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青年论文,我国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1—25岁青年是上网的主力
我国网民究竟有多少,不同的调查系统,所得数据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21—25岁青年是上网的主力军。下面是近年来的五次调查。
1.全国网络调查统计(1999)。调查显示:我国上网人员中21—25岁的占76.2%,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2.85%。在个人用户中, 月收入在801—1500元的占36.6%,1501—2500元的占32.4%,每周上网10 小时以上的占41.7%,在工作中使用电脑的占21.7%,自认为可以应付网上英语的人占26.3%。多数人上网主要是收发电子邮件,在网络上寻找商业信息和学术信息。
2.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北京、上海、广州的2000名公众的电话调查(1999年)。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400多万台电脑进入家庭, 普及率低于2%。但青年却是上网的主要力量,21—35岁的青年人占79.2 %。中等收入家庭和青年是支持我国因特网发展的主要社会群体。目前,我国互联网的用户集中在科研机构、“三资”企业、大集团、高等学府和一些“电脑迷”。
3.清华大学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1999年3月)。 调查对象为清华大学全体在校学生,实际样本1115人,抽样比是6.8%。 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85.8%,有效样本覆盖了清华大学各院系、各学科门类、各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大专生。调查发现:
网络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比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接受调查学生的上网率为88.1%。上网学生的平均网龄为1.5年。 上网地点主要是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其次是院系实验室和机房;上网时间主要在白天的课余时间以及周末。有超过半数(54.4%)的回复者的宿舍中有计算机,而其中近半数的学生(46.1%)其宿舍的计算机可以联入因特网或者联入学生自己建设的宿舍局域网。近七成的上网学生是通过上网实践而获得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四成多的上网学生是通过自学或向同伴学习来获得网络使用知识和技能的。从学生对校园BBS 及学生宿舍局域网使用的评价来看,学生肯定了校园BBS在“交流交往场所的提供”、娱乐、 学习知识等方面的作用。对于由学生自发建设的宿舍局域网,学生表现了肯定和支持态度。(注:引自sohoo.com,1998/12/26,江菲文)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4个互联网络单位的网上调查(1999年6月)。这次调查是经原国务院信息办研究决定, 调查访问时间为1999年6月15日至6月30日,共计收到答卷66283份, 其中有效答卷52549份,调查数据如下:
用户个人情况:用户中,男性占85%,女性占15%,以21—25岁的用户比例最大,占到69.9%,其中未婚者63%,已婚者37%。在地域分布上,北京的用户最多,占到被调查者的21.02%。
用户使用情况和上网习惯:用户上网的主要地点:在家中上网的占44%,在单位上网的占47%,在网吧上网的占4%, 以其他方式上网的有5%。有46%的用户上网费用纯粹是自费,公费者占28%。 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56.8%被调查者选择“为了获得各方面的信息”。用户在网上最主要获得的信息:各类新闻占84%;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占68%;电子书籍占52%;休闲娱乐信息占47%;科教信息占41%;金融证券资讯占26%;商贸资讯占21%;求职招聘信息占19%;旅行信息占14%;各类广告信息占14%;医疗信息占10%;交友征婚信息占9%。 (注:引自sohoo.com,2000/1/2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报告)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0年1月18日)。去年底, 参照国际惯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采用网上计算机自动搜寻、网上联机调查等方法,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进行了调查,共收到问卷36万多份,其中有效答卷20多万份。与前几次调查相比,问卷数量有大幅度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一年。 截至1999 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上网计算机数有350万台, 其中大部分是拨号上网的计算机, 网民人数达到890 万, 网站数也从1500 个发展到目前的15000多个,两年多时间分别增长14倍和10倍多。 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移动终端、信息家电等其他设备上网的用户人数为20万。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共有近26000万人连上了互联网。 截至去年,在网民人数的排名上,中国已经继美、日、英、德等国之后跻身世界八强之列。而从发展速度上来讲,据预测,中国将成为新世纪里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市场之一。
