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职业教育扶贫的机理研究
胡莉娅1 杨 晶2
(1.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从扶持对象角度将职业教育分为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从运行模式角度分析职教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差异。从作用路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技能、证书与思想影响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进而影响贫困个体收入,实现稳定就业和“造血式”脱贫。
关键词: 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贫困;作用路径
精准扶贫战略指出通过鼓励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确保贫困家庭靠技能脱贫。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解决贫困人口等靠要问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坚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从“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脱贫,职业教育已然成为脱贫攻坚战略中极为重要的扶贫手段。本文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从扶持对象、运行模式、作用机制和实践结果分析四个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对贫困人口增收减贫的机理,为提高职业教育扶贫效率提供参考。
1 职业教育扶贫的扶持对象
职业教育旨在增强培训人员就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专门人才,有助于农村脱贫工作的开展:其中,非农职业教育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职业教育可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技能,培养新式职业农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陈双华,2006)。与普通阶段性教育不同,意在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扶持对象包括青年学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等,根据扶持对象可分为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
职业学校教育可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目前我国学校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以初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积极转向高等职业教育的阶段。虽然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招生对象、开设内容与开办的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面对主体以青年学生与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劳动人员为主。目前,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仍以教育部门为主,办学章程与学制等方面的规定都较为规范,内部结构也较为完整。
职业培训涉及人群较广,主要针对准备就业或已经就业人群。社会组织通过对培训人员进行职业知识与操作能力教育与培训,开发其职业技能。职业培训类型包括就业前培训、在岗培训、转业培训与再就业培训等。相较职校教育,职业培训主要由企业内部或社会团体等组织发起,时间短且更具针对性。为鼓励人员参与职业培训,江西省针对参与就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贫困人员会予以一定补贴。在以职校教育为主、职业培训为辅的职教体系中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民荒”问题,实现农村稳定增收的中坚力量(李鹏等,20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品外观设计以传统图案为设计元素。传统图案的应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还给产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而使产品价值得以有效提升。
2 职业教育扶贫的运行模式
首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以专业知识与技术应用为主,教学模式为工学结合中获得技能。因而在高职阶段任何普通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专业技能,经历由专门人才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过程。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等,而职业教育培训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积累。贫困人口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载体,技能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其劳动效率与收入水平,增强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有研究表明高职教育个人年均收益为11%,并随着就业年限增加而增长(吴志华和高颖,2010)。
3 职业教育扶贫的作用机制
从作用路径(图1)来看,职业教育采取学校教育与培训的方式主要从贫困人口的技能、证书与思想三个层面提升人力资本,进而影响贫困人员生活水准,推进脱贫。
图1 职业教育扶贫的作用路
2014年,江西省教育厅明确指出会同相关部门出关政策,大力推进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模式,实行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等,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化。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更是实现社会力量与政府部门协调育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既符合办学条件,降低教育与企业成本;也能结合市场需求培养针对性人才,保障学生后续的稳定就业,助力脱贫工作的开展。数据显示,“校企合作”模式引入后,江西省近五年内高职院校每年订单培养学生近3万人,实现了“入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0%。
其次,学习期限结束后,职业教育相关部门会为学员颁发相应的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应当借鉴国际教育培训做法,实行“1+ X”(专业能力证书)证书制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员获得就业与升迁几率。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虽然只是一纸凭证,但作为对于学员学习成果的认定书,将会是职场中人员能力的主要展板,更是影响贫困人口就业质量与工资状况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类别和数量对劳动者收入具有显著影响,持有资格证书的从业者收入比无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者的平均收入要高出9.3%(李雪等,2012)。
2.校企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学校与酒店应当共同注重实习生的心理状况,并安排合适的心理辅导教师以及有经验的酒店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发挥自身的工作热情。
最后,扶贫在于治愚。2020年全面脱贫迫在眉睫,通过教育培养一人,实现一户脱贫,达到“造血式”扶贫的目标才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职业教育的文化教育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思想政治素养,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思维愚昧导致的失业;专业知识与职业培训可以激发贫困个体脱贫的自信与决心,从本质上降低由于个人懒惰所造成的贫困。随着外界对于职业教育认可度的不断提升,贫困个体参与职业教育、力争摆脱贫困的决心也不断地增强,潜移默化地降低新生代“等靠要”想法的概率,从思想上真正地实现脱贫。
我国应对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广泛推行并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其中,改善担保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推动应收账款证券化合法化,进一步达到化解破产隔离的法律障碍的目的。
4 职业教育扶贫的实践结果分析
从职业教育就业状况来看,职业教育人员就业率一直高于本科就业率,数据显示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超出本科毕业生1%,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平均月收入涨幅约为76%。从思想来看,一方面职教人员深造意愿连续五年稳定上升,农村人员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职教人员自主创业意愿更强,就业意愿中“自主创业”占比3.6%远超本科生的1.8%,创新创业意愿作为生产了提高的主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收入提升。秉承“培训农民,转移就业,脱贫致富”理念的江西兴国,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服务等方式,实现职教学院毕业就业率达100%,稳固率达89%,成功达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
扶贫工作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改革。从教育角度进行扶贫主要是从人力资本与思维层面,助力劳动力增收能力。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与协调机制仍存在一定问题,各大主体间的博弈导致“各自为政”,职教市场鱼目混珠。如何增强社会对于职教的信任度从而实现生源增加?提高师资力量与相关的激励政策是提高职教吸引力,助力农村脱贫的一大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双华.试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扶贫——黄炎培“先富后教”、“富—教—治”农村教育思想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28-29.
[2] 李鹏,朱成晨,朱德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机理与实践反思[J].教育与经济,2017,(06):76-82.
[3] 李雪,钱晓烨,迟巍.职业资格认证能提高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吗?——对职业资格认证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2,(09):100-109+119+188.
[4] 吴志华,高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个人效益的实证分析[J].教育科学,2010,26(01):68-70.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1.032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精准扶贫背景下江西省普通教育扶贫与职业教育扶贫的比较研究》(16YB049)。
作者简介: 胡莉娅(1997-),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转型期财政金融研究;杨晶(1982-),女,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反贫困研究。
标签: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培训论文; 贫困论文; 作用路径论文;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