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信用思想及其资本批判论文

马克思信用思想及其资本批判论文

马克思信用思想及其资本批判

田熙泽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 信用思想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信用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完成其自身信用思想的阐发。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也正是通过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马克思最终形成其信用思想。马克思信用思想的背后其实是对资本的猛烈批判,这也是关注马克思信用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

[关键词] 马克思;信用;资本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经济增速愈发加快,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信用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此时,国内学者便将研究目光锁定在信用,试图通过对它的研究为解决信用问题以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一个可靠的途径。早期国内学者虽然对马克思信用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但并没有就理论深入挖掘。比如,韩文亮在《马克思的信用、银行制度理论和当前改革》一文中,仅就《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信用与银行制度的考察做出分析;李哲在《论商品、资本与信用及其相互关系——兼论马克思均衡和非均衡理论的当代价值》中,另辟蹊径地以马克思均衡理论视角对信用进行考察,这篇文章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与深入。虽然这些文章体现了马克思信用思想的部分内容,但没有将马克思对于信用的理论进行总结升华。罗云在其《变化社会中的信用:马克思的现代性视角》一书中,首次明确且完整提出马克思信用思想,填补了国内学术界的一大空缺。

信用思想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透视资本的一把“钥匙”,信用成为其对虚拟资本批判的强有力理论武器。马克思在对信用的不断深入考察中,发现了信用的本质、类型以及信用与资本的关系,把握了信用如何为虚拟资本服务并成为其扩张的工具,并对信用危机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他在对资本主义信用批判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资本的批判。马克思信用思想的形成是研究马克思信用思想的中心环节,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对马克思信用思想及其对虚拟资本的批判有一个具体化的、逻辑化的掌握。

一、 马克思信用概念及其类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信用做出一系列考察与阐述,第三卷中以《信用和虚拟资本》命名的第二十五章更是对资本主义信用做出深入的研究。下面将通过两个方面将马克思对信用的考察进行详尽阐明。

(一) 信用的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并指出:“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1](P390)也就是说,在经济领域中,信用与信贷在意义上是完全等同的。同时,他还通过对信贷行为的发生过程进行考察,认为信用还代表着一定的道德关系,他引用图克对信用的阐释:“信用,在它的最简单的表现上,是一种适当的或不适当的信任。”[1](P452)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马克思对于信用的本质实际上存在两个层次的理解。

其一,马克思认为信用即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在人与人的一切交往与商品交换中将这种关系体现出来。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为了自我保存与自我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与其他人发生交往与交换行为,那么这种信任关系就决定了借与贷行为的发生。其二,信用代表着一定的商品经济关系,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货币成为借贷关系产生的媒介,如此,信用就成为建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借贷、偿还行为中的经济关系。

(二)信用的类型

(1)a.is obviously used between strangers,while(1)b.is colloquial and is often heard between intimate friends.

银行信用的出现扩大了商业信用的范围,同时也克服了商业信用体量小的缺陷,为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与社会资本再分配提供了更可靠有效的途径。

二、 马克思信用思想形成及其唯物史观转向

马克思信用思想形成的关键一环在于辨明信用的产生,在马克思对信用的内涵与类型做出足够认识之后,对于信用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成为他完善其信用思想的下一项工作。在对信用研究的前期,马克思受人本主义影响,其研究始终是以人作为标准;唯物史观确立后,为他的这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并最终完成其信用思想的阐发。从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自他《莱茵报》时期便不断遇到现实物质利益问题,随后与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彻底诀别,转而开始对现实社会进行研究。这一时期,他追随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确立,最终使马克思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最终形成其信用思想,也就是说他对于信用的研究过程,同样经历由人本主义转而过渡到坚定的唯物史观基本立场中。

(一)人本主义影响下马克思对信用的研究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揭露了市民社会物质利益矛盾的根源是私有制,只有在经济领域上进行研究,才能对市民社会有足够清晰认识。此后马克思便将分析的目光锁定在政治经济学中,此时他已经对政治异化有了一定的见解,并由此对经济异化进行论述。

想要使得“中国梦”实现,需要的是我们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在所有的社会群体当中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都是最强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因为大学生在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上度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所以必须对这一群体进行合理的运用。

