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三角洲果树春季复剪技术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芝祥红[1](2021)在《松土及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性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本植物是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草和松土是土壤管理的重要措施,具有简单易行、生态友好的特点,在我国近几年的园林绿地广泛使用,但生草和松土如何影响园林木本植物根际土壤性质及其生长发育却少有研究报道。为此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一、以一年生文冠果幼苗为实验材料,开展了自然生草和松土对文冠果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研究。结果如下:(1)相比于清耕,松土和自然生草增加了0-10 cm和10-20 cm两个土层文冠果根际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以及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降低了文冠果根际土壤容重、p H值及含盐量,提高了文冠果根际土壤肥力相关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可见松土和自然生草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文冠果根际土壤质量。(2)松土和自然生草处理相比于清耕处理,增加了文冠果根系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根系MDA含量及O2.-产生速率,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表明松土和自然生草处理能增强文冠果幼苗根系渗透调节能力,较为有效清除文冠果根系产生的活性氧,降低根系脂质过氧化,这对于文冠果适应干旱等逆境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3)松土及自然生草处理增加了文冠果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及根尖数,提高了根系活力,促进了根系生长;松土及自然生草还明显增加了文冠果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着增加文冠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生物量,促进了文冠果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这也对应了松土和自然生草这两种处理改善土壤性质,进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4)对比松土和自然生草这两种土壤管理措施,松土对文冠果根际土壤肥力的提高较为显着,而自然生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较为明显,二者皆可通过改善根际土壤微环境,促进文冠果生长发育。从整体情况来看,松土对文冠果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最佳,显着优于自然生草和清耕。二、以兰州市植物园云杉、银杏、油松三种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松土对三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性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松土均不同程度的优化了三种园林树木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改善了根际土壤微环境,表现在树木基径、胸径及树高相对于对照显着增加。土壤养分因子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六个样地的土壤养分因子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可以用来综合反映土壤肥力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土壤肥力综合排名为云杉>油松>云杉CK>银杏>油松CK>银杏CK,松土样地为云杉>油松>银杏,未松土对照为云杉CK>油松CK>银杏CK。整体来看,以松土后的土壤肥力较好,且根际土壤综合肥力最高的为云杉,油松次之,银杏最低。总之,对不同树木的林下土壤进行相应的松土措施能有效改善树木根际土壤环境,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土壤肥力。三、以兰州市安宁区黄河印象绿化带槭树、紫叶李、国槐三种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探究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生草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因子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六个样地的土壤肥力综合排名为槭树>国槐>槭树CK>紫叶李>国槐CK>紫叶李CK,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大小显示生草对土壤肥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生草整体上改善了槭树、紫叶李、国槐三种树木的根际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进而促进了树木生长。
刘羽[2](2021)在《基于卫星遥感的苹果果园分类和估产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在农业经济中十分注重苹果产业的发展,是苹果种植大国。陕西省山区众多,有明显的地理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地区之一。对陕西省苹果面积、产量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提取和预测,不仅可以加强苹果在种植生产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各地区农业部门拓宽苹果市场,完善果园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对促进我国苹果种植业的飞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作为研究区,利用2013~2019年GF-1和Sentinel-2多光谱遥感影像,采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研究区进行苹果果园精细提取。其次,结合气象因子、遥感植被指数因子、温室气体因子和干旱因子,利用随机森林回归和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建立适用于洛川县苹果的综合估产模型,对比不同特征因子与苹果果园产量的关系,并比较不同模型的估算精度。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设置6组Sentinel-2多时相分类特征组(以2018年为例),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洛川县果园分类,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多时相分类特征进行重要性评价并根据分类精度和重要性得分寻找分类最优特征。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分类精度和运算效率均优于支持向量机。当分类特征为23个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精度达到最大值,总体精度为94.15%,Kappa系数为0.92。23个优选特征中红边波段及其相应的植被指数占比最多,共1 1个。优选特征中苹果物候期内的果实膨大期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开花期,而幼果期和成熟期的占比较小。(2)地形特征对洛川县地物分类的影响很小。多时相红边特征可以有效提高果园的分类精度,但过多的红边特征和纹理特征会降低分类精度。和单一时相相比,多时相的分类精度明显提高。多时相Sentinel-2影像可以有效提取10m空间分辨率的洛川县苹果果园分布,潜力巨大。(3)与2013~2019年统计的果园面积相比,16m空间分辨率的GF-1的苹果果园分类精度明显低于10m空间分辨率的Sentinel-2。GF-1数据分类结果明显高估了实际面积,而Sentinel-2低估了实际面积,但两者相对误差均小于10%,总体精度均符合果园分类要求和后续果园估产模型的建立。(4)通过随机森林回归和支持向量回归方法,结合不同物候期内的气象因子(降雨量、气温、日照时数、气压、湿度和风速)、遥感植被指数因子(ND VI-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和 NDWI-Normalized differential water index)、温室气体因子(CO2 和 CH4)和干旱因子(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TVDI)来建立作物估产模型,并将不同回归方法所得到的估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回归和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的估产模型精度基本相当,优选的气象-遥感综合估产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平均相对误差<3%),机器学习回归算法构建的估产模型可为洛川县苹果果园后续苹果管理以及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张凤娜[3](2021)在《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文中提出1855年黄河北徙后,由于清廷无暇顾及,新河道长期溃决横流,这在打破黄泛区生态平衡的同时,也在重塑着新的区域环境。