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芦山中学 张庆强
【摘要】:随着现在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课程的创新改革就成了教师们必须要出色完成的任务。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潜力倾向等特点,科学的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较为相近的群体,并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来区别对待,实行因材施教,但同时又要关注和加强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力求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
【关键字】:新课改 高中物理 分层教学
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重视的学科。但是部分同学由于初中的基础打得不够牢靠,或者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纳能力不同。因此,高中的物理课堂会出现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这种学生的差异会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高中物理,学生的知识水平出现差异是更为常见的情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教师不能照顾全体同学,于是只能以中等生为主,导致了课堂内容让成绩好的同学感到没有挑战性,而成绩较差的同学又跟不上的情况。教师应当要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采取分层教育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的分层教学来展开论述。
一、根据学生的差异,科学划分层次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不一样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比如说有的同学基础知识特别扎实,但是在应用方面比较薄弱,而有的同学实践能力比较强,但是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又不够强等等,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些学习需求来划分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全面教学的目标。分层教学的重点在于“分层”,科学合理的把学生划分层次是分层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但是教师不能盲目的分组,因此,教师在帮学生分组之前,可以进行一次关于基础知识水平的考试。根据考试过程中反馈出的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及学习潜能等因素来划分小组,但是不能简单的根据考试的卷面分数来划分,这样不仅不科学,而且容易对成绩差的同学的自尊心造成伤害。之后再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教师也应当要注意几个教学原则。(1)“变通性原则”,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高中生,他们的智力水平或者潜在的学习能力随时都会被激发出来,或者想法改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来进行变通,随时对分组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2)“鼓励原则”,要使学生明白,分组并不是给他们贴上了“优良中差”的标签,而是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找到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要科学的鼓励学生;(3)“全体性原则”,分组的原则是把特征相似的学生分到了同一组,但是,他们也需要新的元素新的想法注入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因此,教师应当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分组的前提下,让全体同学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组之后,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分组的不同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层是分层教学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组学生的前提下,仔细的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然后为每组学生“量身定制”属于他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要求,层层递进,而又环环相扣,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充实感以及目标渐渐达标的成就感。要使每个学生都理解掌握基本知识点,而对于要求较高的部分,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课程难度的分层上,教师最好是事先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要做到对知识点的合理分层。高中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有的需要死记硬背,有的则需要不断的观察,并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比如说,对于《电磁感应》这一章节的学习,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对知识点进行分层,可以让学生轻松的了解到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并对症下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不同的优势、不同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设计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但是对于理解比较慢的同学,教师应当查缺补漏、多加强化,促使他们也能够理解该部分的知识点。
三、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分层
课堂上的练习和作业,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检测,更是学生运用和巩固知识点、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高中物理这样一门理科学科,学会应用知识点来解决问题更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分层也是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根据不同小组对于知识的接受理解程度不同,课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1)基础类型题。这类题型主要是针对基础较为薄弱、接受能力比较弱、对于课堂知识还是不能够充分理解的小组,利用这一类基础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不断的强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这一类比较简单的基础题,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避免学生出现畏难情绪。(2)基础变形题。主要是针对中等的同学,在基础题之上稍作变形,使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爱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3)拓展发散性题。这类题目主要是针对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很强且善于动脑的学生,这类学生总是比较活跃,不满足于对课堂知识的接收。因此,设计一些往课外延伸的作业,使学生能学会自主的学习课外知识,拓展知识层面,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但是,这样的作业分层并不是绝对的。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因此,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他们也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在水平,教师也可以适当的让他们做一些拓展发散性的题,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以及潜在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对于新课改的要求非常的重要和必要。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仅适合高中物理,还适合其他学科及年级阶段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对此种教学方式引起重视,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来创建不同的学习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这门学科上获得知识并取得进步。
论文作者:张庆强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点论文; 知识论文; 水平论文; 作业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