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杀虫剂对2种麦蚜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叶[1](2020)在《三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麦长管蚜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是危害我国麦类作物的优势种之一。为明确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两种复配剂以及氟啶虫胺腈对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应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亚致死浓度LC10、LC20、LC30对麦长管蚜F0代和F1代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测定了其体内解毒酶CarE、GSTs、靶标酶AchE以及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为农业生产上合理控制麦长管蚜的种群数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9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测定以及亚致死剂量的确定应用浸虫法测定了9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水平。结果显示,LC50由高到低排序为20%吡虫啉可溶液剂>20%噻虫胺悬浮剂>30%噻虫嗪悬浮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9%高氯氟·噻虫悬浮剂>3.2%阿维菌素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3%氯氟·吡虫啉悬浮剂>3.15%阿维·吡虫啉乳油。吡虫啉触杀毒性最弱,LC50高达22.3493 mg/L,复配剂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和单剂高效氯氟氰菊酯触杀毒性最强,LC50均低于1 mg/L,并且氯氟·吡虫啉、阿维·吡虫啉两种复配制剂LC50均低于单剂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表明复配制剂的触杀毒性强于其组成单剂。根据毒力测定结果,选择了触杀毒性较强的复配剂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以及单剂氟啶虫胺腈进行亚致死效应研究。阿维·吡虫啉、氯氟·吡虫啉和氟啶虫胺腈对麦长管蚜的LC10分别为:0.0803、0.0988、1.2568 mg/L;LC20分别为:0.1380、0.2055、2.1772mg/L;LC30分别为:0.2039、0.3484、3.2355 mg/L。2.3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3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麦长管蚜成蚜后,与对照相比,麦长管蚜F0代成蚜寿命和繁殖力显着下降(P<0.05),其中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成蚜寿命和繁殖力最低(5.32d,8.04头);LC10、LC20、LC30浓度的的复配剂阿维·吡虫啉处理后,F1代成蚜寿命分别缩短4.85d、7.76 d和8.47 d,繁殖力分别降低35.85%、45.56%和55.47%,若虫期分别延长0.43 d、0.61 d和0.69 d(P<0.05);LC10、LC20、LC30浓度的复配剂氯氟·吡虫啉处理后,F1代成蚜寿命分别缩短6.02 d、7.41 d、9.28 d,繁殖力分别降低40.04%、49.48%和59.52%(P<0.05)若虫期分别延长0.40 d、0.52 d和0.82 d;LC10、LC20、LC30浓度的单剂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1代成蚜寿命分别缩短6.49 d、7.54 d和10.40 d,繁殖力分别降低44.80%、52.89%、60.71%若虫分别延长0.72 d、0.98 d和1.27 d(P<0.05)。药剂浓度越大,成蚜寿命越短,繁殖力越低,且氟啶虫胺腈抑制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效果最明显。3种药剂各亚致死浓度处理使F1代发育历期、种群加倍时间(Dt)延长,内禀增长率(rm)、平均世代周期(T)、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0)、总生殖率(GRR)均降低。表明3种药剂的亚致死浓度均能够显着抑制麦长管蚜种群增殖。3.3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体内酶活性的影响3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处理麦长管蚜后,各处理AchE活性均有所降低。复配剂阿维·吡虫啉和氯氟·吡虫啉各处理保护酶SOD、POD、CAT以及解毒酶CarE、GSTs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亚致死浓度的氟啶虫胺腈单剂处理麦长管蚜后,SOD在LC10和LC20处理条件下酶活显着升高,(P<0.05);CAT在LC20和LC30处理酶活性增强(P<0.05);POD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着上升(P<0.05);CarE活性增强;GSTs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着(P>0.05)。
张昆[2](2020)在《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属半翅目蚜科,不但刺吸为害小麦叶片和穗部,还可分泌蜜露造成小麦煤污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是山东麦区麦蚜的优势种群。目前对麦长管蚜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普遍存在农药过量使用、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探索减药增效新途径,本研究通过药剂筛选、直接减药、混配减药为选择防治麦长管蚜药剂及用量提供参考;同时,对3种植保机械的各项参数进行了对比,为植保机械的选择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菊酯类杀虫剂24 h毒力最高,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联苯菊酯LD50分别为0.000004 mg/L和0.000318 mg/L;吡虫啉和吡蚜酮24 h毒力较低,分别为32.941 mg/L和285.303 mg/L。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田间10%联苯菊酯EW、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在田间按2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速效性强,且持效性较好;50%吡蚜酮WG、1.8%阿维菌素SC、22%氟啶虫胺腈SC、22.4%螺虫乙酯SC分别按6 g/667m2、40 mL/667m2、10 mL/667m2、2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速效性一般,持效性强,防效高。0.3%苦参碱AS和0.5%藜芦碱AS分别按150 mL/667m2、100 mL/667m2防治麦蚜速效性较好,持效性差,可以用于应对作物即将收获前的害虫爆发。2、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结果表明:50%吡蚜酮WG和22%氟啶虫胺腈SC分别按6g/667m2和10 mL/667m2防治麦长管蚜,即在田间标准浓度范围的最低浓度基础上直接减量33%,对防效无显着影响。22%氟啶虫胺腈SC与0.3%苦参碱AS、50%吡蚜酮WG、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按不同比例减量混配,均能在药后714 d保持良好的防效;22%氟啶虫胺腈SC 10 mL/667m2与0.3%苦参碱AS 75 mL/667m2混配使用,可以减少25%的化学成分用量,且兼具速效性与持效性;22%氟啶虫胺腈SC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按(10 mL+10 mL)/667m2或(5 mL+15 mL)/667m2混配使用,可以减少44.32%66.48%的有效成分用量,且兼具速效性与持效性。3、对3种植保机械喷雾性能评价:无人机雾滴粒径小但是密度过低,雾滴穿透性中等,均匀性好,机械稳定性差,雾滴漂移严重。喷杆喷雾机雾滴密度大,但雾滴粒径较大,雾滴穿透性强,但均匀性差,机械稳定性强,药液流失严重。电动喷雾器雾滴密度大且雾滴粒径较小,适合喷触杀性杀虫剂;雾滴穿透性差,均匀性介于其他两种机械,稳定性差;沉积率较高且用水量低于喷杆喷雾机,药液流失较严重,雾滴漂移少。
