当地的税收贡献已经占到40%以上。这种变化可以用来反观苏州市政府所以在推动台商上市的问题上为何如此主动而迫切。9月13日,在苏州市政府的直接操办下,60余家台商和数十家中介机构的代表,在刚刚迎接过APEC财长会议的苏州市会议中心,参加了据说在国内首次由地方政府出面主办的“台资企业上市融资研讨会”。
但是,苏州地区台商最密集的昆山市的体改委主任(兼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阿奎却对这种造势的举动不太“感冒”。跟台商打了7、8年交道的他,以转业军人特有的直率说:这个事应该只做不说,搞得声音大了,没准就不成了。他也非常不看好那些正准备“抢滩”苏州的大大小小的券商,觉得他们“这一次白来了”。
不过游说中国证监会下来考察的官员时,李阿奎倒是一样的充满激情。只是,李阿奎认为,眼下台商本身对上市还有很多犹疑,政府像是有点“剃头挑子一头热”;而与此同时,台湾方面经济政策出现松动迹象,台商现时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敏感期,所以更不能轻视,以免错失时机。
苏州市政府在摸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情况似乎可以佐证李阿奎的观点。
苏州本地台资企业近2000家,但够条件改制上市的还是少数,仅仅三年赢利这一条就把大多数挡在门外,本来苏州近年来以引进了大量高科技台商企业为自豪,政府领导也郑重表示,高新技术企业优先上市,但从苏州市上市办准备推荐的首批上市名单上看,42家企业中占前三位的,有两家是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传统企业,只有一家是高科技电子公司。
其次,真正愿意改制的台商也是少数,原因是相当多台资企业还是家族企业,最害怕股权分散。
再者,美国经济疲软使相当一部分台资企业订单减少,赢利前景受影响,有些企业只好关闭海外的其他工厂以确保大陆的生产基地,所以现在一些台商的很大精力用去应付订单了,对上市的事儿如果不是急需资金发展,也就不那么在意。
此外,相当多台资企业在大陆不一定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企业,经常是销售系统掌握在母公司,研发放在海外。这种背景一方面使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台商担心受到台湾资本市场的严密监管,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在大陆的台商多难以独立决策或决策过程异常缓慢,易生变数。
据记者从各方面了解到的信息,上述种种确是真实景况,昆山台资企业几乎个个谨小慎微,低调心态如出一辙。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大陆台商的最早栖息地珠三角、华南一带,台商上市的诉求却早已呈轰轰烈烈之势,据说有300家之多台资企业已主动表示要在大陆上市。那些早来大陆的“老东莞”、“老深圳”,根本不忌讳说自己想上市,想在大陆资本市场上筹资的计划,并且有很多早已着手。这一方面大概与珠三角地区的开放历史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挨近香港和深圳,也许这里的台商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更直观。特别是同样来自台湾的灿坤电器在B股挂牌上市跑了第一,直接引发了其他台商的上市雄心,所谓“有为者亦若是”。问他们为什么要在大陆上市,他们会很直接地告诉你:筹钱啦。其实,综合看来,台商上市主要有三种考虑:一是集资,二是打知名度,三是大股东套现。台商喜欢讲“通路”的重要性,所以他们说,“资金是企业的血,血越多,对企业运作越好,所以保持‘血路’通畅也很重要”。这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中小台资企业在大陆筹资面临困境的一面。
东莞地区的台商多为做出口外销的制造业者,中小企业居多,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几种渠道:一,经由香港汇入大陆,但其实钱大多来自台湾;二,向大陆银行借贷,以前较难借到,目前可以厂房、设备做抵押,只要企业资质好效益好,一般不难,但中小企业就差些。还有就是台商之间互助。珠三角一带台商“登陆”已久,同业之间比较熟悉,资金周转不灵时,互相筹措资金的情况颇多,也有的会开放一些股份藉以换取资金。过去,还有一些台商曾通过香港、新加坡,让资金在两岸流通;另外,也有台商为了避税等原因,通过两岸地下钱庄以洗钱的方式让钱进出两岸。
但是大陆面临进入WTO,一旦内销市场逐步开放,大多台商都必须调整战略做好准备,才能迎接来自全球的和大陆迅速崛起的企业所带来的竞争。这使他们对资金需求的胃口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既有融资方式确已无法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日益袭来的全球化浪潮正促使更多台商寻求国际化发展,当地上市也是越来越必然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已经开始了,面对并接受一些新面孔,将是国内投资者和企业必将迎来的现实。相对其他外资企业,台商的优势也的确非常凸显,欧美企业有丰富的国际融资渠道,不见得对你感兴趣,日本人不熟悉中国市场又牵扯着民族情结,而相对于同样同宗同源的香港,台商又有制造业优势和国际行销经验。所以在外资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步伐上,台商理应跑得更快些。
三、台系资本的西进革命
当台湾食品业在祖国大陆投资不断升级、市场愈做愈充实的时候,台湾经济却史无前例地持续着其颓势:台湾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为-2.35%,比能源危机的1975年还要低,预期第3季度增长将进一步减少为-2.45%,全年经济增长率为-0.37%,是自1957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而且岛内股市不振,第1季度股市成交额减少了47.4%,第2季度减少了59.8%,导致财富缩水效应非常明显,以至于台湾股市有“水饺股”“鸡蛋股”的说法,意思是原来一两百块台币的股票,现在却只够买水饺和鸡蛋。另外,第2季度民间消费增长率为1%,预期全年民间消费率也只有1.7%;预期2001年全年出口衰退14.88%,进口衰退19.13%,这将双双创下历年最大的减幅。
台湾经济遭遇空前的寒流,台商更是充满了紧迫感。7月22至8月26日,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召开会议,达成有关两岸经贸议题的一系列共识。其中包括抛弃以前阻碍台商投资内地的“戒急用忍”政策,代之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新政策,尽快与祖国大陆协商“三通”(通邮、通商、通航),两岸开放直接贸
易,建立两岸资金流动机制,解除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5000万美元的上限等等。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寇廷耀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统一、顶新、旺旺等台资企业都是进入祖国大陆的第一波台商,可以算是第一批祖国大陆“掘金者”,时间是1991—1995年;第二波台商进入时间是在1995—1999年;2000年以后,形成第三波台商进入祖国大陆的热潮。祖国大陆正在逐步成为“制造王国”和“代工王国”,并且这种地位有越来越强的趋势,因此,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的台商投资内地的新一波潮流将是一种政治力量无法阻挠的经济趋势。
