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裂缝是建筑施工中的常见病害,不仅会影响建筑的使用性能,还会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在以往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楼面裂缝的重视度不足,采用的施工处理技术不当,导致裂缝问题屡见不鲜,不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本文将论述建筑施工楼面裂缝的成因、危害,并提出预防和优化的有效措施,以期降低楼面裂缝的发生风险,全面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楼面裂缝;成因;预防措施
引言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都是我国的重点工程项目,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施工单位积极改进和革新施工技术,针对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将施工质量和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楼面裂缝作为常见的质量病害之一,对于建筑的影响十分深远,为了对楼面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治,施工单位应了解常见裂缝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打造高水准的建筑工程,促使建筑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服务。
一、建筑施工楼面裂缝的危害
建筑施工楼面裂缝对于建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楼面裂缝会降低建筑的性能,如果楼面和墙体出现了贯穿性裂缝,就会破坏建筑的稳定性,缩短建筑的寿命,建筑的抗震能力也会被大幅度削弱,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的主体结构将会迅速坍塌,不利于内部人员的逃生。其次,楼面裂缝还会引起水流的渗漏和污染,水流会沿着裂缝进入到室内,浸泡家具和地板,还会引发严重的空气污染,破坏室内环境。最后,楼面裂缝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如果建筑的外墙出现裂缝,无疑会破坏建筑的完整性,人们的视线将会不由自主的落到裂缝上,对建筑的好感度也会下降。
二、建筑施工楼面裂缝的成因
1、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成因
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在不断的流失,导致混凝土体积随之缩小,这会使混凝土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一旦收缩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收缩裂缝,在此情况下混凝土的稳定性将会被破坏,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大幅度降低[1]。
2、混凝土温差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浇筑时其内部会发生水化热反应,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升高,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内部温度无法迅速散发出来,而混凝土外部温度的下降速度较快,致使混凝土的内外形成了较高的温度差,进而产生了较强的温度应力,混凝土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产生了裂缝。
3、混凝土安定性裂缝的成因
安定性裂缝也是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之一,通常是因为水泥的性能不符合施工要求,当水泥硬化时混凝土结构不能均匀变化,因而产生了裂缝。鉴于安定性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通过控制水泥的性能即可有效避免安定性裂缝的发生,可采用雷氏法进行实验,为水泥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水泥的质量达标。
4、地暖地面裂缝的成因
主要是胀缝内保温苯板条连接处有空隙或苯板条高度未超过填充层混凝土表面,在填充层细石混凝土施工时,面层混凝土(或砂浆)与周边墙身粘结在一起,当砂浆或混凝土硬化时引起的干缩裂缝[2]。此外,如果填充层混凝土厚度偏小,胀缝间距过大,填充层细石混凝土未设抗裂钢筋网片,面层抹压不密实,也会造成空鼓裂缝。
三、建筑施工楼面裂缝的预防与优化措施
1、收缩裂缝的预防与优化措施
建筑施工楼面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对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品牌、水泥类型、用量、水灰比例的控制,尽量使用发热量较低、含碱量较低、开始阶段强度大、塑性能力强的建筑专用水泥。加大对水泥进施工场地的严格检验,并科学地实施混凝土试验,提升水泥质量的管控。在进行混凝土配制的时候,要在保证水泥的流动性和粘聚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泥的使用量,降低单位用水量,以提升混凝土配制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泥掺合料需要通过科学的试验,只有符合工程要求的活性材料才能应用。粉煤灰的细度应该与水泥颗粒的细度大致相同,有着较低的含硫和含碱量,以提升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例如提升抗渗性、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值等等。
2、温差裂缝的预防与优化措施
导致混凝土水化热过大的原因,主要包括单位用水量、混凝土掺合料的使用、混凝土配制外加剂的使用等因素。建筑施工楼面浇筑要提高混凝土捣实度,指的是将进入模型的混凝土完成成形和压实。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型之后,需要及时的做好混凝土振捣,在排除气泡的同时,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针对建筑施工楼面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需要通过两次振捣技术,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获得较好的抗拉性能[3]。加大对混凝土初始温度的控制,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拌合物出料口温度的控制,采取人工降温等方法,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建筑施工楼面混凝土尽量晚一点拆除,拆除模型之后要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能降低15℃,混凝土施工现场的试块强度要大于C5。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来提升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3、安定性裂缝的预防与优化措施
造成混凝土安定性能较低的原因,是因为熟料里面一些游离氧化钙、氧化镁过多,因此,在进行混凝土配料的时候,要加大对混凝土配料成分的检查,提升混凝土的安定性能。在建筑施工楼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有的裂缝在处理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在采取上述措施,如果裂缝仍然存在,那么可以对建筑施工楼面进行一些补强处理,以提高裂缝的处理效果。
4、地暖地面裂缝的预防与优化措施
设计方面,沿柱子及内墙周边设置界格缝,确保界格缝处于应力集中的部位,使之对面积较大的楼面、地面进行合理的划分。界格缝处构造层必须完全断开,上下层缝贯通并保持顺直,位置一致,宽度在15~20mm之间,中间填充密度较大的苯板。施工方面,填充层采用二次浇筑工艺,第一次浇筑细石混凝土,第二次浇筑水泥砂浆,面层找平后敷设保温层,确保终凝前刮平抹光。
四、对楼面裂缝的其他处理措施
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之下,要想彻底杜绝楼面裂缝仍然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如果采取上述措施之后仍然出现了裂缝,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防止裂缝的扩大和蔓延,尽可能的降低楼面裂缝的影响。
(1)化学灌浆:适用于贯通裂缝,采用专用压力设备,将化学浆液压入缝内,一般化学浆液为环氧树脂、氰凝、聚氨脂等。
(2)开槽嵌缝:在原有裂缝位置开槽,槽内清理干净,用密封材料填满嵌实,密封材料有环氧胶泥,密封油膏,聚合物砂浆等。
(3)表面涂抹:在裂缝表面涂刷密封涂料或防护砂浆,一般加玻纤布作加劲层,密封涂料采用聚氨脂或环氧树脂,防护砂浆采用聚合物砂浆或氯丁胶乳砂浆。
(4)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首先,混凝土浇筑阶段要科学安排施工进度,严把施工工序质量关,每道施工工序都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已经浇筑好的楼面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才能踩踏,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1d以内只能进行测量和定位。其次,当施工进度较为紧张时必须对混凝土现浇板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现浇板的集中受力而产生裂缝,如钢筋吊运一次不能太多,且需分散堆放,模板不宜过早吊运至操作层,待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吊运等。最后,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周转使用,以避免因模板套数不足而过早拆除底层模板,造成楼板裂缝。
结语:建筑施工楼面裂缝的形成原因较多,对于建筑的影响十分巨大,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对楼面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控,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楼面裂缝的成因和预防技术的研究,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建筑施工进行全面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楼面裂缝,取得更加优质的施工效果,防止建筑工程的返工和重建,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学良.关于楼面裂缝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河南建材.2014(01)
[2]马成.浅析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
[3]常文佳.论现浇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重点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11(04)
论文作者:范树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楼面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论文; 成因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