单银雪[3](2019)在《吡虫啉等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急性毒性及亚致死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为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具有捕食能力强、繁殖快、发生数量大、可人工饲养等优点,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当前我国对害虫的防治以喷雾为主,这对中华通草蛉等天敌昆虫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掌握农药对草蛉的急性毒性和亚致死效应,本研究测定了吡虫啉、茚虫威等八种农药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八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安全性评价,研究了茚虫威、甲维盐、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四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的亚致死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吡虫啉等八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毒死蜱对中华通草蛉幼虫毒力最高,LC50值为1.16 mg/L。高效氯氟氰菊酯对中华通草蛉幼虫毒力最低,LC50值为175.45 mg/L。吡虫啉等八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毒死蜱>噻虫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2.计算得出八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毒死蜱对中华通草蛉属于极高风险性农药;噻虫嗪处于高风险与极高风险性范围之间;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呋虫胺属于中等风险性范围;高效氯氟氰菊酯相对安全系数最高处于低风险性范围。3.通过吡虫啉等四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表明,在茚虫威LC25亚致死浓度下,草蛉F0代及F1代的蛹重、平均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幼虫成活率显着降低;F0代蛹期、幼虫二龄历期、幼虫历期显着延长,F0代草蛉幼虫成活率显着降低;其对中华通草蛉羽化率没有显着影响。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25亚致死浓度下,F0代及F1代羽化率、幼虫成活率显着降低;F0代成虫成活率显着降低;F1代蛹期显着延长;草蛉成虫F0代平均单雌产卵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其卵的孵化率显着降低仅为57.78±8.39%,F1代平均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显着降低;其对蛹重、幼虫历期没有显着影响。在吡虫啉LC25亚致死浓度下,F0、F1代草蛉的蛹重、成虫成活率、平均单雌产卵量、幼虫成活率显着降低;F0、F1代草蛉蛹期显着延长;对草蛉两代的羽化率没有显着影响,草蛉F0代卵孵化率显着降低;F1代草蛉幼虫发育历期显着延长。在高效氯氟氰菊酯LC25、LC5、LC1亚致死浓度下,草蛉蛹重、羽化率、成虫成活率显着降低,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LC25浓度下成虫成活率仅为5.66%,草蛉蛹期显着延长,且随着浓度升高影响越显着。在LC1亚致死浓度下,草蛉平均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幼虫成活率显着降低,草蛉幼虫发育历期显着延长。综上,吡虫啉、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25亚致死浓度下及高效氯氟氰菊酯LC25、LC5、LC1三种亚致死浓度下均对草蛉生长发育、繁殖力、种群数量均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其中以高效氯氟氰菊酯LC25亚致死浓度下影响最大。
李亚萍[4](2018)在《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对麦蚜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是新农药防治麦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明确了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Walker)]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和个体生命参数的影响,评价了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为应用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控麦蚜提供技术支持,为麦蚜综合防治及杀虫剂抗药性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吡虫啉种衣剂处理显着抑制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田间种群,但对麦无网长管蚜防控效果不佳。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影响了河北廊坊的田间麦蚜种群结构,使麦无网长管蚜成为优势种群。生物测定显示: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最低,但4种麦蚜敏感性差异不大。室内模拟显示:虫啉种衣剂处理可显着减少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的存活率和繁殖力,但对麦无网长管蚜基本无效。由此,提出害虫抗药性评价应结合室内和田间评价进行综合评估。2.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室内模拟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麦无网长管蚜的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结果显示:麦无网长管蚜(66%)能够完成整个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率变慢,平均寿命显着缩短,繁殖力显着下降,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0显着降低,平均世代周期T显着延长。种群虫口数预测60 d后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的小麦上的麦无网长管蚜虫口规模显着低于与对照,但仍达到约3万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种群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三个吡虫啉亚致死浓度(LC15、LC24和LC35)处理麦无网长管蚜结果显示:F0代成虫寿命缩短、繁殖力下降,与处理浓度负相关,LC24和LC3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F1代种群发展被促进,表现为:F1代若虫期缩短,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平均寿命延长,LC1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繁殖力增加,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缩短,LC24和LC3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而生殖率R0增加,LC24处理与对照差异显着。60天种群发展预测三个处理的F1代虫口数分别为472万(LC15)、781万(LC24)和780万(LC35)头,是对照(247万头)的23倍。吡虫啉亚致死浓度抑制麦无网长管蚜当代的种群发展,但对子代种群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生物测定显示:8种供试农药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实验种群的毒力大小为阿维菌素>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麦无网长管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吡虫啉和噻虫嗪敏感性较差。测试了我国北方麦区9个地理种群对吡虫啉敏感性发现:不同地区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均处于敏感阶段,总体差异不明显。
李亚萍,张云慧,朱勋,李祥瑞,程登发[5](2017)在《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小麦蚜虫是我国麦田的常发性害虫,从小麦苗期到乳熟期都可为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长期以来,对小麦害虫的防治主要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用于防治麦蚜的杀虫剂主要有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但是随着新农药品种的开发,一些新型药剂,选择性农药、生物农药也用于麦蚜防治。吡虫啉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对蚜虫的良好防效成为防治蚜虫的首选。近年来,随着吡虫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高选择压导致的抗性问题已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研究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及其机制对其抗性监测、治理及新农药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麦蚜、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现状及抗性机制三方面,概述目前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秦耀果[6](2017)在《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蚜虫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具有种类众多、繁殖迅速、寄主广泛等特点。