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李灿旭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李灿旭

身份证号码:45212219810421XXXX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高效、稳定运作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电力系统和自动化的相关内容,接着就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

前言

所谓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并通过多种不同的智能型硬件,在特定计算机程序管理下,协调控制电力系统,以此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然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无法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积极措施。

1概述

1.1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项核心的学科,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电力系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肩负着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未来的国家建设中,电力系统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2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设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一项技术,强调将电力系统与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比如电器与网络信息控制一体化的研究,机电结合等技术的研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小到一个开关电极的设计,大到航空飞机的研究,由此可见,电力系统自动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也与工业生产密不可分。

2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意义

电力系统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日益严格,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现是电力系统史上的一大进步,自动化的实现有助于电力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在电能产生、输送、管控等方面的高效运作。同时,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智能化的发展。具体而言,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具有两重主要的意义。

2.1有助于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电力系统的规模通常十分宏大,而电力系统的重要性要求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工程稳定运行。如果采用人工监控,将会是一大人力的损耗,且工作效率低下。由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当前这一耗费人力又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运行状况,及时对故障进行解决,从而避免和预防许多严重事故的发生。

2.2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设备的智能水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提供了基础。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提高,除此之外,工程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随之提升,这对于进一步推进电力系统突破当前的技术壁垒提供了可能性。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统一控制平台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不少还有待改进的方面。首先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平台的统一开发。虽然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在诸多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但是整个体系中仍然缺少统一的规范。这使得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过程中没有一个较好的统筹规划的控制系统或者平台,这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各个环节的配合往往非常完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3.2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的智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其智能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是在技术发展日益变化的今天,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在智能水平上还能够有更高的水平,这也是当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工程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才能进一步推进电力系统突破当前的技术壁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建立自动化统一平台

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不少还有待改进的方面。首先是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平台的统一开发。虽然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在诸多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但是整个体系中仍然缺少统一的规范。如果能在电力系统系统上建立起统一的平台,便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电力资源的调度和自动化技术的高效应用。除此之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方面,可以将人文理念融入其中,虽然整个技术核心在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操控,但是最主要的操控者还是人类自身,所以在整个自动化体系中融入人文理念是其实质的必要性。只有当操控者在一个相对适合并舒适的环境中,操控的质量也才能得到提高。

4.2引入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涵盖了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具体可分为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理论、线性最优控制、集成智能系统等。当今社会,智能技术的应用范畴在加大,这使得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得以提升,企业的高效管控也可实现。电力供应是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由此,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日益严格,相较于传统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是一大进步,但这仍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力资源配置和电力管控的高要求。将各类智能技术引入电力系统自动化操作和管理中,可大幅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实现电力系统在电能产生、输送、管控等方面的高效运作。

4.2.1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种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计算机智能系统,它在电力系统中主要用于系统的恢复。

电力系统恢复是指电力系统在历经紧急状态后,事故已被抑制,力求将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的电力系统问题繁多而复杂,通常,恢复的过程由三阶段组成:首先要确定各个启动机组在子系统达到稳态后各自并网;此后 3~4h 内投入各个发电机和线路以实现目标系统;接着要尽量减少未供电用户负荷。专家系统在第一阶段中,能运用自身的知识库,考虑系统的各种性能和约束,选择适当的机组启动;第二阶段,专家系统能为各个子系统的同时恢复合理分配资源;专家系统在第三阶段的主要是安排各个机组,在充电高压和超高压线路中创建输送系统,并且完成对 AC 网的充电,最后达到相邻系统间的联络。专家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系统故障,并给出最优方案,它提升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效率。

4.2.2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对人类脑结构和认知过程进行仿真的信息处理系统,它包含了大量神经科学、数理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人工神经网络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故障的诊断。

电力系统中,每个种类的故障都有相对应的警报,不同种类故障的警报之间可以自由组合,由此可将警报处理信息和故障分析概括为识别模式问题,人工神经网络十分适用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在处理问题时,关键在于警报信息的量化,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出量则代表诊断结果。要实现诊断,首先要为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较为健全的样本库,然后利用所有的样本库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也就是将特定故障及其对应的警报信息联系起来,进而可通过神经网络输入量化的警报信息来获得结果。

4.2.3 集成智能系统

集成智能系统是由计算机网络、数据集成、神经网络、通讯等构成的集成智能的分布模式所控制的系统,其应用包括对进度的控制与自动化、制造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等。简而言之,集成智能系统就是一种潜能巨大的智能控制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本身就是要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产生、输送、管理各个方面的调控,它的高效化也就是在控制过程中不断优化控制方法。将集成智能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可以实现电力系统更高效、稳定的运转。

5结语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高效、稳定运作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文章虽然在内容衔接和结构安排上还可以改进,但是仍然希望本文能够引起相关人士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高重视。

参考文献:

[1]郝 洁.简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制作,2013(04):177.

[2]王 攀.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2(09):39~40.

[3]智 静.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分析[J].机电信息,2011(30):39+41.

[4]刘 圳.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4(Z1):35+39.

论文作者:李灿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李灿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