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_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_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系统论文,构成要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文章结合我国信息系统改革的实际,分析了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盈余”和“亏负”状态,提出了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合理“流动”。文章全面论述了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理论基础、意义、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 信息系统 构成要素 流动

引言

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运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如果着眼于时间序列,我们可将一定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演进,称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成长”;如果着眼于空间联系,我们可以将一定信息系统构成要素随着空间的变迁发生的量与质的横向转移、组合和交换现象,称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由于可以划分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运动的两种基本形态,并可以从时、空两个坐标上,寻求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纵横运动的状态与轨迹。这样做,不仅能够深化信息系统管理理论的层次,而且可以丰富指导信息系统建设实践的政策原则。

过去,我们的信息系统理论,不仅忽略了从时间坐标上对信息系统及其构成本要素成长规律的研究(虽有初步涉及,但却较为肤浅),而且对从空间联系上考察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这一命题也未引起注意。这在信息系统建设实践中必然产生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人们虽然认识到了“大而全”与“小而全”的信息系统模式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信息系统建设的一大难题,却又苦于没有较好的实际可行的解决办法;而另一方面,又出于自身建设和工作需要,继续营造着“大而全”、“小而全”的信息系统。笔者认为,这里问题的核心症结就在于未能从理论上对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运动,特别是其在横向坐标上的流动这一论题进行研讨,并将其运用于信息系统的改革和建设中。因此,本文就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这一问题作初步研究,以作为“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成长”(载《情报科学》94.6)一文的补充,从而完成从时间序列和空间联系两个不同角度对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运动轨迹的研究。

1 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及其流动基础

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由复杂的要素构成。人们普遍认为,信息系统是由包括人、设备、信息传递交流过程及目的等系统对象构成的综合体,却忽略了对信息系统中“软要素”的研究。笔者认为,传统的系统对象——人、设备、信息生产的对象等是构成信息系统的硬要素,而科学技术、决策、管理、信息等因素,则是随着信息系统的成长而不断发挥作用的新要素,可以称之为信息系统的软要素。

信息系统的上述软、硬要素在不同地区、专业、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构成的状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状态,从而形成地区、专业领域的或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差。这种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差的存在是信息系统要素流动的基础。

从不同的侧面考察,存在于地区、专业领域和部门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差的具体内容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差与数量差。前者表现为不同信息系统同类构成要素的不同的素质、品质。如同类(同岗位)信息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同类信息技术设备的品质、性质,同类(同学科)信息资源的效用、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后者则主要反映着不同信息系统同类构成要素的数量多少和集中程度,即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方面的差异。如各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的总数以及不同类型信息资源间的比例,信息工作者人数及其结构等等。

(2)局部差与总体差。若信息系统的某个构成要素在其质量、数量、时效等方面落后或先进于相比较的信息系统要素,则可称为局部差。而总体差则着重表现在总量、总体功能方面。从总量上看,信息系统存在多因素的大面积差异;从功能上看,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组合导致了信息系统在服务目标、服务方向的不同以及应变、创新的机制优劣差异。局部差与总体差是相互关联的,局部差往往会引起总体差。

(3)硬要素差与软要素差。信息系统间凡属于人、设备、信息传递的对象等方面的要素差异,可以称之为硬要素差;而信息系统间属于技术、管理、生产经营、信息等方面的要素差异,可以看成是软要素差。硬要素差通常是可以看得见的,而软要素差通常则是无形的。

(4)配置差与运营差。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配置受制于自然、社会的因素,特别是地区、行业、部门信息工作政策、信息管理决策、管理人员的经营观念,都会极大地影响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配置状态,从而使信息系统运行条件先天缺损。运营差则是指对信息系统要素进行经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益差异。这种差异既可能是由配置差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信息系统所面临的环境不同这一“后天”条件所造成的。

在划分和了解了上述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差的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概括出它们用以比较的一般存在形式。我们可以将上述列举的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差异,均抽象为相对于一定信息系统的需要或目标所存在的一般差异形式:亏负差与盈余差。