自黄河北徙夺占大清河河道,大清河原有的河流景观被奔腾汹涌的黄水所替代,两岸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也深受冲击。这在山东惠民县有着深刻体现。惠民县在清代为武定府的附郭县,位于大清河北岸,在1855年黄河北徙山东之前,自然及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改道后,长期频繁的黄水漫淹破坏了该县既有的生态平衡。县境内的徒骇河、沙河等河流支渠屡被淤垫,原本围绕河流支渠的社会秩序亦被打破。在黄水漫淹之下,居民生存环境为之一变。为适应已然改变的生存环境,惠民县官绅民修守黄河,经理徒骇、沙河等河渠,调解淤塞和疏浚所带来的各种纠纷,以确立新的生存秩序。惠民县官绅民在应对区域内水文变化的同时,还因应黄水漫淹淤垫给住所、交通、土地等造成的破坏,不断调适,改变房屋建筑样式,调整作物耕种,寻求土地改良之法,甚至改变谋生方式。汹涌横冲的黄河水患不仅给惠民县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还给他们的心理与记忆烙上了深刻印痕,进而重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河神信仰来看,惠民县官绅民不仅大力修建河神庙,设坛致祭,以祈求河神庇佑,获得精神寄托。可以说,惠民县官绅民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技术对已然变化了的生存资源进行了整合,从而构建起新的生存环境。进言之,沿河民众与河患环境下诸要素的动态互动推动了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变迁。以惠民县为代表的山东沿黄区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合系统,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受区域社会韧性的影响。在这一系统中,沿河地方民众适应环境的能动性行为,国家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参与,与区域自然环境动态互动,并协同演进,形成了新的区域环境。这一互动过程既是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变迁的过程,亦是黄河从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突如其来的外在因素”逐渐内化到区域生态系统中的过程。
马艳婷[4](2021)在《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渭北旱地苹果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渭北旱塬是苹果产业的优生区,不合理施肥和长期清耕制会使果园土壤环境恶化、产量品质下降。为了改善和解决果园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本研究以12年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通过设置主处理为生草和清耕,副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无机配施(MNPK),分别对2019年苹果园生草覆盖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肥力效应、产量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估,目的在于探究生草和有机无机配施两种管理措施下的几种效应,为渭北旱地苹果园土壤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有机无机配施可显着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孔隙状况,有效提高土壤氮肥农学效率(NAE),增加果实产量。与NPK处理相比,MNPK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递减的趋势。在0~20 cm土层,MNPK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比NPK处理增加了16.6%和33.1%,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63.7%和34.2%;相比于NPK处理,MNPK处理在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45.5%、36.9%、23.7%和43.1%。MNPK处理相比NPK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大孔隙数目,在0~2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和大孔隙数目分别增加了52.2%和27.2%,在20~40 cm土层,MNPK处理的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大孔隙数目显着高于NPK处理61.3%和92.4%。此外,与NPK处理相比,MNPK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提高114.3%,产量增加39.7%。2.有机无机肥配施会使甲烷(CH4)吸收量、氧化亚氮(N2O)和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增加,并使综合增温潜势(TGWP)升高,但会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与NPK处理相比,MNPK处理的CH4累积吸收量提高23.2%,CO2累积排放量增加9.4%,N2O累积排放量增加26.1%,综合增温潜势增加了26.3%,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降低了22.8%。有机无机配施显着增加了N2O排放系数,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N2O排放系数增加了51.5%,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单位产量N2O的排放系数为0.05kg·t-1,与单施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相比差异均不显着。3.果园长期生草可以显着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大孔隙数目,提高果实产量。长期生草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在0~40 cm土层均表现为生草处理>清耕处理,随着土层加深,各有效养分含量降低。与清耕处理相比,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0.4%,全氮含量增加了28.3%,速效钾含量增加了23.4%,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了28.5%;在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3.1%,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了26.5%,土壤速效钾增加了16.4%。此外,生草处理的土壤孔隙度在0~20和20~4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83.1%和29.5%,生草处理的产量也显着高于清耕处理,增产率为24.8%。4.果园长期生草覆盖降低了土壤N2O的排放量,增加了土壤CH4的吸收量和CO2的排放量。相比于清耕模式而言,生草模式下土壤CH4的累积吸收量降低了30.1%,CO2的累积排放量增加了8.9%;而N2O的累积排放量为0.87 kg·hm-2,显着高出了清耕模式下N2O累积排放量的18.4%。生草和清耕处理的综合温室效应分别为198.13和225.55 kg·hm-2,两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生草和清耕模式之间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差异显着,其中生草处理的土壤GHGI比清耕处理低32.1%。由此可知,旱地苹果园长期生草有助于降低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这种管理措施有利于果园的可持续发展。5.果园生草覆盖和有机无机配施两种因素交互后对CH4、CO2和N2O累积排放量均有显着影响。在生草覆盖条件下,与NPK处理相比,MNPK处理会显着降低N2O气体的累积排放量和CH4的累积吸收量,而显着增加CO2的累积排放量;而在清耕条件下,与NPK处理相比,MNPK处理可显着降低CH4累积吸收量和CO2累积排放量,而对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影响不显着。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H4排放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土壤铵态氮(NH4+-N)呈负相关,CO2的排放量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NH4+-N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N2O排放量主要受土壤NO3--N的影响。土壤N2O排放量与土壤容重为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孔隙度和大孔隙数呈正相关,土壤CH4排放量与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大孔隙数目呈负相关,说明土壤孔隙状况和水热条件是主要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
