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思想创新的宣言书
——《道德经》首章新解说
福建 谢清果
摘 要: 《道德经》是一部理身理国的宝典,历来被后世理解为修齐治平的指南。本文以首章为例,阐释了《道德经》是一部开创中国思想创新的宣言书,即老子启发世人当在不断地注重自我反思与超越中,为奇思妙想的涌现创造最合适的创新思维模式。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思想创新 首章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思想源泉。两千多年来,中华先贤大多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从而在修身、齐家、治国与平天下方面开创了不朽的功业,究其本质,笔者认为关键是《道德经》能够启发世人不断创新与超越,因为“道”本身就是可道,却非常道。本文以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版本,以首章为例,进行导读,力求在当代语境下,发挥《道德经》古为今用的永恒价值。
原文与今译
体道第一
课题结题后经费存在结余的情况较为普遍,按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应原渠道上交,但部分单位仍把经费留存在课题承担单位,部分课题负责人认为这部分结余可自主支配,便随意对其进行开支,用于不合规差旅费、招待费等支出报销;部分课题承担单位认为其应由单位自行支配,故转入单位大账,再按一定金额比例返还课题负责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
道是可以被言说的,但言说出的“道”不是恒常自在的道。名是可以被命名的,但命名出的“名”,不是恒常自适的“名”。无名,是天地的始源;有名是万物的母亲。因此,恒常保持无欲的状态,便能够观察天地创生变化之妙;恒常保持有欲的状态,便可以观察万物运作的边界。这两种精神状态都有同一源头,名称不同,但说的是同一对象。(这一对象)玄妙之又玄妙,是创造众多奇妙思想的入口处。
章句导读
1.“道可道”。第一个“道”是老子独创的哲学概念,用于表述天地万物的总源头。“道”范畴的提出标示着中国哲学的诞生,老子因此被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之谓道。”《释名·释言语》:“道,导也,所以通导万物也。”“道”的原始意象是“路”“走路”,进而延伸到引导通达目标的含义。
4.“非常名”。“名”诚然可以命名,但是“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第32章)。“名”毕竟是人制造出来的,是为了方便认知与交流的需要。“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管子·心术》)但名却并不能自身显现出所名之物的一切现象与本质,因此,所命之名不是常名。“常名”就是那个可以涵摄丰富鲜活的认知对象的一切属性的名称。而这样的名称是对可名之名的含摄与超越。例如恒星之名,是一种可名,但并不能指明其实恒星不恒,恒星也在运转,只不过处于相对缓慢的位移中。因此,可名之恒星无法穷尽恒星之为恒星所规定的那个“常名”。
10.“同谓之玄”。何以“玄”呢?《说文》:“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抱朴子·畅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能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或许,玄正是表征人在意识活动时,似乎有脑洞洞开的体验,或者感叹人的意识何以有如此源源不断的思想,如泉水一样冒出来。总之,这个“玄”是用来称赞意识的创造力。范应元说:“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义。”(《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吴澄:“玄者,幽昧不可测知之意。”(《道德真经注》)
3.融入高校专业背景。想要在高校导视系统设计中应用文化因素,我们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高校各学科的专业背景。在我国,高校的建设一般都有其学科侧重,并设置了国家或是省级重点专业,因此,在文化因素运用于高校导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好的将高校专业背景以及学科文化运用到高校导视系统的设计之中,如此一来,观者就能够更好的通过校园导视系统来感受高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学术氛围,进而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
