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体特点,挖掘教学价值论文_罗文婷

关注文体特点,挖掘教学价值论文_罗文婷

——以“童话文体”教学为例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五小学 523000

文体概念自古以来就有,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具有公文性质的文体是诰典誓谟等。文体,古人意指文章的体式或风格,今人一般理解为文章的体裁,一般来说,在小学阶段出现的文学体裁有诗歌、童话、小说等。

对于文体教学,课标有明确要求,在不同阶段对文体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以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为主,第二学段主要对叙事性作品提出了阅读理解方面的要求,第三学段分文体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统编教材在选文上注意文体的多样性。从单元的组元方式来看,以文学体裁编排的单元占有一定的比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现代诗歌等。还有以文坛巨匠鲁迅组织单元、以作家作品组织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组织单元等。 他还明确指出:“第二、三学段每册推荐不同文体、不同种类的书给学生,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其学会关注和阅读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推荐时考虑到作品的难易度,内容较简单的童话、寓言等安排在第二学段,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安排在第三学段。”

细阅教材,会发现文体在教材中有明显凸现。这要求我们把握各种文体特点,根据不同文体采用不同教法,让学生掌握不同读法。我们在进行文体教学时,不能罔顾学情拉高或降低要求,也不应该脱离教材实际无的放矢。立足教材,充分解读要素,开展符合学情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童话,是小学生比较常见的一种文体,在统编教材出现频率非常高,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其特点,学会阅读童话呢?

一、注意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

童话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体,它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非常符合儿童的审美特征。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三四年级学生处于天真烂漫阶段,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对什么事物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很多时候还会自动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统编版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一二年级选用童话29篇,占低年段全部选文85篇的34.1%;出现了两个以“童话”这一文体为主的单元,分别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编者在选编文章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二年级的童话均以单篇形式出现,重点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多认字,并不涉及童话文体特点。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应该注意不能把着力点放到童话特点教学上,主要应该是围绕各篇课文的对应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意把握单元的语文要素

童话单元在中年段出现了两次,虽然都是童话,但是语文要素要求不同,单元内所选用的教学材料也不一样。

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单元三)的人文主题是“中外童话”,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内容包括精读课文《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略读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童话。《快乐读书吧》对学生进行阅读童话的方法提示:“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魅力”、“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引导学生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通过提问、书籍介绍,围绕主题“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推荐《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从上可知,本单元的读写训练要素是统一在“童话故事”这一文体形式下的,是互相关联的,重点要关注的是“想象”。

“想象”作为一个基础的语文要素,在统编教材多次出现,通过文体来训练想象的单元在中年段出现的有两个单元,分别是三上单元三、四上神话单元(单元四)“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同是童话单元的四下单元八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由此可见,为充分引导学生了解“想象”,编者借用两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来引导学生学习;在进行本单元学习时,应该把“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作为切入点,也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对照三上单元三、四下单元八两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不难发现虽都是童话文体单元,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但它们之间前后衔接,顺承而来。

四下单元八人文主题是“童话之美”,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课文有《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习作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这是直接点出在阅读本单元时要关注童话的奇妙和人物形象,要完成故事新编习作,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的想象力,比三上童话单元单纯关注“想象”要求又提高了。

该单元的学习要求也与本册教材单元七紧密联结,单元七人文主题是“人物品质”,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由此可见,第八单元紧密联系单元七,又与三上童话单元互相呼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编者匠心独具,对同样的文体单元进行不同编排,既注意同一文体的阅读要求提高,又注意该单元在不同册书中的前后关联。

三、注意把握文体的独特特点

1.故事性强。

2.想象丰富。

3.情理其中。

论文作者:罗文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关注文体特点,挖掘教学价值论文_罗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