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决策与决策科学——关于决策咨询发展态势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决策论文,态势论文,对策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决策咨询源远流长,智囊团辅佐决策者决策的做法自古有之,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现代决策咨询,既脱胎于古代智囊制度,又与之有本质区别,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依托现代决策科学,使决策过程趋于民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由于当代国际竞争,已从单纯的军事、经济实力的较量,逐步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增强科技实力的竞争,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决策和管理水平的较量。又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向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乃至意识形态广泛渗透,使现代决策更具复杂性和重要性,决策咨询在现代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著。近二、三十年以来,决策咨询业在世界范围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业务范围也从专业咨询发展到综合咨询,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法律、环境、全球性问题等各个领域,出现了一批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综合性咨询机构,其中著名的美国SRI(斯坦福研究院)、 兰德公司等都因其为政府和大企业集团咨询而享誉全球。目前,全世界咨询与信息服务业年营业额已达数千亿美元,营业额的年增长率超过10%,有些国家已把它列为第四产业,其比重超过其它产业。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决策咨询已成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提高效益的主动行为。如美国每100家公司就有95 家寻求外界咨询帮助,每100个管理人员中就有一名咨询管理工程师。 决策咨询的市场范围,不单只有政府,更有企业,乃至个人。这些事实表明,决策咨询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二)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尊重知识、依靠科技之风在全国兴起,软科学作为新兴的决策科学体系开始引起重视,决策咨询业已从起步探索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从此,全国各地的种种决策咨询机构纷纷崛起,从技术政策、行业政策、重大战略决策和自身发展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也在不断开拓咨询市场领域。
1986年7月,国家科委召开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 万里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做了题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三大再次发出“大力发展软科学”、“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的号召;党的十四大把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作为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这对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政系统决策观念的转变和决策机制的形成,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给决策咨询业的加快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使我国决策咨询业转入快速成长的发展阶段,决策咨询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199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软科学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领导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了会议全体代表,并作重要讲话,这说明软科学和决策咨询业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重视和认可。第二个特点是规模盛大。会议是由国家科委会同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协等八个部门联合召开,其涉及面之广,参加人数之多,都表明了软科学和决策咨询业已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和参与。第三个特点是主题突出。会议把繁荣决策科学与发展咨询产业这两大主题并列,实质上提高了咨询业的地位,这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咨询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生活的迫切需求和发展重点之一,体现了时代特征。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决策咨询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
目前,我国决策咨询业已初具规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三个层次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并且在队伍力量分布上,围绕三个层次的研究咨询任务,已经形成了“五路大军”:
第一是以党政系统直属的政策研究室(中心)、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专门为上级或本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纯应用型咨询机构。其特点是研究队伍稳定,研究任务明确,经费来源全属拨款。此类机构贴近党政决策核心,是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宏观政策研究的主要力量,但因其受学科和力量局限,难以承担量大面广的重大项目的研究咨询,且研究活动受到行政约束,研究结果往往带有决策者的主观意志。
第二是以依托在党政部门的科技(或专家)顾问团、党委(或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为党政决策服务为主、面向市场为辅的综合性应用型咨询机构。其特点是以各类专家为主,少数领导、管理人员和离退休老同志为辅,研究任务不定,经费来源于国家资助和咨询项目收入。此类机构具有跨部门、多学科、高智力密集的优势,能承担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重大宏观战略研究,如研究制定规划,开展重大项目论证等。由于研究人员分布在各行业,研究活动较少受到行政约束,能够更加客观地、科学地提出咨询意见。又由于有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研究成果易被采纳。因此,这类咨询机构已成为目前我国决策咨询的主力军和较好形式。
第三是国家企事业性质(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工程咨询公司等,侧重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性应用型咨询机构。其特点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咨询论证,注重经济效益和实用性,经费来源主要靠咨询项目收入,是目前承担专项咨询的方面军。
第四是纯事业性质的软科学研究中心(所)等,是以决策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为重点的基础性研究机构。其特点是队伍稳定,选题自由,依靠事业性拨款和研究课题经费支撑,注重社会效益,是目前主要承担基础性研究咨询的方面军。
第五是其它各类科技咨询机构,如信息咨询、科技咨询、“点子公司”等。这类咨询机构大多是一些新兴的集体和民营企业,完全实行企业化管理。其特点是面向市场、面向全社会,运行机制灵活,咨询形式多样,实行有偿咨询服务,是目前咨询产业化的主导力量。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发展速度必将日益加快,队伍力量也将更加壮大。
此外,为了加强省、市间的横向联系,我国还自发成立“全国部分省(区)市决策咨询工作联系网络”。该网络从1988年成立以来,成员单位已从8个发展到现在的50多个。在成员单位中,四川省委、 省政府科技顾问团成立较早,成效显著已初步建立了省、地、县三级科技顾问团网络;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多、力量强,仅由市政府正式聘请的专家就达800多人;辽宁、湖北、山西、 陕西等地的决策咨询机构,则在创办咨询产业方面领先一步,取得了不少经验。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决策咨询研究队伍逐年壮大,研究方法日趋先进,研究领域大大拓展,研究成果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以及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成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