史晓玲[5](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陈丽[6](2020)在《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是世界着名的优质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甘肃省白龙江沿岸是中国油橄榄三大适生区之一,但陇南油橄榄多种植于山地,灌溉条件较差,影响了油橄榄的生长发育,干旱缺水问题成为制约当地油橄榄生产重要的因素之一,牧草间作具有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果园小气候,减轻果园病虫危害等优点。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方法,实验控水设置正常浇水(土壤含水量18%,记为对照CKw)、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5%)、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2%)、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9%);各干旱胁迫条件下栽种油橄榄幼苗的盆内分别进行3种间作牧草的处理,即间作苜蓿、间作红三叶、同时间作苜蓿和红三叶,以不间作作为对照。对不同牧草间作与干旱胁迫条件下,油橄榄根系形态指标、生理指标、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不同牧草间作的抗旱性比较,研究干旱胁迫下间作牧草对油橄榄根系的影响,旨在为油橄榄的抗旱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轻度干旱胁迫促进油橄榄根系总长度和根系生物量的增大,干旱胁迫加剧则显着降低了根系的总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总表面积、总根体积,间作牧草后降低幅度减小。间作牧草明显增加油橄榄根系生物量、比根长、比根面积,以间作红三叶处理最为显着。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小,油橄榄根系组织密度增大,间作苜蓿和间作苜蓿+红三叶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不间作。(2)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油橄榄根系活力、根系含水量呈显着降低趋势,间作牧草后其降低幅度减小;随着干旱加剧,油橄榄根系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逐步升高,油橄榄根系受到氧化胁迫,而间作红三叶和间作苜蓿均显着抑制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升高;间作牧草后,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不显着,油橄榄根系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糖含量(SS)、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对照显着增加。(3)油橄榄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而降低,在重度干旱下降幅最大(54.73%),间作牧草后减缓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且以间作红三叶增加效果最好(65.56%);不间作的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仅在轻度干旱胁迫时高于间作牧草,重度干旱胁迫下,除间作苜蓿+红三叶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不间作无显着差异(P<0.05),其余牧草间作下均显着增加;干旱胁迫条件下,土壤蔗糖酶活性在间作牧草后均高于不间作,间作苜蓿和间作红三叶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除轻度干旱与不间作无显着差异(P<0.05),其它干旱胁迫下提高效果显着。(4)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间作牧草能明显增强盆栽油橄榄幼苗根系的抗旱性,间作红三叶处理的油橄榄根系抗旱性较强。
季缘[7](2020)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水鸟,是指栖息或经常栖息于湿地的鸟类。珠三角地区处在国际重要的候鸟迁飞路线上,目前,广东省林业局已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兼具垛基果林农业景观与水鸟栖息地双重身份,公园二期的未来发展模式和改造方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运用生态调研和研究手法理解湿地环境、解读水鸟栖息地,如何在果林景观基底中实现水鸟栖息地空间要素特征,如何平衡市民活动与水鸟栖息的双重需求,都值得在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建设进程中被不断深入探讨。本研究通过深入地探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的水鸟栖息地现状研究方法和改造设计策略,对生态学与风景园林学进行交叉与融合研究,从而推广到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地区城市湿地公园的水鸟栖息地营造。首先,通过梳理鸟类栖息地营建的一般步骤和修复方法,整理出海珠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步骤;通过对伦敦湿地公园、香港米埔湿地自然保护区、香港湿地公园和东京港野鸟公园四个案例进行文献资料整理,总结湿地公园在定位与园区规划、生境设计与观鸟设施和湿地科普三个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其次,对粤港澳大湾区水鸟廊道建设规划与湿地公园建设规划背景进行总结,对区域内湿地分布与候鸟迁飞情况进行梳理,对海珠湿地公园整体功能及水鸟栖息地建设现状分别进行总结和实地调研,明确公园在水鸟保护与公众教育方面的定位,以及湿地二期的功能和作用。第三,对湿地二期的水文、植被、基底、人为干扰等情况,以及水鸟的种类、分布、生境选择等情况进行调研与统计,总结场地现状生境类型和水鸟生境使用情况。整理海珠湿地的水鸟物种组成,根据生态类群总结其生境需求,明确改造目标。将现状与目标进行对比,确定目标鸟种,并进行空缺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改造策略。第四,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从定位与园区规划、生境设计与观鸟设施和湿地科普三个方面,为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提出具体方案。最后,将本次实践研究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一般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改造,总结为“区域定位-场地调研-营建目标-理想模型-空缺分析-设计方案-后期监测”七个步骤。
赵倩[8](2020)在《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文中指出从鸭绿江到海南岛,我国拥有约18000km的漫长海岸线。这漫长的海岸线上有579.59万公顷近海及海岸湿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滨海景观。然而由于滨海地区盐碱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湿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成为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其必要性的生态建设工作。如何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营造滨海湿地景观,并且借助植物群落的演替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归纳总结,结合东营市实际案例设计,为改善沿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稳定性,改良土地盐渍化,丰富滨海盐碱地的景观及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思路。本文将具有典型滨海盐碱地环境和丰富湿地系统的东营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东营市盐碱地环境的特殊性和湿地现状,系统地分析东营市的自然环境、政策条件、盐碱湿地景观等相关资料,从盐碱地修复设计、植物群落营造、动物栖息地构建三个方面综合探讨东营市盐碱地区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为今后东营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性意见。
