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多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级论文,当代论文,资本主义社会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11)06-0141-06
如何来认识和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变化,这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能回避的时代课题。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新的社会现实,企图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做出“修正和发展”,因此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出现了新动向。尤其是对于阶级的划分标准,“新中间阶级”的兴起,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倾向,以及对于“福利国家”中的失业者群体算不算被压迫阶级等问题,西方学者作出了许多与传统理论不完全相同的解释,并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史上“阶级理论的一种革命”。本文主要拟就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中较为典型的具有多元特征的三类社会和阶级结构分析作一对比和评价,这对正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剥削为核心的阶级结构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矛盾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由于管理科学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一和纯粹的私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社会所有制或者说公有制形式在与日俱增地发展着。尤其是公司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了一种新现象,即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由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新的社会群体,对于这种新出现的中间阶层如何定性和加以概念化,是新形势下阶级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内容。
其次,由于科技日益变成第一生产力,使生产性工人锐减,非生产性人员即第三产业或服务人员激增,工人内部结构出现了多层次分化的倾向,而且各个层次之间在社会地位和收入方面也都出现较大差异。这样,究竟怎样确定无产阶级的外延,怎样认识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及其革命的前景,就自然地被提到对马克思经典的阶级结构与阶级斗争理论的再认识和再实践的日程上来。
再次,当代世界普遍发生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矛盾的激化,性别歧视、人口泛滥、生态危机等方面问题的凸现,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热情低迷和徘徊不前,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几乎让位于其他多种形式的矛盾。这就使许多人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提出“疑问”:阶级结构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否还是一个两极化的图景。如何来理解和分析当今复杂的阶级结构及其影响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问题。
正是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状况的重新思考,美国学者赖特在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基础上重构了一个阶级结构图式。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有三个特征:(1)阶级是以关系来确定的而不是以等级来确定的;(2)阶级的中心轴处于生产的社会组织而不是处于市场中;(3)阶级关系的分析是根源于剥削过程的考查而不是劳动技术分工或权威关系。
据此,他认为根据马克思的阶级结构理论,剥削是导致阶级结构中对立的核心范畴。但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方式已经变得多样化了,不仅有基于生产资料占有的经济剥削,而且还存在组织资产剥削和技术资产剥削(资格证书剥削)。它使得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中间阶级”,他们主要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组成。对于这个新的“中间阶级”,赖特将之定位于“矛盾的阶级地位”上。这个新中间阶级因为不占有生产资料,所以被资本家剥削和控制,同时,他们又对工人阶级进行组织和技术上的剥削,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工人阶级,所以是一个特殊性质的阶级。所谓组织资产剥削是指占有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权力和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而所谓技术资产剥削是指拥有稀缺性技术的人得到了高于在生产过程使用技术所需成本的收入。组织资产主要被经理和资本家控制,技术资产则主要由掌握资格证书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所控制。
赖特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划分为十二个等级:在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中,他划分出拥有足够资本雇工,自身不参加经营和劳动的资本家;拥有资本雇工,自己需要参加劳动和经营的小业主;拥有自己劳动和经营的资本,没有雇工的小资本家。在非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中即雇佣劳动者中,他划分出专家管理者,专家监督者,非管理者专家,半资格证书管理者,半资格证书监督者,半资格证书工人,无资格证书管理者,无资格证书监督者和无产阶级。以上1—3类别是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4—12类别归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个人类别的阶级定义,大体上4—8类归为中产阶级,9—11类归为边缘性的工人阶级,即他们是接近于中产阶级的工人阶级。赖特基本上倾向于赞同马克思的观点,即阶级、阶级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仅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和后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他以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类型来划分历史时期,并说明各时期社会中的资产、剥削和阶级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依然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处于主要矛盾定位的是管理者和官僚。
