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居住区室外空间设计漫谈论文_董国升,张伟玲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随着房价不断走高,政府鼓励开发商在商业住宅中配件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混合居住模式。但在现实中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居住在同一个住区内往往会形成两极分化,贫富间缺乏交流,易于激发社会矛盾,如何通过室外空间设计(交往空间)促进贫富间交流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混合居住 室外空间 交往模式

一个混合居住的小区其模式按混合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面混合:在一栋建筑内实现混合居住,即一栋建筑内既有穷人也有富人;另一类是片面混合:在小区内实现混合居住,即每栋建筑内居住的人群经济水平是相似的。从促进贫富间交流的角度来看全面混合无疑有着绝对优势,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全面混合的实施和推广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论文所讨论的混合居住都是基于片面混合的前提下。

一、规划方面。

传统的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虽然提出了对人的关心,但大多局限于对个体行为的满足。随着混合居住的推广,居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做到合理的布局、丰富的配套功能、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更要为居住区作为社会交往空间提供前提条件。

居住区作为城市社会的组成单元,其本身具有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而混和居住社区包含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在住区规划和建设中,如何促进人群构成的多样化、如何提供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良好条件,成为激发住区活力的关键所在。

现有混合方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模式,不同的布局方式对贫富间交流起到促进或阻隔的作用。

1穷人包围富人。将场地内最优位置布置为富人住宅,穷人住宅围绕其散布。尽管这种模式符合当前经济市场需求,但其突显了经济差异带来的社会阶级分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贫富类聚。穷、富住宅各自聚集,穷人和富人的交往空间仅仅局限于各自组团之内,贫富间的交往行为受到阻隔。

3贫富混合。穷、富住宅充分混合,其交往空间也随之混合。

二、室外交往空间设计方面。

可以从居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方面考虑。

1物质需求

首先,交往是实现人的物质需要的必要途径。且不说一些生理需要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合作来完成,即使是人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的获得,在当今社会里,都无法个人独立生产制造,都不能离开与他人的关系。

小区中的居民交往活动主要表现为必要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要把小区的交往安排在会所,那是不符合小区活动的特点的。因为,会所里生活,其实只是扩大化的私有生活,不是真正的公共生活。可以看到,使用会所的人群,都是一些社会背景、经济水平相似,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混合居住区中的交往不仅仅是让你去寻找志同道合的知己的那种交往方式,而是另外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更为广泛的交往。因此,寻找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需要的空间作为小区交往活动的发生地,无疑是正确且必要的。

什么空间是穷人和富人都需要的呢,是生活必须的配套设施,例如超市、杂货店、理发店、小手艺店、小餐馆等。我认为应该将它们集中布置在交通节点位置,为穷人和富人的聚集提供前提。并且围绕其布置绿地及休闲设施,创造适宜逗留与步行的外部环境,使交往不仅仅存在于室内也扩展到室外空间。

2心理需求

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

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研究揭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人作为社会的人,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安全感同时需要心理上的安全感,当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把握或控制的社会情感时,人也会缺乏安全感,获得社会安全感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样是与人交往并由此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不论穷人还是富人在现代生活中都会产生心理压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适应处决压力能力的大小,即取决于认识水平的高低还决定于社会阶层的优劣。通过人与人间的交往,不仅可以在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心理压力,还可以从别人那里深入认识压力,进而学到解决压力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行为方式,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另外混合居住其中的一个目的是穷人和富人间或贫富阶级间产生有某种共识从而相互认同、尊重。这无疑是要通过两类人或阶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交往活动来获得。

人的本质决定人需要交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中,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时刻不能离开社会性活动——交往。

人的行为与所在的空间不可分。空间的质量影响着其中的人的行为,交往在空间中展开。诺伯格•舒尔茨在《存在•空间•建筑》中指出,存在是空间性的,因此,人的行为是空间行为,人的交往也是空间交往,空间和人的交往是不能割裂开来考虑的。

如何通过交往空间设计为贫富间交流创造条件,进而促进两者间的交往是建筑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邻里间的接触和各种形式的交往的基础是存在共同点。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经历,文化背景,生活问题往往不尽相同,但是总可以找到相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设计小区绿地时可以摒弃组团的概念,代之以不同主题的绿地块。大小和设计雷同的组团绿地会将居民局限在楼前的一小块空间内,由此交往的人群也仅为本楼居民,无法达到贫富间交流的目的。而在组团绿地内引入不同主题和行为,根据不同行为设计不同的空间,例如为爱好健身的群体设计的空间应设施大面积的活动场地,并布置丰富的健身器材;为遛狗人群设计的空间应该有大面积的绿地供宠物停留玩耍;为由跑步习惯的人群设计的空间应该围绕绿地设置一条环形步道;为读书交谈的人群设计的空间应该注重围合感和私密性;等等。这样每一块绿地的空间设计都有所不同,居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绿地,不再局限在楼下的组团绿地内。不论穷人还是福人,共同的爱好成为交谈话题,更为交往提供契机。

另外可以为老人单独设计活动场地。要注重行动无障碍。比如在有高差的地方设置无障碍设施、道路的防滑设计、在道路的一定间距设置停靠设施等,只有出行无障碍,才能吸引老人到户外活动,促成小区生活中的交往。设置必要的体育健身设施。老人的体育活动与成年人不同,他们的运动必须适合他们的生理特点。比如、为老人健身操提供适合的场地和环境;设置一些老人健身器材等,利用这些环境与设施来吸引老人,不论贫富,在健身的同时促进老人的交往。

孩子也可以成为贫富间交流的纽带。在小区中心绿地或小区人流密集的区域设置集中的活动场地,这不仅能保证老人和孩子的人身安全,而且贫富人家的孩子玩在一起也能促进家长间的交往。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有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所谓儿童没有种族及阶层偏见是不科学的。当然他们不知道哪一个阶层优秀,而这是阶级偏见的根源。混合居住提供了一种环境能使儿童和不同类型和生活背景的人交往,让孩子们学习了解不同阶层人群的真实情况,从而转化为经受得住陌生、未知和罕见事物的力量。

总之,交往空间环境可以成为阻碍贫富交流的原因,相反,也可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活动创造条件。这样,社会关系就能和混合居住模式协调起来,实现混合居住真正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屹.城市混合居住模式的理论启发和国外实践借鉴 [J].山西建筑.2008,(4):72

[2] 姜玉艳.有利于激发交往的住宅小区户外空间设计初探 [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于东亮.住区交往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

[4]孙斌栋.美国混合居住政策及其效应的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学刊.2009(1):91—96

[5]崔淑芝.住区外部空间儿童交往行为的案例研究——以大连普通住宅区外部空间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6] 扬•盖尔(丹麦).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 庐原义信(日本)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8] 克莱尔•库柏•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美国)著.余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董国升,张伟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  ;  ;  ;  ;  ;  ;  ;  

混合居住区室外空间设计漫谈论文_董国升,张伟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