就投资方向而言,1995年前后,内地内销市场尚未大幅开放,因此台商来内地的投资方向以拓展外销市场为主,产品基本销往国外,而第三波投资以及即将掀起的新一轮投资热,是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内地成为全球眼馋的大市场的背景下形成的,这时抢占内地内销市场,无疑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投资地域而言,最早台商投资内地基本上集中于东南沿海和商业中心城市,如今则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拓展。就投资规模而言,早先台商投资内地基本以中小企业为主,如今则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台湾大企业、大财团、上市公司赴内地的已是络绎不绝。而且其单项投资强度大,资金相对集中。台湾上市公司共有525家,其中到祖国大陆投资的有236家,占上市公司的44.95%,累计投资达1228亿美元;上柜公司共有284家,其中到祖国大陆投资的有69家,占上柜公司的24.3%,累计投资达91亿美元,仅苏州地区,2000年就有近90家台湾上市、上柜公司。台湾资金正从日渐缩水的台湾股市中抽走,投入到内地股市中。就投资领域而言,最早台商投资内地是因台湾产业转型的需要,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转型到了内地,以制鞋、食品饮料为主,如今则是为追求全球运筹的成本效益而投资内地,投资基本集中在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另外,台湾金融业和流通业也开始了祖国大陆行动计划: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业务,以及百货公司、超市等都在其行动计划之列。
有台商声称,台湾经济的根在内地。虽然台商投资内地受到限制,但台商却毫不留情地在这些限制政策上踩过,在政策的“脸”上留下数不清的脚印,真正做到了用脚投票。近年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更有河流奔涌之势。据统计,到2000年底,台商累计投资项目达到48435项,协议金额497.44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为262.66亿美元,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占吸收外资累计排名第2位。在投资的带动下,两岸贸易也在急剧增长,2000年两岸贸易金额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达305.22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31.19%,到2000年底,累计两岸贸易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达2049.66亿美元,相应地祖国大陆贸易逆差增加到1472.99亿美元。有人算了一笔账,根据10年来台湾的外汇存底每年剩下的差额,流动进入台湾的股市、汇市和台湾外汇利息算下来,超过1000亿美元不见了。他们说,这个不见了的1000亿美元就是台湾人投资内地了。
祖国大陆市场与台湾市场两相对照,台湾工商业界强烈要求为台湾经济重新寻找定位,使台湾经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找到新的位置。由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组成的中国经济区格局,将使得台湾经济无法对祖国大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保持自我封闭,充分利用台湾与大陆之间良性互动的资源,台湾经济才可能把握祖国大陆的市场、人才、技术所提供各种机会,理性准确地构建其产业分工体系和定位其经济形态。
寇教授指出,祖国大陆企业发展的弱势在于,市场观念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资金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这就突出了台湾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台湾基础研究较差,在高科技的基础和创新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能力,这同样突出了祖国大陆在基础研究、高技术领域已经形成的世界水平的研究力量和比较完整的科技体系。因此,总的来说,两岸在未来要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各有优势,互补性很强,合作的产业效益十分明显,这也是台商云集祖国大陆最重要的原因。
据悉,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初步规划,在7189多项工业产品中,禁止赴内地投资或技术合作的项目由目前的195项,减为73项,放宽项目约120项;方案审查类由现在的1722项,减为431项,其余都将改为准许类,放宽项目约1300项,共计放宽项目约1400项。为挽救台湾经济,政策不得不对现实低头。
有人士指出,取消“戒急用忍”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新政策能否真正落实,能否最终顺民意真正避免台湾产业的“空洞化”,还需要打个问号,但不管怎样,资本对利润的最大化追求和对良好市场的执著选择,将会以各种形式突破人为的权力限制,祖国大陆市场与台湾市场将会由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相互影响,而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发展。
主题二:台商经营秘诀
一、台商财富方程式
谁落后了或是放弃了中国内地市场,谁就会在商场竞争中提前出局———这是台系资本垄断者对祖国大陆市场最深刻的认识和判断。在中国休闲食品界,台资企业更是深谙此理。于是,放眼望去,台商要么领市场风气之先,要么彼此之间高端搏弈,要么剑指四方征战新领地,引得这个行业“新赛事”不断。在大陆偌大的休闲食品市场中,为什么商机总被台商抢先获得甚至成为其扭转乾坤的开始?为什么成功尽显台商风采,人们言必称统一、康师傅、旺旺?台商究竟灵光在哪里?台商如何设计并运算其在祖国大陆的财富方程式?
在台资的财富方程式背后,是更加惊人的财富运算———台资企业大规模投资祖国大陆。台湾市场与祖国大陆市场息息相关,自90年代前后台商投资大陆以来,经历了投资方向、投资地域、投资领域、投资规模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双方合作也一再升级。台湾“戒急用忍”的政策最终无法改变台湾产业、资金、科教人才移至祖国大陆的趋势,台资通过各种形式突破了人为的权力限制,限制性政策只能是不顺民意的障碍物而已。前些日子,迫于台湾岛内经济的巨大颓势,阻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政策终于由此得以松动,“戒急用忍”的政策将被“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政策替代。不仅原来面对祖国大陆市场只能临渊羡鱼的台资企业将可能获准进入这个市场谋求发展,而且台商投资的产业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金融、保险、半导体、石化及部分高科技行业等项目将进入祖国大陆市场,全球最主要的半导体生产企业台积电、著名的IT厂商宏集团、台湾中华发展银行等台湾企业都表示,将开始或继续增加投资。近日,在石油、航空等战略性领域,台湾与祖国大陆也已经开始合作。不难想象,这将因此而加快祖国大陆市场化改革,打造出多层次、强包容性的经济体。
