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发生变化:志在“回归亚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日本论文,外交论文,发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即提出了“脱亚入欧”的战略;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又提出“脱亚入美”的口号,极力摆脱自己作为亚洲国家一员的形象以“入欧美”为荣。在战后初期日本处于美军占领下,日本无外交可言,一切由美国来包办。旧金山对日和约签订后,日本虽获得“独立”,重新回到了国际社会,但由于受日美安全条约的制约,日本政府在外交上一直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向美国一边倒。可是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外交也开始逐步发生变化,由过去的追随美国,向美一边倒,转向“重视亚洲”主张“自主独立”。冷战结束后,日本外交更加重视亚洲价值,全力“构筑亚洲新秩序”。
一、日本回归亚洲的背景
1.冷战结束后, 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代替美苏两极对峙的态势。 并在世界逐渐向多极化过渡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西乱东稳的新局势。西方普遍不振,有些国家政权更迭频繁,前苏联西部地区纷争不息,南斯拉夫内战不断。与此相反,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亚洲热点趋于缓和,局势相对稳定。亚洲各国正都专心发展本国的经济。其中,亚洲四小龙、东盟的经济发展非常显著。中国也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稳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30年前,亚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及美国的一半、西欧的三分之一。到1992年,已占美国的70%,欧共体的三分之一。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亚洲形成一个潜在的、极富吸引力的大市场。这一切促使日本重新认识亚洲的价值。
2.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提出了“政治大国”的发展战略,意欲作为“国际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战后,日本一直专心致力于经济发展,建立经济强国,以此来恢复自己正常的国际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对外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不再依靠经济实力仅仅争得一个普通国家的国际地位,而是还要追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1983年7月,中曾根首相第一次提出了“政治大国”的口号, 以此更加明确了日本的对外战略目标。他说,“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增加其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显然,日本把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过渡摆到了头等重要地位。“回归亚洲”又是实现“政治大国”的一个重要步骤。为此,日本提出具有长远性战略目标的亚太政策,积极开展亚太外交,将亚太作为其迈向政治大国的出发点。近几年,日本不断增加对亚洲的投资,提出“东亚经济圈”设想,这不单纯是经济行为,而是要以经济援助换取政治资本,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实力。
3.日本“回归亚洲”又是为了利用亚洲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目前,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世界任何国家都很严重。到本世纪末,65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将占四分之一。日本将出现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是接受因劳力不足而产生的经济的低增长现象,还是从国外吸收劳动力?这是日本将要面临的一大难题。亚洲是劳动力流动化非常明显的地区。日本如果能够从亚洲各国吸收劳动力,培养更广泛的人才,将很顺利地渡过劳动力不足这一难关。因此,只有立足亚洲,贡献于亚洲日本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顺利地吸收亚洲大量的优秀的劳动力。
二、日本回归亚洲的战略步骤
为了有效地实施回归亚洲战略,日本根据亚洲地区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将日本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分为四个层次,这也是日本回归亚洲的重要战略步骤。
第一层次是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中日关系在日本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处理与发展中日关系,一直是日本政府的重要课题。1972年9月,中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日本先于美国恢复同中国的外交关系。这是日本外交的重要转折点。此后的20多年里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日中关系。1984年,中曾根首相发表题为“日本的选择——争取世界和平的战略”,指出日本的“政治大国”外交战略有五大内容,其中的一项是发展中日关系。这反映出中日关系在亚太战略中的地位。1991年,官泽喜一首相明言,是美、日中关系同等重要,其后的各届首相都有同样的表示。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时,日本政界的核心人物积极推动江泽民总书记和日本天皇的互访,实现了日本天皇有史以来第一次访华。目前,日本政府对华政策仍将以“世界中的日中关系”为基础框架。所谓“世界中的日中关系”,即“向世界开放的、为世界做贡献的日中关系”。日本如此重视中日关系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大国,也是亚太地区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到2010年或2020年很可能成为经济大国,中国将为对亚太地区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心作出贡献。因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中日关系把中日关系积极地纳入到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轨道。今后,总的来看,中日关系将以“友好”与“合作”为主流。
第二层次是日本与东南亚的关系。日本是一个岛国,人口密度大、幅员有限,资源贫乏,离开外部世界很难发展。战后,日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向外寻求资源和市场以求生存。冷战的国际形势中断了日本同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因此,日本自然地将目光转向了东南亚。东南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成为日本工业原料的主要供应地,而且又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品市场和重要投资场所。日本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为日本后来的经济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的确立,日本对东南亚的重视程度更加提高了。全面发展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成为日本外交的又一重要支柱。近年来,日本十分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政治关系,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是因为一方面东南亚各国在构筑本地区政治安全机制的过程中,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持;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赖于日本的资金和技术。这就为日本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1993年1月,宫泽喜一首相访问东盟四国,强调日本、东盟、 印支之间建立共存共荣、互利互惠关系。村山富市首相上任仅两个月后,就访问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越南四国,以忏悔者的身份,对在二战中日军的侵略行径“表示谢罪”,在政治上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日本的战略意图,显然是以“吸收扩大”的方式将东盟、印支纳入其地区经济集团。可以看出,日本是利用东南亚这一舞台,为自己推进亚洲战略服务。
