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系统优化设计论文_杨圆圆

山东国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的最基本措施是在每一级安装保护装置,以确保电路故障时能够防止配电线路第一时间中断。该保护模式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本文通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详细分析了选择性和保护要求。同时,对低压保护装置的选型调整工作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低压配电线路设计阶段存在的缺陷。文章详细分析了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系统;设计与实施;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M77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得和使用能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能源的依赖仍然很大。低压配电线路是普通用户最常用的线路,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系统的设置非常重要,由于保护不足,发生了许多电气火灾。

1、低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分析

1.1 TN系统

(1)如果某些电气设备中存在相线碰壳或者绝缘损坏,并因此出现漏电现象时,通常将其看作为单相对地短路故障。当该故障发生时,假设处于理想状态,则设备内部的电源侧熔断器,将会被立即熔断,并伴随着低压断路器的迅速跳闸,从而使得相应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由于形成危险接触电压的实际时间并不长,故此,该故障显得相对安全。(2)TN系统能够有效节约材料和实际工作时间,并且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1.2 TN-C系统

对于该系统而言,其内部的N线和PE线紧密结合,形成独立的PEN线,详见图1。在该线中存在持续流通的电流,故此,对于已经连接PEN线的相关设备而言,必然会受到来自于这些电流的电磁干扰。然而,PEN线同样具备下述优势:TN-C方案可行性高,能够有效节约一根导线,避免冗长的电器保护步骤,从而有效减少相关设备在初期的实际投资费用;一旦出现接地短路故障,则将会形成相对较大的故障电流,此时,只需操作过流保护电器,就能立即切断电源,从而切实保障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及其相关设备的财产安全。但是,其劣势也极为明显。在此类线路中,通常会出现单相负荷失衡亦或三相负荷失衡的现象,如果电网内部存在谐波电流,则PEN线中也将含有电流,从而造成相关电气设备的外壳与其内部线路的金属套管彼此之间出现一定的压降,这将严重危害到敏感性电子设备的质量安全;此外,一旦将PEN线放于可能产生爆炸的危险条件下,则其内部流通的电流,将会成为爆炸发生的因素;当PEN线出现短路或者断路时,将会形成较高的对地故障电压,并由此逐步拓宽事故范围;如果在TN-C系统的电源位置,选择使用漏电保护器,则当其已经接地点后,需要注意工作中性线不能再次接地,否则将不能切实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1.3 TN-S系统

对于该系统而言,其内部的N线和PE线完全独立,并且该系统全部设备中存在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能够连接PE线。由于该线中并不存在持续流通的电流,故此,多样化设备彼此之间,将不会受到来自于这些电流的电磁干扰。详见图2。然而,当PE线出现中断的情况下,通常断线点后方在连接PE线设备中存在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不会带电;然而,如果断线点后方,存在相关设备出现接壳故障的现象,则其后方在连接PE线设备中存在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均会带电,从而极有可能造成人体触电。故此,一旦此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则线路中存在的保护装置将会自动启用,并及时处理故障线路。实际上,相较于TN-C系统而言,TN-S在有色金属领域中,无论是在消耗量方面,还是在投资方面,均有过之而无不及。近年来,TN-S系统主要应用于强调安全性能的场所,尤其是住宅和实验室等。

1.4 TN-C-S系统

对于TN-C-S系统而言,其主要基于TN-C方式逐步延伸,从而实现供电。然而,考虑到实际供电过程的安全性,该系统在二级配电箱的尾部,依次接出PE线和N线,从而使其通过TN-S方式进行供电,详见图3。在该系统中,N线和PE线之间是相互连通的,详见图3,已经实现联通的PE线内部,并不存在任何电流,这意味着该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会存在任何电压降;对于已经实现连通的线路而言,如果其前段存在相对较大的失衡电流,则其后段相关电气设备表面的外壳,也将形成相应的接触电压。故此,TN-C-S系统虽然能够有效减少相关电气设备中存在的外露导电部分,相对于地而产生的实际电压,但是却无法对其进行根本性的消除。实际上,该电压的数值,主要由连通前线路中存在的失衡电流及其相应的线路长度而决定。假设连通前线路中存在的负载存在明显失衡,并伴随着相对较长的线路,则该电压的数值就会越大。故此,应该积极控制负载失衡现象,避免PE线的重复接地,否则只能在线路的尾部,专门设立相应的漏电保护器,来切实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2、在设计方面的相应依据

保护低压配电线路所参考的技术规范通常作为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进行定制。在某种程度上,该技术规范允许电路在产生不同类型的缺陷时应用基本保护规定,低压保护装置通常是断路器或低压熔断器。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断路器,未选取的断路器和已选取的断路器,未选取的断路器由限时释放按钮和瞬时释放按钮组成,选取的类型断路器包括两种类型,固定开关和短开关。因此,配电线路的不同标高可以安装和安装保护装置,并正确调整相应的参数,以确保故障电路在指定的时间内断开。此外,必须在断开的电路中有选择地实施该过程,更具体地说分析是在离故障点最近的位置执行电气保护动作,但相应的上层保护电源不能这样做,从而保证了电路的切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负面影响的范围,降低程度更为明显。

3、对低压配电线路进行保护的相应要求

(1)电气设备中相应的设计规范表明,低压配电设备在系统启动或运行阶段不能保护电力。(2)电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电路可自动切断,故障类型中有各种因素。首先是接地故障的出现。保护电器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正式的时间要求,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电线过热,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间接的电击方式。其次,故障是由短路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电气保护会自行断开。第三,额定负载过高,无法通过自己的报警来报告或断开保护性电力。这是一种过电流保护模式,特别是为了防止导线过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导线会自动断开连接。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导线损坏预防和防火。(3)应采取选择性措施断开电路。出现故障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故障点附近的电器。但是,上级电气保护中没有相应的行动,因此有必要采取有选择的措施来确保安全,也可以进行连续供电来减少停电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

低压电力线路线异常宽广,可以在建筑物附近看到,因此故障风险较高,低压电力线容易接通,由于位置问题较多,威胁很大。此类线路道路最基本的防范措施是在配电线路道路各级安装保护系统,以确保供电保护,一旦线路故障,即可及时断开故障线路。

参考文献

[1]胡炜.谈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的现代研究[J].居舍,2017(33):120+97.

[2]李建斌.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系统优化设计策略探讨[J].电子制作,2016(18):93.

[3]王诚.电力系统中的低压配电线路系统优化设计核心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136.

[4]秦梓媛,滕春辉.论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系统优化设计[J].南方农机,2017,48(14):72.

[5]李建斌.电力系统低压配电装置和线路系统优化设计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171.

[6]李建斌.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系统优化设计策略探讨[J].电子制作,2016,(18):93.

论文作者:杨圆圆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住宅小区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系统优化设计论文_杨圆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