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纺织工业论文,我国论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纺织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业部门。在满足人民需求及积累资金、吸纳就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难以替代的出口创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17年来,由于国家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纺织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前,我国纺织品及服装的产量与出口额虽然已经双双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整个纺织业却连续三年出现全行业亏损,众多的纺织国有企业陷入严重的困境,纺织工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步履维艰。面临世纪之交,纺织工业如何摆脱困境,保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最近,国务院副总理吴帮国已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中央决定把纺织工业作为企业改革解困的突破口,使纺织工业尽快走出困境,重振昔日辉煌。因此,对纺织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对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产业发展战略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根据对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研究,对产业发展作出的全局性的设想和总体上的谋划。在产业发展战略的确定过程中,有关战略环境分析是重要的前提条件。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国情分析以及国际环境分析等等。
(一)纺织工业绝非“夕阳工业”
纺织工业是最具悠久历史的行业。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兴起,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受到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大调整的严重冲击,而在我国的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工业城市已在无形中接受了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纺织工业已是“夕阳工业”的观念,将其视作一个历史包袱而置于被“优化”掉的境地。同时,对其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投入也挤到了次要位置,这就更增加了纺织工业再发展的难度。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分析,纺织业绝非“夕阳工业”。首先,它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发挥着资金积累和创汇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年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5%;年实现利税占全国工业利税总额的10%;国内市场的纺织品和服装零售额约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纺织品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30%。同时,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共实现利税380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倍多, 纺织工业共出口创汇2455亿美元,净创汇累计达1600亿美元,居全国各行业之首。其次,纺织工业的发展缓解了我国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改革开放17年来,共吸纳和安排劳动力1000多万人,使纺织业职工人数由1973年的不足500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1600余万人。 目前纺织职工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6。再次,十几亿人口穿衣现实构筑了纺织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迈进,对纺织品的需求开始由保暖为主转向以美化生活、追求时尚和表现个性为主。而纺织工业在满足人们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发展需求方面始终起着其他产业难以替代的作用。综合上述分析,世纪之交的纺织工业绝非“夕阳工业”,依然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短期内难以替代的出口创汇产业。这是我国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二)未来国内外竞争性市场变动趋势
从国际市场来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与调整,以及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发展,世界纺织市场的商品结构,贸易流向和贸易政策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世界纺织品生产与供应中心已东移至亚洲。过去垄断世界纺织品出口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纺织品的主销市场。如美国几乎所有的纺织品都需要进口。1995年其净进口纺织品和服装额达281亿美元, 其次是德国为143亿美元,排第三至第五位是法国、英国和日本。
2.随着国际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世界纺织市场也形成了以亚洲东部、欧洲西部和北美地区各以中、高、特为主要特征的三大区域。其中,亚洲东部区域是目前世界纺织品生产的重要基地,纺织加工能力占世界半数以上。该地区既是以中低档大宗纺织品为主的半封闭式生产与贸易区域,又是世界纺织品主要出口地区。西欧区域是一个高级纺织品生产和贸易中心,又是一个保护主义十分严重的封闭式高消费市场,其贸易额占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额的一半。北美区域是特种纺织品的生产与供应中心,其凭借高科技和经济实力,根据尖端工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特种纤维及其制品。
3.世界纺织品贸易迅速向成品化、高质量、时尚化转变,从而改变了国际纺织市场的商品构成。主要表现为服装和制成品已成为纺织品贸易的主体;化学纤维及其制品的贸易比重显著上升;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大批新型合成纤维的问世,扩大了纺织品的服务领域,产业用纺织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新的地位;同时对纺织品的时尚化、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致使纺织品贸易向小批量、多品种、多变化、快交货、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断高涨,发达国家加强对从发展中国家纺织品进口的贸易政策性限制,为目前世界纺织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纺织工业仍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使命。
首先,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要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对纺织品的数量、品种、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工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使纺织品日益趋向成品化、配套化、时尚化和个性化。其次,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这势必要求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速度大大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再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纺织品在相当长时期内必须立足国内,特别是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民的衣着消费尚不及城镇居民的1/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对服装需求潜力巨大。同时,我国仍具备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综合国内外市场趋势分析,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与强国。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可达950万吨,2010年将达到1250~1350万吨, 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达5公斤,化纤生产产量可达400万吨,棉纱产量3100万吨。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有较快的发展,衣着、装饰、产业用纺织品的比例为60∶25∶15。2000年我国服装纺织品出口创汇可达550亿美元, 吨纤维制品出口创汇14000美元。总的来看,国内外两大市场对纺织品生产的质量、 品种、档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不同的消费需求层次也要求纺织品生产实现多元化。