孟岩[9](2020)在《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文中指出泰山森林植被是我国华北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其保护和管理意义重大。泰山森林大多数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尽管当时的短时间大面积造林对于快速绿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和种质资源的制约,造林以纯林为主,树种主要选择了松类(Pinus)(主要是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栎类(Quercus)、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且造林密度大,林分组成结构不尽合理。加之现今泰山的人工林基本已经达到了成熟林甚至过熟林阶段,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下降,当遇到虫害、极端逆境等外在影响时,往往会出现严重受害甚至大片死亡现象。泰山森林亟待进行健康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营林。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泰山国有林场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进行跟踪调查,探讨林分分布动态变化规律及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进而评价泰山森林健康水平并找到主要制约因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营林措施建议。以泰山国有林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开展了人工林林分分布的动态变化研究并结合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森林健康评价。(1)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了2000年及2016年的多光谱Landsat影像数据。应用empirical rotation校正模型对2000年及2016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光照校正,降低山区地形阴影的影响;(2)搜集研究区2000年的泰山林场各管理区森林资源现状图(纸质),通过在影像上加载各管理区边界线,并将遥感影像中的山脊、山谷走向和明显地物标识与纸质版森林资源现状图相结合,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下手动画出2000年的主要林分分布样本;2016年的林分分布样本来源于研究区基于ArcGIS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通过对树种结构和优势树种两个属性进行同时选择而获得;(3)分别应用2000年的Landsat7 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影像及2016年的Landsat 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影像(其中每一年份应用4期影像),在地形光照校正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并在GIS系统下处理的样本数据,应用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分类器对研究区2个年份的林分组成及分布进行研究,得到研究区2000年及2016年的四类主要林分分布图;(4)在ArcGIS10.1下,将2000年及2016年的林分分类结果由栅格格式转化为矢量格式,并进行空间叠加,通过建立新的属性字段,对2000年和2016年的树种代码进行对比,将树种代码未发生变化的区域删除,保留变化的区域,得到研究区跨度16年的优势树种林分分布变化结果图;(5)通过对林分变化明显的区域设置样地,对样地进行详细外业调查,研究了泰山人工林林分分布变化的规律及驱动机制;(6)在欧空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官网下载Sentinel-2A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对泰山森林的植被健康程度进行遥感反演,获得森林植被健康程度指标因子;(7)将通过Sentinel-2A数据提取的指标因子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提取的指标因子结合起来,通过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对泰山森林进行健康评价。本研究探讨了泰山主要人工林林分类型(松类人工林、栎类人工林、刺槐人工林和侧柏人工林)分布变化的规律及驱动机制,并进行了森林健康评价。通过在ArcGIS软件下对研究区2000年及2016年的分类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研究区跨度16年的林分分布变化结果图。通过GIS的统计功能表明,经过16年的变化,研究区松林和刺槐林是面积变化较大的两个林分类型。松林占整个泰山森林的比例由55.69%下降到50.22%,下降的百分比高达5.47%;侧柏林面积有一定的下降,下降百分比为0.60%;刺槐林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0.15%上升到2016年的13.75%,上升比例为3.60%;栎林面积也有一定的增长,上升比例为1.77%。总体趋势是阔叶林面积不断增加,针叶林面积缩小。在获得主要林分动态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样地调查分析树种分布变化的原因及内在驱动机制。4类林分分布动态的内在驱动机制是阔叶树种通过种间竞争逐步使针叶树种变为树下树,长势衰退甚至死亡,在山体的阳坡阔叶树种入侵针叶树种较山体阴坡严重,但人为活动有目的地对阔叶树种的生长进行干预可以减缓阔叶树种的扩张进程。同为针叶树种,松类减少的速度大于侧柏。同为阔叶树种,当栎林处于刺槐林上坡位时会出现栎类侵入刺槐林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应用2016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并结合同期的哨兵-2A(Sentinel-2A)遥感数据提取出反映泰山森林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在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获得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在GIS系统中对泰山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质等级森林面积(81.69hm2)和健康等级森林面积(2670.48 hm2)仅占到泰山森林总面积的23.46%,60.65%的泰山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为1864.74 hm2,占泰山森林总面积的15.90%,其中含96.92hm2极不健康森林,即超过3/4的泰山森林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本研究认为影响泰山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造林时树种选择单一且并未完全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开展造林,在林业经营过程中反复下层疏伐和割灌,导致大部分森林为单层林,此外气候条件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及降水减少也是影响泰山森林健康的一个制约因子。对泰山林场下一步开展营林活动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逐步调整林分结构,在坡度陡、土层瘠薄、水分含量低等立地条件极差的区域的退化油松林可逐步间伐,营造灌木林;二是及时疏伐,降低林分密度,促进天然下种更新,营造异龄林、复层林;三是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引进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避免大面积纯林;四是针对气候条件变化有规划的引入抗旱性较强的树种。