亏负差。即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相对于系统目标存在着质、量或结合度方面的缺欠。亏负差可引起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组合的不完备、不协调,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功能降低。这具体表现在:亏负差可能造成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在低水平上的萎缩组合;或人为地通过信息系统内部要素的“强制替代”而形成勉强运行的信息系统要素组合等。上述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亏负差的表现虽不尽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地牺牲了信息系统的目标。

盈余差。即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相对于系统目标在质或量的方面超过需要而有“剩余”。盈余差可能造成过剩要素的闲置或可能导致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冗余”组合而引起要素浪费和效率损失。如对信息工作者的大材小用,或造成信息人员的在职失业,对闲置的馆藏信息资源还要付出管理成本,先进的技术设备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盈余差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说来,一个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组合,相对于系统的目标而言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亏负差和盈余差两种情况。这种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差可以成为一种“势能”,它是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主要力量源泉。同样,也只有依靠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差才可能在一定的系统需要或目标下或得到弥补,或得到转移,从而使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差作为一种“资源”被合理调节或利用。例如,信息系统可以输出本系统过剩的或在一定系统目标下超需要的信息资源存量,以利用盈余差;信息系统可以输入一定质和量的要素,以弥补亏负差等等。由此形成的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是有利于当事者双方的。如果不借助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而是追求信息系统内的自我完善来解决要素差问题,肯定是事倍功半:一是解决过程缓慢;二是随着信息系统具体目标的变化(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也经常处在变化之中,通过自我积累、自我平衡方法来解决问题,也很难适应信息系统目标的变化需要。同时,自我完善的结果也会使各信息系统的摊子越铺越大,“大而全”与“小而全”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其最终导致的将是国家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盈余差和亏负差的扩大。

当然,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差作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基础和前提,仍然只是一种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实际发生还有赖于若干内生与外生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此,本文将在后面论述。

2 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内容与形式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物质世界不外乎存在三种性质的系统,即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取决于系统本身与系统外界有无交换或交换达到何种程度。而在系统内外的这种交换,自然引起其构成要素的双向流动。根据系统理论的上述启示,可以认为,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开放系统,都要借助其构成要素的流动,进行开放式的运行,即在信息产品生产服务上分工协作、在信息技术设备上互通有无、在信息资源上互补互利,从而使信息系统保持良好的发展活力与运行效率。而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信息系统能否认清流动内容并建立一种有效的流动机制(一方面能够保持和推动内部要素的合理输出,另一方面又能对外部输入作出恰当的反应和选择),其中认清流动内容及其特点又是首要问题。

若对信息系统构成要素进行分别观察,可将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分为设备流、人力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四大类。

设备流:主要指作为物质实体的信息工作设备。设备在流动中的特点是:第一,它一般都是以设备的转手为前提,并且都具有实体形式;第二,设备在进入新的信息系统后往往会发挥出比在原有信息系统中更大的功能。

人力流:此处所说的人力,就是指作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信息工作者。信息工作者的输送、调配、分流等构成人力流。由于信息工作者是信息系统诸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因此,这一要素的流动有时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由于信息工作者不仅是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而且是社会成员或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对于具体的信息系统,会从地区、部门、职业、岗位、待遇等方面带有自我选择倾向,这就增加了信息工作者流动的不确定性和难度。

技术流:技术主要寓于信息系统的其它要素之中。如:成套技术文献、编制好的程序、提供技术服务的人员等。信息技术流动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技术的流向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要求,即信息技术的流动当事者双方的技术水平愈接近,愈具有同质性,则信息技术就愈是容易在其间流动;第二,某一信息技术流动的结果,往往只是该技术要素的所有者发生扩充,并不影响原所有者对技术的继续拥有。信息技术是在流动中直接发生量的扩张。

信息流:它在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既包括实体性的图书信息资料的流动,用于消除信息系统活动不确定性的非实体性信息的流动,同时还包括渗透在其他信息系统要素中的信息流动。从本质上看,信息在诸要素中是最富于流动且独具特点:第一,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和易转换性。对信息可以任意进行载体的复制,而这种复制可以并不改变信息的内容。同时,信息可易于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例如,可以根据需要把文字形式的信息转换成电脑的代码,也可以把代码、信号转换成语言、文字、图表、图像等,这样就使信息的流动形式更富于多样化;第二,信息具有高传输性。凡是信息都可以通过一定的信道和载体进行传输。由于现代传输手段和通信工具的发达,信息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快速流动;第二,信息具有可共享性。信息的输出者不会因对方的信息共享而失去这种信息,这就使信息的流动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进行。

