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研究论文_侯丽莉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21)

【摘要】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护理。观察2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细胞数、总蛋白、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淋巴细胞数、总蛋白、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有显著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结直肠癌;影响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15-02

结直肠癌在我国属于一种多发肿瘤,患者病情不易早发现,发现时多数处于中晚期。患者多为年龄较大者,常会发生营养不良。一方面由于肿瘤消耗、营养吸收障碍、高龄等原因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其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减退以及化疗不良,而且由于手术的创伤以及术中应激反应促使患者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功能降低的加重[1]。患者如果发生营养不良,对于患者的病情及康复都有严重威胁,因此本研究探究营养支持干预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影响,以期造福患者,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5例,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36例;年龄40~78岁,平均(58.7±2.3)岁。对照组65例,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33例;年龄41~78岁,平均(57.3±3.0)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结直肠癌;②未进行放疗、化疗等治疗。排除标准:①姑息手术的患者;②急诊手术患者;③接受抗凝治疗。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即术前12h进行流食喂服,术中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进行全静脉营养,锁骨下静脉注射,其中营养液由以下部分组成:750mL 10%的葡萄糖,350mL 50%的葡萄糖,300mL 20%的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力保肪宁),800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 瓶脂溶/水溶维生素组,20U胰岛素以及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多种微量元素等[2]。

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护理。即术前2~4天开始口服肠内营养粉,适当饮水,其他食物禁止食用,术中置入鼻肠营养管,位于Treitz 韧带远端 20~25cm处,术后第1d经鼻肠营养管滴加200~350mL温热等渗盐水后无腹胀、反酸等,则再进行400~550mL温鼻维沃混悬液的滴入,术后连续2~9d使用微泵依次增加滴速(40~100mL/h)滴入一定剂量的维沃,期间如有不适可微调速度[3]。

1.3 观察指标

以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细胞数、并发症等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表示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对比指标。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多会同时发生几种并发症,具体情况如表1。

2.2 两组患者其它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1.31±2.04)d、术后进食时间(8.66±2.45)h、住院时间(8.31±2.07)d,显著比对照组(7.43±4.20)d、(45.82±6.33)h,(12.54±6.21)d短;试验组患者术后7天的淋巴细胞数、总蛋白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肿瘤消耗型疾病,因此患者除了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或者营养不良风险外,手术的应激创伤导致的高分解代谢、术后禁食以及手术本身对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影响都加重营养大量消耗而致其严重缺乏,身体虚弱等病状,故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的营养补充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且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患者营养支持也能够促进机体保持氮平衡,从而加快切口的愈合和机体恢复[4]。

我院在本研究中采用营养支持的干预护理手段,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来分析研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多会同时发生几种并发症;且试验组患者在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另外该组术后7天的淋巴细胞数、总蛋白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于结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更加明显,加速了病人的康复速度,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危险性。

总之,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有显著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咏梅,杨芙蓉.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07):705-706.

[2]汪建军.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09):720-721.

[3]薛金娥,吕玲,李娜.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康复作用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07):907-909.

[4]曹兰玉.个体化营养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

论文作者:侯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研究论文_侯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