蚜虫还是植物病毒病的首要媒介昆虫,其分泌的蜜露,可以诱发植物烟煤病等病害,并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对蚜虫进行有效的防治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在农业生产中为防治蚜虫而导致的农药过量使用,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市场上现有的蚜虫控制剂,主要存在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蜜蜂高毒、蚜虫易产生抗性等问题,因此,寻找新的蚜虫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蚜虫报警信息素对同种其它个体具有报警作用,使其逃离植株、停止取食为害,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反)-β-法尼烯((E)-β-famesene,简称EBF)。EBF除了具有报警活性外,在高剂量下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毒杀活性,与杀虫剂混用时还具有增效作用。EBF因具有选择性强、用量少、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安全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EBF结构中含有共轭双键,造成在空气中易挥发、易氧化、不稳定,使其在防治蚜虫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活性与稳定性兼备的新型EBF类似物就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随着昆虫嗅觉系统分子感应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昆虫感知和识别环境中的气味分子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在调控昆虫行为和害虫防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和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与蚜虫的驱避行为活性密切相关,可能是EBF的作用靶标。尤其是对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的研究,已经有两种蛋白(野豌豆蚜气味蛋白MvicOBP3和苣衲长管蚜气味蛋白NribOBP3)的晶体结构被鉴定出来,这为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合理设计及新型绿色蚜虫控制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已经对EBF进行了多方面的结构修饰及改造,并发现了一些有苗头的活性化合物。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现活性优异的新型绿色蚜虫控制剂,本论文以蚜虫嗅觉系统中的关键靶标蛋白OBPs为导向,以EBF为先导,开展新型EBF类似物的合理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并通过蛋白结合试验及分子对接技术初步研究了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同时对高活性EBF类似物进行了深入活性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在OBPs最新研究成果和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和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进行了合理的目标分子设计与合成:①为了进一步探究杂环对活性的影响,本文先后引入恶二嗪环、咪唑烷、呋喃环、噻吩环、吡喃环、吡啶环、1,3,5-六氢均三嗪环等不同类型的杂环,设计合成了 33个含杂环取代的EBF类似物Ⅰ;②前期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性作用是小分子与OBP3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疏水性的酯基对结合活性非常有利,同时文献报道水杨酸甲酯对蚜虫有明显驱避活性,基于此,本文设计合成了 29个含水杨酸酯基的EBF类似物Ⅱ;③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用生物等排体-NH-替代目标物Ⅱ结构中的-O-,设计合成了 19个水杨酸酰胺基EBF类似物Ⅲ;④鉴于异烟酸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和抗菌活性,本文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将异烟酸结构引入到EBF骨架结构中替代不稳定的共轭双键,同时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O、NH或N—R替代EBF中与共轭双键相连的CH2,设计合成了 31个异烟酸类EBF类似物Ⅳ。所有目标物的结构均经1H NMR或13C NMR、IR和HRMS确证。通过HPLC技术初步研究发现,EBF类似物的稳定性优于先导EBF。(2)研究了 EBF类似物的蚜虫驱避行为活性,同时为避免漏筛,还对目标物进行了杀虫活性、抗病毒活性及杀菌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①四个系列目标物均对桃蚜表现出驱避活性,尤其是引入水杨酸和酯基的Ⅱ系列化合物驱避活性突出,如化合物Ⅱ-02、Ⅱ-05、Ⅱ-10、Ⅱ-17和Ⅱ-25对桃蚜的驱避活性达到70%以上,虽然仍不及先导EBF,但它们有更好的稳定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而在取代基相同的情况下,水杨酸酰胺EBF类似物Ⅲ的驱避活性则不及水杨酸酯EBF类似物Ⅱ,说明酯基确实对驱避活性具有重要作用。②所有EBF类似物对蚜虫均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比较突出,例如,在150μg/mL浓度下,Ⅰ-A07对桃蚜的致死率(100%)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70.9%);③抗TMV活体活性(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和钝化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物表现出抗TMV活性,并以保护作用为主,其中,化合物Ⅱ-05、Ⅱ-17和Ⅱ-25对TMV的抑制率为55%,优于病毒唑(抑制率48%)。此外,Ⅲ系列目标化合物还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活性。(3)研究了 EBF类似物与OBPs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①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 9种带标签的蚜虫气味结合蛋白(ApisOBP1,OBP3,OBP4,OBP5,OBP6,OBP7,OBP8,OBP9和OBP10),其中ApisOBP5和ApisOBP9为首次获得;②利用荧光竞争结合方法,初步研究了I-B系列EBF类似物与8种OBP蛋白的结合活性,发现它们与其中的三种蛋白(ApisOBP3、ApisOBP7和ApisOBP9)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③为了进一步明确类似物与上述三种蛋白的结合特异性,同样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选用不同的引物和载体,获得了它们的纯蛋白(不带标签)。并系统研究了所有系列目标物与这三种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EBF及部分EBF类似物与ApisOBP3、ApisOBP7和ApisOBP9确实具有结合活性;对蚜虫具有较好驱避活性的EBF类似物,能被OBP特异结合与识别,说明这三种蛋白是EBF类似物潜在的作用靶标;ApisOBP9作为本文首次表达纯化的蚜虫气味结合蛋白,能够特异识别EBF及其类似物,推测它可能是新的潜在作用靶标。④进一步的分子对接研究表明:EBF类似物与MvicOBP3氨基酸残基之间主要是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尤其以疏水作用为主,此结果也合理地解释了含酯基EBF类似物具有高驱避活性的原因。(4)对代表性EBF类似物Ⅱ-02和/或Ⅱ-05进行了活性深入研究,分别开展了温室蚜虫药效试验、麦蚜田间药效试验、月季蚜虫药效试验及蚜虫与病毒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低浓度下,EBF类似物Ⅱ-02和Ⅱ-05在田间对麦蚜、月季蚜虫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效;Ⅱ-02还对温室中的艾草、旋复花和泥胡菜蚜虫表现出一定的防效。②两种EBF类似物的浓度降低后,对蚜虫的防效并不随药剂浓度的降低而下降,这与传统的杀蚜剂明显不同。③施药后1天的效果不明显,但在施药3天后效果逐渐显现,且在低浓度下与商品化药剂吡虫啉相当,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④大豆苗被Ⅱ-05处理后,感染大豆花叶病毒(SMV)的病情指数降低,表明Ⅱ-05还具有一定的抗SMV活性。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四个系列共112个(105个未见文献报道)结构新颖的EBF类似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IR及HRMS确证。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发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候选高活性化合物Ⅱ-02和Ⅱ-05,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表达纯化蚜虫气味结合蛋白,并进行结合试验研究了目标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发现了新的潜在作用靶标ApisOBP9,并且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较系统地探明了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规律,为进一步的新型蚜虫控制剂的创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李文强[7](2017)在《麦蚜与天敌的时空分布动态及杀虫剂对麦蚜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保护麦田天敌并合理利用天敌对麦蚜的控制作用。