台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朱基总理在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上肯定了华人力量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称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中,华人功不可没。在这些华人中,台商占了相当可观的比重,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正以前景可期的态势在发展。因此,能否彻底实现“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新政策,抛弃不得人心的“戒急用忍”,不仅关系到台商的发展,还将最终关系到台湾整个经济的未来出路。台湾经济需要充分利用两岸之间良性互动的资源,扎根于拥有雄厚市场潜力的祖国大陆市场,在此基础上构建其产业分工体系,并依此理性地为岛内的经济形态定位。
台资双巨头笑傲茶饮料市场
挂满了一树的绿茶最后让苏有朋知道了究竟谁是他的心上人,任贤齐蹦蹦跳跳地在海滩表露心情:统一冰红茶,夏日最爱。回头看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季,可能台资双巨头算是笑的最欢畅的人了:
康师傅凭借其强大的行销力度和苏有朋演绎的新形式“爱情故事”,成功地跃升为今年茶饮料市场的“当家人”,以46.9%近乎茶饮料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为其顶新集团扩大了家产;统一虽然从去年的老大地位跌落至老二,但它庞大的市场终端体系及不会善罢甘休的决心,使其目前37.4%的市场份额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得以改写。台资双巨头筑起了在茶饮料市场不可撼动的超强地位。
在“水之战”火候已小之际,“茶”作为中国传统饮品,似乎就在突然之间迎来了它被赋予各种时代因子之后的市场交战。
康师傅茶饮料今夏“当家”地位的获得可谓采取了大动作:康师傅是今年夏天同类产品中广告投放力度最大的品牌,其投放量占到了整个茶饮料广告的50%以上;另一方面,康师傅完备密集的营销体系在祖国大陆市场布置了尽可能多的“收钱”点,除了一级、二级经销商外,康师傅至今已经建立了220万个庞大的市场终端体系。
记者从顶新集团天津总部了解,康师傅在以往方便面、糕饼等产品营销和市场开拓的经验基础上,1998年斥巨资于茶饮料市场。当时茶饮料市场叫得上品牌的只有旭日升,而旭日升的冰茶定位并不明确,康师傅在对未来发展心里有数的情况下,准确地切入了这个市场的盲点。今年茶饮料市场骤然升温,康师傅为此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冰红茶和绿茶同步推广,而且在产品的定位上加以区分,冰红茶像众多夏日饮品一样喊出“冰酷”,绿茶则重点强调其“健康”概念。于是,《情深深雨蒙蒙》之后的苏有朋被带入了康师傅绿茶包装的爱情悬念故事之中,时尚就像一股空气紧紧地吸附于康师傅绿茶。负责对康师傅绿茶进行品牌包装的是世界著名广告公司日本电通集团在中国的“北京东方日海广告公司”。配合康师傅原本庞大的市场基础和备战茶饮料市场特制的营销策略,康师傅对此次的广告投入花足了心思。如何在广告上的大投入能够获得大产出?最终确定了一个所谓的“广告影片”:一个持续的爱情故事“谁是送绿茶的有心人?”———“是小灵,还是小萌?”———“苏有朋和小萌的爱情大结局”,以此制造悬念,分段播出。“谁是苏有朋的心上人”竟猜活动的成效;的确在康师傅18—29岁的消费群中得到了证明:康师傅取统一茶饮料“老大”地位而欣然代之。
据透露,康师傅仅绿茶一项产品的推广费已逾5000万元。当然,康师傅的投入与产出做到了相辅相成,仅茶饮料一项,就使顶新集团的业绩上扬了很大的幅度。谁曾想,10年前顶新在台湾还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企业,无从与统一叫板;如今,康师傅在祖国大陆的知名度丝毫不逊于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统一企业。统一与康师傅几乎是同步涉足祖国大陆茶饮料市场。在台湾有着30年茶饮料营销经验的统一进入祖国大陆茶饮料市场后,迅速成长为该市场当年的第一品牌,今年夏季的竞争可能是无意中败在了康师傅编造的这个用品牌形象串起来的爱情悬念故事上。
位于上海的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划部有关人士并未对记者谈起广告之战,而是说茶饮料市场的竞争才开始,这个市场的可开发性还很强,茶饮料产品在以后会不断丰富。统一企业在台湾有着多年的茶饮料开发和营销经验,同时对祖国大陆市场的把握也比较准确,市场开拓重点将随时依据市场竞争方向而行,例如今年统一茶饮料主攻中南部,这些地方城市是其广告投放的重点。目前,统一在全国已有100多个营业所,主要面向大商场、超市,小终端由经销商负责。
康师傅和统一今夏的市场份额是46.9%和37.4%,似乎足以预测其未来优势地位的不可动摇。剩下的不到16%则是其他茶饮料企业的市场份额总和,这其中包括较有实力的娃哈哈、旭日升和美国的可口可乐,以及一些知名度较低的企业。有人士认为,可口可乐除了碳酸饮料之外,别的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对茶饮料市场有冲击力的可能还要数娃哈哈和旭日升了。
河北旭日集团失去的茶饮料领地堪称遗憾。在碳酸饮料大行其道的时候,旭日升的冰茶专利可谓领市场之先。然而,就在旭日升犹豫要不要把这片“茶饮地”继续往“熟”里开的时候,康师傅、统一双双而至,犹如勇敢战士,大刀阔斧地从旭日升手中拿过这片地来开垦,等旭日升匆忙不迭地推出其绿茶饮料的时候,台资双巨头已经抢得山头,市场所剩不多了,结果是“早来的不如晚到的”。有人说,即使旭日升没有在茶饮料市场停步不前,也经不住康师傅、统一强大的营销体系和资金实力的夹击。此话也许不假,但旭日升已经先行一步,如果再进一步,至少可以多保一些市场份额。今年夏天茶饮料市场交战正酣的时候,旭日升却保持了相对的沉默。旭日升毕竟开中国茶饮料之先,必然有收复失地的打算,据悉,企业正处于谋变的调整期。
娃哈哈一直是中国内地饮料企业中的排头兵,有着“中国第一水”的美誉。在茶饮料突然加速撞击市场和消费者的时候,娃哈哈自然不会不跃起应变。于是,带着滥俗之势的无厘头爱情绝唱由周星驰搬上了电视广告、橱窗广告等。爱情、时尚被另一种形式诠释着,和被康师傅包装的苏有朋遥相呼应。今年1月份,娃哈哈决定进入茶饮料市场,5月份即已投产,广告宣传同步进行,虽说上马有些仓促,甚至广告有些粗糙,但其市场效果立竿见影:娃哈哈茶饮料卖得供不应求。然而,由于整体实力的差距,其市场份额远不能企及康师傅、统一双巨头。
旺旺挺进咖啡连锁
台湾多中小企业,旺旺当年来祖国大陆就是以其中之一的身份掘金的。实力虽算不上强,但旺旺就像一株优质的麦苗,适逢宜人的温度和环境就卖力地长起来。这一长不要紧,旺旺在祖国大陆空白的米果市场杀出一条休闲食品的阳光大道。从1992年在长沙和南京分别以100万美金投资建厂开始,旺旺先后建了9个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旺旺品牌产品销售率达90%以上,从而使该集团资金调度极为灵活。2000年,旺旺营业额达到5.64亿新台币。旺旺集团认为,目前祖国大陆食品市场还未饱和,该集团生产的产品销量前景看好,近两年盈利均保持两位数字增长,而该集团今年的盈利仍可望达到20%以上的增长。曾经作为旺旺在北京第一代“拓荒者”的总负责人黄正宗先生对记者说:“大陆成就了旺旺的事业,解决了旺旺有限的资源及台湾市场较小的问题,使得在台湾只有5亿人民币资产的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在短短的数年内成了小孩、年轻人手中最常见的食品。在同样拥有大陆这个大市场的前提下,可能台湾企业对技术、管理、服务所持的态度对占领市场起到了决定作用。例如,造就旺旺的米果技术起点是较高的,它1983年来自于日本三大米果商之一,有着成熟的经验。而且,旺旺进入大陆的时候,是抱着‘一击必中’的想法,因此,它必须在各方面都倾心投入。”
旺旺的确做到了倾心投入,现在依然如此。当国外经营咖啡的企业在中国城市冲出第一杯咖啡之后,当咖啡代表的文化和品位越来越强烈地凝结在当代都市人的心里,旺旺再也耐不住性子,也风风火火地攻城掠地,期冀在咖啡杯里分得天下。
今年5月,新加坡上市公司旺旺集团与台湾西雅图咖啡签署了投资意向书。根据其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报告,合作双方分别出资新台币3000万元,共集资新台币6000万元,组成新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权。据透露,双方合作的第一家咖啡专卖连锁店于10月在上海开张。