第三层是日本与朝鲜半岛的关系。早在1965年6月, 日韩两国缔结了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基本条约”。30年来,两国间虽出现过不少争执,但双边关系仍有所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91年1月,海部首相访问韩国,与卢泰愚举行会谈,宣布, 随着朝鲜半岛及国际局势的变化,彼此应拓宽外交视野,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从东北亚和全球角度出发,构筑能在国际问题上发挥作用的两国关系。日本又与韩国达成“日韩关系新时代三原则”,即加强两国的伙伴关系,增进相互交流、合作和理解;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繁荣做出贡献;共同解决全球的各种问题。其后的各首相都表示,要认真解决日韩间在历史、贸易、技术转让等方面的问题。这标志着日本正推动日韩关系为各领域、各层次的全面睦邻友好的新时代迈进。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日本同北朝鲜尚未实现邦交正常化。1990年以来,两国不断进行改善关系、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努力。1990年9月,自民党、社会党联合访问北朝鲜, 与北朝鲜劳动党发表三党联合声明。打开了实现双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1991年1月, 日韩正式开始建交谈判,到1992年10月中止谈判为止,共进行了8轮谈判。
1994年10月,美朝签署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之后,日本重新加快了改善同北朝鲜关系的步伐。在朝鲜核危机基本解决后朝美两国朝着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方向发展的条件下,日本已显得被动与落后。另一方面,朝鲜半岛局势及其发展也与日本的安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日本积极某求改善同朝鲜的关系,加强对朝鲜半岛问题的影响。目前,日本政府以“日朝邦交正常化”为目标积极展开对朝外交。今年3月底 ,由前外相渡边美智雄为团长的三执政党代表团访问北朝鲜,并同北朝鲜签署了“关于恢复日朝会谈的协议”,日朝又恢复了谈判。日朝邦交正常化的进程取决于朝鲜的内政外交以及朝鲜在对日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虽然日朝谈判之路不会平坦,但两国邦交正常化已是大势所趋。总之,日本通过对朝、韩的“双轨外交”增强了对朝鲜半岛的干预能力,改善了日本在东北亚的国际地位和安全环境。
第四层次是日本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是日本的“建设性伙伴和重要邻国”。随着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日本准备插足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开发,设法把它纳入亚太经济圈。但是,北方邻土问题仍然制约日俄关系的发展。只要领土问题得不到顺利解决,日俄关系就很难实现正常发展。在俄罗斯局势难以较快稳定和俄国内反对将北方四岛归还给日本的主张仍占上风的背景下,日俄关系的发展将是充满矛盾和曲折的。
三、“回归亚洲”政策在日本“国际新秩序”构想中的地位
日本“回归亚洲”是迈向“政治大国”的第一乐章,是基础和关键,也是其描绘的国际新秩序构想的重要部分。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秩序和力量分配需要新构架。1990、1991两年的日本外交蓝皮书等重要文件集中阐述了日本的国际新秩序构想以及日本在90年代的外交总战略。阐述日本要达到三个主要战略目标:一是建立分别以美、欧、日为主导的三极世界,日本应当成为世界政治力量的一极。二是通过日美“全球伙伴关系”开展“大国外交”,积极参与重大国际事务,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三是作为实现前两个目标的基础和后盾,把亚太作为日本牢固的战略基地。
从这些战略构想中可以看出,“回归亚洲”在日本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地位。如果没有亚太这一基础和后盾,日本很难在构筑世界新秩序过程中发挥作用。为此,战后一直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日本外交,发生了不大不小的而且是质的变化。日本开始推行“多边自主外交”,重视亚洲的作用。1993年7 月的《中央公论》月刊上发表题为《争取在亚洲恢复地位》的文章,指出事事面向欧美的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日本外交重新重视亚洲价值。这番话虽受到美国及日本国内亲美派的批评,但也表明,在日本政府内“脱美入亚派”开始抬头。日本奉行真正的适应冷战后时代的外交政策乃大势所趋。当前,日本立足亚洲战略的基本轮廓已经清晰。其基本点是:以扩大经济援助和加强经贸关系为先导,发展亚洲国家多层次、全方位的外交关系,力争将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发展到符合本国利益的最佳水平,从而建立亚洲势力圈。日本在开展亚洲外交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第五次ODA中期调整目标所规定的1993—1995年ODA总额为750亿美元,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同时强调包括印支3国的东南亚将是ODA的援助重点。目前,日本对亚洲的贸易和投资额均已超过美国居第一位,ODA的2/3用于亚洲,成 为亚洲的最大援助国。国际上普遍认为,日本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居于“无法取代的主导地位”,并且亚洲的未来也直接关系到日本的和平与繁荣。日本不仅要在亚洲的经济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在政治和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90年代初,日本积极参与柬埔寨问题的解决,并派遣自卫队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持和平活动。自1992以来,又积极推动亚洲各国进行安全对话,以便在亚洲安全体系中发挥作用。日本已由过去的单纯经济方式转为通过经济、政治、军事方面全方位参与亚洲事务,要为建立“亚洲新秩序全力以赴”。
日本的亚洲战略,在日本构筑国际新秩序中占主导地位,但它带有明显的政治和军事色彩,隐藏着主宰亚洲的战略企图,以其国家利益为根本目标。这与亚洲各国的根本利益不相符和,从长远来看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加之,在二战问题上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人们将更加怀疑日本的亚洲政策所能带来的后果。199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日本国会虽通过了“不战决议”,但缺乏诚意。这一切降低了日本在亚洲各国的信任度。因此,日本实现“回归亚洲”战略的道路将是非常坎坷的。当然从日本已积蓄的能量及积极进取的政策取向看,它作为大国在亚洲发挥作用将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日本政府采取何种方式的问题。如果日本政府能够处理好自身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将能带来亚洲的繁荣和稳定,也定能促进自身今后的长足发展。
标签:日本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