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500
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接诊的患脑卒中偏瘫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灸;康复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疾病进展快、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1]。虽然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逐渐降低,但其致残率却依然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又以肢体偏瘫的发生率最高[2]。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本研究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接诊的患脑卒中偏瘫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接诊的患脑卒中偏瘫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入组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均经MRI或CT检查明确诊断;③均伴有单侧肢体瘫痪;④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者;③具有智力障碍者;④先天残疾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34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其中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68.17±7.26)岁;其中右侧偏瘫18例,左侧偏瘫16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其中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68.48±8.14)岁;其中右侧偏瘫19例,左侧偏瘫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偏瘫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控制血压、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同时根据《中医护理常规》中的脑卒中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生活护理、认知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 研究组治疗方法
研究组34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具体包括:①针灸疗法:通过头针、体针结合方法进行施针,分期取穴。其中头针施针取患侧运动区域。体针方面,针对急性期患者,选阳经经脉穴位,例如下肢选阳陵泉、梁丘、足三里等穴,上肢选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等穴;而针对恢复期患者,选阴、阳经穴并重,如上肢选郄门、曲泽、侠白、天府、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等穴,下肢选阴陵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及梁丘等穴。每天1次,每次30min。②康复训练:使患者先在床上取健侧卧位,定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翻身,以使患者选取良好的功能位。然后逐渐协助患者进行 肩关节、肘关节、颈部等被动训练与抬腿、甩臂、躯干自主扭转等自主训练;最后再指导患者进行起坐、站立、站立平衡、单腿站立、上下楼梯、行走等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通过Ashworth痉挛评定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①痊愈:完全恢复;②显效:肌张力降低≥2级;③有效:肌张力降低1级;④无效:肌张力无显著变化或有所增加。同时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4]与Barthel指数[5]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分别采用x2比较法与t检验法进行对比分析,(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经表1可见,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经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
3 讨论
现今临床上认为脑卒中偏瘫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患者的部分脑组织结构受损或产生低代谢、低灌注状态,造成高级皮质功能受损,进而引发肢体功能障碍。虽然药物干预和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梗死部位的血供,促进患者部分症状的改善,但其对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极其有效,总体疗效往往不尽人意。
近年来,中医医学在脑卒中的防治及康复方法均获得了良好的进展,该疾病在中医医学中病机以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本,以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逆乱、瘀血阻滞为本,临床治疗则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为主要原则。中医医学认为,人体的穴位周围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及感受器分布,对人体穴位进行针灸能够有效促进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传递至患者的大脑皮层,形成中枢-患肢运动传导通路,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6]。同时临床经验表明,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感觉功能、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等障碍的改善,进而促进患肢运动能力的恢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由此可见,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彪,刘煜.针灸联合中药透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101-6102.
[2]谢瑞娟,石翠霞,邓潫等.起立床强化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60例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28-230.
[3]刘裕民.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30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959-2960.
[4]马国良.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631-4632.
[5]尹久,熊德菲.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可行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17-118,121.
[6]李小龙.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79-80.
[7]赵志恩,蔡静,邓世波等.早期介入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5):5303-5304.
论文作者:王月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针灸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