在马克思对信用本质的第二层理解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信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资本,更具体地说,信用成为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之外的另一种资本,即隐性资本。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就意味着信用关系就已经出现资本化的倾向,“一个商品占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占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或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3](P159)。在交易中互有支付行为发生,这也正是支付互相抵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用成为价值交换的中间媒介,使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在时间与空间中相分离。

(二)唯物史观确立后马克思信用思想的科学阐发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产生新的研究指导方法“历史的发源地是物质生产,必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认识该历史时期”[2](P191)。这时的马克思开始注意到,想到真正了解现实生活,一定要从物质生产方式这个角度出发。

本研究主要根据病人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也可理解为病程)来定义错失早期诊断时间,强调的是病人的症状可能对患者就医和医生诊断产生影响,症状反复出现增加就医的意愿和医生进一步肺功能检查的可能性,进而影响慢阻肺的诊断。这与文献报道[4]错失早期诊断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后者强调慢阻肺病人在确诊前至少经过一次医疗机构评估,更突出基层医疗机构对慢阻肺筛选的作用,但因为诊疗条件限制,漏诊率相对较高。相对而言,本研究更突出病人的早期诊治意识,也可以反映三甲医院慢阻肺早期诊断的现状。本研究提示病人越早地重视自身疾病并到正规医院就诊,更能早期诊断慢阻肺,这也支持慢阻肺早期诊断与病人症状感知密切相关[16-18]。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确立。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以社会关系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分析,并在客观历史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剖,真正做到了通过物质生产去解读历史发展。唯物史观的确立,使马克思掌握了真正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的方法,并将唯物史观贯穿其中,使其在经济学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为马克思接下来对信用的研究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马克思认为,信用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信用所覆盖的领域较为广泛,马克思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这个角度的考量,便将信用分为这两类。商业信用主要体现在资本家群体中,主要表现形式是商业汇票,其所代表的是一种债权与债务的关系,在此种关系下商业汇票等同于货币的支付手段,商业信用的作用是通过信用更高效地对财富进行积累与再分配,并由此形成信用制度。马克思认为,商业信用的发展促成银行信用的诞生。银行信用的主体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通过存款与贷款这种货币业务发挥信用功能。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为研究原点,逐渐过渡到对货币、信用、资本的本质及其关联的全面深入考察。通过对马克思一系列经典著作中有关信用的分析来看,他认为信用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出于以下两个方面:

对信用主义来说,信用的出现为资本提供了一个不需要生产过程就可以实现增殖目的新手段。真实资本可以在没有变动的状态下实现虚拟资本的增殖,这种高明的“障眼法”蒙蔽了人们对于虚拟资本增值与真实资本增殖的关系,但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都有赖于信用,并且他发现,资本家认为的“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1](p67)。这些乱象都为信用戴上一副面罩,使信用在资本生产环节越来越有迷惑性,但信用主义没有意识到,信用虽然有着资本的某些形式,但不具备资本的实质内容,究其本质还是在为资本服务,包括信用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形式都永远无法真正地抛弃生产劳动这个真正创造价值的环节。

从对马克思的著作来看,信用主义是对资本主义信用疯狂崇拜中产生的。对于那些为信用狂欢的人来说,它在资本运行中更具符号化意义,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更加虚幻的资本形式。在资本征服一切的过程中,信用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量化准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被信用量化,实现价值交换,互取所需,由此便诞生了信用主义,它信仰信用,推崇信用,一切以信用为准,是信用为资本服务更加规范的准则。

马克思在进一步对资本主义信用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毫不遮掩地指出信用主义已经成为资本神秘化的最成功的形式。资本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它为了寻求绝对性与普遍性不断冲破各种限制,结果就是资本早已突破了经济领域,其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发挥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甚至从经济基础转而向上层建筑“蔓延”,从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社会关系、制度规范及思想观念施加影响。在这种状态下,信用关系资本化所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社会意识中信用主义大行其道,信用的影响与作用高于商品与货币,越来越具有拜物教形式。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信用的批判

(一) 批判之一:资本意志统摄下出现信用关系资本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将异化概念正式提出,通过对劳动异化的研究了解工人阶级非人化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对信用做出一定程度的研究。从此时马克思对信贷的研究中来看,他认为信贷只是货币异化所带来的另一个变种,信贷关系中暗藏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对于信用的研究也暗含着人本主义的影子。在《詹姆斯·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对信贷进行审视,从而批判了圣西门主义者对于信贷的看法。