赖特指出,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依然是一个最大阶级,从拥有中等文凭的工人算起,就是在美国也拥有将近40%的劳动力属于这个阶级。处于剥削地位的集团是少数,其中间阶级总是既是资本主义剥削对象,又是技术剥削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经理和专家常常会购买资本财产和股票以通过资本获得非辛苦收入,进入资产阶级行列。因为他们实际上控制了组织财产和技术财产,处于“剥削关系中的矛盾地位。”①
赖特之所以对阶级关系的矛盾地位进行研究,其用意在于区分阶级结构与阶级构成这两个概念。他认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阶级结构与阶级构成之间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确定的,即作为结构性定义的无产阶级和作为参与阶级斗争的群体性行动者的无产阶级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赖特则不以为然,认为“阶级结构应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以剥削为基础的利益的发源地,但是,由于阶级结构中的许多定位都具有这些剥削利益的复杂集合,这些利益应当被看作是构成了各种潜在阶级构成的物质基础。”②也即是说,一定阶级结构并不只是产生唯一的阶级构成模式,实际上它还潜存着不同形式阶级构成的可能性。就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而言,新中间阶级就是工人阶级构成中的不确定因素,因为他们处在阶级关系中的矛盾地位。
为此,赖特对阶级结构与阶级构成的概念作出了区分,所谓阶级结构就是指个人参与其中的社会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决定着他们的阶级利益。而阶级构成指的是阶级结构中以该阶级结构所形成的利益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群体的构成。阶级结构是由一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而阶级构成则是可变的。如果说阶级结构被定义为阶级之间的社会关系,那么阶级构成就可以被定义为阶级内部的社会关系,是促使参与斗争的社会关系。就两者关系而言,阶级结构限制着阶级构成及其阶级意识,但不等于说它是决定后者的唯一要素。在阶级结构之外,其他各种机制诸如种族的,民族的,性别的,法律制度的,文化的等因素都将对阶级构成发挥着作用。赖特举例说,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家庭中的主妇在她们与资本关系中属于工人阶级,对于她们的丈夫而言她们属于各种可能的阶级。赖特的论证试图表明,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阶级结构本身趋于复杂化,工人阶级的构成并非是与资产阶级相对应的一个简单的阶级结构概念,它是一个可操作化的变量。
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具体形态的分析以及将以剥削为基础的阶级结构与阶级构成相区分,他指出阶级结构只是为阶级形态保留结构的基础,而只有通过对既定社会的特定历史分析,才能解释在这种基础上建立什么样类型的实际形态。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赖特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分析仅仅根据剥削概念为基础,即依据经济因素作出判断,这显然是有缺陷的。马克思说:“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③恩格斯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这两种斗争并列起来。这些都说明阶级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剥削,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政治关系。剥削虽然是社会关系,但它是从经济上占有他人剩余劳动为特征的。阶级虽然以社会集团剥削其他集团为基础,但它又集中表现为政治关系,掌握了政权的阶级可以用非经济的手段剥夺被统治阶级的财产,甚至权力也可以转化为财富。所以,只有结合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才能更深刻地认识阶级的含义及其阶级结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不能遗忘政治因素,谈专家、经理集团时不能仅仅从经济剥削去考察。正如分析派马克思主义学者范帕里斯所评价的:“赖特没有理由应该把物质利益限制于收入而略去权力。”④
二、以职业为标准的“阶级结构”分析
众所周知,韦伯派阶级理论的传统看法是阶级状态即是市场状态,它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机会。而人们的生活机会则是由个人的“市场力量”来决定的。吉登斯进而认为阶级是由享有同样的市场能力的个人所组成的。所谓市场能力包括三方面的因素:(1)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2)教育和技能资历的拥有状况;(3)体力劳动能力。学者戈德索普认为以市场或市场能力进行阶级划分依然不够清晰,由于社会的变化发展,职业的分类及差异在人们的社会性分割中愈显重要。
在他看来,人们的阶级位置是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的,即市场状态、工作状态和身份状态。市场状态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的收入、就业保障和附加利益体现的;工作状态指的是人们工作的自主性、受到监管的程度、是否与老板有直接关系以及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层次;身份状态是指社会对其的评价。市场状态关涉到人们的经济状况,工作状态显示出人的自由程度,身份状态是其地位象征。戈德索普由此提出以职业分类和市场状态结合起来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尤其认为职业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工作状态的层次,从而决定其社会阶级地位。这样,他以职业为标准构画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把全部社会成员分成七大类别,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三种不同的阶级划分图式。第一种分为七个阶级:即公务员阶级人员,非体力办事人员,小资产阶级,农场主,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农业体力工人。第二种将此分类划为五个阶级类别:即白领工人,小资产阶级,农业工人,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第三种是将上述人员分为三个阶级类别:非体力工人,农业工人,以及体力工人。⑤