史成琳[10](2020)在《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现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城市生物多样性这一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组成部分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寻求自然与城市这一人工环境共存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已是每个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逐渐被全球范围内各学者、专家所关注,甚至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在普通大众中也已经普及。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以国内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规划相关理论,为东营市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理论分析等方式,从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方面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经现状分析发现,东营市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乡土及野生植物种类少,植被类型单一且以草甸、沼泽植被为主体;鸟类和水生动物种类丰富、动物均具有明显的湿地特征;湿地景观面积广阔且类型多样;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存在的特点与问题,本文从规划总论、空间布局、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六个部分着手制定了保护规划方案。在规划总论方面,提出规划理念、规划原则,列举规划依据,制定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和期限;在空间布局方面,划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建立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制定乡土植物、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城市绿地植物、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古树名木相关保护规划;在动物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鸟类、鱼类从栖息地保护修复角度制定保护规划,提出了两栖爬行类、兽类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在遗传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提出了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措施;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制定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湿地植物群落设计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提升规划,制定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市域范围内的分区规划和基于盐碱地分级的树种规划,制定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海洋与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希望本文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所做的研究和保护规划,能为东营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今后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
二、黄河三角洲果树春季复剪技术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三角洲果树春季复剪技术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松土及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性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根际土壤微环境及研究概况 |
1.2 园林植物及土壤管理现状 |
2 松土对植物根际微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松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 松土对土壤肥力相关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
2.3 松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生草对植物根际微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生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生草对土壤肥力相关酶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 生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目的 |
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松土及自然生草促进文冠果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田概况 |
1.2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1.3 指标测定 |
1.3.1 土壤理化性状 |
1.3.2 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 |
1.3.3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1.3.4 植株形态、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
1.3.5 根系生理、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土与自然生草对文冠果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 松土与自然生草对文冠果根际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3 松土与自然生草对文冠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4 松土与自然生草对文冠果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
2.5 松土与自然生草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2.6 松土与自然生草对文冠果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松土及自然生草对文冠果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3.2 松土及自然生草对文冠果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
3.3 松土及自然生草对文冠果根系形态及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章 松土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性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区地址 |
1.3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1.4 指标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土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 松土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3 松土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4 松土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2.5 几种木本植物土壤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 |
2.6 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松土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松土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 松土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4 结论 |
第四章 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微环境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区地址 |
1.3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1.4 指标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 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3 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4 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2.5 几种木本植物土壤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 |