通过田间网格式取样调查,应用生态位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小麦田时间序列上麦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空间分布格局。麦蚜及瓢虫时间序列上的种群动态分析显示,麦田龟纹瓢虫期发生比麦蚜滞后,麦蚜与龟纹瓢虫的种群数量动态趋势相似,种群相关系数为0.930,表明龟纹瓢虫与麦蚜种群呈明显的随关系。在空间上,麦蚜和龟纹瓢虫两者的生态位重叠度随着麦蚜的发生数量增多而增高,最高达0.52。麦蚜与龟纹瓢虫的空间格局在时间序列上,随着种群数量改变而变化。在低种群密度下,麦蚜的半变异函数为线性模型,呈随机分布后;在高密度下,麦蚜和龟纹瓢虫的的半变异函数均为指数模型,呈聚集分布。Block 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得到二维空间插值模拟图,很好的反映了麦蚜和龟纹瓢虫种群的田间分布状况。由于麦蚜和天敌发生有滞后现象,在害虫大发生时期会使用药剂防治来减少害虫危害。吡虫啉等新烟碱类农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来防治小麦蚜虫,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然而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禾谷缢管蚜的研究却很少。本试验运用生命表研究了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与高效氯氰菊酯对禾谷缢管蚜种群生命特征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作用下禾谷缢管蚜体内相关酶活力的变化。旨在探究吡虫啉亚致死作用对麦蚜的影响,为麦蚜的抗药机制、预测预报及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吡虫啉对禾谷缢管蚜的亚致死浓度LC10,LC20和LC25分别为0.0053,0.0329和0.0659 mg L-1。三种浓度下禾谷缢管蚜的1龄若虫、产卵前期以及成虫寿命发育时间都有显着延长,在LC20条件下,成虫产卵时间延长。然而,三种浓度下蚜虫的幼虫存活率、内禀增长率(r)、净繁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都有所下降,平均时代周期(T)却有显着增加。LC20和LC25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受到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并且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LC20浓度下活性升高,细胞色素P450在LC25条件下显着升高。根据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对禾谷缢管蚜喷以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对其子代生命产生了不利影响。总之,在麦田生态系统中麦蚜与其天敌-龟纹瓢虫在时空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同时研究结果提示,评价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控害功能时,要同时综合分析两者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分布关系及其控害功能的协同作用,才能提出可靠的防治策略。吡虫啉的亚致死剂量不仅增加了麦蚜下一代的死亡率,而且使其发育减缓,繁殖降低,对麦蚜种群有明显的负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量使用吡虫啉喷洒和包衣,除了直接杀死目标麦蚜外,其在植物体内残留的吡虫啉仍然会通过影响下一代麦蚜的存活、发育和繁殖,降低麦蚜的种群数量。
鲁艳辉,高希武[8](2016)在《常用杀虫剂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剂对拟除虫菊酯的增效作用与其对羧酸酯酶(Car E)(EC3.1.1.1)活性的抑制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价13种常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剂及4种增效剂在防治麦蚜中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方法】利用离体活性抑制的方法测定了13种杀虫剂及两种Car E抑制剂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无翅成蚜Car E活性的抑制中浓度(I50),利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及两种抑制剂分别与高效氯氰菊酯以3∶1混配后对两种麦蚜的毒力效果,采用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icient,CTC)法评价其联合作用。【结果】除硫双灭多威外,测定的其他12种药剂对麦长管蚜Car E活性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对禾谷缢管蚜Car E活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敌敌畏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Car E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I50分别为(5.40±0.74)×10-8mol/L和(1.41±0.41)×10-5mol/L。抗蚜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西维因、三唑磷、丙溴磷、马拉硫磷、敌敌畏及两种增效剂DEF和TPP分别与高效氯氰菊酯联合毒力测定表明,除丙溴磷外,上述药剂均可显着增强高效氯氰菊酯对禾谷缢管蚜的毒力,其中与马拉硫磷混配增效作用最强(CTC=467.59);除灭多威、丙溴磷和马拉硫磷外,其余7种药剂均可显着增强高效氯氰菊酯对麦长管蚜毒力,CTC在146.87626.30之间,其中与三唑磷混配的增效作用最强(CTC=626.30)。【结论】筛选出对两种麦蚜毒力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或增效剂与高效氯氰菊酯的组合,包括抗蚜威、丁硫克百威、三唑磷、敌敌畏、DEF和TPP,对小麦蚜虫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于晓庆,张帅,宋姝娥,朱庆荣,谢传峰,嵇俭,高希武[9](2016)在《小麦蚜虫对六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田间药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掌握山东小麦蚜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田间防治效果,进一步筛选出对小麦蚜虫高效、低毒的药剂品种。【方法】2013-2014年,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山东省阳谷县和汶上县小麦蚜虫对6种杀虫剂(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氧乐果、溴氰菊酯、抗蚜威和氟啶虫胺腈)的抗药性,并于2015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汶上县对8种杀虫剂防治蚜虫田间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除了2014年阳谷县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已经产生低水平抗性外,两地区禾谷缢管蚜其他种群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对这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较高,处于敏感水平。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WG、20%啶虫脒WP、10%吡虫啉WP和50%抗蚜威WP速效性好,药后3 d对麦蚜的防治效果达76.9%85.6%;50%氟啶虫胺腈WG、20%啶虫脒WP、10%吡虫啉WP、40%氧乐果EC、25%吡蚜酮WP、50%抗蚜威WP和40%毒死蜱EC持效性好,药后7 d对麦蚜的防治效果达80.0%97.5%;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药后7 d对麦蚜的防效仅为74.8%,极显着低于其他药剂。【结论】在小麦生产中,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和吡蚜酮对小麦蚜虫进行防治,注意不同类型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