沈善增认为,先秦时“道”无“言说”义,这一点李若晖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诗经》中“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此中的“道”即普遍言说。并引汪维辉的研究成果:“‘道’在上古有时作‘说’讲,词义偏于‘谈论’‘称道’,而且出现频率很低。”(李若晖:《老子集注汇考》(第一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2—123页)
11.“玄之又玄”。何以玄上加玄呢?人的意识活动经验告诉我们,此时此刻的奇思妙想,必将为彼时彼刻的千方百计所取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思维的特点,也是思维的魅力所在。就像《老子》第一章寥寥数句,居然引发了千百年来无数学者的探究,许多奇异思想迭出,成为“老学”,一门万世不竭的学问。
7.“常无欲,以观其妙”。此句之常,别有用意。说明无欲作为一种人的心意,是“至虚极,守静笃”(第16章)的一种佳境。“常”强调了“无欲”是需要不断加以修持的一种精神升华术,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亦即“为道日损”的坚持。在这种“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状态下,人后天的主观意识退位,人天真地与道合一的本性得以发扬,智慧洞开,即“天门开阖”,有“明白四达”之效。这时之观当是“涤除玄览”之心观,心静如镜,可纤毫毕现,可谓观其妙。观妙之境在于“合”,即体现了道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创生性。“妙”,“理微谓之妙”(荀悦《申鉴》),深邃的道理令人妙不可言。王安石、俞樾、高亨、陈鼓应等人持“常无”“常有”为读,可备一说。
3.“名可名”。《释名·释言语》:“名,明也。明实事使分明也。”前文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强调的是一种理论思维,一种价值取向。在现实中会表现为“名可名,非常名”。因为老子第一次用“道”去表达那个作为“万物母”的存在。第25章,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有了“道”这个名,就开启了中国先民追问自身存在的终极问题。自觉超越经验世界,去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法则,从而为人自身安身立命寻找更坚实的支点。因此,作为“道”的那个实在,是可以命名,且已被命名为“道”。
值得注意的是,汉简《老子》“可名”作为“可命”。
色彩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色彩并不属于任何物体,仅是物体选择性吸收、反射可见光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受环境影响,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色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由此可见,对城市进行色彩设计时要与当地的气候特点、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也只有这样,才可达到理想效果。基于兰州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在选择色谱时可以考虑与周围环境色同类或者近似的色彩,达到对自然环境的再现。同时可以提高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这样既可以使新区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又可以从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呼应。
第二个“道”,两千多年来,通常将“道”理解为动词“言说”。因为“言说”之意与下文的“名”相呼应,有言说必当有名。当然,也有人将此“道”理解成“导”,实践之意。孤立来看本句,似乎是可以解释得通。但结合下文的“有名”“无名”“有欲”“无欲”“众妙之门”应当还是“言说”更妥当。言说与欲相连,言说表达了言说者的观点、态度与立场。言说与“众妙之门”相关,也体现在言说开启了妙不可言的大道意境之门。试想,没有“言说”,没有对道的把握、理解与诠释,道是被遮蔽的,没有思维的运思,道既不可言,更不可导。道只有征服了人心,才能被实践。因此,道是可以被言说,而最理想的言说,正是“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5章)。道通过言说这个桥梁流淌到世人的心里。“可道”之道的提出,明示老子认为道固然有玄的一面,但道毕竟是可以被认识的,也是可以被实践的,亦即可以被验证的。“道纪”(第14章)一词正是表明道可以把握、可以运用,既可以回顾历史,也可以开拓未来。