2.6 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基于卫星遥感的苹果果园分类和估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果园分类研究现状 |
1.2.2 遥感估产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及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遥感影像及预处理 |
2.2.1 遥感影像的获取 |
2.2.2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2.3 其他数据及处理 |
2.3.1 果园物候数据 |
2.3.2 果园种植面积与产量数据 |
2.3.3 气象数据 |
2.3.4 外业实调数据采集 |
2.3.5 干旱指数 |
2.3.6 温室气体 |
2.3.7 地形地貌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卫星遥感的果园分类 |
3.1 基于Sentinel-2数据的果园分类 |
3.1.1 相关分类特征计算 |
3.1.2 分类样本的选取 |
3.1.3 基于RF和SVM的果园分类 |
3.1.4 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
3.2 基于GFI数据的果园分类 |
3.2.1 基于RF的果园分类 |
3.2.2 分类结果及其精度评价 |
3.3 果园分类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果园估产模型建立 |
4.1 气象因子分析 |
4.2 果园估产模型特征选择 |
4.3 估产结果对比及精度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铜瓦厢改道前惠民县环境概况 |
第一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改道之前惠民县的社会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及治理 |
第一节 改道后惠民县的河患 |
第二节 黄河水患治理 |
第三节 其他波及河流的整治 |
第四节 河患治理的自然与社会效应 |
小结 |
第三章 惠民县官绅民的环境调适 |
第一节 河患环境下地方交通的调整 |
第二节 河患环境下村庄的迁立 |
第三节 河患环境下的土地、农业与民生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世界的调适:以河神信仰为中心 |
第一节 黄河北徙之前山东河神信仰与祭祀 |
第二节 黄河北徙山东后河神信仰的变化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渭北旱地苹果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1 旱地苹果园生草覆盖及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2 旱地苹果园温室气体(N_2O、CO_2和CH_4)产生的机制 |
1.2.3 旱地苹果园有机无机配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2.4 旱地苹果园生草覆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草覆盖和有机无机配施对渭北旱地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的影响 |
2.2.2 生草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肥力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
2.3.2 生草覆盖对土壤肥力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有机无机配施对渭北旱地苹果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温室气体的采集与测定 |
3.1.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施肥处理下CH_4、CO_2和N_2O排放的动态变化 |
3.2.2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NO_3~-N和 NH_4~+-N的变化 |
3.2.3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充水孔隙率的变化 |
3.2.4 N_2O、CO_2和CH_4累积排放量、综合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3.2.5 氮肥农学效率、N_2O 排放系数和单位产量N_2O 排放系数 |
3.3 讨论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CO_2排放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CH_4排放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N_2O排放量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生草覆盖对渭北旱地苹果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生草覆盖下苹果园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动态变化 |
4.2.2 生草覆盖下苹果园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动态变化 |
4.2.3 生草覆盖下苹果园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通量和排放强度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决定因子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草覆盖和有机无机配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交互影响 |
5.2.2 温室气体排放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3 温室气体排放与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植物根系抗旱性研究进展 |
1.1.1 土壤水分胁迫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
1.1.2 植物根系生理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
1.2 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
1.2.1 果园生草与种植栽培 |
1.2.2 果园生草的作用研究 |
1.2.3 果园生草对果树根系影响研究进展 |
1.3 油橄榄研究概述 |
1.4 研究背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背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创新点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方法 |
2.3.1 根系形态指标测定 |
2.3.2 根系生理指标测定 |
2.3.3 油橄榄根际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酶活性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1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总根长和根平均直径的影响 |
3.1.2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的影响 |
3.1.3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比根长和比根面积的影响 |
3.1.4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生物量与根系组织密度的影响 |
3.1.5 油橄榄根系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6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形态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
3.2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1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活力和根系含水量的影响 |
3.2.2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4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油橄榄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2.6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