旺旺当然知道上海令人向往的文化氛围和强劲的消费能力。旺旺集团大陆事业部总监王仁铨表示,旺旺要借助西雅图极品咖啡的专业优势快速切入咖啡市场,旺旺对高格调的咖啡连锁前景十分看好,而选择好的地点是咖啡店成功的基础。
旺旺西雅图大展宏图前不会看不见同样有着台资背景的统一星巴克在上海1年时间内,旋风般开了13家店。因此,有鉴于对手的强大,旺旺西雅图的上海圈地显得颇为谨慎。旺旺西雅图表示,到今年底会有2—3家店开张,今后目标是每年8—10家店。这与统一星巴克雄心勃勃的“今年内,我们在上海的咖啡店将达到27家,计划5年内达到55家”相比,
谨慎可见一斑。
有市场,就会有不同时间进入的开拓者,也就会有激烈的竞争。面对统一星巴克咄咄逼人的攻势和通吃天下的霸气,加上早先进入上海的日本真锅咖啡不可小觑的势力,旺旺西雅图一开始就面对的是强劲的对手。旺旺西雅图认为,与统一星巴克的竞争不可避免,资金对双方来说都不成问题,关键是在于咖啡品质的竞争。
同是台资,又同是食品业巨头的统一和旺旺,在咖啡连锁领域不约而同地采取合作方式,把自己的品牌和资金优势与合作伙伴的专业优势相结合,以期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对市场份额的最大化占有。当年,统一星巴克来到上海时,面对日本真锅的已有市场迎面而上,赢来满堂喝彩。在如今统一星巴克已经稳居市场一方的情况下,旺旺西雅图是否也能重现前者当年的风采?对此,旺旺西雅图认为,竞争并不可怕,旺旺西雅图会有自己的一套“诀”。这似乎又让人想起了旺旺最初到祖国大陆时“一击必中”的决心和后来演绎的以小搏大的成功。
仙踪林打造“泡沫红茶帝国”
秋千、藤条、绿树、鹅卵石———这就是仙踪林别具一格的泡沫红茶店。如今,仙踪林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使得最初的一家小规模台式泡沫红茶店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跨国集团。在发展的布阵方略中,祖国大陆是为仙踪林今后的国际发展奠定稳固基础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仙踪林在全球已有120家分店,大陆有近70家,并且仙踪林的第三代店已于今年8月在上海以全新面貌登场了。“仙踪林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北京作为仙踪林的重点发展城市,其商业区、购物区、金融街等有力地打造出一个个潜力巨大的商圈,这些商圈正是仙踪林的栖息之地。如今,仙踪林在北京已有7家分店,预计5年内达到30—35家。并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像北京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的郊区也将成为仙踪林发展的方向。”仙踪林北京区市场部经理谢云嫣对记者说。
仙踪林的总部在香港。当仙踪林于1994年成功地站稳香港泡沫红茶市场之后,自然而然地将目光移向了不容忽视的近在咫尺的内地巨大市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就是勾勒以祖国大陆为主轴的经营蓝图。
在拟定发展方向后,仙踪林并没有急切地开展运营,而是在对祖国大陆的法律、文化以及消费习性进行了为期3年的充分理解,真正做到了所谓“三思而后行”,才开始跑马圈地,稳妥并快速地移植香港的成功经验。为了顺利移植香港的成功经验,仙踪林认真分析目标城市的GDP、基础设施、人口集中情况,以找到适合泡沫红茶成长的环境。最后,“北北京、中上海、南广州”,成为最初仙踪林所比喻的在祖国大陆发展的“展示橱窗”。
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定位之后,仙踪林开始在内部打造坚不可摧的企业理
谢云嫣介绍说,产品品质是企业经营中重要的因素。翻开仙踪林的食谱,仙踪林琳琅满目而雅致的饮品跃然眼前,消费者不会知道除了仙踪林的主打产品外,仙踪林的其他产品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以此来不断提高产品的受欢迎度和人们对产品的新鲜感。仙踪林在全球的各分店,每个月都将各自产品的销售业绩准确无误地传向香港总部,汇总后将根据综合情况淘汰最不受欢迎的产品,代之以总部研发中心提供的新产品,研发中心有随时可能推出的产品。对品质的追求在仙踪林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创业之初,为了探究适合消费者口味的泡沫红茶,总裁吴伯超曾反复品尝顾客喝剩的红茶和珍珠奶茶,被誉为“卧薪尝胆”。如今,泡沫红茶、珍珠奶茶等产品风头正劲,吴伯超也无需再品尝客人的剩茶,但他仍然保留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到祖国大陆的分店来,他都要像普通的消费者那样坐下来品品茶,因为他对自己一手经营的红茶太熟悉,茶品的细微变化都不会逃过他的味觉,他要以此来保证泡沫红茶的经久不衰。
当你致电仙踪林,你会听到电话那边传来员工(而非电脑声音)“欢迎光临”的问候,让你觉得很新鲜。这个商业礼貌用语在今天也许并不会让你觉得有什么特别,但仙踪林却将这句话演绎得包含了企业难得的职业操守,就连仙踪林的创始人吴伯超总裁也不例外地接起电话就会问候“欢迎光临”。
源于对市场的准确切入和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仙踪林将其产品定格在了祖国大陆消费者心中,市场也由“北京、上海、广州”三点突破,延展至别的城市。沈阳、武汉、西安、丹东、成都等地都陆续有了仙踪林的足迹。仙踪林的成绩引起仙踪林加盟热,仙踪林在祖国大陆的扩张开始使企业价值以倍数在增长。
仙踪林有今天的局面,所卖产品当然是重要原因,但泡沫红茶只是经营的媒介物,事实上,仙踪林的不断拓展主要在于其连锁加盟制度。据一项统计数字显示,祖国大陆连锁企业的营业额达1000亿人民币,其中通过特许加盟的经营即有200亿。仙踪林不会无视大陆加盟连锁带来的巨大收益,当然,也知道只有知名度的连锁品牌,可能只是斥巨资广告所砸出来的效果,必须再加上加盟店对品牌的忠诚度后,才是连锁企业得以稳健经营的根本。根据仙踪林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加盟投资简介显示,加盟仙踪林,需要一次性缴15万元人民币的加盟费,而且每个月还需要另交营业额的5%作为管理费用。尽管仙踪林的加盟费不低,但加盟者仍然数量可观。
祖国大陆市场巨大,智慧人士总会发现并把握商机,但真正能做到永续经营的却不多。就泡沫红茶来说,登陆失败者即高达八成。为了避免急功近利,保持一份持续经营的事业,仙踪林在大好远景已然可期的情况下,依然清醒地审视自己的拓展版图。所有仙踪林员工都知道这样一个“5%胜出”的故事:有意收购仙踪林的商人不少,其中一位商人说,泡沫红茶不是高科技企业,如果真有心投入,门槛并不高,以强大的财力完全可以拷贝这项事业。吴伯超问这个商人能拷贝到几成,该商人回答说九成没问题。吴伯超说,给你九成五好了,因为你不可能100%模仿,而我赢你就赢在你学不到的这5%的经验和无形价值。这5%包括了仙踪林创业人的指挥战略、产品适宜的行销法则、危机处理等,而这些深深植根于企业多年来孜孜以求的企业的无形价值之中。
据介绍,正是对这5%的严肃态度,仙踪林对加盟者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加盟过程中,出现一些业主缺乏完整的辅导以及加盟者缺乏长期心态的短视心理下,使得仙踪林的规范一致化受到影响,因此,为了维护仙踪林的品牌,仙踪林将调整战略,举起直营大旗,直营加盟并举。虽然这可能造成一些损失,但为了品牌的长期发展,这样做是必须的,而且仙踪林也具备这个实力。
仙踪林总裁吴伯超说,许多企业由于短期效益而损失了长远的利益,殊为可惜。店面多,不代表产品已经大众化,充其量只可能是经营策略的一时成功,如果找到行之久远的经营之道,才是关键。
仙踪林将重点做好直营工作,祖国大陆的大中城市将是它不断发展的对象。“如今,北京的方庄、双安、新东安、Soho现代城等地点已经列入仙踪林下一步开店计划,仙踪林的第三代店不久也要亮相京城,在未来的1—2年间,北京郊区将能看到仙踪林的身影。”谢小姐再一次为记者作了总结。
二、长袖善舞是台商?