李振亚[10](2016)在《纳米几丁质的制备及其对麦蚜的毒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几丁质(chitin)广泛存在于蟹、虾等甲壳动物的外壳及各种昆虫的表皮和贝类等软体动物的外壳中,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聚合物,其脱乙酰度超过50%时为壳聚糖(chitosan)。几丁质具有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并以良好的抗菌活性,抑虫/杀虫活性,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研究。几丁质/壳聚糖分子表面的游离氨基是其具有生物活性的原因,由此产生的聚阳离子效应是此物质抗菌/杀虫的关键。目前对如何提高几丁质生物活性与杀虫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几丁质与金属离子螯合以增加活性离子,接枝极性官能团以提高氨基活性,改性出的衍生物已展示了对鳞翅目的夜蛾科(灰翅夜蛾、棉铃虫)、菜蛾科(小菜蛾)、同翅目蚜科(棉蚜、桃蚜)等害虫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截止至目前仍没有关于几丁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麦蚜相关防治效果的报道。此外在改性过程中添加了重金属离子与各种对人体及生态具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溶剂,因而会导致重金属残留与农作物污染等问题,这类改性物及制作方法不适合于运用到农业害虫的防治应用。本研究拟通过另一路线实现几丁质生物活性的增强,即制备出颗粒大小为纳米尺寸的几丁质以缩小粒径、提高表面电荷密度以增强几丁质对生物膜的穿透性及氨基活性,从而提高杀虫活性,并将其运用到防治麦蚜这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农业害虫的研究中。在此基础上,本文拟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制备纳米几丁质与筛选最佳制备条件;二是研究纳米几丁质对麦蚜的防治效果。通过纳米几丁质的制备与表征检测,纳米几丁质对麦蚜的毒力及防效测定,对麦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等研究内容,来研究纳米几丁质制备条件的选择及对麦蚜的杀虫效果,旨在深入研究几丁质对麦蚜的毒效,为新型农药的开发及小麦蚜虫的防治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提高了几丁质的杀虫活性。除了目前研究较多对几丁质进行化学修饰外,包括增加金属活性中心或者离子基团,以提高对离子效应、生物膜的透性和生物活性。本研究通过酸解法将几丁质分子链分解为纳米尺寸的片段,即纳米几丁质以缩小颗粒粒径、增加比表面积与表面电荷密度,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2)明确了纳米几丁质的制备方法。经过多次试验探索,筛选出的纳米几丁质最佳制备方法为:将几丁质粉末与3 mol/L HCl以1g:200300 ml于8085℃条件下混合,反复3次油浴加热1.5 h,油浴后在4℃下以9000 rpm/min的转速离心15 min取沉淀,再经过纯水透析57 d去除杂质离子至混悬液的pH达6.0,最后以输出功率为35%、工作间隔时间为15 s15 s的超声处理3 min,即可制得粒度均一、结构稳定、生物活性显着的纳米几丁质颗粒。以α-几丁质为原料,采用酸解法制备纳米几丁质,适合于纳米几丁质类新农药的开发,此法操作方便,成本低,制备出的纳米颗粒粒径小且均一,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3)纳米几丁质表面特征检测较全面。利用酸解法制备出的纳米几丁质,经测量得出:有效粒径为144.7346.8 nm,95%有效粒径分布范围为0219.3 nm,zeta电位为13.89±2.7736.08±2.26 mV,电荷密度为13.5935×10-546.1916×10-55 mol/g,颗粒呈梭形,粒度均一。(4)毒力测定结果明确。采用有效粒径为157.0 nm,表面电荷量为46.1916×10-55 mol/g,质量浓度为40 mg/L的纳米几丁质,对麦长管蚜、二叉蚜、禾谷缢管蚜进行毒力测定,LC50值分别为17.825、20.589和14.381 mg/L,而对3种麦蚜的7d田间防效分别为80.33%、79.65%、82.57%,杀虫效果好,可作为防治麦蚜的新型农药。(5)混配剂防效良好。采用有效粒径为157.0 nm,表面电荷量为46.1916×10-55 mol/g,质量浓度为40 mg/L的纳米几丁质,与吡虫啉的等体积混配剂,对麦长管蚜、二叉蚜、禾谷缢管蚜田间防效7 d的结果为88.31%、87.21%、84.76%,混配剂防效良好,可开发为新型农药或农药辅助剂。(6)纳米几丁质对3种麦蚜的酶活测定结果不同。纳米几丁质处理麦禾谷缢管蚜12 h、24 h、48 h后时AChE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纳米几丁质处理后,对禾谷缢管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1248 h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麦长管蚜及二叉蚜上并没有类似结果。
二、杀虫剂对2种麦蚜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杀虫剂对2种麦蚜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麦蚜研究现状 |
1.1 麦蚜的种类 |
1.2 麦蚜的发生与为害 |
1.3 麦蚜的防治 |
2.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3.亚致死效应研究概述 |
3.1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3.2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3.3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害虫抗药性产生的的影响 |
3.4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3.4.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4.2 对天敌的影响 |
4.本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9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测定及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昆虫与作物 |
1.1.2 供试药剂 |
1.1.3 供试器材 |
1.2 试验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9 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测定结果 |
2.2 3 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亚致死剂量确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3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昆虫与作物 |
1.1.2 供试药剂 |
1.1.3 供试器材 |
1.2 试验方法 |
1.2.1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0代的影响 |
1.2.2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1代的影响 |
1.3 种群生命表构建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0代成蚜寿命与生殖力的影响 |
2.2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1代发育历期的影响 |
2.3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1代成蚜寿命和产蚜量的影响 |
2.4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1代存活率的影响 |
2.5 3 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F_1代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三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供试器材 |
1.4 试虫处理 |
1.5 酶液制备 |
1.6 酶活力的测定 |
1.7 数据统计办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酶活力的影响 |
2.1.1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SOD的影响 |
2.1.2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POD的影响 |
2.1.3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T的影响 |
2.1.4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rE的影响 |
2.1.5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GSTs的影响 |
2.1.6 阿维·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AchE的影响 |
2.2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酶活力的影响 |
2.2.1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SOD的影响 |
2.2.2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POD的影响 |
2.2.3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T的影响 |
2.2.4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rE的影响 |
2.2.5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GSTs的影响 |
2.2.6 氯氟·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AchE的影响 |
2.3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酶活力的影响 |
2.3.1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SOD的影响 |
2.3.2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POD的影响 |
2.3.3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T的影响 |
2.3.4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CarE的影响 |