通过对《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马克思在第三卷的《流通手段和资本》中单独对信用问题做出讨论,但是在第一卷中他还做过如下表述“到处都是工人把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预付给资本家;工人在得到买者支付他的劳动力价格以前,就让买者消费他的劳动力,因此,到处都是工人给资本家以信贷”[4](P202)。这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不仅认为信用关系在资本流通的过程中存在,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也是存在的。以此为线索,我们可以认为,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就开始触碰到信用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将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视为先期“支付”劳动的信用关系,如此也将信用问题过渡到资本主义资本与劳动的根本对立之中。这就将信用思想与剩余价值理论互相关联起来。

首先使用Soot对APK进行初始化工作,输出的两个结果一个是Jimple中间代码,另一个则是控制流图,其中控制流图使用5.2小节中介绍的追溯算法为函数内的变量生成行为记录。初始化工作结束后,则开始进行漏洞特征匹配,最后输出检测结果。

马克思发现了信用在资本生产过程中就已经发挥作用,但这也是在资本的支配下才完成的,这也说明信用的资本化是在资本支配下才具有意义。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出现,才能使信用成为社会资本,而这个一定的社会条件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的扩张。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资本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有着自我增殖、自我扩张的特点,获取剩余劳动价值以及逐利是资本唯一的目标,同时也是资本合理存在的重要基础。这一目标下,社会的一切都会毫无疑问地被贴上资本化的标签,所有的规律、逻辑都在向资本“献媚”,此时社会中的所有要素都会受资本统治并按照资本意志的要求进行重组,这也会影响到社会关系层面,使最初只是代表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与道德的信用产生异化,成为受资本意志支配、为资本扩张服务的工具。

(二) 批判之二:“信用主义拜物教”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成对于其信用思想的阐发,是一种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理论思想,但实际上其内藏着深刻的唯物史观内核。资本主义信用是资本主义生产下诞生的历史产物,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帮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信用也会资本逻辑的消失淡出历史舞台,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生产不再转化为资本(这里也包括土地私有制的废除),信用本身就不会再有什么意义。”[2](P687)至此,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信用进行批判,完成其自身信用思想的阐发。从微观来看,这是一种逻辑理性批判;从以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其信用思想也是其唯物史观的一种体现。

第二,货币关系是信用产生的经济基础。在货币出现之前,人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很难寻求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一般等价物,来满足彼此需求。这其中的问题就在与双方所交换物品的价值量难以衡量,货币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货币自身作为价值尺度,同时也作为一种通过其自身的流通来完成价值尺度职能的商品,这对于商品交换过程是一种极大的便利,能够快速刺激交换的发展。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便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商品交易在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方面相分离。“同一价值量总是双重地存在着,在一极上是商品,在另一极上是货币。所以,商品所有者只是作为现存的互相等价的物的代表来接触”[2](P117)。这就意味着,如若不能构成时间空间一致,且货币与商品不是直接交易这两个条件,交换行为则不能实现,这也是货币面对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中的不足之处。面对这种困境,只有将货币的职能扩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因此出现。新的职能带来新的商品交易关系。对于卖方而言,其先将商品进行让渡,再通过买方的货币支付手段得到商品价值;对于买方而言,只是使用货币的支付手段先赊后购,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这类先通过出售而在形式上让渡使用价值、后在实际上向买者转让使用价值的商品来说,买者的货币通常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2](P164)。观察整个商品交易过程,卖方与买方所做出的行为更符合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这也使信用随之而产生。

第一, 私有制与社会分工的出现与发展为信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根源。借贷关系的前提是私有财产。如果私有财产不存在,那么也就没有借与贷。信用的出现,就是因为一种新的经济意义上的需求出现了,即在保障私有制与不变更所有权的条件下,财富再分配的需求。私有制与分配形成一对天然矛盾:劳动产品的单一性不能满足人自我保存、自我发展所需的多样化生存资料。交换自然而然就成为唯一的解决途径。货币与劳动产品是交换实现的必要前提,如若二者缺一,则交易无法实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借贷成为不二选择。由此,信用及信用制度便应运而生。