福建省同全国一样,决策咨询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中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多年来,主要围绕全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问题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以智取胜”、“科教兴闽”战略的指导下,福建省早在80年代初,就建立了省委、省政府“科技月谈会”制度,开通了省领导与科技专家直接对话的渠道,加强了决策层与科技界的联系,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真正被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全国前列,但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严重影响福建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成为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1989年成立“福建省自然灾害防御研究委员会”,聘请来自气象、地震、水文、地质、生态、环保、农业、林业、交通、保险等多学科高级专家、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领导,充分发挥跨部门、多学科综合优势,坚持定期进行全省自然灾害趋势分析和预测,还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开展多种研究、咨询和宣传活动,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部署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科学依据。此外,福建省还积极调动各方面软科学研究力量,大力组织开展各种决策研究和咨询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987 年10 月至1994年12月,仅省科委就安排软科学研究课题275项; 研究经费由1986年的30万元,增加到1994年的150万元。近几年, 福建省决策咨询研究重点是:
——抓住涉及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开展决策活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及时开展了《福建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长期设想和宏观战略》、《关于我省市场体系的培育和管理研究》、《加快福建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等课题,这些战略研究,都为省委、省政府决策起了很好的参谋作用。另外,关于《加快厦门实施自由港政策综合研究》、《解决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模式和对策》等课题研究成果,涉及全省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等重大决策,为各级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和建议。
——根据本省特色,重点围绕发展闽台关系、促进两岸统一开展决策咨询。自1987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一国两制”与福建》、《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对沿海发展战略的意义和作用》、《闽台产业合作问题研究》、《闽台经济文化交往合作研究》等10多项研究,涉及加强闽台科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为福建省制定正确的对台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围绕“科教兴省”开展决策咨询。1991年8月, 中共福建省委五届三次全会作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福建经济”的发展战略,全省组织了500多名专家与有关部门一道, 认真研究制定了《福建省振兴计划纲要》等文本,把“科教兴省”变为可操作性的具体行动,使此计划得到全面的贯彻和实施。这又带动了绝大多数市、县组织力量,研究和编制了区域性的振兴计划、科技兴市(县)规划。围绕“科教兴省”的战略目标,福建还开展了《加速我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福建省科技专家队伍建设研究》等,其研究成果已被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所采纳。
为了使决策咨询研究进一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福建省积极开展各种咨询活动,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如工程咨询方面,有评估地区和行业发展规划,编制重点工程可行性报告,开展涉外工程咨询活动等,工程咨询项目中有福厦漳高速公路、湄洲湾供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在信息咨询方面,先后建立了综合经济、财政金融等20多个大中型信息服务系统,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咨询与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底,全省直接从事咨询服务的企业有4184家,从业人员有52076人。
(四)
综上所述,我国决策咨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一大意义、两种趋势、三大特点、四个矛盾、五条对策、六项建议。
一大意义:
——决策咨询是一项意义重大、前景广阔的事业。
两种趋势:
——高级化。即手段高科技、人员高素质、咨询高水平、投资高效益。
——产业化。即服务主体趋向多元化、多层次。我国现有决策咨询机构,特别是上述第二、三路大军,今后应当在为党政决策咨询服务的同时,逐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决策咨询有偿服务,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决策咨询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客观、公正、科学咨询的需要。
三大特点:
——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的时代特点。
——服务性、智能型、高效益的行业特点。
——超前性、针对性、权威性、可操作性的工作特点。
四个矛盾:
——咨询研究周期长与实际情况变化快的矛盾。
——咨询研究任务重与手段设备跟不上的矛盾。
——咨询产业高效益与研究人员低收入的矛盾。
——人财物投入有限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
五条对策:
——提高认识。重点强化咨询者服务意识和决策者依靠意识。
——深化改革。尽快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增加投入。努力提高决策咨询研究手段现代化装备水平。
——完善法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明确决策者与咨询者的义务、责任和利益。
——打好基础。一要培养人才,提高咨询队伍的整体素质;二要加强基础性研究,为深入开展决策咨询奠定基础。
六项建议:
为了推动全国性的决策咨询工作,我国于1987年成立了“全国部分省(区)市决策咨询工作联系网络”(以下简称“网络”)。如何进一步发挥“网络”作用,初步提出如下六项建议:
——“网络”要成为全国咨询的阵地。现有网络性质不定,组织松散,名称也太长,建议改名为“中国决策咨询协会”,争取列入国家级学会,并改主任制为理事会,网络成员单位的代表是当然理事或常务理事,正副理事长仍推荐或选举产生,协会仍依托在理事长所在单位。还可广泛吸收其它咨询工作者入会,壮大队伍,促进发展。
——“网络”要成为科技信息的窗口。继续办好《决策咨询通讯》的同时,可以不定期出版小型内部交流资料,交流各地科技信息、咨询动态、产品介绍、投资指南等。还可举办形式多样的信息发布会,促进信息共享,共同发展。
——“网络”要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进一步建立健全优秀论文、先进集体或个人、好意见好建议等证书制度和荣誉制度,以资鼓励,培养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网络”要成为横向联系的纽带。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和若干次专题研讨会,组织跨地区考察学习。各地决策咨询工作者聚集一堂,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好形式。
——“网络”要成为对外合作的渠道。在加强国内交流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合作。由“网络”牵头,争取机会,以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学术交流、引进技术与设备以及培训学习。目前这方面几乎是空白,今后应着力加强。
——“网络”要成为新兴产业的依托。随着决策咨询业的发展,各地决策咨询机构创办的咨询服务企业必将越来越多。建议以此为基础,由“网络”组建“全国决策咨询服务(集团)公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目的是有利于推动决策咨询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