上述五次调查表明,中国网民人数增长惊人,网络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正在迅速增强;20—25岁青年人是上网的主力。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网络与青年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构成潜在和深远的影响。
二、网络化有利于青少年新观念、新行为的形成
笔者认为,网络对青年的积极影响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对青少年观念系统的积极影响
效率观念:因特网的显著特点是:运行的快捷性、同步性和使用简便性。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为联结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它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联为一体,形成一种崭新信息与通信网络系统,以更快的速度传送和处理数量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这将有利于青少年效率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平权意识:因特网的非中心、网络化的特性还将促进青少年平权意识的形成。事实上,一部电脑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从集权不断趋于分权的历史。其中有两个意义重大的转折,一个是电脑从中央控制式的大型主机转变为普通百姓也可使用的个人电脑,另一个就是网络的兴起。前者类似贵族专有向平民化的转变,它强化了分权和平等的观念;后者使亿万台计算机连同电缆和卫星技术一起,交互作用,这一不放过任何东西的庞大的蛛网,将打破信息垄断,扩大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和选择机会。
全球眼光:到2000年,全球将有1亿台电脑和100万个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相连,上网用户将达到5亿户。 其他类型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地诞生。可以预见,就像人类开掘运河、修筑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和发展航海、航空业一样,网络将进一步把地球变小,并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收网中,它让全球沟通便利千万倍。因此,网络有助于青少年全球意识的形成,这种从小养成的世界观,长大后将对青年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注:参见D·泰普斯考特:《N一代:主导21世纪数位生活的新族群》,McGraw—Hill,1998)
多元知识:网络增加了青少年接触外界的机会,每一接触都是新知识开启的大门。网络替代了图书馆,这种便利性为青少年知识更新和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创造了不可忽视的客观条件。
2.因特网将改变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
在网络时代,人们结缘于电脑空间,形成“比特族”或“电脑族”,并且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通过Internet,青年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可以和远隔重洋的亲朋好友互通音讯,可以和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可以实现网上学习、网上购物、网上就医、网上婚礼。在整个地球的社交圈子中,青年人根据兴趣、爱好、能力等形成不同的身份个体。人们可以留下口信,也可以在空闲的时候处理电子邮件。人们可以让电脑排出讯息的优先次序,并以不同的方式来发送这些讯息,人们可以遵循有规律的生活,而不必被迫准时去处理一些不必要的同步交流信息。
在网络时代,社会互动被赋予新的内涵,随着个人电脑飞速发展,移动计算、全球网络和多媒体被广泛应用,电子邮递将成为最主要的人际通信媒介,在未来15年中,它将与声音通信并驾齐驱,甚或凌驾于声音通信之上,互联网络将成为社会互动的主要符号,青年人在互联网络上投入时间越来越多,互联网络将变成一个青年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随着电脑人性化界面的发展,人类与电脑相互交谈将成为可能。总之,网络对人类生活,特别是青年生活方式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3.网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
如果说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学了多少”,那么,素质教育强调的则是培养学生“怎样学”。网络时代将为素质教育提供许多有利条件,素质教育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网络时代向人才提出了两项要求: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必须具有识别、选择、吸收和运用新知的能力。比如,面对大量的经济信息,要具有捕捉商机的敏锐性,否则,再好的机会也会擦肩而过;面对众多的科技信息,要具有识别优劣、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否则,就会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很难有创造和发明;面对千奇百怪的垃圾信息,要具有视而不见的足够定力,否则,沉溺猎奇只会分散精力、耗费时间。
网上大学的发展,将使校园围墙逐渐消失,学习者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修得学分,获得学位。网络教育倡导自主学习,使学制变得更加灵活。学分制将使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明显减少,自主性和自由度明显增强。学制则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两年或三年完成学业,有的人可能在五年或更长时间内完成,念大学将不再是大学生的“专利”。目前连入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大学已超过100所, 有的大学已在网上开设硕士博士课程并取得成功。网络教育通过优化师资配置,由最优秀的教师担任主讲,使学生能选择最好的教师授课。
