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视野的遗产保护与发展思考_遗产旅游论文

基于国际视野的遗产保护与发展思考_遗产旅游论文

基于国际视野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遗产论文,视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国外的文献中,习惯将各类自然景观与风景资源等统称为“遗产”(heritage),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地、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等[1](P35);我国通常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区、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自然状态下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文化名城等八大类资源统称为自然文化遗产[2](P28)。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保存自然文化遗产规模最大的国家,甘肃省是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赋存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这也正是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基于保护全人类共同财富的视野,在严格识别基础上,设立甘肃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贷款项目的原因。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实际是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heritage management and tourism development)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创新。世行贷款甘肃项目的内容也主要是自然与文化遗产本体保护与旅游开发。重点建设项目是遗产的保护工程、展示工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以及项目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等项目相关人员的培训。

世行贷款甘肃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于2004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纳入世行贷款2005—2007财年计划。项目涉及鲁土司衙门、青城古镇、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锁阳城、嘉峪关长城、魏晋墓、麦积山、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和马蹄寺9个自然与文化遗产地。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4.4亿元,其中,申请世界银行贷款3840万美元。

笔者主持完成了嘉峪关市长城文化景区、魏晋民俗文化景区两个景区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项目。作为甘肃省项目办专家组成员,笔者也有幸参与了各项目的论证、评议等工作全程。通过主持、参与完成世行项目,我们项目团队得以用国际的视野,思考和研究遗产保护与开发兼顾共赢的相关问题,并在遗产地保护与开发设计规划中予以体现。

一、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开发视角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遗产因其在环境、生态、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建筑、美学、景观、音乐、民俗等诸多方面都蕴藏着“突出的普遍的价值”,所以,“遗产旅游”已经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有效形式之一,成为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3]。同时,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遗产周边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筹措遗产保护经费的渠道。如,在没有进行旅游开发以前,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内龙湾村村民的年均收入才600元,2002年开始发展旅游至今,村民的年均纯收入逐年增长,2006年达到4800元[4](P46),其中旅游收入占60%。遗产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遗产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吸引物,其保护工作应该是基础和前提性的工作。世行项目在国内外遗产保护开发的前沿理念基础上,提出了遗产管理和开发规划全面创新的要求。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应该坚持以国际视野进行管理创新,做到遗产的保护、服务、经营“三位一体”。保护是指使遗产能够可持续利用;服务是指发挥遗产的公益性以服务于当代非特定大多数人的欣赏、游憩、科普、科研等需要;经营则是指通过商业开发既增强遗产的自养能力、提高服务效率,也满足遗产所在地合理的牟利需要。在这里,保护不再是单独的被动保护,而是系统地、主动地保护。“保护前提下开发”不仅仅是一个原则,而成为必须有所作为的管理实践。所以,政府的遗产保护工作不只是专业领域研究和保护技术深化的问题,更是一个保护管理体系健全、管理能力提升、管理资源整合“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坚持景区与社区整体营造的保护与开发管理战略

社区居民的生活态度、精神风貌和对客态度、沟通热情等构成目的地的重要吸引物。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有相当的成分来自旅游目的地全体居民的文明素养和与游客间的亲和度。所以,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离不开当地社区居民的支持。艾普将社会交换理论运用于旅游业的影响研究中,指出“当居民与旅游业之间资源交换程度很高而且处于平等地位时,或者虽然不平等,但倾向于居民一方,他们对旅游业则持积极态度,反之,居民态度则转为消极”[5](P665)。因此,兼顾社区居民利益是遗产管理创新应该首要关注的重点。

甘肃世行项目总规划建设性地提出了每个遗产项目坚持景区与社区整体营造的管理战略。通过成立“遗产地旅游发展协调委员会”或类似的职能机构,负责整体营造的全面工作。在统一领导基础上,完善景区管理机构、旅游开发运作机构、社区和各类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机构。通过满足多元利益需求,调动景区员工和社区居民广泛自发参与,发挥创意,实现共赢。

这种整体营造不仅是一个有形空间的营造,更是对景区、社区人“心灵”和“精神”的营造,是一种“内在”的过程。对于景区来说,营造是以员工为主体,加强景区服务文化建设。对于社区居民来说,这种“内在”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吸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规划,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人文、历史、环境等特色,发掘从祖先传承而来的丰富的自然、人文及生活资源,让子孙后代能持续利用,让自己的文化、经济勃兴;另一方面,通过他们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能积极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与劳动,把由景区自然风貌、传统生产生活情境、手工艺、神话与传说、传统竞技等原生态风情组成的社区特色作为观光营造的最大的“资产”进行科学经营[6](P28)。为此,在各项目规划中,都考虑了景区、社区的“永续就业工程”。通过开办各种形式的景区、社区文化学习班、培训班,让他们全方位提高文化素质,重点了解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相关知识;结合景区实际,选择一些参与旅游开发的私营企业和社会团体、社区居民个体经营者给予小额赠款、贷款扶持,旅游服务经营资质和能力(如农家乐、旅游纪念品制作、旅游项目经营、旅游商品销售等)帮助等,保持景区员工、社区居民的永续就业。

(二)在充分展示遗产价值中进行保护

学者们研究指出:解说是保证游客体验质量的关键[7](P16),要让游客有一个既完整又深刻的体验,或者说让他们更认同旅游目的地的遗产价值,愿意为这样的遗产旅游买单。为此,经营管理者应该重视遗产的展示解说系统建设。遗产地政府和管理机构应注重运用先进理念和多种手段营造遗产展示的最佳效果。

