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论文_杜杨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论文_杜杨

山西诚达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山西省 0300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国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一些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公路建设,必须要保证路线的安全性,因此对于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山区气候多变,并且地质情况复杂,在进行路线选择时必须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对线路的质量影响。在进行山区公路路线的设计过程中,要对相关的质量问题进行重视,加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并且还要做好相关平面设计工作,保证山区公路的建设质量,也对山区公路的勘测工作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希望能够为山区公路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质量控制

引言

山区地形复杂,常常遇到山高谷深的情况,因此在山区的公路工程非常艰巨。同时山区的气候变化大、土层较薄,因此在山区进行公路选线,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而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和质量控制时,这些因素也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在进行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时,不仅要做好相关的策略规划,还要做好平面和纵面两个方面的设计工作,同时对质量的控制把握也是关键要点。要做好这些工作,还必须要做好实际勘测工作,对山区地形以及选择的公路路线进行全方面的研究,最后准确把握各项技术指标,择优设计公路路线方案,为山区公路车辆的交通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

1山区公路路线的平面设计

1.1对曲线长度进行缓和设计

为了能够使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符合标准,必须要制定相应成熟的设计标准,并且对山区公路路线自身的曲线长度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对整条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进行确定,有效提高公路建设质量。但是,在进行实际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由于山区地形变化的复杂性,导致在线路的设计弯度的制定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山区公路的曲线长度也会因为山势的改变而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效的解决这些特殊因素对公路路线的设计影响,从而希望能够为路线设计人员找到一个科学的曲线长度处理办法。在通过对山区地形走势的勘测后,为了能够帮助公路路线设计弯度达到正常设计要求,一般都会对相关规定中的下限值进行改变,从而使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但是这样修改后的结果也会对公路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公路超高,或者是公路加宽缓和而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必须要在公路路线设计时避免这些缺陷的发生,从而为提高公路设计质量而进行不断努力。这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山区公路的曲线长度上限值进行计算,然后对其能够控制最小的缓和曲线长度进行改变,从而保证公路路段中超高及加宽缓和过渡段的设计质量。

1.2控制曲线之间的最小长度

我国对于公路设计中控制曲线之间的最小长度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但是因为山区公路路线的复杂性,因此这些规定也不能够完全的适应各个路段的设计工作,所以需要我们在进行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时以实际情况作为数据参考的依据,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数据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同的路线设计也要有相应的办法,目前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能够使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达到相应规范要求,从而希望通过对缓和曲线曲率半径进行有效设计,从而使其不超过规定的超高半径值,但是这种设计方法只能适用于一些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对于一些时速要求较低的公路进行路线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曲线曲率半径。

2对山区公路路线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

2.1合理的进行道路选线和设置立交

山区与平原相比,地形更加复杂,立交的占地面积很大,为了保证山区公路路线质量,在选线阶段,要根据路网规划,充分考虑有关道路是否可以设置立交,若有必要设置,应当结合道路的交通,针对交通流量以及流向进行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最终明确立交的规模和形式。在设计立交方案时,必须结合地形的特点,并且考虑到其他限制因素,对线路予以合理的调整,预留布置立交的位置,防止受到立交的限制,导致山体被过分开挖,进而增多边坡防护的工作量。

2.2保持水土

由于受到地质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公路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所以在对山区公路路线质量进行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全面的考察沿线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气候条件。同时,分析水土流失、植被种类与覆盖率等现状,然后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将工程防护与生物防护充分利用起来,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力度。特别是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区公路地段,需要运用生物防护措施,根据当地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水土保持工作。对于山区与丘陵区公路,要和原有的地形地貌有机的配合,最大程度的降低开挖面积,并且保证填挖处于平衡状态,当开挖量减少时,才能有利于对水土的保持。

2.3确保路基设计更为全面

从本质上讲,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而且路基和路面构成了统一的整体,为了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必须使得路基更加密实,具有稳定性和均匀性,为山区公路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基于此,为了实现对山区公路路线质量的有效控制,要对山区公路的路基路面进行综合设计,在对路基加以设计期间,需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工程地质的基本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路基横断面形式,而且明确边坡的坡度。针对于一些不良的地质地段,或者是地形陡峭的地段,尽量不要破坏天然的植被,保持山体平衡。在狭窄的河谷地段,尽最大的可能不占用河床。同时,结合具体的情况,实施防护工程,并设置其他的结构物。对于沿河路基,如果存在废方,应该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河流改道或者是河床堵塞等情况,防止对农田和沿线构造物等造成不良的影响。总而言之,确保路基设计更为全面,对实现对山区公路路线质量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提高山区公路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超高及超高加宽过渡

车速是以运行速度进行计算,在车速确定下来之后,超高主要参数取值的因素取决于横向力系数。然而影响到横向力系数主要是地形地质、路面规格、车速等因素。经相关研究检测得知,车速与横向力系数呈反向关系,若是达到最大超高率时,取值应该控制在0.06~0.15。在山区公路车流量比较大的路段,超高值取值必须依据道路行车速度进行计算;在温差较大的地段,夏天与冬天行车的具体要求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另外,路线设计中经常碰到有半圆形、椭圆形、反向曲线的情况,设计超高过渡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在设计超宽渐变段时,反向弧形曲线段加宽应该从第一个弧形段原点平滑过渡到第二个曲线,超高值在路拱横坡的断面上。如果同方向弯曲路段加宽应该设计在同一侧,可从第一个曲线的圆缓点直接过渡到第二个曲线的缓圆点。例如在山区四级道路超高加宽过渡段的设计期间,为了使车辆有更好的行车环境,设计人员可以参考道路设计规范来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不但地形复杂,而且道路呈现崎岖陡峭的状态,增加了行车的风险。为了确保山区公路的质量有显著的提升,那么,在山区公路线路设计阶段,针对公路的交通量和水文地质等因素予以考察,为合理的进行山区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得山区公路路线的设计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同时,为了保障山区公路的质量,为人们营造安全、畅通的环境,要对山区公路线路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增强公路的质量,以此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玉震.试论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26.

[2]钱佳作.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建筑知识,2017,37(16):133-134.

[3]李林.试论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措施.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46.

[4]陈豪,刘亚林.初探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措施.四川水泥,2016(03):56.

论文作者:杜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2

标签:;  ;  ;  ;  ;  ;  ;  ;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论文_杜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