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发掘传统文化有益成分以坚定文化自信论文

深入发掘传统文化有益成分以坚定文化自信论文

深入发掘传统文化有益成分以坚定文化自信

高峰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前社会存在着诸多精神困境,究其原因往往是源自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以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深入发掘传统文化有益成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当代文化勃兴发展,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精神困境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互影响关联,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文化的积淀是深入骨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深入到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实践范式之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根本上支撑起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是肯定现有文化发展成就的同时,对文化发展的潜力给予科学前瞻与积极认同。

另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内隐自杀意念发生率为38.8%,明显高于其他研究者通过外显自杀意念问卷测量的结果[31-32].原因可能与调查的人群、时间、地区及测量的工具有关,与外显测量方式相比,内隐测量方式可以更好的反应被试的内在真实想法,因而导致结果出现差异.

一、当前社会存在的精神困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现在更是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只是在伴随着这些可喜可贺的进步时,一些负面影响也会不可避免地到来,主要表现在精神领域。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诞生了辉煌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的杰出思想在当代依旧具有着超越时代的价值。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条件限制,其中许多思想已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是愚昧落后。首先是纲常伦理,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礼”就逐渐演化为死板的纲常伦理,成为维护家长和君王长官权威的工具。当前家长制与长官制依然存在,不论是非按照上级意志执行的现象屡见不鲜。其次是中庸思想,中庸是孔子所倡导的为人处事的思想,原意指执中守正,坚持原则,无过亦无不及。但却逐渐演变成了不得罪他人,不说没有把握的话的保守思想。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我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总是根据他人的思想去学习,却不自己分析。最后是任人唯亲,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下,读书当官成为趋势。中华文化重视人,古代政治形成了人治的传统,法律往往成为人治的从属,如此任人唯亲就不可避免。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影响已充分显示了其在经济发展与资源调配领域的优势,但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却不仅仅是正面的。在商品经济极大发展的同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情操提出了极大的考验。许多人将拥有的财富与自身的人生价值相联系,将金钱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忽视甚至践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古代所追求的气节与自身修养被许多人嗤之以鼻。

根据文献[4]中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取前15组数据作为训练组,后三组数据作为测试组,数据如表1[4]所示。表1中,P1、P2为煤层埋藏深度;P3为煤层瓦斯含量;P4为煤层间距;P5为日进度;P6为日产量;O为绝对瓦斯涌出量。

第二种错误态度是文化自卑。部分人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没有催生出先进的近代科技体系,对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蔑视的态度。文化自卑可具体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传统文化现代背景无用的价值预设下,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革命文化进行扭曲解读,捏造虚假的历史,以追溯历史真相和还原历史史实为名,磨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文化根源。西方中心主义鼓吹全盘实行西方制度或在部分领域全面照搬西方制度,不考虑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与国情差异,以西方文化为中心,将西方文化视为解决世界当代问题的唯一答案。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

第一种错误态度是文化自负。其根源一在于许多人只看到了中华文明内容完整以及从未断裂,即使是近代西方入侵也未能使中华文明停下前进的步伐;二在于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性,使得许多人相信即使是今天,中华文明依旧可以同化国外文明。文化自负可具体表现为文化的复古主义与功利主义:文化复古主义者不曾考虑文化、思想背后的历史条件,试图简单将传统文化中的部分思想套用于当代社会,解决当代问题。而文化功利主义者为了单方面追求经济效应,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不重视,在主观臆断的胡编乱造下制作作品的不良风气,往往是捧红了出演者,消耗了大众对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得到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只有数量没有质量。

中国传统文化曾在历史上留下了璀璨的印记,但是在科技高速发展和全球文化多元格局下,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就成了我们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由于传统文化内容庞大,大部分人只能管中窥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免有失偏颇。再加上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传入,更是难以以正确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前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可分为文化自负、文化自卑与文化困惑三种。

