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探究论文_翟思敏,佟小亚

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探究论文_翟思敏,佟小亚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大数据时代也已到来,现代建筑项目正逐渐变得更加信息化。BIM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其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营阶段,都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信息化

引言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行业所涉及的诸多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如果无法满足建设需求,便将面临淘汰。BIM的运用,极大的提升了行业的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能力,使建筑工程更加精确、高效、优质和安全,为了进一步提升BIM的运用能力,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1BIM技术内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也被应用到不同的行业中,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施工材料的使用量且可以避免数据信息流失等问题;利用BIM技术可以将施工中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建立起模型,并可以对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工程量管理进行有效的协调。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模拟化等,将工程项目效果图进行清晰的展示,同时还可以利用5D模拟来控制施工速度、施工成本等。找出施工设计中存在的矛盾,利用其对信息数据进行更新与优化,以此来降低施工过程中资金的使用量,节约资源,实现各个管理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2BIM的具体应用

2.1建模过程

建模过程遵循实际现场施工顺序,分层建立,由柱到梁,由梁到板,由板到墙,期间进行门窗洞口的绘制,最后进行零星工程的绘制,例如雨棚、阶梯、花台等的绘制。建筑部分的建模完成之后,我们选择先将结构模型与建筑模型合并碰撞。期间发现结构与建筑同步建模容易出现许多地方构件错位,主要原因是由于结构专业与建筑专业图纸标注差异,以及前期识图阶段结构专业对建筑图纸理解不深入导致的。经过与结构模型的碰撞,将土建模型进行优化之后,我们进行了多专业模型(包含电气模型、给排水模型、结构模型、土建模型)的碰撞,产生了许多碰撞点,期间发现许多土建与给排水管道、电气桥架等的碰撞。运用BIM技术,可以多方面综合考虑,有效避免这种设计碰撞,减少设计变更次数以及返工率,有效节约成本投入。

2.2建立基于BIM技术下的制度体系

(1)建立BIM数据库,项目总工程师应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编制的方案,通过BIM技术的运用,建立完善的BIM技术平台,整合项目管理资源。(2)根据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HXNJ/CX-10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项目管理者代表负责指导,项目安全副经理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及对项目重大危险源的确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危险源风险控制,例如:对重大危险源因素编制专项预案,附验算结果,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的安全技术手段、措施、设施、防护用品,向监理单位报批,并向相关人员交底,加大、加密监控频次专项方案要提交专业部门进行专家会审方可执行实施。方案落实中随时检查、验收。《重大危险因素清单》报公司安保部备案。建立危险因素控制台账,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并按进度、工艺发布预警信息。(3)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该制度应主要从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应给每位施工人员制作一张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卡片,当有人进出施工现场时,应进行刷卡处理,同时当施工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时,相关信息数据存在自己的卡内。②应定期进行减分处理,负责部门根据卡种的数据记录,对有过失的人员实施减分处理。③根据施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卡片扣分的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与奖励。能够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此外,还应较强监督管理工作,施工期间安排负责人对每一环节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安全考核,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2.3设计阶段的具体应用

在整体工程建设时,应对设计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管理,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调整、补充与完善,在此基础上确保设计图纸可以充分地满足施工要求。设计图纸审核阶段与前期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是将施工图纸进行更深一层的规划,同时对施工中所要使用的材料、设备等进一步的考量。在进行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避免出现偏差,给整体设计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深化设计阶段将其与BIM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对前期设计内容进行补充,规避前期设计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利用BIM技术中的三维模型来完善土建施工模型;第二,利用BIM技术中的碰撞功能进行模型碰撞试验,以此来对模型中的关键点进行查找与检测,找出问题所在并填写好相应的检验报告,将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图纸进行调整与优化。

2.4施工建设的参数算量分析

运用BIM对施工参数进行算量分析,能够工程构件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尤其是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构件,依据构件的形状和具体参数,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进行匹配,尤其是在内嵌物众多的建筑当中,更有利管理。通过BIM自动生成建筑的算量信息,相较于传统的图纸设计,不仅更高效,而且可靠。现代建筑中许多步骤,都需要算量分析的参与,例如框架结构的尺寸、数量等,BIM能将其整理归纳,形成详细的数据信息并生成文档进行反馈,对于建设材料的采购和竣工验收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5利用BIM进行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

(1)当发生险情或生产安全事故接报后,事故单位应急小组立即到现场观察、分析、判断,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或专项预案。任何级别的险情、事故都首先启动项目应急预案。Ⅲ、Ⅳ级预警由项目处置并报告上级单位,Ⅰ、Ⅱ级预警立即启动项目应急预案并上报公司应急小组启动综合预案,同时与集团应急响应级别对接。(2)按照应急处置程序分级和上级衔接的原则。统一协调、有序的排除或抢险。贯彻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3)险情得到控制或抢险完毕,得到上级或相关单位的确认后,方可恢复正常施工。而在BIM技术的支持下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首先分析安全事故可能出现的相关环节,并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控制好现场。在发生安全事故,应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全部过程进行影像扫描,将其录入到电脑服务系统的BIM模型中。之后,由BIM技术的管理人员对事故发生的全部细节进行扫描与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找出解决办法。此外,还应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预防方案的优化,防止下次类似事故的出现。

结语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反映其价值。通过三维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使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结合得更加完美,并使其升级丰富。其关键价值如大量的数据信息管理,造价成本控制,可连续设计,信息同享,工作协同不断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莉.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8):116.

[2]尹晓娟.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01):59-63.

[3]李琪玲.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8.

[4]钱炜兴.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2):144.

论文作者:翟思敏,佟小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探究论文_翟思敏,佟小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