2.3.5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GSTs的影响 |
2.3.6 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对麦长管蚜AchE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麦长管蚜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
1.1.1 麦长管蚜危害 |
1.1.2 麦长管蚜防治措施 |
1.2 化学防治的优缺点及防治现状 |
1.3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 |
1.3.1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现状 |
1.3.2 化学农药减施增效途径 |
1.4 农药混配增效 |
1.4.1 内吸性农药与触杀性农药混配 |
1.4.2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配 |
1.4.3 不同作用机制农药混配 |
1.5 植保机械在麦田防治中的应用 |
1.5.1 植保机械与防效 |
1.5.2 植保无人机 |
1.5.3 担架式喷杆喷雾机 |
1.5.4 电动喷雾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供试植保机械 |
2.2 试验方法 |
2.2.1 高效靶标药剂筛选 |
2.2.2 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 |
2.2.3 3种植保器械喷雾性能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效靶标药剂筛选 |
3.1.1 室内毒力测定 |
3.1.2 田间喷雾测定12 种农药对麦长管蚜防效 |
3.2 农药减量化应用研究 |
3.2.1 12种药剂田间减量效果评价 |
3.2.2 氟啶虫胺腈与不同药剂混配后田间效果评价 |
3.3 三种植保器械喷雾性能评价 |
3.3.1 不同植保器械在小麦植株不同垂直高度上的分布 |
3.3.2 不同植保机械的稳定性对比 |
3.3.3 不同植保机械的雾滴均匀性 |
3.3.4 不同植保机械的相对雾滴沉积率 |
4 讨论 |
4.1 12种药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
4.1.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
4.1.2 新烟碱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
4.1.3 植物源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
4.1.4 吡啶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
4.1.5 抗生素类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
4.1.6 砜亚胺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
4.1.7 季酮酸类杀虫剂在麦蚜防治中的应用 |
4.2 氟啶虫胺腈混配减量研究 |
4.3 3种植保器械在麦田防治中叶面喷雾性能评价 |
5 结论 |
5.1 12种药剂麦田减量高效用药研究 |
5.2 麦田用药器械评价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吡虫啉等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急性毒性及亚致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华通草蛉概述 |
1.1.1 生物特性 |
1.1.2 越冬和滞育 |
1.1.3 捕食功能 |
1.2 天敌生物防治概述 |
1.3 农药对草蛉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农药对天敌昆虫亚致死效应的有关研究 |
1.4.1 对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1.4.2 对天敌行为的影响 |
1.4.3 对天敌功能反应的影响 |
1.5 供试杀虫剂的研究状况 |
1.5.1 吡虫啉 |
1.5.2 噻虫嗪 |
1.5.3 呋虫胺 |
1.5.4 茚虫威 |
1.5.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1.5.6 高效氯氰菊酯 |
1.5.7 高效氯氟氰菊酯 |
1.5.8 毒死蜱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药剂、主要仪器 |
2.1.1 供试药剂 |
2.1.2 试验仪器 |
2.2 供试虫源及饲养 |
2.3 室内毒力测定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四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幼虫亚致死效应 |
2.6 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吡虫啉等八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的毒力 |
3.2 吡虫啉等八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的安全性评价 |
3.3 吡虫啉等四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的亚致死效应 |
3.3.1 吡虫啉等四种杀虫剂对蛹重的影响 |
3.3.2 吡虫啉等四种杀虫剂对蛹期的影响 |
3.3.3 吡虫啉等四种杀虫剂对羽化率及成虫成活率的影响 |
3.3.4 吡虫啉等四种杀虫剂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
3.3.5 吡虫啉等四种杀虫剂对卵孵化率及幼虫成活率的影响 |
3.3.6 吡虫啉等四种杀虫剂对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吡虫啉等八种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的毒力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
4.2 吡虫啉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亚致死效应 |
4.3 茚虫威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亚致死效应 |
4.4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亚致死效应 |
4.5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亚致死效应 |
4.6 有待进一步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麦无网长管蚜 |
1.2 吡虫啉 |
1.2.1 吡虫啉简介 |
1.2.2 吡虫啉种衣剂 |
1.3 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现状 |
1.3.1 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监测 |
1.3.2 吡虫啉对麦蚜田间防效的评价 |
1.3.3 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机制 |
1.3.3.1 表皮穿透速率下降 |
1.3.3.2 解毒酶活性增强 |
1.3.3.3 靶标敏感性下降 |
1.4 吡虫啉亚致死效应研究 |
1.4.1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生物学的效应 |
1.4.2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体内酶的效应 |
1.4.3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体内基因的效应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植物材料 |
2.1.3 药剂准备 |
2.1.3.1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 |
2.1.3.2 室内生物测定 |
2.1.4 其他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
2.2.2 室内生物测定 |
2.2.2.1 活体小麦植株准备 |
2.2.2.2 生物测定处理 |
2.2.3 室内吡虫啉种衣剂处理 |
2.3 数据处理 |
2.3.1 室内和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
2.3.2 室内生物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 |
2.4.1.12015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
2.4.1.22016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
2.4.1.32017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 |
2.4.2 4种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比较 |
2.4.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4种麦蚜的影响 |
2.5 结论与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昆虫 |
3.1.2 植物材料 |
3.1.3 药剂准备与处理 |
3.1.4 其他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小麦植株准备 |
3.2.2 生命表设计 |
3.3 数据处理 |
3.3.1 生命表分析 |
3.3.2 虫口预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2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成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