4.网络时代有利于新型代际关系的建立
在今天,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更多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期许和孩子对父母的要求,而不是适时的对于感情的需要。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青少年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里,他喜欢把心里话通过网络告诉他的同伴,而不是自己父母,网络开始超过了父母的启蒙。因此,父母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处理网络时代的代际关系,而不能承袭过去那套相处法则。父母与孩子在沟通上将找到一个平等对话的通道。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将从自己的出发点说话,而非父母就是权威。作为父母需花多点时间来理解孩子对他们说的话,为此,网络提供了一个缓冲区,父母与孩子将能有更多思考的时间,来修正自己的感情以便更好地表达。(注:引自《CPCW》网站)
三、因特网给青少年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就象任何新技术革命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伦理道德上的困惑一样,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数字化时代,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他们造成一些负面效应。
1.信息泛滥,青少年有可能成为“数字化人”。由于网路上的个人都可以成为传递讯息的来源,如何判断资讯的正确性与完整性便变成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不必担心缺乏信息,却要担心没有时间消化那些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大量信息。资讯泛滥的结果,可能反而令我们无力判断真伪,乃至于不知所措。
再就人际沟通方面来看,网路确实会扩大我们人际关系的领域,无论是经由全球资讯网,或是参加网路新闻群体、邮递论坛等,都可以轻易地跨越地域的限制,与远方的网友互通讯息与相互支持。但一项民意调查同样显示,大部分网友在网络上所结交的朋友很少是用心深交的,这样的人际关系是脆弱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忽略了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孤僻。
网络还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人性异化”。网络时代个人淹没于信息当中,形成“数字化人”。人们往往对高新技术能作出迅速反应,但逃避现实,不愿与人交往,对他人漠不关心,个人主义流行,安全感差;个人隐私虽具有一定匿名性,但传播受众面积大,速度快;各种变态行为、心理疾病增多;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感,人性异化。因此,“信息至上主义”流行、信息污染、信息欺骗等种种负面效应将对我们社会和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2.青少年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20岁以下的中国青少年很可能将来只看网络,不看报纸。现在许多中学生都说,我将来只要一台电脑就行。随着当代青少年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该群体将面临西方尤其是美国意识形态文化潜在渗透、影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在对外战略上,美国利用因特网的意识和意图十分明晰,且成为政府的一种自觉行动。美国将其创制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通过因特网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外交政策、商业理念和社会文化。正如新西兰的一位信息技术专家所指出的:“美国从全世界收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加工成有利于本国的东西,然后再向全世界传播。”
在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中,美国凭借经济、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全球卫星视听系统以及信息互联网,通过无法阻挡的电波,向其它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进行文化倾销和以期占领对方的文化阵地。
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NN (美国有线电视传播网)、 ABC(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所发布的信息量, 是世界其它各国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是不结盟国家集团发布信息量的1000倍。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每年向别国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播出的电视节目中美国的节目高达60—80%,成了美国电视的转播站,而美国自己的电视节目中,外国节目仅占1—2%。
