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神“机”妙“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上论文,思想品德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算是初中学生数理化等理科教学必不可少的学习形式与方法,思想品德课似乎与之风马牛不相及,但计算却可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文谈一谈计算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计算让学生的课堂体验真切具体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可见,获得真切的体验与感悟是学生将道德准则内化为道德观念,外化为自觉行为的重要条件与基础。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获得体验,达成情感体验与认知的有效统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结合相关内容“算一算”是个很不错的做法,我们结合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七年级“养家的父母最辛苦”课堂教学片段:
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心爱的家付出了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根据课前的小调查来算一算,看看爸爸妈妈每年在我们身上所支出的费用,算算这些费用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然后再算一算这十几年来爸爸妈妈为抚养我们长大一共支出了多少。
学生一边计算一边讨论。(学生交流略)
教师: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同学们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父母在自己身上一年会有那么大的花销,由于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在子女身上的花费占了家庭支出的第一位,很多家庭抚养子女的费用占父母总收入的50%以上,抚养子女已成为父母沉重的负担。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今天算了才发觉我们原来用掉了那么多钱,父母为抚养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可以想象,学生对平时自己每天的花费已习以为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大支出源,没有想到自己的开支如此之大。但当他们拿起笔一点一点计算的时候,每个答案的出现都会让学生内心泛起阵阵波澜,都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触动,这一刻,学生真切体验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分量,体验到了父母的辛苦及对自己一份沉甸甸的爱。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一书中写道:“离开情感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学生在演算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真切、具体、实在的,“感知父母肩挑的家庭重担,感受父母养家的辛劳”的教学目标也就在这算一算中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二、计算让学生的课堂认识直观感性
如今,虽然思想品德课教学手段丰富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了,但“知”而不“信”、“知”而不“行”的问题仍困扰着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仍是落实教学有效性的瓶颈问题。为什么学生“知”而不“信”、“知”而不“行”?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但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因为“知”的体现形式不够直观、感性,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与他们的内心世界有距离,只能停留在纸上和口头上。如何让“知”内化,让学生“知”而“信”、“知”而“行”?有专家认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化是个体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筛选、认同与接纳,将其纳入自己的思想品德之中,变为自己的观点与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而要让“知”真正为学生所认同与接纳,变为自己的观点与信念,就必须让学生的课堂认识直观、感性,接近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例如,师生共同探讨六年级“勤俭节约”这个话题时,教师课前了解到学生午饭浪费严重这一现象,并没有简单直白地评价学生的行为,而是出示了以下计算题:
如果每位同学每天午饭倒掉75克米饭,以上海市现有在校中小学生120万人计算,一天大概倒掉米饭多少公斤?如果再以每人每天需要米饭400克计算,这些倒掉的米饭可以够一位同学吃多久?如果我们每年在校读书时间为200天,一年下来大概倒掉米饭多少公斤?这些倒掉的米饭可以够多少位同学吃一年?
算出的数据震撼了所有学生。“午饭真的不能这样浪费了!”许多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种感受是实在的,它使得学生的道德认识变得那么直观与感性,过去对于“勤俭节约”只是嘴上说说而已,道理人人都懂,内心却未必信服,行动未必体现,而现在午饭这个话题使学生的道德观念有了一次提升。也许学生还不能马上将“崇尚节约,不浪费”这种道德要求放入日常的生活场景,但起码在目前的午饭浪费问题上情况会有某种改观。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主体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使主体和外界刺激不断达到平衡,促使主体的认知图式不断地发展,实现由外部到内部的转化。结合心理学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演算过程中不断接收到新的信息,引起内心反应,产生直观、感性的课堂认识,并将外在的道德准则和自身原有的品德基础加以对照,进行判断和选择,同化、顺应、吸收,产生新的成分,形成新的结构体系,从而提升了自己的品德层次。
三、计算让看似空泛的结论真实可信
由于年龄或阅历的限制,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些观点或道理学生无法通过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要让学生对这样的内容产生信服感,比较好的方式是由学生去寻找相应的材料,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通过观察、比较、演算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得结论,由数据产生结论,让结论验证道理,这样的道理与观点学生岂有不信服的?例如九年级国情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我国进入小康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恩格尔系数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到的改革开放前父母小时候家里的收入与支出情况、现在家中的实际收入与支出情况分别算出每个家庭过去与现在的恩格尔系数,再算出整个班级的平均恩格尔系数,学生会发现每家每户的恩格尔系数不同,但都有个趋势,那就是恩格尔系数明显变小了。
虽然学生对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直接的感受,我国已进入小康阶段也只是一个看似空泛的结论,但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看到数据的时候,书本上的结论就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了。
四、计算让相对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温家宝总理有个著名的“乘除法”论断: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这个简单的“乘除法”使一个深刻的道理瞬间简单明了,这就是算术在特定条件下的魅力,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不妨学学温总理的智慧。有位教师就进行了尝试:
在学习九年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关内容时,请学生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环境与人口状况来算一笔账。
1.请在下面算式里填上恰当的内容:
()×13亿=很大很大的问题
()÷13亿=很低很低的水平
2.思考:你从这道题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这道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就资源、环境与人口问题,学生可以填入很多内容。在填入内容的同时,学生对相应结论也心领神会,一些深奥的道理无须教师口干舌燥地讲解,简单的“加减乘除”显现出它的魔力。计算之所以能让相对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是因为数据的呈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旺盛的兴趣帮助学生抑制学习中的疲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感知、想象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计算过程中,学生精力的投入与思维的活跃使本来较为深奥的道理理解起来更简单了。
计算这种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课的不同教学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学导入时的计算往往使新课教学引人入胜;授课过程中,计算能让课堂激起高潮;收尾时计算又让课意犹未尽,容易实现德育的课外延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促进各项教学活动走进学生心灵。”由于计算是一个全员参与动手动脑的过程,无疑对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性的师生与生生互动,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