从方便面、糕饼、米果到咖啡连锁,台商一路转起资本魔方:祖国大陆市场渐开渐大,企业实力越来越强,台资品牌愈叫愈响……以至于有人说,台商舍掉什么都舍不下祖国大陆市场。
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统一集团于1992年进入祖国大陆,借着资金的雄厚实力,以业界老大的身份垂青祖国大陆版图,产业触角时刻灵动地探寻财富信息,方便面、饮料、乳品、咖啡连锁、便利店纷纷囊括旗下,并抱怨着统一目前的业绩与其在祖国大陆市场的目标依然相距甚远,投资在继续大量追加;顶新于1988年进入祖国大陆市场,在这之前,顶新在台湾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如今,该企业不仅成功地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其康师傅品牌知名度不逊于曾经无法叫板的统一集团;前身为台湾宜兰食品公司的旺旺集团在台湾仅有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凭借1992年进入祖国大陆米果市场的机会发展迅速,欣然获得在新加坡上市的殊遇,不到10年时间,成长为年销售额达20多亿人民币的大公司;仙踪林泡沫红茶店于1996年登陆上海,如今已在祖国大陆拥有近70家分店,其泡沫红茶、珍珠奶茶不仅吸引众多消费者,也引来仙踪林加盟热———台商跑马圈地,好不得意。
台资食品企业进入祖国大陆至今,发展得是越来越铿锵有力,多元化经营有声有色,并已然形成对休闲食品业的垄断之势。为什么台资背景的品牌总能在这个行业领跑?为什么祖国大陆食品企业多折戟沉沙或发展不复往日?
傻子瓜子曾经是创业企业的楷模。年广久1981年初创制“傻子瓜子”,20年后,“金傻子”系列产品发展到5大类,40多个品种。虽然国际上很多企业也始于家族式经营方式甚至在公司做大做强了之后依然保持着这一模式,但家族式经营却似乎注定了“傻子瓜子”多舛的命运,“傻子家族恩怨”成为人们的谈资。年氏家族似乎从来就没有摆脱过内部的恩怨及家族的磕绊,所有的精力在矛盾中相互消耗、磨损。1997年,“傻子”集团宣告成立,但好景不长,年广久因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担任“傻子瓜子”联合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监事长,自己却任“空有荣誉、没有实权”的董事局主席而心存不悦。仅仅1个月,年广久借机发难,砸了牌子关了门,集团公司不欢而散。之后,“傻子”家族内战逐级升温。在今年初闹出“一分钱转让‘傻子’商标”的风波后,年广久力图第二次创业,由于“傻子瓜子”的经营权已归他儿子,年广久意味着另一种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一些熟悉“傻子瓜子”历史的人猜测,年广久又要在“瓜子”问题上与自己的儿子“大打出手”了。一份事业被困于这样的网中,还能期望它获得更大的发展吗?
尽管台资食品企业并不都是进入祖国大陆就所向披靡,但进入的企业中,往往在发展一些时日之后,就能看见其中个别企业在该行业的领军风范。原因何在?台湾岛内的市场经济开始得较早,迫于外向型经济带来的激烈竞争,台商往往把产品的品质和管理奉为企业发展之圭臬,长期的市场搏弈也使得台商具备了与国际市场打交道的本领,他们更善于利用手中的资金(不管是否庞大)和成熟市场运作战略,牢牢地把握商机,从而树立自己的影响甚至在同业中以小搏大。在企业对市场的操作进一步成熟之后,台商表现更明显的是对市场准确、及时、果敢同时又周全的切入,往往能够做到项目准、投入大、获益丰。
例如,在与统一的竞争中,为达到康师傅方便面的市场垄断地位,顶新集团曾不惜抛售其香港上市公司三成股份,以套取现金打造自己的销售通路。而在今夏狂热的茶饮料市场竞争中,康师傅、统一一开始就高端对垒,不遗余力地抬高进入门槛,不给对手跟进的机会,使得同行不可望其项背。另外,企业越是在大的市场面前,越能够平心静气,冷静分析
市场并步步为营。例如,泡沫红茶在市场推广之初,并没有把钱砸在广告上,而是通过电台、时尚生活杂志以及报纸的专栏等,介绍茶文化,先让人对泡沫红茶、珍珠奶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教你怎样识别一杯好的泡沫红茶或珍珠奶茶,最后再介绍仙踪林的茶是什么样的,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享受。市场情况证明这种效果是很好的。
长袖善舞是台商?以本土化策略打败国际品牌“品客”、以与可口可乐捆绑销售称“绝妙搭配好滋味”的“大家宝”薯片给了这个问题否定的回答。对“大家宝”薯片的创始人李秀明进行时空回溯,也许有人会立刻认出她就是那个年代电影《孔雀公主》中美丽的大眼睛、《甜蜜的事业》中的招娣、《红楼梦》中的元春。息影后的李秀明做起了实业,并且凭着“大家宝”这一品牌,在上海滩击败了著名的薯片“品客”,这还成了中国MBA的经典案例。相对于国际食品巨头“品客”而言,新生的“大家宝”显得无足轻重。但“大家宝”在本土化方面做足了文章,并且在市场推进上各有侧重和市场细分到位,使它完成了初期的品牌认知。1998年,“大家宝”与“品客”的市场占有率之比为1∶9,由于李秀明的身体力行和公司的高起点要求,短短的1年后,这个差距缩小到1∶3。据称,2000年,“大家宝”的占有率已经略高于“品客”。目前,“大家宝”薯片已行销30多个大中城市,2000年的销售总额超过了1亿元。
“大家宝”1994年发展至今,可谓稳扎稳打。但较为单一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讲仍是个遗憾。面对目前休闲食品市场的竞争态势,“大家宝”品牌所属的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市场部有关人士说,企业将加大力度开展多元化经营,力争其他系列的新产品也能像“大家宝”薯片一样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毕竟,但凡有竞争实力的食品企业,都不能只是单一产品经营。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强调企业是从哪里来的也许在实质上并无多大意义。重要的是,企业要给自己的品牌注入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它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使产品和品牌成为消费者能真正感受到的内容和形式。一种文化战胜了另一种文化,倒不如说是一家企业的战略规划、产品策略、市场运作、经营方式等战胜了对手。在采访中,一位台湾食品业主告诉记者:“其实台商和大陆商人一样,只是台商在市场经济中打磨的时间更长,因此他们在发展起来的大陆市场多了一些先见之明,能够更快更准地把握方向,甚至在大陆可能遇到的有关企业的各种问题,他们已经提前有了预测和准备,这无疑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及处理的方式上已胜大陆企业一筹。但台湾企业的这些优势随着市场的成熟,很可能将不再是优势。因此,不管企业从哪里来,企业的发展思想、运作战略、处理态度才是企业之间对决的关键。”