戈德索普认为在阶级结构的研究中,对于如何进行系统的阶级划分,主要存在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根据一种或几种社会关系来划分出在性质上存在根本差异的社会阶级。另一种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划分出职业阶级。前者关注的是同一阶级成员的意识和行为的一致性以及对社会结构及社会变迁的影响;而他选择职业阶级,旨在描述社会结构实际的存在形态。这样分类的阶级反映的是“职业功能和就业身份的高度分化”。由于职业反映着一定的市场能力和工作状态,这种构建的阶级分类构架是“融合了生产的技术关系和生产的社会关系两者来区分阶级。”⑥虽然戈德索普混合了阶级的关系定义和等级定义,但是以职业分类来定义阶级,实质上是将技术等级关系先于阶级的社会关系,这样所划分出来的不是社会阶级,而是“职业阶级”或职业阶层。
戈德索普的解释是,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既不是完全和谐的,也非完全冲突的。当代社会阶级结构既反映出了价值共享,又反映了利益冲突,这就需要一个包容这两个因素的阶级分类框架来分析当代社会结构。但是,以职业为基础构建社会的阶级结构,使他把体力劳动与非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区分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性分割。在他看来,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主要为三部分,即公务人员阶级、工人阶级及由低层非体力雇员和小业主组成的中间阶级。他把资本家归为公务员阶级,因为公务人员市场状态和工作状态是类似的。公务人员服务于资本,执行“总体资本”的职能,因此他把赖特定位在“矛盾的阶级地位”的新中间阶级和资本家一起列为公务人员阶级,扩大了资本家阶级的范围。把在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中间阶级包括较低层次机构中的雇佣办事人员(销售和服务业)、雇佣他人及不雇佣他人的小业主和手艺人全归为中间阶级。
戈德索普把属于总体工人阶级的中间阶层移置出了工人阶级,这种不是从生产关系出发,而是以职业及其技术等级为标准所作的阶级结构划分,实质上是韦伯分层理论的沿袭。职业阶级分类忽视了资本主义中作为最本质的社会分割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区分,它“掩盖和阻止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冲突,也隐藏了存在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内在的阶级对抗。”⑦更为重要的是,依据职业分类人群,把那些不从事付酬工作的人排除在阶级结构之外了。这不仅忽视了一个拥有财富的阶级存在,他们依赖财产的收入为主而不从事具体的职业;同时排除了整个社会中许多成年人口,包括无业者、失业者、临时工作者和靠福利救济为生的人等。
正是由于戈德索普忽视了对社会中失业群体的阶级分析,范帕里斯以“福利社会”分析的阶级结构理论对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的失业阶级进行了研究和解释。
他认为,阶级的定义不仅要考虑到它的实质因素即关系,而且要考虑到其形式因素和利益分配。赖特阶级理论研究程序的逻辑结构关心的是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什么类型的财产对物质利益的分配起到了重大影响。因为财产塑造了收入的分配,所以才塑造了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这种因果关系说明阶级是基于财产收入的不平等来划分。而且,赖特选出了四种财产类型(劳动力、人均社会资产、组织财产和技能)作为划分阶级的依据。由此推之,范帕里斯认为:相对于失业者来说,工作也是一种财产。所以在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应该用工作作为划分阶级结构的标准。并且相信,大量存在的失业者与就业者是两个不同的阶级。
失业是现代资本主义尤其是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一情况,用标准的阶级理论,即以一方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另一方为雇佣劳动阶级,将社会分成两个阵营无法详细分析失业阶级现象,而使用“工作阶级的概念为理解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的特殊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提供了一种实质性工具。”⑧
首先,在福利国家资本主义中存在着持续的非自愿失业群体。大量的非自愿失业和因此由“工作财产”的不平等分配引起的物质不平等,成为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的特征。为什么资本主义企业公司不愿雇佣合资格而低工价的失业工人呢?“效率工资理论”的回答是:生产率受工资水平所影响,最可能的低工资不一定有最大利润,雇员领到高工资,会以不断出成绩来报答,使资本家的利润最大化。随着救济金水平的提高,福利国家资本主义非自愿失业将有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其次,在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失业群体。在这里,均分工作财富比均分资本财富对失业者更能提高物质利益,工作财产的不平等分配所产生的物质利益的不平等比资本的不平等分配所产生的物质利益的不平等更严重。而且,现时欧洲诸如倡议“基本收入”的运动,它使许多现被分成不同类型、不被看作有共同利益的人(在册的失业者、福利申请者、低工资者、家庭主妇、学生等)统一起来,将促成失业者阶级意识的形成。因此,有业者与失业者越来越成为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的重要的阶级构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把资本主义国家中就业与失业的区分就可以看成是比资本家与工人的标准划分更重要的“新的阶级划分”。因为社会的不平等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资本分配的不平等而不是工作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业与失业的矛盾是资本运动的产物。失业及其工作职位的安排“是阶级关系的结果,阶级关系与所有权的职能和劳动职能直接相关”。⑨就业者直接承受资本家的剥削和统治,失业者是与资本运行逻辑相关的一个变种。就整个社会的平均地位来说,他们是处于被剥削和被统治的位置上。马克思的阶级与剥削理论强调的是所有权在阶级关系中的根本地位。所以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上大多数人从阶级统治和剥削下解放出来。失业的根源在于不占有生产资料,随着“标准划分的阶级”的消失,失业的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为这种失业是由于生产关系的缘故而不是一般的企业改革的原因。