3.4.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的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
3.4.4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3.4.5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麦苗上麦无网长管蚜种群动态的预测 |
3.5 结论与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昆虫 |
4.1.2 植物材料 |
4.1.3 药剂准备与处理 |
4.1.4 其他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小麦植株准备 |
4.2.2 生命表设计 |
4.2.2.1 对麦无网长管蚜F0代的亚致死影响 |
4.2.2.2 对麦无网长管蚜F1代的亚致死影响 |
4.3 数据处理 |
4.3.1 生命表分析 |
4.3.2 虫口预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对F0代麦无网长管蚜成虫寿命与繁殖力的亚致死影响 |
4.4.2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生长发育的亚致死影响 |
4.4.3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成虫生物学特征的亚致死影响 |
4.4.4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存活和繁殖的亚致死影响 |
4.4.5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亚致死影响 |
4.4.6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种群虫口动态的亚致死影响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对F0麦无网长管蚜的亚致死影响 |
4.5.2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的亚致死影响 |
4.5.3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种群虫口动态的亚致死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 |
5.1 实验材料 |
5.1.1 麦无网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采集 |
5.1.2 供试农药 |
5.1.3 植物材料 |
5.1.4 药剂准备 |
5.1.5 其他 |
5.2 试验方法 |
5.2.1 室内生物测定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麦无网长管蚜室内实验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
5.4.2 不同地区麦无网长管蚜田间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 |
5.5 结论与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1.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 |
2.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 |
3.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
4.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蚜虫的危害 |
1.2 蚜虫防治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物理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2.4 生物防治 |
1.2.5 新型防治方法及趋势 |
1.3 蚜虫控制剂的作用靶标研究进展 |
1.3.1 乙酰胆碱酯酶 |
1.3.2 钠离子通道 |
1.3.3 乙酰胆碱受体 |
1.3.4 GABA受体 |
1.3.5 新的潜在靶标 |
1.4 蚜虫报警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1.4.1 蚜虫报警信息素 |
1.4.2 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
1.5 蚜虫报警信息素作用靶标的研究进展 |
1.5.1 昆虫嗅觉通讯系统 |
1.5.2 蚜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 |
1.5.3 蚜虫嗅觉受体ORs |
1.6 小分子与蚜虫OBPs/ORs分子对接研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三章 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稳定性研究 |
3.1 含不同杂环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1 设计思想 |
3.1.2 合成路线 |
3.1.3 实验部分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水杨酸酯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1 设计思想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实验部分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水杨酸酰胺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1 设计思想 |
3.3.2 合成路线 |
3.3.3 实验部分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异烟酸类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3.4.1 设计思想 |
3.4.2 合成路线 |
3.4.3 实验部分 |
3.4.4 结果与讨论 |
3.5 EBF类似物的稳定性研究 |
3.5.1 实验部分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BF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4.1 驱避行为活性实验 |
4.1.1 实验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杀虫活性实验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抗TMV活性实验 |
4.3.1 实验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杀菌活性实验 |
4.4.1 实验方法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蚜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制备 |
5.1.1 实验方法 |
5.1.2 结果与讨论 |
5.2 EBF类似物与蚜虫OBPs结合活性试验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代表性类似物与蚜虫OBP3的分子对接研究 |
5.3.1 实验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活性EBF类似物的活性深入研究 |
6.1 温室蚜虫药效试验 |
6.1.1 试验方法 |
6.1.2 结果与讨论 |
6.2 麦蚜田间药效试验 |
6.2.1 试验方法 |
6.2.2 结果与讨论 |
6.3 月季蚜虫药效试验 |
6.3.1 试验方法 |
6.3.2 结果与讨论 |
6.4 蚜虫与病毒病防效试验 |
6.4.1 试验方法 |
6.4.2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1.1 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稳定性研究 |
7.1.2 EBF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7.1.3 EBF类似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
7.1.4 高活性EBF类似物的活性深入研究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A系列Ⅱ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B系列Ⅲ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C系列Ⅳ目标物与OBPs的结合曲线 |
D目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 |
E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核磁氢谱图 |
F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核磁碳谱图 |
G部分目标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
H部分目标物的高分辨质谱图 |
作者简介 |
(7)麦蚜与天敌的时空分布动态及杀虫剂对麦蚜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麦蚜的研究现状 |
1.1.1 麦蚜的形态特征 |
1.1.1.1 麦长管蚜 |
1.1.1.2 麦二叉蚜 |
1.1.1.3 禾谷缢管蚜 |
1.1.2 麦蚜的危害 |
1.1.2.1 麦蚜危害时期及危害特点 |
1.1.2.2 影响麦蚜发生危害的因素 |
1.1.2.3 麦蚜危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1.3 防治方法 |
1.1.3.1 农业防治 |
1.1.3.2 生物防治 |
1.1.3.3 化学防治 |