伴随改革开放,西方许多思想随着市场经济而到来,其中有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进步思想,但也不乏精心包装下的落后、反动思想。我们必须加以鉴别,对不具有辨别力的青少年要加以正确引导。其一,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取向,理应是现代国家所共同遵守的准则,但每个国家有历史文化差别,具体保障这些准则的措施和制度必然不同。在西方及国内少数别有用心者的鼓吹下,似乎这些准则只有在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才会存在,这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抹黑中国形象和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提供了借口。其二,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具有宗教信仰自由,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涉行政、司法、学校教育与社会公共教育,破坏国家统一。但美国却以本国状况为基准,以宗教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其三,在个人自我意识觉醒的当代,强调个人自由与重要性本无错,但西方自个人主义思潮泛滥以来,极端个人主义屡见不鲜,大至宗教极端主义、民族极端主义,小至生活、工作中枉顾他人和集体利益。

但实际上,它的出现让英国人拥有了最为趁手的生产工具,农场主、工人、军人、市政公务员,几乎社会的每个方面都出现了它的身影,而在此之后直到2017年,它伴随着无数次的技术升级,逐渐变得文明起来,甚至衍生出了独立的车系。卫士是最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但在卫士这个称谓诞生之前,它就是路虎,路虎就是它。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首先要认真核对患者的各项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床号等,并帮助主治医师摆好手术体位,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压疮的发生,手术进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做好术后交接工作与护理随访。

第三种错误态度是文化困惑。现代社会各国交往深入,各国文化也逐渐被他国所熟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众的文化选择愈加困难。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其他国外文化,传承到今天,必然有着符合时代要求的进步性和不符合现今的落后性,在当代各种文化交织,大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更是难以有统一的标准。与传统文化大相径庭的西方文化,满足了部分人的猎奇心理与对传统文化的反抗。以西方文化为价值基准对传统文化进行别有用心的解读,但在传统文化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大致的认识,因此在这种矛盾之下,对于传统文化往往会存在困惑,不知该如何对待。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在今天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现今社会中个人品性修养与寻找发展新智慧具有重要意义。重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首要问题是使大众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只有当大众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时,才能借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现今社会服务。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始终坚持自信、客观的原则,并坚持以时代性眼光分析。首先,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有理由有资格感到自信。中国作为唯一未曾历史断裂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体系,自身具有完备性与系统性。其次,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保持客观。传统文化形成于也适用于中国封建社会,其中的积极成分跨越历史和现实限制,在今天依旧发挥作用。只有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成分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重焕生机。最后,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坚持以时代性眼光分析。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诞生的时代背景,而这种文化也只适用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必然不会完全适用。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也要进行详尽分析,应当提炼其积极成分,剔除不符合时代性的元素。

传统文化中诸如修身养性、爱国报国等优秀成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依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修身养性与开发人的智慧。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关注生命价值与“人”的问题,可以为当代社会和大众的生活提供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中的核心内涵已经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中。中华民族形成并普遍认可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屡次战胜天灾人难、渡过难关的重要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中国团结统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民族,就在于中华儿女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往往具有浓厚的报国情怀。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剥削,一度落后却又奋发前进,具有其内在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石,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依据。

坚定文化自信,当然不可能将希望仅寄托于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更应该着眼于当代文化的发展勃兴,文化自信不仅蕴含对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可,还蕴含着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血脉中包含着历史演进中传统文化积淀下的文化基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根本上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内涵,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发挥其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吴雅思.文化自信与文化治理:传统儒家伦理的当代功用[J].学习与实践,2017(5):118-123.

[2]王钰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逻辑与理论意蕴[J].广西社会科学,2017(9):10-16.

[3]罗建华.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与定位[J].求是,2017(5):4-12.

[4]孙燕青.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定位[J].哲学动态,2012(8):19-23.

[5]高长武.我们应有怎样的文化自信——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党建,2016(8):31-33.

[6]马治国.汉传佛教禅学思想对构建中华现代文明的意义——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5):75-80.

[7]陈泽环,李艳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基于张岱年文化哲学的阐发[J].思想理论教育,2017(9):18-22.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3-0230-02

作者简介: 高峰,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党团建设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赵慧敏

标签:;  ;  ;  ;  

深入发掘传统文化有益成分以坚定文化自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