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形式才能实现。可以选择的操作形式主要有三种:

(1)集中。就是为构成特定的信息系统要素组合或获取信息系统要素组合的规模效益,而使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以某种方式集结、集合。这种集结、聚合以扩大对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合理利用为前提,以更好地实现信息系统运行目标为目的,它们不是缺少有机联系的简单“拼凑”。现实可行的信息系统构成要素集中可借鉴以下方法:

第一,组建大信息网络。从根本上说,组建大信息网络,就是要建立大信息网络的产业化运行机制,组建开放的、社会化的区域性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大信息网络内部构成要素的优化互补。湖北省科技与经济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模式设想就是这一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这种大信息网络在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中具有如下作用:一是在促使原有科技与经济信息系统运行功能渗透(流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网络流动和工作上的联合;二是大信息网所实现的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方向性,特别是区域性的大信息网络(如湖北省科技与经济信息网络就属此类),可以根据该区域的共同目标,更深入、更广泛地进行内部化协作,因而有更大的结合程度或组织程度;三是根据湖北省科技与经济信息网络建立的设想,随着大信息网络的建设,将建立信息网络产业化管理中心,它不是一个松驰的协调中心,而是一个综合职能机构。这一综合职能机构可以成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调配中心,从而使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纳入到计划导控范围之中。

第二,组建信息集团。如果说大信息网络的组建具有区域性特征的话,那么,信息集团所实现的信息系统的横向联合则更具有跨地域性和行业性特征。组建信息集团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不同的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优势互补性,促进各构成要素在集团内流动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信息生产力,以实现各个信息系统的运行目标。在组建信息集团的实践中,可根据需要和各成员信息系统的具体状况,选择不同的信息集团模式类型。如以信息产品为主要流动要素的信息集团;以信息技术或设备为主要流动要素的信息集团;以信息资源为主要流动要素的信息集团等。

(2)扩散。就是将一定地区性、行业性、部门性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有目的地向区域外、行业外、部门外分化、转移。这种分化、转移是以信息系统本体的扩张、更新为前提,而不是简单地将要素或其组合传递出去。如中国目前最大的信息企业之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龙信公司在其力量凝聚到一定程度后,就将其一定的构成要素扩散出去。还在10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二级分支机构。目前它的服务功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堪称首位。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扩散流动的一个成功范例。再如,有专家认为,随着信息系统运行机制的转变,现有信息系统的人才要实现分流,除保留一支精干队伍外,三、五年内分流50%的人员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这种人才向专业外的分流,也是一种人力要素的扩散流动。

(3)交换。即通过市场,有偿地进行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交换,以调剂余缺。这种方法在我国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中可以尝试。目前在我国信息市场关系中,较多体现的是信息系统作为生产者或经营者与信息用户之间的交换关系。而实际上,信息市场是指与信息产品交换有关的各类经济关系的总和,在信息系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也必然要反映出参与交换的信息系统的各自利益。信息系统的利益目标越明确,就越有利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交换流动并实现优化配备。从这个意义看,通过信息市场交换来实现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不仅具有灵活性,而且效率更高(时间短、见效快)。

3 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功能、效应及其实现机制

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功能主要表明构成要素流动的作用。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可以实现如下二种功能:

耦合功能。耦合即进行联结以获得匹配、协调之意。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主要目的是使流宿(与流源相对应的概念)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得以有效联结或组合,这种流动旨在形成和完善流宿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组合;二是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是为建立参与流动的信息系统双方的协作关系。在这里,耦合功能的实现机制是,通过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耦合作用形成新的系统协作关系,或是借助原有的信息系统协作关系进行新的要素流动耦合。