蒋锡昌解曰:“‘常名’者,真常不易之名也,此乃老子自指其书中所用之名而言。老子书中所用之名,其含义与世人习用者多不同。老子深恐后人各以当世所习用之名来解《老子》,则将差以千里,故于开端即作此言以明之。”(《老子校诂》)
5.“无名,天地之始”。《说文》:“始,女之初也。”《释名·释言语》:“始,息也,言滋息也。”历史上有些注家,当代也有少数学者将此句句读为“无,名天地之始”。对此,蒋锡昌说:“司马光、王安石、苏辙辈读此,皆以‘有’字、‘无’字为逗,不知‘有名’‘无名’为老子特有名词,不容分析。三十二章‘道常无名……始制有名’;三十七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四十章‘道隐无名’;是岂可以‘无’与‘有’为读乎?”诚然如斯。由于可道之道,非常道,非常名,所以老子用“无名”这一认识论的概念来表述“道”。《庄子·知北游》:“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不当名。”道这个存在不能用具体的名来表达,只能用“无名”。本章总体上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如何认知与把握“道”。道是先天地生,能生天地万物,故为开始。天地的创生源于“无名”,即道。从根本上讲,道是无名的存在,道并不是“无”。《老子》第40章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是在有形、有名之义上讲的;无,正是在无形、无名之义上讲的。此句表达的是天下万物生成论意义,自然是天下万物都应当有个共有的源头,而这个源头是不同于万有之有,故而称为“无”。这个“无”并非真无,空无所有,而是无名之无,不可名之“无”。
6.“有名,万物之母”。《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这里引申为本源之意。有名,是用以区别万物的。有名则必有形。有名所指向的都是可以经验的存在,而道是超验的存在。万物之母各为万物自身,如鸡之母还是鸡,而一切事物——“万物”也应当有个共同的母亲——有名。此名,是“大象无形”,亦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类似于阴阳这一源于向阳和背阳的抽象概念。它不是具体的事物,但又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此种状态称为“有名”。
程颐在解恒卦时说:“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动则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凡天地所生之物,虽山岳之坚厚,未有能不变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也。”(《周易程氏传》)道,常道、恒道,强调的正是,道是变这一点是不变的。道周行不殆强调的正是变,而“独立不改”强调的正是其永恒自在存在的不变性。道以变的形态表现其不变的存在特性。
8.“常有欲,以观其徼”。“有欲”,当指在日常感性和理性的生活意识情境下,可以分析探讨万物运作的轨迹与边界。“徼”,音j iǎ o,边界的意思。《玉篇》:“徼,边徼也。”《字汇》:“徼,境也,塞也,边也。”有欲观徼是人处在“智”的状态下,对世间万有的感知、认知、评判与价值认同等知行活动。观徼之境在于“分”,重在掌握“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16章)的状况。运用因果关系,分析和掌握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掌握其运作的法则。
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是什么,历来争论不休。有强调有(名)、无(名)的,有强调有欲、无欲的。笔者更倾向于后者。有欲和无欲都是人意识的两种状态或两种境界,或可称为显意识与潜意识的两种认知状态,它们都源于人自身的意识,是同一颗心在不同情境下的意识活动,即“同出而异名”。
出苗前浅耕1遍,既可除草又可提高地温;幼芽顶土时再进行1次浅培土、深松,苗出齐后进行铲趟提高地温,发棵期再进行铲趟高培土,可起到多层结薯、促进块茎膨大的作用。
老子于此称赞了人类意识的创造性。作为史官,他能感受到人类自身的进步、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思想进步,因此他才将人作为宇宙间的“四大”之一。他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第25章)人何以可为“四大”之一呢?他接着分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人能够效法天地道,这是人获得与天地道并称的资本。人能沟通天地,能够尊道贵德,可不伟大乎?