三、基于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分析
与上述阶级结构划分理论不同的是,德国学者赫拉狄尔在1992年发表的标题为《社会结构与社会转变》的报告中认为,由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社会成员的多元化与个人主义化,无论是使用阶级概念还是阶层概念对于描述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现实情况来说已不适用。为此,他提出了有别于以不同财产形式进行阶级结构划分的基于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分析模式。
赫拉狄尔认为,今日的社会不平等正集中于新的范畴。诸如男子与妇女之间的不平等,各种年龄集团之间的不平等,不同民族或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在这个社会中,受到各种优待照顾或受到各种歧视打击的人们各自相互认同,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这种社会集团与阶级定义已不相吻合。各种社会问题造成的不平等不再像早期工业社会那样主要针对的是领取工薪的雇佣劳动者,也不再仅仅存在于一个贫困化的工人阶级和一个人数很少,享受优惠特权的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之间的这种不平等,也不再像工业社会中的不平等,而是存在于一个从事非熟练技术体力劳动的薪金微薄的蓝领阶层与拥有熟练技术、薪金优厚的由职员、公务员组成的“白领”中间阶层之间。今日的社会不平等“已经从传统的阶级不平等位移至领取薪金或工资的多数居民与被排挤到劳动市场或劳动市场以外的、成分及其多余的问题集团之间。”⑩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正在发生一种演变,由传统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到工人阶级内部出现分层而导致白领阶层与蓝领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发展为蓝领或拥有工作的社会成员与工作极不稳定及失去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种不平等,不平等从阶级到阶层再转向社会个体之间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形式和层级出现多元化迹象。
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也呈现一种异质化和多元化趋向,这推动了生存方式的多元化及其社会实践的个体化倾向,使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走向复杂化。多元化的原因不仅是由于经济上的不平等收入,而且文化模式及其文化消费的多样化也使得许多人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地位上。就阶层性而言,它可能是具有几个阶层的共同特征。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居民生活方式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并不仅仅直接取决于他们所处的阶级或阶层地位,而是取决于阶级地位以外的诸如性别、家庭、种族、心理、习惯、文化、个人偏向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而“教育在自我意识的意义上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角色。”(11)其二,人们在生活方式上显示出来的差别大大超过了阶级和阶层地位表现出的相应差异。生活态度、行为模式及其价值观念都不再像过去能够清楚地用阶级和阶层的简单定位来加以理解。其三,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来说,各种小集团和各种不同生活方式集团的归属,已成为主要因素。人们的选举决定,政治参与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而不依赖于人们所处的客观的集体生活条件。集体性认同与归属正向个体的自我认同转化。在这种个人化倾向不断得到强化的同时,社会更多地是趋向由两极到多极分化的过程。
但赫拉狄尔不同意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所宣称的: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中产阶级化”,即所谓白领工作者的人数已经超过蓝领工人,工人阶级已经是少数了,因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是白领社会或者说是中产阶级社会了。对于这种论调,赫拉狄尔主张的观点是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个人塑造生活选择权的发展并非意味着社会成功机会得到了平衡和均等。相反,他认为现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一个拉平了的以中间等级为多数的阶级结构。在这个社会中,由于竞争、企业恶化等因素的作用,一个人员广泛的中间阶级还不断受到排挤、跌落到社会下层。他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社会排斥过程。”(12)
这样,虽然等级界限、阶级界限正在减弱,但是社会不平等并没有因此消除,受歧视和受排挤的社会边缘集团、问题集团正取代昔日贫困化的无产阶级。同时,一个由具有高级熟练技术资格的公务员和职员组成的服务阶级正在从雇员队伍中分离出来,雇佣人员正在从生产劳动部门朝着私有化的服务产业转移。而且独立经营者也在分化,一部分人上升为公司企业的股东,一部分人变为从事雇佣劳动的自由职业者。总之,人们的血统出生、家族情况、财产状况依旧是形成社会地位不同、以及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重要原因。而且,知识、教育、学历、能力、职业、工作也都是继续导致人们生活机会和实现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随着当代资本主义进入“进步的工业社会”以后,基本的社会结构已发生本质变化,第一、二产业日益萎缩,服务产业比重大大上升,由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教育的优势突出了教育系统及社会知识集团在大规模扩大,与此同时,伴随职业结构调整和失业人数增加,社会福利系统也在扩展。社会文化的意义正在上升,经济不景气和职业地位的意义相对下降,在公众文化中,物质价值、义务价值和后物质的自我实现价值、交往价值混合在一起。至于劳动就业领域,更多的妇女参加了职业劳动,人们一生的生活进程及劳动时间,都用灵活化代替了标准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没有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不得不从事雇佣劳动,处于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13)由于工作方式、场所的多样化,职业结构的流动性,使得许多进入进步工业社会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格局。