采访中,有人士说,大的市场才能造就大的企业。祖国大陆广大的待开发的市场加上企业自身的市场观念的增强,将使得企业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样,训练有素的企业将在休闲食品这个“不可测其大”的市场中成就事业,游刃有余。
主题三:台商在大陆的创业神话
一、王永庆:到大陆打造新王国
如果在大陆作一次民意调查,王永庆肯定是最具知名度的台湾企业家。而在台湾,王永庆被称为“经营之神”,据统计,仅从1957年到1970年,王永庆属下的石化业的乙烯产能,就增长了100倍,这是个奇迹。
作为“经营之神”,王永庆有超越时空的睿智目光,他早就看到台湾的石化业有其发展局限,大陆是全球最后一块巨大的市场,因此多年来,他殚精竭虑,意图到大陆一展身手。1989年,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尚未完全明朗,但是王永庆已经看到台湾石化业的未来必定与大陆息息相关,因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这一年,他派自己的女儿王瑞瑜和长庚医院院长张昭雄(现为台亲民党副主席)到北京考察医院管理。次年,他秘密亲赴大陆四次,不料第四次被台湾媒体披露,迫使他在美国蛰居1年10个月,最后选在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日”返台,以表达对台湾当局的忠诚。本来王永庆计划在大陆的厦门海沧投巨资兴建石化项目,为此,当时的厦门市政府不仅将海沧用地预留好,而且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规划完毕,甚至开始动工。
由于王永庆大陆之行曝光,台湾当局一方面极力阻挠王永庆的登陆投资计划,另一方面开出种种优惠条件,挽留王永庆。百般无奈之下,王永庆的六轻项目留在了台湾,但是石化行业牵扯到环境保护问题,六轻项目的建设用地屡遭当地民众抗议,最后经过三次改变,投资4000亿新台币(相当于1200亿人民币)的六轻被迫建在了位于麦寮附近的大海上。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加固措施,建在海上的工厂总不如在陆地上让人踏实。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台塑追加50亿新台币加强了海底钢架结构。
但是,眼看着日本、韩国乃至欧洲的石化行业纷纷到大陆投资办厂,王永庆感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孤单。新台塑王国在大陆崛起
尽管十多年前台塑投资厦门海沧的项目流产,但是这些年来,台塑关系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建厂动作一直未曾间断。近期,香港某媒体发表专文声称,新台塑王国已经在大陆崛起。
该文认为,10年来,王永庆和他的子女在大陆建构的基业,已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重心的布局。
针对石化项目,文章表示,台塑在2000年宣布要在宁波梅山兴建占地达4000公顷的石化区项目,从轻油裂解厂到石化、塑料原料生产厂乃至300万千瓦的发电厂,一应俱全,几乎是完整复制著名的麦寮六轻项目;而台塑旗下的南亚集团不但在大陆东南各省建立了7个出口型生产基地,且沿着长江黄金水道的南通、昆山、安徽等十余个地方扎营,最近又在重庆建立在大陆的第23个分公司,这是为以后台塑在大陆的内销市场奠基。
在医院方面,文章表示,王永庆计划投资150亿新台币在北京、福建、厦门等各地建立长庚医院,并推广到大陆各大城市。这项计划的根源在于大陆医疗改革的实施方案推动后,会有1000多亿新台币的市场释出。虽然台湾医师执照在大陆不能用,但王永庆则计划与大陆大学合作,训练未来大陆的长庚医生。
在王永庆的子女方面,文章详细介绍王永庆女儿王雪龄及其夫婿简明仁负责的大众电脑、宏仁集团董事长王文洋在上海投资的半导体、王永庆女儿王雪红创立的威盛集团,并称这些项目在各自领域引领风骚,市场上又可相互支援。大众、威盛、宏仁三大势力的整合,正为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比“王永庆”更宏大的王国建立基础。
石化业的未来在大陆
近年台湾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石化产业体系仍然极有分量:以工厂数而言,2万余家的石化业及下游塑胶、化学加工工厂占了台湾工厂总数的25%,台湾每4家工厂,就有一家是与石化相关的。40年来,石化业对台湾经济的贡献更是举足轻重。台“经济部工业局”1997年的统计指出,石化业及下游工业产值高达新台币1.5万亿,占台湾制造生产总值34%,从业员工达73万人,也占了制造业全体员工总数的三成。
但是,台湾石化业的发展动能已不如往昔。专家们普遍认为,台湾石化业没有条件再扩大。这种对形势的判断使得许多原来的石化业企业家转而投资信息产业,只有王永庆坚持不退,继续钟情于石化产业。延续十二年的台塑麦寮六轻项目,就是王永庆再次向全球化市场挑战的明证。
当然,王永庆很清楚,石化业的未来在大陆,而非台湾。石化业的下游客户陆续流失到大陆,台塑未能同步就近供料,使得国际石化大厂,例如美孚、艾克森等,都已经在大陆占据有利地位。
这是台塑石化王国真正的挑战———如何消化庞大的石化中间原料产能?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王永庆对石化业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他说:“首先我要讲的是时代在变。大家都不太注意,包括我都忽视了。例如我在美国也有扩充轻油裂解厂,年产量150万吨的乙烯。在台湾的六轻,我则有两套轻油裂解厂,本来只有一套,两年前我又增加一套,总共大概有160万吨。但是如果换成是今天,我就不扩充了。为什么?因为没想到后进国家赶上的速度这么快。大陆、东南亚,赶上来了,人类时代的变化,世界上科技的发达,加上大家开放,变成地球村。
“看历史,二次大战后,美国技术领先,日本经过20年全部学会了;台湾再从日本学技术,30年来也差不多全学会了。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也是这样。台湾能做的,东南亚、大陆也能做。大部分的工业,台湾能做的,东南亚、大陆现在慢慢都会做了,不久就全部都会了。”
虽然一直受到当局的限制,王永庆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大陆市场的种种投资设想。去年2月底,他以考察重庆的中医、中药为名,再度进入大陆。
台湾无法和大陆竞争
王永庆对大陆的竞争力优势了若指掌。他说,现在大陆的医生,待遇比10年前好多了,差不多一个月2000元人民币。虽然这样的工资水平只是台湾的十分之一,生活水平也差不多是台湾的十分之一,但是双方的生产力差不多是一样的。这样,台湾怎么和大陆竞争?
