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方法和途径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方法和途径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方法与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建设论文,途径论文,重点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企业要适应市场,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要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这表明党中央对企业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同时说明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寻求自身优势,积极落实《决定》,制定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国有企业要转变职能加速发展,要同步对企业文化等进行运营开发与积累,形成创造和创新的动力,多元化地扩大无形资本,这的确是企业一笔财富,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经济,提高驾驭能力。

一、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

1.注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的范围应该说有方方面面。但是就基本特点而言本文认为:要根据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来解放思想,实现观念转变。有一点必须明确:靠高耗资源维持企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中是绝对走不通了。各级决策者看到企业的优势与亮点,依据市场需求找准定位,在市场定位和走向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适者生存”。

2.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以人文治企业,首先是“人”,国有企业内部确有人才,但相对来讲还是缺乏。一方面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干部,可以说在计划体制下是好的,甚至是强者,但在市场经济全新体制、全新举措、全新内容面前显得十分不适应,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提高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这种思维文化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快。另一方面必须改革企业人事制度,制度本身是一种“硬文化”,不仅启用年轻人,而又要内聘、外聘相结合,引进人才,引进新的人事管理机制,同时把激励机制搞活。国企在市场竞争中今后不存在“老大”问题,与外资、合资、乡镇、混合经济等等平等面对市场,人才机制完全可以引进外企、合资以至乡镇企业的管理机制,把人力资源开发搞活。

3.培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绝不能单纯理解为政治范畴,它包括:经营理念、经营方针、经营思想、产品文化、质量文化、营销策略、信息获取、公关招数、形象设计、对外宣传。而所有这些,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创业动力。因此,企业精神的树立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它反映时代风貌、企业特性、企业追求、企业总体行为规范。

4.开发信息资源。要与网上信息流动、勾通起来。各种新闻、文字、会议信息有时就卧有商机。目前需要的是信息渠道的流通和检索如何加强。企业信息来源的硬件需要投入,重要的信息怎样使其流动起来,一句话是个“用”的问题。因此,信息是企业无形资产积累的重要手段。信息不需要垄断,信息只需要流通,用经济眼光看信息是越大越好,流动网越多越好。

5.建立和完善企业各种制度。

这里所说的不仅是数量而且重要的是制度建设的质量,质量不高抓不住症结,条文再多也无法推行,解决问题的质量也不会很高。必须摆脱原有执行只剩下检查劳动纪律、迟到、早退的低质量,必须上升到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来认识,否则再多再完善的制度执行不利,也等于零,也就更谈不上99+1=0了。各方面制度横向、纵向要理清楚,抓关键的修定来提高务实性、提高质量,抓严格执行。这里应该指出“硬”制度、“软”制度都要严格执行,手一软,硬的硬不起来,软的更软,等于乌有。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无形资本。

6.企业形象设计。集中表现国有企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使企业在市场经济、首都工业以及社会公众心目中有一总体形象和印象。当然只有把理念层、制度层、物质层治理好,抓好形象才有基础。CT设计在加速发展的今天已提到日程上来了。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1.树立信心,强化管理,把高文化与现代科学管理相融合。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循序渐进探索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企业从诞生那天起就有欢乐、有成功、有困难、有坎坷、以至失败。企业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变化,随着企业改革与发展也需要不断地改进与重塑,这是因为管理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企业的进步而进步。大家都知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相对独立的系统,有着自身的内部结构:(1)智能结构,它是系统工程的基础。包括决策水平、技术水平、开发能力、劳动组合方式和文化传播的技术,它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基础性决定作用。(2)精神价值结构,它居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主导地位,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意识、经营哲学或理念,是深层次文化,具有指向、激励、凝聚、超常应变能力的功能。(3)制度规范结构。包括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管理规章、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售后服务等,它是统一职工以及企业行为更为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准则,现代企业制度下体现的更为深刻。(4)文体生活结构。它包括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丰富职工的文化精神生活,提高职工文化水平。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教育培训职工劳动技能的提高,强化管理群众性,参与意识,归属感,责任感,增强感情沟通,增强企业管理透明度,增进人际关系和友谊。从以上结构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一是表层活文化;二是中层中介文化;三是核心内层文化;四是规范硬文化。因此应遵循系统工程原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规范战略,把其纳入总体企业发展战略当中,才能把企业文化真正建设起来,也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2.抓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就具体方法而言,每个企业特点不同,环境不同,市场定位不同,都应根据实际进行。但就共性而言,应注重抓住几个关键点:(1)党政班子主要领导者要有建树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力的坚定意志。尤其是企业的经营者、决策层认识到市场竞争的实质。(2)所建立和所制定的企业文化战略必须使广大员工认同。认同、共识、信任是最重要的基础因素,少数人杜撰,少数人空忙,绝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意。(3)重在建设,重在突出企业个性。尤其是内层文化,失去特点、个性的企业文化往往流于形式。要实事求是、突出个性、重点推进、渐积大成。(4)组织落实。一般情况从集团公司到企业要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党、政、工、团代表都应参加,执行机构一般放在宣传或企管部门。应与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建立联系成为会员,以期得到专业支持。

总之,在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时代,企业文化应成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追求,在此再次强调:企业文化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标签:;  ;  ;  ;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方法和途径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