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生态建设是保证人居环境的首要举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升了生态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把其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击整治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再次吹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号角,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生态林业建设,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投入力度,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生态林业建设重要意义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生态建设研究作出贡献。
关键词:建设;生态林业;重要性
一、前言
林业是保证国家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但是,频发的森林火灾、林地内的开矿、违法建筑、过度的森林采伐、没有有效控制的森林病虫危害、沙漠荒化治理滞后等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打破了生态平衡,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工农业生产严重受损,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安全,这就无从谈起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林业生态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影响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
二、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并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路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努力使山更绿、水更蓝、景更美、空气更清新,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是美丽中国构建的核心元素。森林可以固碳释氧,维护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以涵养水源,维护淡水资源安全;可以保育土壤,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可以净化空气,有效应对空气污染问题。此外,森林在护岸固堤、防洪消浪及保存物种基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生态林业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效益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能提供重要的生态效益,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限制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森林资源匮乏
我国的地形地貌可归纳为“三山六水一分田”,但是在大西北,荒漠化严重,在高原地段,林木数量有限,在部分城市,绿化面积过小,总体来看森林资源较为匮乏,自然地就衍生出来沙尘暴、干旱、暴雨、泥石流、暖冬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因此近年来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城镇绿化、乡村振兴战略、治沙治荒行动有效缓解了森林资源匮乏的问题,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将森林资源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动力支撑,整合资金、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治沙治荒、城镇绿化、乡村振兴、退耕还林、森林防火工作,扩大绿化面积,增加森林资源,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林木资源结构不合理
林木资源的生长需要合理的资源构成,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主要是天然林,人工林数量较低,部分是在封山育林中培养出来的次生林,这些次生林林分质量较低,并且森林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相互抑制,不利于森林众多生物的繁衍生息,这些因素都成为了限制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从九十年代起我国由毁林开荒扩大农田规模变为退耕还林扩大森林面积,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强度,使林地面积逐年增加,但森林结构调整缓慢,防护林比重较低,松树和杉树的数量较多,不利于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防治,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林业建设政策影响林业生态建设发展
林业资源发展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其中国家政策是决定林业生态建设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推行的部分政策无法与该地的林业实际发展相适应,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比如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完善致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经济林尚未退出,不能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应;机制体制的束缚,广大林业职工逐渐失去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林权制度改革的不彻底;资金配置不合理等,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科学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
生态林业建设需要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支持,构建科学的森林生态补偿体系,是将森林发展进行生态效益市场化的有益尝试,能够有效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尝试绿色GDP核算方法;第二,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第三,让生态收益者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部分责任,建立补偿基金制度;第四,通过科学的公益林限额管理引导林木科学采伐;第五,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赎买”等方式逐步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经济林退出,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逐步提高生态直补资金在转移支付中的支出比例,保障生态林业建设不断发展
(二)加快完善林业政策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林业改革支持政策,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持续推进省域“多规合一”林业空间规划工作,积极推动市县林地占补平衡工作,争取早日开展全国“取消林地定额指标限制”试点。按期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研究解决改革遗留问题,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运行机制,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的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政策,完善森林保险制度。
(三)转化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要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林业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林业建设不仅仅是一味地扩大林业资源规模,也要合理开发,限额采伐,保持发展与利用的相对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林业资源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之间处于平衡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之目的。如若不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合理经营林业资源,就会导致林业资源过度浪费或者短缺现象。因此制定科学合理林业发展规划尤为重要。生态林业建设人才是关键,需要不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确保每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所有政策都能完全落实,最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林业资源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尤为重要,因此,要充分认识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影响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陈吉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科技向导,2013,(11)
[2] 钱克条.浅析营林工作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建议U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 12,(8)
[3] 杨金智.营林工作的意义与完善o1.北京农业,2011,(33).(编辑李善祥
[4] 关进平.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海南日报,2017-11-27。
论文作者:鲁全青,王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林业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建设论文; 森林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资源论文; 森林资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