(三)纺织工业发展的问题及难点
纺织工业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是研究发展战略以及战略措施的重要依据。
1.低水平初加工能力过剩,结构调整滞后。长期以来,纺织工业结构性调整滞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调,地区布局不合理。自80年代以来,纺织初加工能力盲目发展,低水平延伸,使其生产能力和生产总量与市场容量比较相对过剩,而高深精加工能力,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能力,以及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生产能力相对薄弱,发展迟缓,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技术装备落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我国纺织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全国4100多万锭棉纺设备中,属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不到40%,约有25%的设备是50年代初和解放前生产的,需要淘汰的落后设备。90万台织机中,无梭织机仅占3.6%,远远低于21.9%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技术装备落后, 导致工艺技术普遍低下,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劳动生产率低,这种状况自然难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速反应的现代竞争的需要,其结果是大大削弱了纺织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纺织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纺织经济的增长还没有真正步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同时,对技术改造、科学管理、软件投入等不重视的现象依然存在,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另外,纺织行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职工整体素质也不够高。
3.出口低档产品比重过大,国际竞争力不强。在出口纺织产品中,尽管部分产品进入了国外中高档市场,但低档产品仍占较大比重。由于出口产品结构不理想,导致吨纤维制品创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只及国际先进水平的60%左右。以1995年为例,1995年我国吨纤维创汇虽然已达1万美元,但同年世界平均水平是1.5万美元,香港1.24万美元,日本1.7万美元,意大利、德国更是高达2.1~2.2万美元。 我国纺织品出口近几年增长幅度较大,但仍是带有资源型和数量型占主导的出口结构模式。而从国际上看,受国际纺织品市场容量的制约,未来的纺织品市场数量增长趋缓,趋于相对饱和状态。我国再靠数量占有型来扩大出口已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已会对今后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4.国有企业负担重,机制不灵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建厂时间较早,发展时间较长,离退休人员比例大,各种包袱沉重,亏损严重,经济效益下降,职工队伍不稳定。同时,因原料和资金等原因,全国现有1/4能力处于停或半停状态,约有200 万职工停工待业。这些企业过去是“摇钱树”,支撑过城市产业的整体升级,现在变成了“苦菜花”。
从上述几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发展并存的形势。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以数量型、速度型、粗放型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上,而纺织工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是加快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这也是研究和探讨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
二、纺织工业发展战略要点
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纺织工业,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其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因此发展战略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实现产业升级和地区布局的合理化、组建大型企业,实现产业集团化,优化纺织品的出口结构,实现以质取胜和多元化出品,实施科技领航,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多出精品,争创名牌等主要方面。
(一)产业升级和地区合理布局
产业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的地区转移和重组。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在结构调整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国内,沿海一些老的纺织基地把一部分纺织业向内地转移。在新转移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纺织业依然显示出经济先导型产业的作用。因此制定地区布局合理化的具体思路是:
通过结构调整,形成沿海和内地的新型分工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压缩初加工和中低档产品加工能力,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科技信息优势,集中精力搞好高档产品,新型纺织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在开拓国际市场中率先一步。同时以内地为生产基地,发挥其特有优势带动内地和全国纺织业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纺织原料丰富,沿边地区也有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发展潜力很大,但现有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较低,资金相对紧张。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有区域特色的纺织行业和纺织产品予以发展。
(二)大型企业与产业集团化
从国际上看,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大企业、大集团的实力和竞争力上。纺织业的竞争也大致如此。随着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纺织出口经营权向生产企业复归,目前我国已有纺织品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上千家,但由于单个企业势单力薄、出口力量有限,在收集市场信息、国外商标注册、开展广告宣传、提供备选设计以至商务谈判技术等方面职能不全,甚至受制于外商。同时由于多头出口,极易引起抬价抢购或低价竞争,过度竞争的结果被外商利用,由此造成企业经济上的损失甚至丧失市场。目前, 我国纺织工业进出口规模已经达到550亿美元,完全有条件孕育出一批10亿~50亿美元级的大型集团公司,有的还可以探索发展类似综合商社型的超大型企业集团。只有这样,才能使纺织品出口从比较效益向规模效益的高层次发展,才能提高纺织业的竞争能力与水平。
(三)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向出口多元化发展
当前,优化出口纺织品结构,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是作为出口创汇型的纺织工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从总量上看位居世界之冠,而平均单位售价和创汇则较低。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吨纤维创汇水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3,而且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化纤、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偏低,影响了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优化出口结构,主要是大力发展服装等制成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巩固大宗纺织品出口,提高化纤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扩大高档服装出口。吨纤维制品创汇水平要从目前的1万美元水平提高到2000 年的1.5万美元左右。
