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同视角下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

创新协同视角下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机理与对策研究

郭 峰,黄 杨,袁瑞佳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

摘要: 在明确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对特色小镇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前提下,解析特色小镇竞争力演化实质,探究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作用机理,据此提出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对策。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它们通过协同作用,促使特色小镇产业、文化、生态三大竞争力发生演化并产生生命周期下的差异,在增强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推动三大竞争力各自提升并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特色小镇整体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 特色小镇竞争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其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国内已有包括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等27个省份制定了促进特色小镇发展政策文件[1],特色小镇建设呈蓬勃之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特色小镇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如产业发展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融资渠道缺乏、行政干预过当及制度环境有待改善等[2-3]。如何提升特色小镇发展的动力,增强特色小镇竞争力,是实现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指出,特色小镇的发展符合“循环社会型城市”的发展理念[4],要推动特色小镇良性化运行,就要树立关于地球与人关系的正确认知,要增强创新能力,在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新动力和特色竞争力[5]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特色小镇的创新问题进行探讨,尤其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比如,叶爱山[6]认为科技创新可以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动力,优化产业结构,并有效解决特色小镇的潜在矛盾;朱莹莹[7]指出要将特色小镇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破除束缚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等等。学者们纷纷在肯定了技术与制度创新对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性,却很少从二者协同驱动的视角研究特色小镇的相关问题。因此,本文以特色小镇竞争力为研究对象,从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的视角深入解析特色小镇竞争力的演化问题,探究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对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对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正向驱动作用,以及指导特色小镇通过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以保持可持续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创新协同与特色小镇

1.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利用新技术创造出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在市场中被首次应用并产生市场化价值的全过程[8]。它有利于实现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一个“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平台的目标。首先,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特色小镇产业机构,还能推动新兴产业的导入及孵化,提高产业的核心价值。其次,技术创新能够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化系统建设提供核心关键技术,为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更为高效的手段,营造一个智能、舒适、绿色的生活空间。再次,技术创新下基础设施先进、配套服务到位的特色小镇能够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小镇的人才结构将更为优化[1]。最后,技术创新可以为特色小镇文化氛围的塑造提供物质保障,带来特色小镇文化特色的新维度,“活化”小镇的文化内涵,塑造特色化的旅游体验产品,焕发特色小镇的文化魅力。

1.2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取代旧制度、构建新制度的一个演进过程,新制度往往能够创造更高的利益[9]。我国的特色小镇尚处于探索阶段,它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制度保障与政策扶持。比如特色小镇的高投入、高不确定性、高需要投融资制度,创新性和人才的稀缺性需要人才进驻制度,用地的紧张性需要土地管理制度,社区功能性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特色小镇对制度的需求与传统的建制镇、产业园区或旅游区并不相同。特色小镇需兼具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而建制镇、产业园区和旅游区分别以单一的生活、生产和生态功能为主,因此,特色小镇需要更加全面的制度保障。但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尚存在制度供给不及时的问题,可通过加强特色小镇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来减少认知时滞,尽早形成和特色小镇发展相匹配的制度环境。

1.3 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

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即技术创新系统与制度创新系统通过有机配合和相互作用,实现单一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系统无法达到的效果[10]。与城镇化过程类似,特色小镇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创新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比如小镇的人才落户、医疗保障和子女入学制度可以吸引大量高端人才进驻特色小镇,进而激励高新技术的研发。反过来,技术创新也会通过经济活动及其衍生物产生新的制度创新需求,比如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新的收益水平会促使政府重新配置资源,进而实施制度创新[11]

此外,特色小镇创新是为促进特色小镇发展而进行的复杂的创造性活动,符合系统构成的基本条件。如果把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分别看作两个子系统,并用熵来作为系统无须程度的度量,那么当特色小镇同时进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两个系统的熵值会有所降低,且由于二者相互协同,协同作用产生负熵,系统更加有序,特色小镇在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下快速发展。因此,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R中可以利用ridge包中的linearRidge()函数进行岭回归,该函数可以自动选择岭回归参数,在R中输入相关程序得到岭迹图(图1)和相关参数估计如表3所示。

3.1.1 医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软实力要提高。医学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包括知识水平的不同,相关专业不一,所以对图书资料专业知识了解不足,计算机信息技术,英语水平普遍底,导致医学图书馆管理素质参差不齐。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管理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19]。因此,医学图书馆的发展与馆员的素质密切相关。大数据时代医学图书馆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开展图书馆的工作,就要不断学习图书馆相关知识,和医学相关知识。具备卓越的洞察力,有对信息组织和检索能力。

