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体会论文_张庆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体会论文_张庆辉

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循环内科 16345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科常见病,该病具有较高的肺栓塞发生率,会引起猝死或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不良后果。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00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KGF)20例,疗效肯定。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并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0.35±9.93)岁。急性DVT70例,慢性DVT30例。中央或全肢型DVT67例,周围型DVT33例。双下肢DVT6例。本组病人全部行下肢静脉顺行性造影证实。心脏彩超提示肺动脉压升高,经胸部CTA证实肺栓塞15例,其中全肢或中央型DVT17例,周围型DVT1例。凝血全项提示高凝状态89例,D-dimer>0.3mg/L71例。

1.2方法

全部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巴曲酶5u/日14天一疗程,经患肢溶栓治疗。抬高患肢,同时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及适当应用利尿剂消肿治疗。对于全肢型或中央型DVT,采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合并肺栓塞病人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防止再次栓塞后,抗凝、溶栓、扩血管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的放置分穿刺法和切开法两种。穿刺法步骤:①穿刺进入股静脉,换入导鞘,造影观察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及位置,有无结构变异。②明确双肾静脉位置。③测量下腔静脉直径。④依次8-12F扩张股静脉。⑤放置KGF。如双下肢DVT或血栓累及下腔静脉的病人,也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按①-⑤法置入KGF。对于肾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无条件放置滤器的病人,可将滤器放置于肝、肾静脉之间。切开法步骤:经大隐静脉可切口进入股静脉按①、②、③和⑤操作省略④步骤。抗凝、溶栓治疗达一到二疗程,待肢体肿胀消退后,口服蚓激酶,培达或拜阿司匹林、潘生丁,并穿医用循序减压袜治疗。

2结果

全部病例症状得到改善,其中80例症状完全消失。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20例,其中全肢或中央型DVT15例,周围型DVT5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未放置滤器组80例,全肢或中央型DVT35例,周围型DVT45例。合并肺栓塞15例,全部放置KGF。有4例病人静脉造影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全肢型,1例中央型,1例周围型。但拒绝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出现肺栓塞,补放下腔静脉滤器。穿刺法放置滤器22例,出现髂股静脉血栓2例。切开法放置滤器4例,无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1—22个月,无下腔静脉滤器移位等并发症,全部病例无肺栓塞发生或复发。

3讨论

3.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传统抗凝治疗使用肝素出血等副作用多。近年来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LMN heparin)取得很好效果。低分子肝素抗因子Χa作用相当于普通肝素的3倍[1],保留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而对血液总的凝固性影响较小,出血与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当作为首选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我们采用巴曲酶,不用尿激酶、链激酶。巴曲酶除具有溶栓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粘度、血脂,减少血小板数量,抑制其粘附及聚集功能,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2]。其可促进陈旧性血栓的溶解和加速血栓的机化、吸收。

3.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手术及药物治疗,最终治疗效果较满意。但该病具有较高的肺栓塞发生率,会引起猝死或心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本组有8例病人因经济原因未放置滤器,出现肺栓塞后补放滤器。我们认为发病时间长短不是放置滤器的适应症。适应症是中心型和全肢型DVT患者或合并肺栓塞的各型DVT患者。KGF的应用明显降低了急性肺栓塞的发生[3]。本组一双下肢DVT病人,患病7年后出现肺栓塞,经放置滤器,抗凝、溶栓、扩血管治疗好转。穿刺法放置KGF,虽经多次革新因输送器管径原因,仍可损伤股静脉,其损伤破口约为3mm-5mm,术后易形成穿刺处血肿、股静脉血栓、动静脉瘘等。本组穿刺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4例。切开法放置KGF,股静脉无损伤,滤器放置后直视下缝合大隐静脉切口,局部无需压迫止血,术后可放心进行抗凝等治疗。本组无并发症发生。我们认为放置KGF首选切开法,但操作较复杂,且需要有血管外科的基本功的医师才能完成,不易掌握。对于双下肢DVT或血栓累及下腔静脉的病人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法放置KGF的绝对适应症。我们认为切开法放置KGF,大隐静脉的切开点应距股静脉入口处0.5~1cm范围内,以保留其位于筛筋膜前壁内的第二对瓣膜,防止术后瓣膜功能不全。术侧内踝大隐静脉维持1:10肝素盐水连续灌注,可防止因大隐静脉阻断而形成的血栓 [4]。

参考文献:

[1]李敏,王建伟.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17):367-368.

[2]刘宏,梁晓雅.循证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1228-1230.

[3]柳松,班东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并发症治疗进展[J].天津医药报,2011,39(7):665.

[4]董梅,齐宝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1,32(6):51-52.

论文作者:张庆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3

标签:;  ;  ;  ;  ;  ;  ;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体会论文_张庆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