1.2 害虫与天敌的田间分布格局 |
1.3 农药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
1.3.1 农药亚致死剂量对昆虫的生理影响 |
1.3.2 农药亚致死剂量对昆虫发育影响 |
1.3.3 农药亚致死剂量对昆虫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 |
1.3.4 农药亚致死剂量对昆虫免疫能力的影响 |
1.3.5 农药亚致死剂量与害虫抗药性机理 |
1.4 昆虫种群生命表 |
1.5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麦蚜与龟纹瓢虫在麦田空间分布格局 |
2.1.1 麦田调查 |
2.1.2 麦蚜和龟纹瓢虫种群动态分析 |
2.1.3 麦蚜和龟纹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 |
2.1.4 麦蚜和龟纹的空间格局分析 |
2.2 亚致死剂量对禾谷缢管蚜生命特征的影响 |
2.2.1 试验地点 |
2.2.2 供试虫源 |
2.2.3 药剂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酶活力的测定 |
2.3.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测定 |
2.3.2 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测定 |
2.3.3 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测定 |
2.3.4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测定 |
2.3.5 海藻糖酶(THL)活力测定 |
2.3.6 细胞色素P450 (CYP6CY3)活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麦田空间格局分布 |
3.1.1 麦蚜、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在时间序列上的种群动态 |
3.1.2 麦蚜及龟纹瓢虫的空间生态位分析 |
3.1.3 麦蚜种群的半方差函数和空间格局 |
3.1.4 龟纹瓢虫种群的半方差函数和空间格局 |
3.2 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
3.2.1 吡虫啉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
3.2.2 高效氯氰菊酯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
3.3 亚致死效应对蚜虫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3.3.1 吡虫啉施药 |
3.3.2 高效氯氰菊酯施药 |
3.4 亚致死效应对蚜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麦蚜与龟纹瓢虫在麦田的空间格局分析 |
4.2 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禾谷缢管蚜生命特征的影响 |
4.3 亚致死浓度吡虫啉对禾谷缢管蚜体内酶活力的影响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常用杀虫剂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供试蚜虫 |
1.2供试农药、增效剂及其他化学试剂 |
1.3 麦蚜羧酸酯酶活性及抑制剂对其I50测定 |
1.4 毒力测定 |
1.5 抑制剂与高效氯氰菊酯的联合毒力测定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化学农药及增效剂对两种麦蚜Car E的离体活性抑制作用 |
2.2 农药单剂及增效剂对两种麦蚜的毒力测定 |
2.3 10种药剂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两种麦蚜的联合毒力 |
2.4 10种药剂与高效氯氰菊酯的联合作用评价 |
3 讨论 |
(9)小麦蚜虫对六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田间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抗药性测定 |
1.4 田间药效试验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小麦蚜虫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 |
2.2 8种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10)纳米几丁质的制备及其对麦蚜的毒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符号说明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几丁质与壳聚糖 |
1.1.1 几丁质简介 |
1.1.2 几丁质的制备 |
1.1.3 壳聚糖的制备 |
1.1.4 几丁质参与的反应 |
1.1.5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 麦蚜 |
1.3 纳米材料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
1.3.1 纳米材料介绍 |
1.3.2 纳米材料在昆虫学上的应用 |
1.3.2.1 标记昆虫组织 |
1.3.2.2 携带外源核酸进入细胞 |
1.3.2.3 新型纳米级农药、杀虫剂、驱虫剂 |
1.3.3 纳米材料在农药学上的应用 |
1.3.3.1 农药微乳剂的开发与利用 |
1.3.3.2 悬浮剂农药 |
1.3.3.3 纳米颗粒农药 |
1.3.3.4 纳米农药载体 |
1.3.3.5 纳米生物农药 |
1.4 纳米几丁质的研究现状 |
1.4.1 纳米几丁质的性质 |
1.4.2 纳米几丁质的制备方法 |
1.4.2.1 复凝聚法 |
1.4.2.2 酸解法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纳米几丁质的制备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制备方法 |
3.2 纳米几丁质的检测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有效粒度测量 |
3.2.3 zeta电位分析 |
3.2.4 有效电荷量 |
3.2.5 电镜检测 |
3.3 纳米几丁质对麦蚜的毒效测定 |
3.3.1 材料 |
3.3.2 纳米几丁质对3 种麦蚜的毒力测定 |
3.3.3 模拟田间防效 |
3.4 纳米几丁质对3种麦蚜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3.4.1 供试虫源 |
3.4.2 仪器与试剂 |
3.4.3 麦蚜的处理 |
3.4.4 粗酶液的制备 |
3.4.5 总蛋白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纳米几丁质的制备 |
4.1.1 酸解法制备纳米几丁质 |
4.2 纳米几丁质的表面特征检测 |
4.2.1 有效粒度检测 |
4.2.2 zeta电位分析 |
4.2.3 有效电荷量测定 |
4.2.4 透射电镜检测 |
4.3 毒效测定 |
4.3.1 纳米几丁质对麦蚜的毒力测定 |
4.3.2 混配剂对3 种麦蚜的杀虫效果比较 |
4.3.2.1 混配剂对麦长管蚜的杀虫效果 |
4.3.2.2 混配剂对麦二叉蚜的杀虫效果 |
4.3.2.3 混配剂对麦禾谷缢管蚜的杀虫效果 |
4.3.3 模拟田间防效试验 |
4.3.3.1 对麦长管蚜的模拟田间防治效果 |
4.3.3.2 对麦二叉蚜的模拟田间防治 |
4.3.3.3 对麦禾谷缢管蚜的模拟田间防治 |
4.4 纳米几丁质对3种麦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4.4.1 纳米几丁质对禾谷缢管蚜AChE活性的影响 |
4.4.2 纳米几丁质对麦长管蚜AChE活性的影响 |
4.4.3 纳米几丁质对麦二叉蚜AChE活性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杀虫剂对2种麦蚜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药剂对麦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D]. 李叶.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2]麦田麦长管蚜高效用药技术研究[D]. 张昆.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3]吡虫啉等杀虫剂对中华通草蛉急性毒性及亚致死效应研究[D]. 单银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李亚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5]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研究进展[A]. 李亚萍,张云慧,朱勋,李祥瑞,程登发.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6]靶标导向的新型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秦耀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7]麦蚜与天敌的时空分布动态及杀虫剂对麦蚜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的研究[D]. 李文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8]常用杀虫剂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J]. 鲁艳辉,高希武. 昆虫学报, 2016(11)
- [9]小麦蚜虫对六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田间药效评价[J]. 于晓庆,张帅,宋姝娥,朱庆荣,谢传峰,嵇俭,高希武. 昆虫学报, 2016(11)
- [10]纳米几丁质的制备及其对麦蚜的毒效研究[D]. 李振亚.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