3.3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际土壤有机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1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3.2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3.3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4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3.5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6 土壤酶活性之间及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7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际土壤微环境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
4 讨论 |
4.1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4.2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际土壤有机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7)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相关概念释义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水鸟栖息地选择研究 |
1.4.2 基于水鸟栖息地的湿地公园规划与空间营造方法研究 |
1.4.3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现状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修复与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2.1 水鸟栖息地修复的方法与实践研究 |
2.1.1 生态本底调查 |
2.1.2 确定生境恢复目标 |
2.1.3 研制修复措施与实践 |
2.1.4 监测与评价 |
2.2 以水鸟栖息地为基础的湿地公园案例研究 |
2.2.1 公园定位与园区规划 |
2.2.2 生境分区、设计与管理 |
2.2.3 湿地科普与游赏设施设计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湿地公园中海珠湿地的定位与作用 |
3.1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整体建设情况 |
3.1.1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及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
3.1.2 粤港澳大湾区自然地理与水域分布情况 |
3.1.3 粤港澳大湾区水鸟分布情况 |
3.1.4 规划空间结构解读 |
3.1.5 基于水鸟栖息地的大湾区湿地公园分类 |
3.2 海珠湿地的功能与定位 |
3.2.1 海珠湿地概况及其作为水鸟栖息地的功能 |
3.2.2 海珠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
3.2.3 海珠湿地公园的文化功能 |
3.2.4 海珠湿地公园的教育功能 |
3.3 海珠湿地景区规划与水鸟栖息地具体建设情况 |
3.3.1 公园总体规划分区 |
3.3.2 海珠湖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 |
3.3.3 湿地一期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 |
3.3.4 湿地二期建设情况与水鸟栖息地 |
3.3.5 海珠湿地水鸟栖息地建设情况对比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海珠湿地二期生境现状与改造策略 |
4.1 湿地二期生境现状 |
4.1.1 现状水文与竖向情况 |
4.1.2 现状植被情况 |
4.1.3 现状基质情况 |
4.1.4 现状人为干扰情况 |
4.1.5 现状生境类型与分布 |
4.2 海珠湿地水鸟生态类群及其栖息地需求 |
4.2.1 海珠湿地水鸟物种组成 |
4.2.2 生态类群划分及其习性 |
4.2.3 水鸟行为与湿地的关系 |
4.2.4 水鸟栖息地特征总结 |
4.3 湿地二期水鸟分布与生境选择情况 |
4.3.1 调查方法与设备 |
4.3.2 物种调查分析 |
4.3.3 水鸟生境选择情况 |
4.4 湿地二期水鸟栖息地GAP分析与改造策略 |
4.4.1 水鸟生境空缺分析 |
4.4.2 现状生境问题总结 |
4.4.3 生境改造策略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海珠湿地二期园区规划与水鸟栖息地改造实践 |
5.1 园区定位与设计原则 |
5.1.1 园区定位 |
5.1.2 设计原则 |
5.2 园区规划 |
5.2.1 功能分区 |
5.2.2 游线规划 |
5.3 生境设计与优化 |
5.3.1 生境分区 |
5.3.2 水文与竖向设计 |
5.3.3 植被设计 |
5.3.4 生境详细设计与管理 |
5.4 观鸟设施设计与优化 |
5.4.1 观鸟中心设计 |
5.4.2 观鸟屋设计 |
5.4.3 观鸟栈道遮蔽设计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粤港澳大湾区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营造与恢复的分析方法 |
6.2 研究的创新 |
6.3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盐碱地作为可开发的用地资源亟待治理 |
1.1.2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滨海盐碱地区湿地退化 |
1.1.3 黄河三角洲湿地群建设及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调研分析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5.1 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相关研究概述 |
1.5.2 滨海湿地土壤盐渍化的研究概述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滨海盐碱地相关概念 |
2.1.1 盐碱地相关概念 |
2.1.2 滨海盐碱地相关概念 |
2.1.3 滨海盐碱土分类 |
2.1.4 滨海盐碱土的成因 |
2.1.5 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
2.2 湿地及滨海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
2.2.1 湿地 |
2.2.2 滨海湿地及其分类 |
2.2.3 城市湿地公园 |
2.3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2.3.1 生态修复理论 |
2.3.2 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
2.3.3 自我设计和人为设计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生态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滨海盐碱湿地相关研究 |
3.1 盐碱地绿化 |
3.1.1 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模式研究 |
3.1.2 滨海盐碱地绿化存在的问题 |
3.1.3 研究区立地条件和植被群落特征 |
3.2 滨海盐碱地地区湿地景观营造 |
3.2.1 滨海盐碱湿地景观演变过程 |
3.2.2 滨海湿地景观变化影响因子 |
3.2.3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规律 |
3.3 研究区滨海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案例研究 |
4.1 案例一:天津中新生态城甘露溪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借鉴与启示 |
4.2 案例二:天津中新生态城河岸修复景观工程 |
4.2.1 项目概况 |
4.2.2 借鉴与启示 |
4.3 案例三:东营市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借鉴与启示 |
4.4 案例四: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4.4.1 项目概况 |
4.4.2 借鉴与启示 |
4.5 案例五:英国伦敦湿地中心 |
4.5.1 项目概况 |
4.5.2 借鉴与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概况 |
5.1.2 自然条件 |
5.1.3 资源概况 |
5.1.4 城市上位规划解读 |
5.1.5 场地现状分析 |
5.2 规划构思 |
5.2.1 规划依据 |
5.2.2 规划目标 |
5.2.3 规划理念 |
5.2.4 规划策略 |
5.3 总体方案设计 |
5.3.1 规划布局 |
5.3.2 方案总平 |
5.3.3 方案鸟瞰 |
5.3.4 景观结构 |
5.3.5 功能分区 |
5.4 分区设计 |
5.4.1 生态展示区 |
5.4.2 科普游览区 |
5.4.3 管理服务区 |
5.4.4 休闲活动区 |
5.4.5 生态保育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盐碱地修复设计 |
5.5.2 水环境设计 |
5.5.3 动物栖息地设计 |
5.5.4 植物景观设计 |
5.5.5 道路和游线设计 |
5.5.6 活动策划 |
5.5.7 服务设施规划 |
5.5.8 标识体系规划 |
5.5.9 照明规划 |
5.5.10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规划设计方案 |