(三) 批判之三:资本主义信用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在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经历郁金香效应、南海泡沫等经济动荡,它们表现为金融危机实则是信用危机,这也为马克思关注信用、思考信用危机的成因提供了现实基础。

郁金香效应是在17世纪的荷兰爆发。16世纪郁金香传入到荷兰,在当时种植量极其有限。奢靡的法国资本家、商人与政治家、贵族都对郁金香格外喜爱,他们认为将品质高的郁金香摆放在家中以及外出时将它别在衣领前是雍容高贵的象征。荷兰是法国购买郁金香的主要来源,一些投机的荷兰商贩便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使郁金香的价格疯涨,品质高的郁金香甚至以黄金作为计价单位。到了投机最高潮的时期,荷兰商人居然做起了郁金香期货交易,但到了最后,郁金香效应带来的投机狂欢终究还是出现了泡沫,一场浩荡的金融危机席卷荷兰。

图4右下表示LNAPI_SA对LNAPI_SA的脉冲响应结果,表明CPI给自身一个冲击,在第1期时便立即响应,产生正响应,且响应的效果逐渐增强,在第2期达到最大;之后响应的效果逐渐减弱,在第5期时变为0;之后继续下跌,产生负效应;在第7期时达到最大负效应;之后回升至第12期时再次变为0;之后趋于平稳。这说明CPI受自身影响大,尤其是在CPI上升后的3个月内影响最大,但在1年后产生了负影响。

期货在整场金融危机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而期货也正是商业信用的其中一类。总体来讲,信用为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但其中的问题确是不应忽视的、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马克思认为,信用已经成为投机与生产过剩的幕后推手,会直接产生金融危机,对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破坏。一方面,对于剩余价值以及资本增值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再发展的根本动力,信用与信用制度正好由此诞生并为此服务;另一方面,信用会使商品交易呈现长时间的时空分离,这就造成供需信息的迟滞,形成虚假的供需关系,更深层次地遮掩生产过剩,从而继续扩大生产,为投机行为提供了温床。

1.3.4 水溶性指数(WSI)。取一定量的样品,记为S1,按水∶粉末为50∶1的比例添加对应量的蒸馏水,于80 ℃恒温水浴锅中保持30 min,再以5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然后将上清液置于已恒重好的蒸发皿中,蒸发皿重量记为S2,将其置于(105±1) ℃下干燥至恒重,蒸发皿和残渣重量记为S3。按以下公式计算:

高校酒店作为支持学校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其目的是提供与学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以支持学校事业的发展,但同时必须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经营管理酒店。首先,酒店要有具备经营酒店的各种资质的合法经营主体;其次,酒店要符合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最后,还要考虑避免将经营酒店中的各种风险传导给学校,尤其是如果酒店地址在校内,还必须考虑酒店经营可能会给校园管理所造成的影响等等。

马克思在深入研究信用、不断批判资本主义信用关系以及探讨信用危机的过程中,不仅完成自身信用思想的构建,还以信用为切入点,对资本进行深刻的抨击与批判。在肯定信用对于资本增值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作用的同时,也揭露资本的虚伪,这造成信用关系出现资本化,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成为投机者最喜爱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信用,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救赎”,反而会以金融危机这种新面貌再度示人,不断地破坏着人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的一生,就是寻找人类光明前途的一生,他的多部经典著作都是闪耀着光芒的活的思想。马克思的信用思想虽然并不是他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但通过对其信用思想形成的梳理与其对资本批判的探寻,我们有理由相信,信用是马克思打开资本批判的一扇门,是他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工作,也是见证其唯物史观的思想因子。当今中国正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如何在新时期搞好经济,笔者相信马克思的信用思想也会为我们提供借鉴。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Marx ’s Credit Thought and Its Capital Criticism

TIAN Xi-ze

(School of Marxism,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one of the greatest discoveries of Marx's life. Marx finally formed his credit thought through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Under Marx's credit thought is actually a fierce criticism of capital, which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dimension to pay attention to Marx's credit thought.

Key words :Marx; credit;capital

[中图分类号] B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0292( 2019) 03-0015-04

[收稿日期] 2019-03-10

[作者简介] 田熙泽,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 常延廷]

标签:;  ;  ;  ;  

马克思信用思想及其资本批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