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论文_马会芹,孟庆俊

探讨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论文_马会芹,孟庆俊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 山东省 莱芜市 271100。

[摘要] 急诊科是对急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主要科室,其管理任务也是医院中最重的科室,而将合理的护理配合流程应用于急诊抢救过程中可为护士提供抢救应急能力,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进而提高抢救工作效率。因此规范化抢救流程的制定及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 急诊;抢救;护理配合

急诊科所有工作特点都贯穿一个“急”字,在抢救过程中应争分夺秒对患者进行迅速处理。且在急诊工作中还存在着就诊人数多、患者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急诊工作任务繁重而忙碌,但在工作正常运行中仍应做到井然有序[1]。同时对于急诊抢救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应有较高的要求,并能够按照急诊抢救模式进行具体的制度规划。于此同时,医生及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对患者抢救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可产生直接影响。本研究对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展开如下综述。

1 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急诊抢救中

待患者进入急诊科后,科室护士应严格按照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诊,并将成功分诊率做到万无一失,期间应根据患者病况进行最快速度的接诊,并严格观察其生命体征,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此外,急诊科室的原则为先救命后治病,在确保患者性命的基础上再加以延伸治疗。

2 抢救器材、仪器的重要性

心电图机、心电监测仪、喉咙镜、除颤仪、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等为急诊科室中较为常见的抢救仪器,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首先了解各类仪器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使用,并对仪器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同时还应掌握仪器的保养及维护方法,以使各类仪器在抢救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由于急诊科室各项操作环节均可对抢救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急诊科护士还应熟练掌握抢救的操作规程,并提升与急诊医生的配合度[2]。

3 抢救药品应用、治疗及配合护理

在抢救过程中急诊护士应对急诊抢救的药品进行分析,并熟练掌握药物使用方法,这种能力可直接反映急诊护士对于患者急救的思维状态及对疾病知识、相关抢救要点的掌握程度。此外,对于患者的护理,护士应严格遵从医生的要求,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调节,该技术体现出了护士对急救工作的延伸,有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做好医生抢救配合工作

急诊护士在实施抢救过程中应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预见性的控制,以便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3]。如对脑出血或高血压患者进行急诊治疗时,应首先予以氧气吸入,随后偏侧放置枕头,同时备用好吸引装置;在帮助患者打开静脉通道后,应定期观察其意识及呼吸变化形式;在患者接受各项检查或进行科室转移过程中应备好监护仪、氧气袋等,若需采取手术治疗应充分做好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并详细记录其基本治疗数据。因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救护人员需时刻观察其生命体征,在患者感觉不适情况下需询问其病情并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给予相应处理。总之,急诊科需从抢救流程、接诊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且在实施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间应相互配合,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急诊救护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求科室护理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需通过后天对于专业技术的学习进行不断培养,通过采用科学的训练模式可使其素质得以全面提升[4]。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只有具备和蔼的服务态度、技术娴熟的能力、训练有素的工作状态及相互协作的精神,才能够营造出一种有精湛技术、浓厚集体意识、崇高群体目标及高尚医德的协作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可将急诊救护人员培养成心理素质过硬、技术扎实且具备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人才,只有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才能够使急诊科室抢救质量得到最大保障。

6 抢救记录

虽急诊抢救工作繁忙、时间紧迫,但仍需对相关细节进行合理规划与完善,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救护人员应对患者的抢救记录单进行详细填写,并记录其来诊时间,同时对于患者的精神状态、脉搏、血压、心率、等数据及抢救开始时间、抢救措施、用药方案等也应遵从医嘱进行记录。此外,还应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在其家属电话未知情况下需对送来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进行登记,以保证对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为后期治疗提供基础性保障。

7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与改善,急诊抢救在急诊科室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在当今社会背景模式下,完善急诊抢救技术可使医院抢救成功率得以提升,从而降低对患者的损伤程度,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并降低死亡率[5]。在急诊抢救内容改进过程中应要求急诊救护人员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并提高对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在急诊科室建立一支快反应、高素质的救护队伍,可在面临各种危急情况时,对患者病情进行理性分析,进而准确制定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及有序的监护流程,以为患者后期的康复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达到提升急诊科室抢救效果的目的,此外将护理内容与医生的治疗相结合,能够逐步推动急诊抢救的发展,以为国家创建最佳的医疗模式。总而言之,在面对病情发展迅速的就诊患者,急诊救护人员只有做出快速反应,同时具备专业的救护技术并严格按照护理流程实施抢救,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缓解患者的痛苦,进而全面提升抢救成功率[6]。

参考文献

[1]王蓉.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5):525-526.

[2]苏娟娟,陈玉芬.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5):2398-2400.

[3]韩秀梅,孙桂芝.院前急救护理并绿色通道对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05):551-554.

[4]谢建美.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2):349-351.

[5]孙文娟,夏瑜青,钱雯,等.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78-180.

[6]张蕾,王素荣.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2):226-228.

论文作者:马会芹,孟庆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探讨如何做好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论文_马会芹,孟庆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