王永庆进一步分析说,台湾的人工加工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4%,而大陆的加工成本只占总成本的2%。这样下去的话,在市场经济的法则竞争下,台湾就慢慢地萧条了,这是一定的道理。
为了缩短两岸的劳动力成本差距,王永庆曾提出建立离岛工业区的设想,在台湾周围的小岛上设立工业区,招聘大陆员工。王永庆说,大陆平均工资如果是2000人民币,相当于8000元新台币,那么台湾的离岛工业区雇用大陆工人,可以一个月给他们1.5万新台币,这样就可以吸引大陆劳工。
谈到去大陆投资,王永庆充满信心。他说,全世界的石化大企业,如Exxon(艾克森石油)、BP(英国石油)、Shell(荷兰壳牌石油),他们的项目多半是上游的。台塑从炼油、轻油裂解厂,到下游加工的PE、PVC等塑胶加工原料,产业体系最完整。如果台塑到大陆,那国际大企业根本竞争不过台塑。
当有人问王永庆,去大陆投资,必须注意什么问题时。他的回答很简单,“自己守法就可以”。
看好生物科技与中药
王永庆以石化业起家,至今仍将重要精力放在这个方面,但这并不表明他是死抱石化业不顾其他的人。在他看来,生物科技和中药都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以长庚医院为代表,王永庆在台湾的医疗界涉足颇深。
王永庆说,文明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电子工业就饱和了。电子工业有限,但是生物演化无止境。所以台塑打算从生物科技着手。王永庆说,石油再过几十年就接近枯竭了,所以他有一个设想,想做石油替代品,希望能实现。王永庆透露说,这个设想是用糖转换成动能,再来发动引擎,成为新能源。
至于中药,王永庆也是情有独钟。他说,中国人的中药有几千年的传统。中药很特殊,很多病西医没有办法治,中医可以治。加上台湾的中国人吃补药,市场很大,所以应该发展中医、中药。
王永庆认为台湾的中医水平还不够高。他说,台湾中医的历史也不过一百年,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相比,时间太短。王永庆想盖一所专攻中医、中药的医学院,请大陆一流的中医、中药名师,聘一流的大陆教授,来台湾训练中医师。王永庆还计划请大陆的中医师来台驻诊。
但是,台湾现行的政策规定大陆中药还不能进入,这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大陆的医生看完病,开了药方,可是大陆的药又不能进口,这就困难了。
近期,有关王永庆在大陆投资兴建医院的消息到处流传。据称,王永庆将投巨资在厦门、福州和北京兴建长庚医院,其中北京的医院占地150公顷,投资7亿美元,有病床5000张,这个规模亚洲第一。相信这样的消息很快就会得到证实。
二、顶新集团:
大陆是最好的创业基地
1998年,宝岛食品界爆出新闻,台湾第二大食品类上市公司味全,被一家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上市在香港、主营业务在大陆的“顶新国际集团”并购。至此,以“康师傅”方便面起家,在内地食品业打拼10年的顶新终于得以衣锦还乡。
四兄弟发家
今夕何夕。
“顶新”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魏家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彰化乡村办起的一家小油坊,起名“鼎新”。这个作坊式的小企业后由魏家的四兄弟和三姐妹继承,一直惨淡经营,维持着中小企业的规模。
1989年,四兄弟中的老幺魏应行身负家人重托,从香港转道来到内地。他在各省之间辗转考察,足迹几乎踏遍全国。因为家族企业是油坊,他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在大陆开发一种食用油。当时内地市场上几乎全是散装油,谈不上优质和品牌。魏应行决心开发“顶好清香油”,创立“来自台湾的食用油”形象。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在19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条广告。当时正在内地热播的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女主角吴敬娴一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广告语深入人心。可惜名声虽好,买卖却门庭冷落,以大多数老百姓在1980年代末的消费水平,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大家用惯了五毛钱一瓶的散装油,而十几块钱一瓶的“清香油”包装虽好,价格却远远超出心理底线,于是惨遭滞销,最后甚至不得不全面回收。
后来魏应行又先后试推“康莱蛋酥卷”(“把美味和营养卷起来”)和另外一种蓖麻油,两种产品虽然广告都很出彩,但同样犯下了高估市场的错误,以致销售屡遭败绩。到1991年的三年间,魏应行已赔掉了所携来的1.5亿台币(大部分是自己的,还有部分朋友相借)的半数以上,经营却一筹莫展,几乎要打道回府。恰好在这时他嗅到了方便面的市场机会。
说来魏应行对面食市场并没有研究,这个发现纯属灵机一动。当年在内地各处考察,为了节省经费,他经常坐火车硬座,并整箱从台湾带来当时在台已很流行的方便面在车上食用。后来渐渐发现,一同搭车的人们对他的方便面常常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能买到。魏应行遂冒出了开方便面厂的念头。
吃了上两次的亏,魏应行此次不敢贸然行事,同助手一起对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发现当时的内地市场上只能买到两种方便面:一种是进口的泡面,在机场饭店等地有售,却因价格居高而难于推广,另外一种是价格极其低廉的袋装面,价格虽廉,但口味并不好吃。大陆市场上真的没有一种适合老百姓的方便面!魏应行决定最后赌一把。
1991年适逢天津科技开发区招标,魏应行在区内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把所有家当押进去,准备投产味道很浓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这是他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确定的最适合内地人的口味。其时魏家于生产方便面毫无经验,老四当时租完地盖完厂房之后已无力购买机器设备,魏家从台湾紧急赊来一部分生产设备,又利用所谓的款到发货,预先拿到了订金。而设备制造厂商全是延后付款。这样子筹到了一些资本,得以应付购买机器等的欠款。用后来顶新董事长魏应州的话说,一路走来如同走在钢索上,非常危险。
投产前问题又出来了:原来装在方便面袋里的“油料包”无论如何试制不成。要把液态的油料装进塑料袋里,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容易。温度太高油料就化掉,而太低又会影响口味,为救急,魏应行不得不叫来大哥魏应州亲自押阵。在紧张万状之下,魏应州在屋子里关了一个星期,苦思冥想,终于把油料装进了包。