2我国特色小镇竞争力演化解析

2.1 特色小镇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3)生态竞争力。生态竞争力是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稳固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还能促进小镇经济转型升级。吴小平[17]提出,建设特色小镇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主导。鲁丰乐等[18]指出,建设特色小镇要在不过度消耗和损害能源的基础上,实现社会需求、环境健康和经济繁荣之间的平衡。只有破解了特色小镇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难题,让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贯穿特色小镇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实现特色小镇产业、文化和生态等的有机融合。

2.2 特色小镇竞争力演化的实质

(2)成熟期(T2—T3阶段),内源因子引发的涨落使阻力逐渐上升,小镇发展减缓。该时期,特色小镇的竞争优势表现为:小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产业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小镇创造了一个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竞争劣势表现为:产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增长速度放缓,存在一定比例的人才流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该阶段,在技术创新方面,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环保技术和替代产业技术进一步发展;在制度创新方面,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环境补偿制度等得到完善,但权责不清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制度实施效率也有待提高。

本文从内、外两个层面将特色小镇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分为核心要素和动力要素两类。其中,动力要素是特色小镇实现创新驱动的主导因素,它为特色小镇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外在驱动,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里不再赘述。动力要素间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下面分析特色小镇竞争力的三大核心要素。

图 1特色小镇竞争力动力要素互动关系

(1)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主动力。有特色的产业才能使特色小镇具备市场竞争力。盛世豪等[13]指出,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在于构筑良好的“产业生态位”,它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的一持续提升的关键。周晓虹[14]指出,产业不仅决定了特色小镇的前途或未来,也赋予其独立于世的“特色”。纵观诸多闻名全球且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不难发现,它们均以独特的产业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能力。

(2)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是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持续力。有特色的文化才能够赋予小镇内在的灵魂或独特的认同感。《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文化应是特色小镇内核的必然要求,要加快推进特色小镇的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特色小镇”融合发展[15]。王梦飞[16]认为,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文化的协同发展策略有利于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小镇发展。此外,浓郁的文化环境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业创新精神,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有效集聚,赋予小镇以生命力。

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借助于外界环境,把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从而降低系统自身的“熵”含量的过程。系统在自组织机制的推动下,自发地从简单、粗糙向复杂、细致的方向演化,自身结构不断优化,系统有序度逐渐提高,且自适应、自发展的功能不断完善。特色小镇是一个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12],可以被看作一个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等参与主体通过一定关系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具备显著的自组织特征,主要表现在:(1)系统内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等构成主体与外界紧紧相连,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等的交换;(2)各主体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它们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等各个方面存在广泛联系;(3)系统受到诸多因素如产业、社会、人才和资金等的影响,远离平衡态;(4)非线性作用产生负熵流和涨落,使得旧系统演化到具有新结构、新功能的新系统,达到新的稳定态。可见,特色小镇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断有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且系统内各要素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促进系统达到新的稳定态,即特色小镇系统具备显著的自组织特性。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各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系统需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相互关联,且按照一定方式组成一个具备单个构成元素所没有的功能的、有一定结构的整体[19]。特色小镇竞争力就是一个具备系统特性且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它包含产业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子系统,即具备多种要素构成,且子系统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特色小镇竞争力系统,拥有单个子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

图 2特色小镇竞争力核心要素互动关系

图 3特色小镇竞争力要素

3创新协同对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3.1 特色小镇竞争力演化的涨落机制

以上三大要素是特色小镇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核心要素,是特色小镇竞争力形成并持久的内在基础。核心要素间互动关系图如图2所示。总的来说,核心要素和动力要素相互促进和制约,共同构成了特色小镇竞争力的主体,见图3。

刘老师在业务和行政的各种事务中的合作者,既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侯精一教授,武汉大学和暨南大学詹伯慧教授等学界名流,也有年龄和资历在他之后的以前的学生,无论情况怎样变化,刘老师总是以学术为重,以事业为重,淡泊名利。这对于现在的中青年同志,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供应商通常会对招标环境进行协调与控制。也就是说,企业在实施物资招标的过程中,供应商预先会对企业产品所需要的材料、基础生产工具与设备等等相关信息,并结合当前市场价格进行分析。而各个供应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可能会存在相互串通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将价格恶意提高,而且企业在完成物资采购之后,市场价格还可能会出现持续降低的情况,从而直接引发原材料采购风险等等问题,这样会导致企业在具体采购时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该问题来讲,企业自身需要对所要采购物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制订合理的限制模式。