赫拉狄尔的分析试图表明,阶级、阶层的划分已不能准确说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的多样性变化。集团化的行动正趋向于松散化、个人化,阶级与阶层之间的界限日益显得模糊,所以他从阶级结构的分析转向了社会结构的分析。这种社会结构的分析,集中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多元范畴的解释上,而忽视了所有制关系和生产关系赋予社会成员一定阶级地位和处境所具有的全部含义。虽然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分工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方面,阶级结构与其他社会结构(如职业结构、文化结构、收入结构等)处于复杂的结合之中,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界限变得难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另一方面,过渡性阶层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然而正如赫拉狄尔所承认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中产阶级并不是一个稳定的“中间阶级队伍”,事实上中产阶级中的大多数是属于工人阶级范畴,而且中产阶级正向上、下两极分化,尤其向工人阶级分化的趋势更明显。因为中产阶层依然是以被剥削阶级为主体,而且存在因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失业危机。所以在社会结构愈益复杂化的情形下,要科学地认识一个社会的性质而不仅仅是构成或状态,阶级结构分析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结构分析。社会结构是一个宽泛广义的概念,包括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性别结构等。为某种特定的研究目的,这些结构都是有意义的。然而要科学认识一个社会性质,只有阶级结构才具有这样的根本意义。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及其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和主流意识形态,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社会关系的表现。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和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关系。所以不分析生产关系对阶级含义的内在规定,就难以科学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变化的性质。总之,赫拉狄尔不是从经济领域来分析社会阶级结构,而是从文化或生活领域来分析整个社会,因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它掩盖了阶级之间不平等的真实原因。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发展的机会结构本质上还是由阶级关系所决定的。英国学者斯凯恩就曾批判过这种讨论,即将重点放在由于职业变化而引起的所谓社会分层的多元化上,而脱离了社会阶级的分析。它没有揭示出社会阶级关系的实质。不能因为社会的开放性以及所谓机会平等的主流意识,人们可以在底层到高层之间自由地流动就可以否认阶级界限的存在。在强调成功的价值观的主流理念下隐藏的是机会分层的不公平,而机会不公平是阶级关系的一种表现。如果说有代际间的开放性,也主要是发生在低层次的职业中,资本主义社会中精英层流动形式相对有限。虽然社会主流价值观加深了个人主义观念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观念,从而淡化了阶级意识;但是“开放性”、“机会平等”、“一般的平均主义”及其福利政策并没有导致“阶级在解释社会中机会的客观结构已过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流动没有导致阶级和阶层的消亡。”(14)因此,阶级仍由社会结构所决定。
注释:
①Wright,and Erik olin,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Class Structure D.PoLitics and Society,1984,P.400.
②[美]赖特:《阶级》,刘磊、吕梁山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④范帕里斯:《阶级理论的一种革命》,载于《政治与社会》1987年第15期。
⑤李春玲:《断裂与碎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⑥Goldthorpe John H.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rdern Britai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7,p.40.
⑦G.Esping—Andersen,Changing Classes,London,1993,p.4.
⑧[比]范帕里斯:《阶级理论的一种革命》,载于《政治与社会》,1987年第15期。
⑨[英]斯凯思:《阶级》,雷玉琼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⑩Social Structures,Social Capital,and Personal Freedom,edited by Dale McConkey and Peter Augustine Lawler,Westport,Conn:Praeger,2000,P.53.
(11)Peter Calvert,The Concept of Class,St Martin' Press,New York,1987,p.177.
(12)张世鹏:《当代西欧工人阶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13)吕筱州:《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及历史使命》,载于《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4)[英]斯凯思:《阶级》,雷玉琼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68页。
标签:工人阶级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社会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阶级划分论文; 经济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政治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