3.青少年受网络色情影响的危险程度在增大。 根据Evan Schwartz1997年出版的Webonomics一书介绍,“性”(sex)是在搜寻网站 AltaVista中使用最频繁的关键字;此外,“裸体”(nude)、 “成人”(adult)、 “女人”( women)、 “裸露”(naked)、 及“ 色情”(erotic)都是该网站十大关键字排行榜中的入围者。在Alta Vista十大关键字排行榜中,光是与“性”有关的字眼就占了八名。 (注:引自SVJ,《矽谷时报》1999/2/23)
尽管许多色情网站的首页都注明“未满18岁不得进入”的标语,但对好奇心强烈的青少年来说,这句不痛不痒的警告语所代表的权威和喝阻能力相当值得怀疑。因此,管制青少年进入色情网站的责任就落在父母、学校、甚至社会的身上。
4.青少年“网络性心理障碍”问题。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该病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无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饮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注:摘自《生活时报》1999/10/11,肖祥云文)
5.网络会造成青少年高科技犯罪增多。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犯罪提供了方便,利用信息网络从事高科技犯罪将成为网络时代的另一个社会问题。犯罪分子可以进入网络空间,从事盗窃活动和经济诈骗,也可以从事色情贩卖,或进行电子赌博等。
四、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因特网上的文化挑战
谈到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笔者认为,由于中国网络媒体才刚开始发展,电脑还没普及,加上上网费较贵等因素,决定了上网还是少数人,目前全国统计网民有890万,但其中一半可能是重复统计的, 真正能熟练上网的网民就更少,大多数人还是在看电视和报刊。因此,要客观地把握、评价网络媒体对我们受众的影响,不要把网络媒体的影响估计过高。
1.不要低估现在青年人的思想觉悟
应该正视这样的事实:上网大多数是年轻人,不少是大学生,网络媒体对我们传统的宣传方式是有冲击的,但也不要低估现在青年人对社会政治事物的判断能力,中国青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青年人的辨别能力还是很强的,如在去年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的“5.8 ”事件和李登辉鼓吹“两国论”的事件中,青年人就表现出了很高的爱国热情。(注:杨雄:“上海14家新闻媒体负责人座谈会纪要”(内部)1999/11)
上网经验也表明,成熟的网民对网上信息的选择性是很大的,因为网上虚假的信息太多了。这就造成网民对来自国外网上信息的态度多半是“半信半疑”的。当初一些人偷偷听“美国之音”,开始感到很新鲜、很刺激,一二个月过去后,发现造谣很多,就不相信了。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深圳人只看香港电视,现在深圳人反而更愿意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觉得比较可靠。信息开放有时反而更有利于凝聚人心。经验也表明,成熟的网民往往常驻留在一些固定的网站上,不会在网上到处乱“冲浪”。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特别是加入WTO 之后,人们通过网络的联系会更密切。既然你无法脱离它,堵住它,那么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网络媒体对我们的挑战。(注:杨雄:“上海信息专家谈互联网发展”(内部)1999/12)
2.当务之急是办好我们自己的网站
仔细浏览因特网上的主页就会发现,因特网上的文化竞争远不只局限于语言文字,真正的竞争是各国、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竞争。从全球来看,美国以54.7%的因特网户比率遥遥领先,第二位是日本,以下是英国、加拿大、德国。发展中国家网络用户占全球的比率不足20%。在全球1.5亿网民赖以“生存”的区区13台顶级域名服务器中,仅有3台部署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在美国以外的几乎以天文数字计的网络连接,只能靠这3台服务器处理。可以说,因特网为西方文化的传播增添了翅膀。 当年西方传教士传播西方文明所进行的艰苦跋涉,如今变成了直抵桌面的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上的文化挑战已经出现,对此我们不能以关闭网络、断绝交流的方式应付,而应高度重视,充分准备,迎接挑战。由于目前我们网络媒体功能太单一,信息也较封闭,国内新闻少,所以,大家上网都去看外面的报道。而国外网民上网主要目的不是看新闻,而是购物、交流、电子商务。因为网上功能很丰富,人们注意力就分散了。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办好我们自己的网站,丰富信息,增加功能,吸引网民来访问自己的网站。应鼓励我们的新闻媒体、报纸上网,占领第一时间,并建立自己有权威的网站。对网络媒体要作一个再认识,重在建设。
面对“网络霸权”的冲击和全球信息化浪潮,我们应以全新的思路积极应对,加快因特网发展,推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以发展因特网和以IP为基础的数据通讯应用为主线,发展将带动从基础网络建设到内容制作、数据库建设的整个信息化建设,以及新一代网络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以面向市场的发展策略为指导,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因特网的发展,加速国家互联网络体系建设,逐步融入国际潮流,在参与中维护自身权益并对其产生必要的影响。
3.不能象管“平面媒体”那样管“第四媒体”
各国政府对因特网也都是监管的。由于日常中大家见面交流,有所顾忌,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大家互不见面,因此,在网上,人性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都会得到尽性的发挥,特别象一些网上聊天屋、讨论区、电子公告板、BBS,有些人在上面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宣泄, 有关部门要监管。