(9)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分分类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环境状况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1.3 研究区林分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数据及数据预处理 |
2.2.2 林分分类及分布动态研究方法 |
2.2.3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分分布动态结果 |
3.1.1 地形光照校正结果 |
3.1.2 林分分类结果 |
3.1.3 分类精度结果 |
3.1.4 林分分布空间变化结果 |
3.1.5 外业调查结果 |
3.1.6 泰安市气象数据结果分析 |
3.1.7 四类主要林分分布动态驱动机制分析 |
3.2 森林健康评价结果 |
3.2.1 各指标分级结果 |
3.2.2 森林植被健康程度指标遥感反演结果 |
3.2.3 泰山森林健康状况 |
3.2.4 森林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的研究意义及与森林健康的关系 |
4.1.1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的研究意义 |
4.1.2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与森林健康的关系 |
4.2 遥感技术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2.1 应用陆地卫星数据研究林分分布动态的优势与劣势 |
4.2.2 林分分类方法的选择 |
4.2.3 森林植被健康指数遥感反演的应用 |
4.2.4 遥感技术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
4.3 人类干扰对泰山人工林的影响 |
4.3.1 人类干扰对泰山林分分布动态的影响 |
4.3.2 人类活动对泰山森林健康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多样性 |
1.2.2 城市生物多样性 |
1.2.3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地理区位概况 |
2.3 自然环境概况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1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1.1 植物多样性现状 |
4.1.2 植物区系分布区型分析 |
4.1.3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
4.1.4 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现状 |
4.1.5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分析 |
4.1.6 东营市植被现状及分析 |
4.2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2.1 鸟类多样性现状 |
4.2.2 鱼类多样性现状 |
4.2.2.1 海洋鱼类 |
4.2.2.2 淡水鱼类 |
4.2.3 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 |
4.2.4 兽类多样性现状 |
4.3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3.1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3.2 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3.3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
4.4 东营市景观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
4.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特点 |
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1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总论 |
5.1.1 规划理念 |
5.1.2 规划原则 |
5.1.3 规划依据 |
5.1.4 规划目标 |
5.1.4.1 总体目标 |
5.1.4.2 分期目标 |
5.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
5.2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 |
5.2.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规划 |
5.2.2 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规划 |
5.2.2.1 斑块规划 |
5.2.2.2 廊道规划 |
5.3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3.1 乡土植物保护规划 |
5.3.2 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种类及保护建议 |
5.3.3 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规划 |
5.3.3.1 城市绿地植物树种推荐 |
5.3.4 野生植物保护规划 |
5.3.5 入侵植物防治 |
5.3.6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5.3.6.1 保护范围 |
5.3.6.2 保护措施 |
5.4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1 鸟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1.1 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鸟类 |
5.4.1.2 东营市鸟类栖息地保护布局 |
5.4.1.3 湿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
5.4.1.4 林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
5.4.2 鱼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2.1 鱼类栖息地保护 |
5.4.2.2 鱼类栖息地修复和构建 |
5.4.3 两栖爬行类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
5.4.4 兽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
5.5 东营市遗传多样性保护规划 |
5.5.1 黄河三角洲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 |
5.6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 |
5.6.1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5.6.1.1 湿地自然植物群落保护规划 |
5.6.1.2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提升 |
5.6.2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5.6.3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黄河三角洲果树春季复剪技术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松土及生草对几种木本园林植物根际土壤性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D]. 芝祥红.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基于卫星遥感的苹果果园分类和估产模型研究[D]. 刘羽.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晚清惠民县黄河水患与社会因应[D]. 张凤娜. 山东大学, 2021(02)
- [4]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渭北旱地苹果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马艳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6]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D]. 陈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7]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水鸟栖息地改造设计研究[D]. 季缘.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D]. 赵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D]. 孟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10]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 史成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