此时广告宣传已全面铺开,魏应行从台湾请来营销专家,对市场反复调查,磨合出了一条短短的电视广告,这条广告后来成为台湾品牌攻占大陆市场的经典个案,集结成书在台出版:一改前两次用真人作广告的作法,顶益决定采用一个相对比较易记忆的动画人物,在称呼上,为适合北方人的思维方式,顶益决定用“师傅”这个词以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当时台湾对大陆观众还很有吸引力,为迎合观众心理,这位“康师傅”当然是来自台湾!这一观念在广告中被反复渲染。而配合红烧牛肉面口味浓,份量足的特点,广告词则设计为“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1991年的电视广告普遍较为呆板,而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插播一条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几乎等于不花钱做广告!顶益决定展开“康师傅”的大规模广告攻势,选在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剧前的黄金时段播出。声光画面非常漂亮的“康师傅”广告一经推出,立刻打响,各地开始纷纷注目“康师傅”,掀起一股抢购狂潮。老百姓的热情即刻传染给批发商,甚至一度出现了顶益门前排长队,批发商宁可提前付款也要先行订货的场面。
为应付供不应求的热销局面,顶益不得不投入大量现金至流通领域,同时用提前收来的订金购入国外的先进机器设备,招收培训人员。1992年,第一碗面出笼。6个月内,顶益生产线上的工人即从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将生产线扩大至天津之外的多个城市,“康师傅”畅销全国。
“最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先机,抢到了‘第一品牌’形象,”顶新集团的副总裁李家群多年后直承,“若是换在今天,任何一个品牌也不可能做到这样。”
难得的时机和独到的营销策划造就了“康师傅”。尽管作为台湾最大食品集团的统一集团仅仅比顶新迟半年进入大陆市场,而且集团的资金、人力和经验处处远胜于顶益,但就是这略迟的半年,使它已无法撼动“康师傅”的霸主地位,直至近年来才扭转亏损。
从此,“康师傅”盘踞国内方便面市场龙头位置达十余年之久。顶着风险扩张
要统计顶新集团内“顶”字头的公司,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1992年“康师傅”方便面畅销以来,天津顶益的资本总额由初期的800万美元迅速增加到2亿美元,整个资产翻了25倍。至1995年,年营业额已由当年的0.27亿元发展到24.5亿元。而此时集团的生产规模又不足给,不得不在各地继续设厂,搭铺生产线。尽管到1996年,新成立的广州顶益、杭州顶益已分占了华南、华东市场,但天津顶益的营业额还是达到了23亿元。整个公司的业务几乎处在疯狂发展当中。
由于建立初期内地生产配套设施尚不完备,顶益当年就曾着手建立一个生产包装配件的“顶正”公司,不但承担了顶益的所有包装业务,还销往台湾其它厂家。自此公司开始多元化发展。
自方便面始,公司开始在食品业内部伸展拳脚。1995年成立天津顶园公司进入糕饼业,1996年成立杭州顶津公司进入饮料业。除稳住“康师傅”阵脚外,顶新还试图推行多品牌战略,迄今为止顶新的多个品牌和各类产品已遍布内地。如方便面事业后来即又推出“面霸”和“福满多”系列,而糕饼业则推出为人所熟知的“3+2”及“甜酥夹心”等等,1997年后在矿泉水及茶饮料等水制品业亦收获颇丰。
1996年,顶益(开曼岛)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这笔钱一经入账,立即被填至源源不断的生产规模扩张中去。
然而顶新似乎仍不满足,它的胃口之大几令人咋舌。仅就顶益公司来说,发展至1998年,它所涉及的领域除方便面、食品和饮品,还包括纸业、包装、机械以至于房地产、物业管理和工程顾问等等,下属的子公司有顶育、顶荣、顶津、顶杰、顶峰、顶芳、顶佳、顶全等等,这些“顶”字不断蔓延,其中一些又在各地设有分公司。
“若论顶字头的企业,我们集团2000年曾经统计是108个,到今年可就又不知道有多少个了。”顶新副总李家群告诉记者。
一心想要做大的顶新犯了所有新企业最不该犯的毛病:扩张过速导致资金链脱节。一方面,以现金+股权的形式吞下和自己差不多规模且负债率高达122%的味全,让顶新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并欠下不小的短期债务。屋漏偏逢连夜雨,味全的台湾总部大楼不久又失火被烧。
另一方面,新投资的业务几乎均处于亏损状态。只有靠占总销售额70%以上的方便面业务独自造血输血。比如被集团寄予厚望的饮料事业,一次就投进去几个亿,结果饮料市场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成熟,在1997、1998年巨额购入机器设备之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所引起的消费低迷,致使市场发展远远低于预期速度,大量机器闲置,饮料事业历经4年而未摆脱亏损状态。上市公司顶益在1998、1999两个年度连续出现巨额亏损。
断臂逃出生天
在最危险的时候,顶新几乎要把自己卖给对手统一。1999年5月,双方谈判陷入胶着。统一要求顶新提供在内地业务的机密资料,而顶新担心万一谈判失败,自己在大陆市场的优势不保。正在此时,日资三洋食品株氏会社杀出。三洋是日本第一大方便面生产商,且在内地没有方便面的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和顶新没有直接业务冲突。魏应州果断拍板出售33%的股权给日本三洋,据说售价超过1.7亿美元。三洋答应不干预集团的日常经营,只派出三名代表进入董事会。
经此一役,一位顶新集团的高层深有感慨: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我都见过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吓得倒我们。
痛定思痛,1999年顶新开始在三洋帮助下着手梳理集团内部管理,改变经销模式,提升财务水准。2000年茶饮料市场兴旺,康师傅茶饮料销售大幅增长,所有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也不能满足定单。顶益不但在2000年顺利扭亏,而且到上半年,业绩成长良好。现在,茶饮料已成为顶新集团内除方便面事业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占了约30%的销售额。
调整船头之后,集团的重心也开始偏移。除方便面和茶饮料至今仍是主业外,一方面,顶新将把台湾味全的乳品和味精推向大陆,另一方面还试图突破生产厂商的局限,向连锁店领域进发。1996年它并购了著名的西式快餐德克士,现已推向各个中级城市,在一些地区甚至胜过了肯德基、麦当劳的知名度,另外在上海,它还成立了名为“乐购”的超市连锁店,将在大城市开设大卖场,其触角已遍布各地。但专家评论说,扩张速度过快引起的财务杠杆失衡,仍将可能是负债率超过51%的顶新埋下的最大隐患。
最近又传出顶新将把在内地的四家食品公司打包在国内B股市场上市的消息,看起来,顶新的野心没有改变。“魏氏四兄弟”能超越自身创下的“康师傅”神话吗?就顶新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