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我国建筑工程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为了改变我国这一严峻的安全生产势态,有效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一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预警技术,并科学有效的进行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才是最有力的保障。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性评价及预警,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性评价;预警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性评价及预警概述
1.1施工现场安全性评价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测到的不安全因素、现有的事故资料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评价,然后根据专家和施工现场识别到的不安全因素,建立施工单位不安全因素数据库。然后,通过安全评价预警技术和事故概率预警技术两方面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评价。第一,构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预警指标体系,通过 AHP层析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打分情况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确定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预警等级,依据预警等级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第二,运用不安全因素数据库,记录施工现场环境恶化、轻伤和重伤(死亡)事故发生次数,并与不安全因素数据库建立的事故参数阀值进行对比,对超过阀值的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
1.2预警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预警包括预警分析、预警发布、应急控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测到的不安全因素、现有的事故资料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评价,然后根据专家和施工现场识别到的不安全因素,建立施工单位不安全因素数据库,通过此数据库以一下两种方式进行建筑工程安全预警:
(1)通过数据库确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施工项目安全生产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 AHP 层析分析法确定所影响因素指标,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打分情况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确定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预警等级,依据预警等级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
(2)充分运用不安全因素数据库,记录施工现场环境恶化、无伤害事件和事故发生次数,与不安全因素数据库建立的参数阀值进行对比,对超过阀值的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预警贯穿于整个预警管理体系过程中,对在建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后达到相应的警限区间、记录的施工现场环境恶化及事故发生次数,并与不安全因素数据库建立的参数阀值进行对比,对超过阀值的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或使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构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对于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不断的创新与改进等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因受传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的限制与影响尤其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管理与建筑施工进度矛盾问题的存在在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2.1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在构建建筑工程安保障体系过程中应对注重自身体系的科学性、完善性洞时还有强化体系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建筑安全工程监管体系而已,其主要包括工程设计方、监理方以及建设方等,还包括各级主管部门作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各方一定要加深对安监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履行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安全评估体系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于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工艺的监督进而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实现。
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确定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施工现场安全评价准则是应用在安全评价关键因素,如何对设计直接关系、提高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可信度成为关键所在。在构建安全评价准则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性竖持上述原则,透过现象看到实物的真正的本质和问题。实践中为保障有优选的可能性,并且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更加的全面性,具体在选取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从评价对象多个方面着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必须可行,不仅要能反映出事物可比性而且要能适应复杂、繁琐的现状。在此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量化评价指标,这对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和考虑胸建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其相对稳定性,因此,需要建立坚强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操作的灵活性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3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责任机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安全责任机制的建设作为国内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一定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这也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有序实施的条件。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责任制建设过程中加强建筑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将安全责任机制规划、实施以及跟踪然后对其进行归纳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之中。实践中,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活动的全面性,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应对积极承担相应职责井寺别是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迅速查找问题所在和事故原因必要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部门的责任。
三、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指导原则
要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预警,必须建立一套种学有效的能够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合理准确地判断出建筑施工的安全状态,才能得到有效的样本,之后的研究才有意义。因此构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评价预警系统的基础是选取合适的指标。只有尽可能合理地确立指标的结构体系、谨慎选取各个指标,才能保证所得出的最终预警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1)科学性。只有分析的内容合理有效才能反映出体系内各个指标的有用性先后、分清主次,从而正确体现哪些是主要的问题因子,表明目前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状况,所W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2)全面性。对这个过程中的人、物、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处理,对发现的各类可能或已经导致安全问题的因素进行合理应对。
(3)可操作性。设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评价指标,每一项指标都需要被明确定义,便于收集和整理,并且指标体系中的预测指标不必要过于繁多和精细,否则会给后面的预测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需要从H个方面保证其可操作性:其一,指标需要概念清晰:其二,指标可量化并且易懂;其H,指标应便于采集。
(4)敏感性。建立的预警评价体系是整体化的系统,建筑施工预警系统的评价结果要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来某个指标的变动,当评价体系的敏感性较高时,得到最接近实际、最符合工作原理的预警结果。
(5)及时性。在未出现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时,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使指标能够对建筑施工安全状况即将出现的变化进行预测并提前做好各种防范的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控制,直至消除隐患,送就是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所在。
(6)客观性。要正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致因,明确其客观存在性,不能因为会产生声誉问题而隐藏信息。
结束语:
由于建筑业的行业特点,施工过程的事故致因因素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高,稍有不慎就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果能建立一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适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可以从根本源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长征.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3).
[2]冯康.建筑施工现场危险因素与综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大科技2012(06).
[3]周相友.浅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9).
论文作者:林存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指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