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站建筑设计技术研究论文_蔡蕾

关于变电站建筑设计技术研究论文_蔡蕾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对于变电站建筑的设计不仅要确保其安全运行,还要符合电气工艺的相关要求,充分的考虑到变电站的平面位置及空间结构,为更好的设计布局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变电站建筑也具有其特殊的形态,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即符合经济适用性准则,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进而设计出具有时代面貌的新型变电站建筑,为人们的生产的生活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变电站建筑;设计;研究

1 变电站建筑设计思路

1.1 确定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变电站区占地面积最小,各级电压等级的进出线有的是从不同方向接入变电站组合形式,而进站道路有的是从各个方向接入变电站的结合形式。(2)变电站的建设点要设计在电网规划的区域内,不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节约保护土地资源。(3)要符合防洪、防内涝的要求。(4)不要选在地质构造的断裂带以及国防军事设施地区等。(5)要严格遵循土方平衡等原则。

1.2站内主要建筑设计

首先,从安全角度考虑,要符合一定的规程要求:(1)靠近主变侧留门窗要符合防火要求;(2)主控室、配电室至少要设置两个外开门,以便发生火灾时迅速疏散;(3)配电室穿墙套管洞至室外地面的高度要符合带电安全距离的要求。

其次,还要注意适用性的原则。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主控室是值班人员工作的主要地方,值班室跟休息室要紧邻主控室进行布置,为值班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2)主控室应具备良好的采光效果,以便于观察主控屏,使值班人员可以通过主控室靠架构区侧的窗观察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3)根据相关工艺要求,主控室内主控屏对防尘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主控室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灰尘的材料。在满足安全、适用的原则基础上,以及经济允许的前提下,还应给值班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1.3 主建筑结构的抗震与施工

在主建筑结构的抗震方面,应采取以下有效的措施:(1)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场地条件密切相关,它对建筑物的震害影响很大,所以,变电站选址时应避开地震带。(2)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协同工作的,因此,不能只对加大基础和加强上部结构加以重视,更应加强对地基的处理工作。(3)结构选型要结合建筑物的基本条件来进行,合理的结构选型,可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此外,增强结构构造连接,也可以提高抗震能力。对结构的选型,应该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及合理的传力途径,结构体系应具备多道防线及良好的变形能力。(4)在减震施工中,施工质量也是结构抗震的重要环节。当前因施工质量存在问题而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的现象很多,所以,必须强化施工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体系,增强施工队伍的素质及质量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变电站建筑设计技术简介

2.1变电站建筑的形态特征

变电站建筑具有细高且分散的性状,其背景的构建包括母线和引下线等,其中的电气设备都具有特殊的功能。主控楼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需要和变电架构形成规则的搭配,也就是让两者的特性都能够很好的凸显出来。尽管大多的变电站都建在郊区,但是从远方能够清晰的看到其轮廓,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可以将变电站建筑的构架轮廓与远处的铁轨进行搭配,从而突出其特有的形态特征,构建一副完美的轮廓图。

2.2立面层次与群体组合

变电站建筑的立体层次对于提升其美观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首先,在变电站建筑的线条、体积、以及色彩等方面都要与周围的建筑相一致,在追求个性化特点的基础上,将其充分的融入到城市当中,防止出现突兀、单一的视觉效果。其次,变电站建筑也需要立面艺术效果,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能够将建筑的层次感充分的体现出来,例如门窗、阳台、雨棚等部位的装饰等。最后,通过使用平面式和框线式的方法来提升变电站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这种设计技术不同意传统的建筑设计,而是要求创新、生动以及不规则的构图手段。另一方面,变电站建筑的群体组合对整体的设计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不仅要求群体组合与整体协调,还要将主控楼与综合楼交联在一起,最好设计成一字形的结构,这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便于生产加工和巡视管理。实际上,变电站内部有很多的辅助建筑与生活建筑,尽管占地面积不大,但是仍然要控制楼群的体量问题。

2.3重视装修技术

任何建筑物的建造都离不开装修,变电站也是如此,在满足了外观设计的种种要求之后,不能够忽视内部的布置,从而起到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首先,对门厅部位进行重点的处理,由于主控楼不仅是整个变电站功能执行的中心,还起到控制综合楼的作用,因此,在其平面设计与立体造型的施工方面都应尤为重视,处理门厅不能阻碍其原有的功能,不要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可以采用嵌入式的设计方法在门厅前方安置灯饰、盆栽等,即突出了特性又美化了室内环境。其次,是楼梯与阳台的设计,疏散楼梯的功能极为重要,可以设计螺旋式或剪刀式的楼梯,增添建筑物的活跃气氛,而巡视阳台是便于监管人员对变电站的生产进行管理的主要设施,不要影响其原有的功能,建议种植吊兰等植物较为合适。最后就是变电站建筑中天桥的处理,这是变电站特有的建筑结构,能够有助于配电装置或高型配电装置的安装和检查,天桥建立了建筑组群与平台间的联系,这一独特的结构使得变电站看起来更加丰富,完美的凸显了立体结构的效果,是实现建筑设计理念的突破点。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变电站建筑的设计技术进行了探究,理想的变电站建筑设计应该在充分发挥生产功能的基础上,为周围的环境营造出更好的氛围,因此,设计和施工人员不仅要充分的掌握建筑设计施工技能,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为安全文明的生产创造条件。最近几年,我国变电站建筑设计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新型变电站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建造起来,我国应该不断的提高设计技术,创新设计理念,将变电站建筑建造成时代发展的标志。

参考文献:

[1]金贵红.变电站建设及指标体系浅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0):740

[2]王玲.主网变电站结构设计的探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0期

论文作者:蔡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关于变电站建筑设计技术研究论文_蔡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