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论文_牛乐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论文_牛乐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当前,国家愈来愈重视生态环保问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中,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各方面的环保问题都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为了能够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保持平衡,并使其发展理念与发展状态具有现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必须要综合考量各个工程阶段,充分结合设计方案和生态设计意识,使其发挥在大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不仅有助于调节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而且对促进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源的浪费现象。生态设计理念下的水利水电设计,能够实现生态资源的保护,对促进水利水电建设的绿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生态设计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特点

1.1可持续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民生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作用和生态作用,在进行设计时应当注重从周围的生态环境出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程资源利用率,助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可以尝试开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结束后的旅游开发项目。

1.2社会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项目,需要在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效应,才可体现出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价值。其价值体现主要是对人们的贡献与付出,例如,在汛期到来时,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以生态发展为基础,有效对洪水进行抗击,科学利用水库进行蓄水,最大限度利用水库的运行为人们提供电量。

1.3自然性

生态设计理念的主要特点就是自然性,其指的是顺应自然的发展需求,不破坏自然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因此,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尤其要注意环境的保护,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

2.1系统治理,整体设计

要从山水林田湖草整个生态系统和河流水系生态系统整体性考虑,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综合系统方法,不仅注重陆生生物保护,而且注重水生生物保护;不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而是要充分利用水生动植物、生态的综合作用,利用天然河流自然属性,从大尺度、总体上去设计,充分考虑河流及其生物进化趋势的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系统性地进行设计。从多专业因素去考虑水工建筑物、机械设备节能节水、施工方案与措施的节能减排、弃渣资源化利用、工程对征地移民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考量,以达到整体生态、节能、减排、环保的目的。

2.2因地制宜,统筹水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贯彻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原则,统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绿化、水文化建设等措施,充分利用工程建设现场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水系条件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条件,统筹建设生态、环保、健康、休闲和文化设施,要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和工程弃土弃渣、施工剩余设施,将水利知识、水利历史、治水故事、先进人物、工程介绍、建设历程等水文化工程巧妙地与水土保持、环境整治、生态绿化建设结合在一起,打造集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经济、水文化于一体的人水和谐水利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不可避免地对天然河流、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和影响。这就要求水利工程设计应树立新的生态工程设计理念,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特质,在工程措施的运用方面,尽最大努力减少或避免对天然河道破坏和影响,寻求最佳生态工程方案;要充分利用陆生与水生动植物的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布置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善于利用自然气候地形环境特性,选择合适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自恢复特性,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2.4安全可靠,生态优先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采用任何工程措施,都应确保工程安全、措施可靠,决不能成为新的安全隐患,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在确保工程安全前提下,贯彻生态优先原则,注重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影响,尽可能地保证河流天然形态和自然特性。凡是能够采用自然生态的措施、材料,应首先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工程和技术措施,优先采用节能、生态环保材料,做到生态影响最小化,工程措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做到安全与生态并重。

3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措施

3.1充分掌握科学的水文资料

水文资料的科学程度与设计者对其的熟悉性是整个工程设计能否与生态设计理念完美融合的第一步。所以一方面需要以水利部门为代表的政府机构有意识地定期进行实地勘察,保证水文资料的更新速率,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包括设计者在内的所有参与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充分了解现有的水文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查,防止由于水文变化造成设计不合理。同时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当保证与水利部门的有效沟通交流,多途径工程所处地的自然气候等条件,全方位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而在设计中体现出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同时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需求。

3.2完善生态设计理念与社会的结合

水利水电工程传统设计的形式非常单一,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水利水电工程优化周边资源,避免因干旱或是汛期导致灾害的形成,而且水利水电工程还能够通过不同的设计,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利益。目前,众多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都需要对建设地点进行分析和勘察,以期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该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方向,例如,在过于干旱的地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重点应该在于蓄水,而在雨水过多的地区则应该重点剖析如何抗洪,如何提高堤坝的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设施设备的重要作用,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周边的生态环境。

3.3强化生态材料的使用和管理

随着科技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生态技术和材料的频率逐渐提高,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的环境,还能够充分利用相应的资源。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注重对河道护岸方面的材料使用,可以使用能够植草的专用砖块,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砖块铺设的位置和数量,使其可以有利于草皮的生长;再者可以使用石笼,这种环保施工技术能够抵御自然的破坏,抵御恶劣的天气,透气性好,提升斜坡的稳固性,不会因为外力影响而变形坍塌。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工程,是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不可或缺的措施。因此以设计者为代表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当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切实推动工程项目与人民需求相吻合,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从而为建设绿色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李焕娣,梁麟先.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应用标准的体系建设[J].中国标准化,2017(08):147.

[2]王景民.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4):88.

[3]罗军.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水电设计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36):138-139.

论文作者:牛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论文_牛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