扩大出口还必须实行多元化全方位的战略。在坚持瞄准北美、西欧、日本等主销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独联体、中东和周边国家市场,特别是努力开拓非配额地区的出口贸易。针对发达国家近年来滥用反倾销、反舞弊条款的新情况,出口企业要善于运用国际贸易法规和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国一些纺织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多年享有24K 金的美誉,有的已达到世界名牌的先进水平。例如,世界10大名牌衬衣,我国已能加工8~9种。因此,通过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必然使纺织品出口在数量少增甚至不增的情况下,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四)科技领航与技术创新
国际纺织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国外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纺织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了以科技领航,通过技术创新而逐步走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成功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的应用对纺织工业取得的成就起着重要作用,但从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未能深入开展起来,技术创新的效用未能有效地发挥出来,这也是造成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乏力、长期处于以量取胜状态的主要原因。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科学技术存量、致力于纺织现代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近期以国外技术引进和消化为主,远期将重点转向技术开发和创新。技术创新要从我国劳动力丰富而资金短缺的国情出发,以节约资本为主攻方向,走出一条既能跟上国际高新技术潮流又能切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技术发展道路。
(五)多出精品、争创名牌
当今的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力的品牌竞争。牌子响,市场占有率才能不断扩大,企业的成长性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只有不断地培育中国名牌,打出中国名牌,才能使中国纺织品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出口效益。尤其对服装业来说,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可以推动服装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服装的附加价值和售价,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精品名牌战略,其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充实品牌的技术含量、提高品牌质量、扩大品牌的生产批量、加强品牌的市场营销、强化品牌的售后服务体系。争创名牌可以借鉴许多成功的经验:一是高品位,建立高人一筹的过硬质量机制;二是创新意,积极翻新延伸,不断有新潮、新款、新色调、新包装;三是叫得响,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及参加各种博览会、展示会扩大影响,塑造形象,让消费者了解产品。
三、战略对策探讨
为了保证纺织工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贯彻“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指导思想。基于这一思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纺织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及措施。
(一)实施压锭减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纺织业重复建设严重,初级产品加工规模过大,产品供过于求,这种状态直接从棉纺锭本身反映出来。据统计,全国现有4171万锭棉纺锭,其中有1266万锭技术、设备落后,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国有企业(占85%),同处这一水平的企业,互相争原料、争市场,导致原料涨价,产品降价的恶性循环。因此坚决压缩1000万落后棉纺锭,已成为纺织工业发展战略措施的关键。以压锭为切入点,不仅可以解决总量过剩问题,缓解原料和市场压力,而且可以腾出空间,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带动国有棉纺企业的资产重组、减债和减人增效,实现对全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另一方面,压锭1000万将有60万人需要分流,因此妥善安置下岗职工,搞好再就业工程也十分关键。部分地区采取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和托管中心,进行转岗培训,劳务输出,从事三产和社区服务等方式,做到无情调整,有情操作。
(二)以人为本,注重管理
在纺织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的当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将日益提高。特别是在低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丧失贻尽,而初级纺织生产能力又处于相对过剩的状况下,任何企业劳动者素质高低将决定该企业在这场竞争中的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
现代企业的人才观念不仅包括企业的管理、科技人才,有较高素质、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同样也是宝贵的人才。因此对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发展高层次人才,也要重视提高职工素质、岗前培训和日常操作考核,增强他们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
注重企业内部管理,要切实改善产品质量低、物资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投入多、产出少、现场乱、事故多等令人堪忧的状况,真正做到向管理要合同、要市场、要效益。
从原料管理开始,制订好多种原料选用的内控标准,强化现场管理和全数检验,使半制成品的质量由注重外观转向注重内在,操作由明测转向暗测,设备由静态转向动态管理,生产管理转向成本、效益、资金、人员的全员管理。同时加强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以“三名”为龙头,实施资产重组,优势扩张
资产重组是企业之间通过资产流动带来的企业组织形势的调整,它是通过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破产、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企业组织的再造,达到优化资本存量的目的。
资产重组作为调整的重要手段,将在整个纺织业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资产重组为纽带,同时立足机制转换,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运作,做到改制、改组有机结合,将有效地激发重组企业的活力。资产重组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名人、名厂、名牌优势,扶持一批优势企业,进行优势扩张,并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组织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协作,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四)顺应市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市场竞争的焦点是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有开发能力才有市场。由于当今信息社会掌握各种市场的供求关系比以往迅速得多,使得许多短线产品很容易饱和。不少新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少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速变化,已成为纺织工业国际竞争最突出的特点。因此,顺应市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已成为众多企业出奇制胜的“秘密武器”。
快速反应首先取决于对市场信息的敏感。而这不仅仅是零售商或服装厂商的事。服装和纺织品市场具有变化迅速、流行趋短,品种繁多,消费行为难以捉摸等特点,而纺织管程较长,又是纺织企业难以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的主要矛盾。因此压缩纺织管程,提高反应速度的手段之一就是建立有效和快速的信息传递。其次,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要求在纺织管程的所有阶段保证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以降低产品性能的测试时间,并减少保险库存。再次,快速反应机制要求行业间供应商与顾客间坦诚,公开的对话和高度的相互信任,以便在共同的预测基础上建立共同的目标市场,并为共同的目标而协同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各个环节由于盲目或人为的误导而造成的剩货(或缺货)的损失,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