补偿功能。这是通过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对一定的信息系统要素亏负状态进行补充、抵偿的一种功能。对信息系统来说,其构成要素在信息系统运行中也会出现品质或数量上的消耗。如信息技术设备因有形或无形的磨损需要更新,信息人员因年龄、知识老化需要补充或减员,信息资料因具体时效需要也要补充更新。这些补偿要求,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横向流动来解决,这不仅可以节约信息系统要素自身培植成长所需要的时间,而且也易于使补偿性要素在进入该信息系统后迅速与其他要素实现有机的和优化的组合。

借助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横向流动。信息系统可以获取一种质和量方面的放大效应,从而得到一种使自身扩张的结果。这种放大或扩张,不同于直接增加要素投入而实现的信息系统发展,它是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横向流动的产物。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产生的这种放大效应主要表现在:

获取组合整化效应。这是信息系统构成要素通过流动,使自身的结构优化和内部联系有机化而产生的放大效应。从微观方面看,通过输入(从另一方面看是输出)关键的信息系统要素,改变信息系统要素的关联方式,可使个体信息系统的效益大为改善;从宏观上看,信息系统要素的横向流动,可以使信息系统之间产生互相补充、互相协调的关系,这样一种动态的有机化的信息系统联系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潜能很大的结构组合力,从而使我国国家信息系统整体效益因这种“整化”作用而显著增大。

促进配备规模效应。随着信息系统要素的流动,特别是大信息网络和信息集团的组建,可以使大信息网络和信息集团在与过去各信息系统同量要素的投入下,获取更多的效益。这种额外增加的效益,就可以看作是因信息系统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规模效应的实现。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上述两大效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具有“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是一种合理的、有规则的受控流动”这一前提。否则,就会产生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的负效应,使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原有的不合理、不经济现象扩大或出现新的不合理、不经济现象。

在现实的信息工作体制下,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将在两种力量的导向和控制下发生,这就是市场的力量和计划的力量(或称作信息引导的力量)。

市场力量即价值规律、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产生的力量。在旧的信息工作体制之下,由于信息系统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信息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价值规律对信息系统不起调节作用,信息系统的运行目的也不是为了价值,而是为了创造使用价值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要。而在新的信息工作体制下,由于信息系统自负盈亏的压力和开始了有偿服务的实践,价值规律、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也对信息系统的运行发挥了作用。对信息系统来说,它们从事信息商品生产除了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或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之外,还要实现价值的增殖,价值增殖也是新时期信息系统的运行目标。因此,在新的信息工作体制下,信息系统运行目标是价值增殖目标和生产使用价值以尽可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目标二者的结合(信息系统利润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的基础上;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也必须考虑经济参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特别是尽可能扩大利润获取的份额,信息系统必然会在其运营组织中减少各类要素的投入并扩大产出。在这里减少各类要素投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构成要素之一“资源”,避免各信息系统要素投入中的重复用力,信息系统可以在信息市场上寻找合作伙伴,并进行各类要素的合理配置,以使自己得到较好的利润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是其对市场作用规律所作出的积极响应。制约这类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是否存在发育较完全的要素信息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是信息系统构成要素合理和充分流动的重要条件);信息系统对来自市场的各类信号是否具有有效的接受与反应机制;流动的当事者对要素流动的效益预期大小等等。

对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计划导控是相对于市场导控而言的,它是在国家信息事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可操作的计划方案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对信息系统构成要素流动予以导向和调控的过程。例如,我国目前有些地方在信息事业管理部门的组织下,进行信息系统的跨区域、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协作与联合,组建大信息网络,就较多的体现了计划的作用与要求。与市场导控的信息系统要素流动相比,计划导控的信息系统要素流动,除了经济原因与动机的一面,还有非经济性原因与动机的一面,如考虑公益服务需要、考业或部门的信息工作平衡等等。随着信息系统经济自给能力的加强和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与成熟,计划导控在信息系统要素流动中的份量将会逐步减弱。但是,信息系统要素流动中所涉及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仍然需要国家信息工作政策、规划与计划等的信息引导。这些问题包括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总体布局;专业信息系统的业务分工与发展的安排等等。这对提高我国国家信息系统的内涵水平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  ;  ;  

论信息系统构成要素的流动_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