涨落是指系统在内外部因素共同的作用之下偏离了原来的结构稳定状态,由外源因子、内源因子及其相互作用触发产生。外源因子指的是使系统发生涨落的,且处于系统外部环境中的外部控制要素,由外源因子引发的涨落被称为外源涨落;内源因子指的是系统内部仅通过自身微小变化就能引发系统涨落的内部影响要素,由内源因子引发的涨落被称为内源涨落。结合前文对特色小镇竞争力影响要素的分析,提炼出特色小镇竞争力演化的内、外源因子,如表1所示。正是这些内外源因子引发了系统的涨落,使特色小镇竞争力发生演化。

特色小镇的发展受驱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外源因子的激化和促进,以技术与制度创新为主,并伴随市场需求的拉动,主要包括产业技术提升、环境治理、资金供给和人才引进等。阻力来自于系统的内源因子变化,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失衡、文化内涵缺乏、生态环境恶化和社区功能缺失等问题。涨落因子的作用使特色小镇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Vernon[20]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这样的周期,各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特色小镇也不例外。涨落因子影响下的特色小镇发展生命周期阶段如图4所示。

表 1特色小镇竞争力演化的涨落因子

3.2 涨落因子下特色小镇竞争力状况的生命周期差异

随着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国内的仿真技术应得到长远的发展。例如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仿真系统实现电力系统实验的模拟,并且在不同环境下均可开展稳定的实验。借仿真系统完成模拟的工作,可为后期的实际应用提供大量的参数支持,进一步实现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目的。

图 4涨落因子下的特色小镇生命周期模型

(1)成长期(T1—T2阶段),外源因子引发的涨落使小镇发展驱动力远大于阻力,小镇发展迅速。该时期,特色小镇的竞争优势表现为:小镇发展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优势资源和文化内涵被挖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医疗保障更加健全,特色产业迅猛发展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小镇竞争力快速提升。竞争劣势表现为:伴随着小镇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逐渐出现技术手段不足、用地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失衡、市场秩序失范和管理能力缺乏等问题。该阶段,技术创新使得小镇的管理模式更加优化,产业结构得到调整,资源利用方式得以改善、效率得以提高,而制度创新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制度和调节机制也更加健全。

(1)树立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税务相关部门本质上是一个服务纳税人的部门,在办理税收业务时更应该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为核心。高效率的业务服务、引导式的管理模式、时时刻刻为纳税人着想,更容易促使纳税人自觉履行其法定的纳税义务。在服务纳税人时,各个税务相关部门应当切实推进纳税服务功能的转变,认真听取纳税人意见,理解纳税人诉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开展纳税服务。

特色小镇自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持续存在能量等要素的流通,通过从系统外部环境中吸收负“熵”流,促使自身向稳定的状态发展。特色小镇竞争力是在特色小镇系统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区域范围内,在小镇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和环境等进行不断改进,优化利用各种资源,使小镇具备的相较于其他小镇更强、更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因此,特色小镇竞争力系统同时具备特色小镇系统的开放性、涨落等特点。影响特色小镇竞争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小镇的竞争力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一过程便是特色小镇竞争力演化的实质所在。

(3)衰退期(T3—阶段),外源因子带来的积极涨落激化作用不足,小镇发展驱动力小于阻力,小镇出现衰退趋势,直至关闭。该时期,特色小镇的竞争优势表现为:小镇的基础设施较完备,主导产业已经形成。特色小镇的竞争劣势表现为:产业面临提质升级的问题,市场秩序失范、管理能力缺乏和资金短缺等问题较为明显。在技术创新方面,产业技术创新要求高,高新技术、环保技术等投入需提高以实现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创新方面,制度调控力度明显,重视产业扶持制度、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和绿色创新激励制度等创新制度的提出和实施。

(4)过渡期、再生期(T3—T4—阶段),积极涨落激化作用明显,驱动力强劲,有效抑制阻力,小镇经历一段时间的过渡期(T3—T4阶段),稳步进入再生阶段(T4—阶段)。该时期,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小镇发展的遗留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资本、人才不充裕,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小镇缺乏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小镇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替代产业,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体系的构建,技术创新投入加大。在制度创新方面,小镇虽实现转型,但处于起步阶段,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存在,需进行产业统筹规划,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市场管理机制。

图 5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总体框架

4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特色小镇必须努力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效协同,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文化创意增强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来促进特色小镇产业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的提升和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特色小镇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据此制定出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总体框架图,如图5所示,并提出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对策。