但在监管上我们应转变观念,不能再象管“平面媒体”那样来管“第四媒体”。对境外网站的信息,光靠堵是堵不住的,不仅因为管道很多,而且成本也很高,人力、物力都不允许。实行24小时监控,特殊时期可以这样做,但日常很难做到。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老是被动地去设防,而是要主动出击,建设好自己的网站,如可建立本地网的VIP制, 提供免费服务,吸引网民访问。
“过滤技术”(filtering technology)是国外父母用来抵抗色情网站的基本武器,一般的过滤软体会有效地将与色情有关的网站或搜寻关键字自动封锁,让未成年的青少年只能在色情的门外徘徊。
另外,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法律”问题也将随之浮出水面。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网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法律问题。最近国外有人提出,现实世界中有效的法律,网上应该同样有效。将来中国上网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要对网络安全、网络法律进行超前研究。对青少年网民要进行“游戏规则”训练,增强他们的网络法律意识。
4.借鉴国外对Internet管制经验
兼具媒体和通讯功能的网际网络,使人类的生活和价值观面临根本的变化,因此,如何在赶搭资讯快车时,继续保持传统价值观,这是各国政府所面对的一大困境。象新加坡目前有12万用户进Internet,对此政府管理方式是:用户必须通过政府的电脑控制中心进行“中转”传输,以达到“过滤”色情内容的目的,凡是没有按照规定办(将软件调整到这一状态)的用户,一旦被查出,将被处以重罚,并接受指控。因为新加坡人不愿看到下一代成为道德失准的一群。但有人认为,新加坡的做法很难在欧洲办到,对国际互联网络进行内容审查侵犯了信息自由交换的基本权利,在欧洲国家根本行不通。更多人则倾向于让各大公司自律,也有人主张寻求新技术来“过滤”色情内容。
在英国,法律已作了修订,它规定在网络中传递色情图像数据是违法的,但它没有说明这一标准是仅仅适用于传递色情图像的个人,还是同样适用于那些因提供设备或途径而卷入色情图像传递活动的人们。但无论什么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都应严肃地警告雇员不要在公司的机器和局域网上做肮脏的计算机色情作品交易。
在日本,由于互联网络迅速普及,淫秽图像、犯罪信息和秽言恶语等有害信息日益成为社会问题。日本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们自发地制定了《互联网络事业者伦理准则》。《准则》要求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与用户签订禁止传送违法和有害信息的使用合同,同时还规定服务公司有义务设置用户投诉窗口,以对付有可能出现的纠纷(1997年6 月开始使用),日本395家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加入了该协会。与此同时, 邮政省按照用户的要求,从1997年夏天开始试行一种新的软件,以阻止淫秽信息在互联网络上传播,在技术上进一步进行限制。
在德国,早在1996年,检察官们根据德国当地的少年色情法,促使Compu Serve禁止其全球的430万订户存取200个Usenet 新闻小组发出与性相关的信息。联邦议院1997年6 月又通过了政府提出的《多媒体法》,并于1998年8月1日付诸实施。该法禁止在公开的信息网络上传播色情和颂扬暴力的文字与图片,并规定编制对青少年有害内容的目录,设立专门的过滤程序,以杜绝有害内容的传播。《多媒体法》还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签字正式列入法律保护范围,这在世界上也属首次。(注:参见上海社科院葛伟民:《对Internet的意识形态管制问题》(内部))
在美国,最高法院最近也正在讨论“通信法案”。制订这个法案是希望在美国Internet上不“泛黄”,一旦这个法案颁布,信息提供者在提供信息时就要三思而行了。 这个法案在美国是个热门话题, 要求对Internet加以限制的主要是父母们,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受淫秽信息毒害,所以反映是很强烈的。(注:参见《联合早报》99/12/23)陈怀亮文)
5.网络时代,应该加强青少年人文精神和思考力的培养训练
现在,独生子女青少年在感性生活、物质的、吃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对于精神的“吃”的方面(阅读和思考力),似乎没有取得相应的进步,甚至反而有所退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在这方面,独生子女一代确实变得越来越“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了。青少年几乎是甘心情愿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们的感觉而不是思考。
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和“思考力”确实在衰退,这一点并不是耸人听闻。1999年全国各省的“状元考生”考入北大的学生中没有一个报考哲学系的。据说那些“状元”考生所报考的都是一些最时髦的专业,例如外语、金融和计算机,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从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思考力的民族是残缺不全的,我们不能光有计算机、网络而没有人文精神和哲学家,对知识的选择、整合固然重要,但思想和思考同样重要。因此,重要的还是一个训练的问题。脑筋(也就是思维力——鉴别概念的能力,提炼观点的能力,不是单纯的智力)就像人体的肌肉(包括人的感觉)一样,是需要训练的。因此,在网络时代,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人文精神、思考力的培养与训练,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