2.“非常道”。常“道”,指道本身,即恒常自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常道”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对“道”的确证,即道是恒常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道具有对万事万物的先在性。而“非”的运用,则告诫人们,“可道”之道与“常道”之道毕竟不能等同,就好比语言与对象之间不能等同一样。可道之道作为认识与实践的结晶能够反映与表达客观自在的道,但只可能表达一定历史与现实条件下的层次与水平,而常道是跨越时空的存在,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穷尽的自在对象。
12.“众妙之门”。“众妙之门”,其实就是好比站在长江头,感叹人的思想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老子在本章重在强调了思维运思的基本规律,那就是思维活动与创造力是永不枯竭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要不断超越人类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扬弃前人的思想成就,而不能让前人的闪光思想成为阻碍进一步思想创新的绊脚石。“门”作为入道的隐喻,期盼世人能够登堂入室,开启人类思维的宝藏,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奉献。
用空白血清制备低、中、高浓度的质控样品,每个浓度质控样品取6份测定作为日内精密度,连续检测3天获得的结果作为日间精密度。向空白血清中加入低、中、高浓度的标准品,每个浓度各取6份,通过计算检测值与加入的标准品的比值,取平均值得到回收率。结果表明,各药物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平均回收率在90%~110%。见表4。
整章通解
本章河上公用“体道”来概括主题,展示了中国圣贤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之道是体验性的,是经验性的,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复归于生活的。老子在本章中用深刻简洁的语言传达出如何识道、体道、得道的根本方法与路径。从识道而言,道是可以言说、可以认识、可以分析,但言语所表达的道,只是盲人摸象而已,不能直接等同于道本身。语言只是给予我们认识天地万物的工具,但它始终不是万物本身,更不是道本身。因此,还需要复归生活,复归心灵的感悟。同时需注意,运用的工具即语言本身,是不可靠的。固然语言是意义的家园,但道并不能完全用意义去说明。因此,对语言本身当注意如同过河筏子一般,得意而忘言。从体道而言,道不仅是用语言去认知和表达的,更要用心灵去体验,这就是无欲观妙,有欲观徼。在心灵不断的调适状态下,用感性、理性乃至悟性的思维方式去从个别、局部、片面的认知,进入整全的、一体的、贯通无碍的认知。就得道而言,这样的认知进路,是很玄妙的,非常玄妙,以至于使人类成为追光少年,畅游在大道无边的太虚之境中。
可道与常道如同白马与马的关系。马是常名,白马是可名。常道是事物背后的本质与规律的最终决定者,而可道仅是具体事物背后自身的本质与规律。《尹文子·大道》:“名者,名形也。形者,应名者也。……今万物具存,不以名正之则乱;万名具列,不以形应之则乖,故形名者不可不正也。”名是用来表达形体的,道则没有形体,自然无名。有名的都是具体的事物。因为“道”并不是指称道的那个对象的“名”,而是它的字。“字”只是在一个人成年时所取的,并非原来的名。“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礼记·郊特牲》)孙希旦集解:“既冠而字之,敬其名而不敢称也。”可见,老子用“道”字表达了对“道”这个作为宇宙创生者和万物生长化灭的原动力的客观实在的敬畏。期盼世人能够得道而忘言,甚至忘掉“道”本身。
上述治疗每次取穴3~5个,每穴每次按压3 min,按压3次;2~3 d贴压一次,双耳交替使用,10 d为一个疗程。
“道”范畴作为人类存在觉醒的标志性成果,老子告诉世人,能够悠游于有(名)与无(名)之间,不拘于无而沦为玄谈,也不拘于有而陷于“知见障”之中。既要明白道作为不同于万物之有名的那个存在——无名,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与推动者,又要掌握无名在有名之中。万物之有名,编织了万物的关联性,而这一切则是通达道的门径。道必须在行进的“道”上才能悟到,道的威名必当在有名与无名的张力中显现,而这样的过程是玄妙的,玄妙之又玄妙,以至于开启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创造与创新的大门。
《道德经》首章的重要价值在于告诉世人,在学道、明道、体道、证道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道”是永恒流转的,个体对“道”的感悟与认知都是暂时性的,需要不断地自我否定与超越,否则,已有的认知就会转化为进一步认知与创新的阻碍,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经》是一部思维创新的宝典,是作为史官的老子继往开来,把先圣的智慧在他那个时代进行了创造性提升和创新性发展,其最核心的贡献便是教给后人“思维创新论”,即在可道与常道、可名与常名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进而在有欲与无欲的交织中观徼观妙,从而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开启玄妙之门,创造不朽的人生功业。
等他看清老太医饱经风霜的脸,还有他清澈目光中饱含的悲悯,却一下子明白过来:这个老人家,其实跟我一样,也是世上最苦之人。只不过,他是曾经,而我是眼下。
作 者: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道德真经精义》《和老子学传播》《老子大道思想指要》等著作20余部。
编 辑: 杜碧媛 dubiyuan@163.com
标签:老子论文; 《道德经》论文; 思想创新论文; 首章论文;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