(1)找准产业定位,创新培育特色产业。在产业选择方面,“找准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的关联性、独特性等均是考虑要素,既可以培育新兴产业,也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产业规划方面,“凸显特色”,注重其空间分布,拓宽产业广度,延长产业链。在产业培育方面,“放大特色”,集聚人才和相关产业,构建品牌优势,从内容和空间上实现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并通过政府提供在土地、税收和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特色产业发展。

(2)挖掘特色文化,创新利用文化资源。通过挖掘特色小镇的独特文化,还原其在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创新性地弘扬特色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并发展相应的文创经济,让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以及传承发扬,促进文化与社区及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多维度对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的同时,还可以对文化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变革文化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角度,实现新的文化创意

图4给出了所提出算法用于推导电弧灭弧时间的均方根值跟踪方法,其中rmsvol[j]是每个数据窗口内电压波形的均方根值。εrms是用于检测次级电弧灭弧的微分阈值。持续时间阈值和确定值分别是对应的样本计数器和采样数,它们表示持续时间来区分次级电弧的完全灭弧和重新冲击。当前均方根值与先前均方根值在每个时间步长上的差值,即rmsvol[j+1]-rmsvol[j]≥εrms时,持续时间阈值将增加,并且一旦达到确定值,则表示次级灭弧和重合闸命令信号以激发重合闸继电器。

(3)抓好生态保护,创新发展绿色项目。始终以生态为基,坚持生态发展的目标,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生态发展道路。树立绿色、协调发展理念,严格依据地形地貌进行规划和设计,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构建绿色生态网络。按照生态发展的要求编制空间发展、产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还可以引进科技型、环保型和高效益的项目,发展绿色养、宜游”的特色小镇。

(4)增强创新驱动,吸引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促进人才在小镇生根,同时,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研发中心或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或落户小镇,以解决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的一大技术瓶颈。在制度方面,可通过制定财政制度引导推动PPP融资模式,激发社会投资动力与活力;通过运营管理制度,以政府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实现小镇的市场化运作等等。通过以上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推动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促进小镇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顾欣,吴嘉贤,张雪洁.特色小镇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建设路径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7(6):267-272.

[2]刘国斌,高英杰,王福林.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8-107.

[3]占献骁.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7(33):190-191.

[4]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5]张鸿雁.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中国名城,2017(1):4-10.

[6]叶爱山.特色小镇科技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0):23-25.

[7]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2):49-56.

[8]胡实秋,宋化民.对我国技术创新统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1(2):18-44.

[9]刘金海.制度现代化的基本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6(9):90-95.

[10]危怀安,聂继凯.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1):107-113.

[11]戚文海.制度变迁、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J]. 国外社会科学,2010(1):44-50.

[12]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5-05-04)[2018-12-01].http://www.zj.gov.cn/art/2015/5/4/art_32431_202183.html.

[13]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14]周晓虹.产业转型与文化再造: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7(4):12-19.

[15]浙江省文化厅.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6-06-07)[2018-12-01].http://www.zj.gov.cn/art/2016/6/7/art_13924_276963.html.

[16]王梦飞.区域文化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协同发展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1):5-7.

[17]吴小平.浏阳烟花产业转型升级下特色小镇培育与创建思考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2):34-35.

[18]鲁丰乐,俞婷瑜.杭州市信息中心特色小镇专稿三 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建设[J].浙江经济,2016(1):56-57.

[19]高隆昌.系统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0]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Research on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petitivenes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from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Synergy

Guo Feng, Huang Yang,Yuan Ruijia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Abstract :On the premise of clarifying the role of innovation synergy on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the self-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system are analyzedandthe essence of the competitive evolu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s revealed. Then,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enhancing competitive power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s explored, based on which,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re proposed. It is showed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re the great driving for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They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culturaland ecological competitivenes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to evolve and make a difference over the life cycle. The three competitive strengthsmustbe pushed to ascend and promote each other on the basis of enhancing innovation drive. Then,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eatured townswill be improved as a result.

Key words :competitiveness of characteristic town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synergy

中图分类号: F299. 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 2019) 20-0182-06

收稿日期: 2018-12-02,修回日期: 2019-03-0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建筑企业项目群承建与企业成长耦合互动研究”(71440009)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20.025

作者简介: 郭峰(1965—),男,山东青岛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项目(群)管理、企业管理;黄杨(1995—),通信作者,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项目(群)管理、特色小镇项目管理;袁瑞佳(1988—),女,湖南株洲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协调管理、特色小镇项目管理。

标签:;  ;  ;  ;  ;  

创新协同视角下特色小镇竞争力提升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