当前遗产的展示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介绍遗产的相关信息太少,只按固定模式和内容讲解,参观者无法了解自己想要的内容;内容过于刻板僵化,不够生动,只是单向介绍(一方讲一方听、静态铺展),不能自己动手参与;信息比较陈旧,不能即时更新。旅游者希望使用多媒体触摸屏、信息亭、多语种语音讲解导览设备;租用PDA等手持导览设备,或将展示内容和个人手机结合起来,到遗产单体位置时自动接收相应遗产知识介绍;数字化演播厅演示相关遗产的地学知识、历史事件、文化知识、有关风俗民情等;投影仪“随需”显示相关的遗产知识内容。

为此,长城文化旅游景区规划中就设计了全方位的展示讲解系统。展示规划包括原长城博物馆静态展示的升级换代、数字化展示、研究性展示和艺术展示的多元领域,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静态展示的提升。加强长城博物馆文物的收藏、整理和展出等各项工作;提升传统展陈手段,设计能从三百六十度欣赏的精品文物展台,丰富多媒体触摸屏信息内容并经常更新。

第二,数字化动态展示逐步完成。对紧邻长城博物馆的泰和山庄进行功能性改造,让其成为博物馆区的重要展示单元。将其打造成数字长城文化和丝路民俗文化学术研讨馆。实现电子展示、研究性展示等展示手段的延伸。

第三,艺术展示。遗产地区域内的龙泉山庄也是一处颇具规模的仿明清建筑群落,现惨淡经营餐饮娱乐,和景区主题功能极不匹配。规划将其改造为“长城文化艺术研究院”,用书画、摄影、书法、绘画、民间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表现长城,展示长城。同时,这里也可成为文人雅聚、名人会聚的场所,产生宣传长城的名人效应。

第四,百姓讲述长城故事。在牌坊梁村临近景区入口处的一院民居,是现今长城遗产地区域内唯一保留传统居住方式的老住户,将这里规划建设成为百姓讲述长城故事的场所,命名为:长城家园的孤独守望者——长城故事从这里讲起……

这样,在旅游者和社区居民遗产保护的“自觉”形成过程中,遗产的宣传教育和经济收益双导向作用就能充分得到发挥,遗产的审美功能和经济价值双驱动功能也会比较明显。

二、以游客为导向诠释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真实性(原真性)是遗产保护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概念,它直接决定着所表征的“遗产身份”,既是遗产认证和评价的标准,又是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与保护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是衡量遗产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也是《世界遗产公约》的核心精神。保持世界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世界遗产能世代传承、永续利用,是确保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平等享有遗产价值的唯一正确选择。然而,这一原则的贯彻,却始终争议最大,观点最多,挑战性最大。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遗产旅游真实性的理解存在差异。游客、居民、旅游经营者对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较大,并且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追求着没有商业化痕迹的“真山真水真民俗”旅游,他们醉心原色山水,追求“原生”遗产,是对旅游地充满故事意象预期的消费群。在以满足“遗产旅游”需求为导向的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就应该以游客的诉求为基准,保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研究发现:以往名村名镇类遗产保护开发中只注重对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点状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而对于体现名镇(村)传统风貌的街巷地段、空间格局等线状和面状遗产资源保护开发重视不够。而现代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不是只注重吸引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考古价值。在他们的意象中自然文化遗产景观一定有节点、地标、通道、边界和区域、民居和典型院落、百姓生活等遗产的空间载体和活化承载物。青城古民居项目就属于这一类。吸引人们去青城古民居旅游的强大拉力,不仅是古民居本身,而是古迹建筑、街巷地段、空间格局三个层面构建的名镇遗产和百姓生产、生活方式等非物质自然文化遗产的总和因素[8]。所以,保护开发规划是基于旅游者意象理论,以游客对“魅力名镇”的真实性需求为导向,向旅游者传递一种古镇遗产地能够带来的特有氛围和感觉,通过构建突出遗产整体风貌、价值特色和空间形态的综合保护和整合开发体系,保证名镇的整体遗产价值得到充分保护和展示,使旅游者能够得到真实完整的核心价值体验。

三、做好保护开发中的加法和减法

很多遗产地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旅游消费者与供应者对遗产价值诉求的背离。消费者追求自然文化原生态,供应者则为追求规模和功能而大兴土木,导致原本高度协调统一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消失。所以,遗产地保护开发的当务之急,是甄别各类已开发建设和规划建设项目是否符合遗产的真实历史信息,以此为标准做好开发规划的加法和减法。

我们在完成嘉峪关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研究时发现,嘉峪关关城以西约有100公顷的荒地,属于遗产保护控制地带。近半个世纪以来,附近农民不断拉沙取土,破坏了地貌;该区域电线杆布局混乱,还散落着酒泉钢铁公司的四个抽水站,直接影响了嘉峪关关城的视觉效果,也严重影响着嘉峪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原真性和周边环境的统一性;景区内现有的儿童游乐园、动物园、戏台等建设项目与古代边关的文化氛围很不和谐。该区域必须本着保护遗产地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原则予以整治。关城周边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应共同得到治理,恢复古代嘉峪关边关口岸的人文自然环境风貌。

为此,这里该做的加法是:进一步进行环境整治工作,使这里成为旅游者眺望长城,审视关城雄姿,拍照摄影的晕轮效应区。恢复这里明代筑关时的湿地和田园风光原始地貌,将田园田埂形成的垄上小径,用沙砾硬化为游径,田野中布以二牛抬杠、播种、采摘等传统农事活动表演,泉湖边建一处水磨坊,让旅游者行走在田园小径上,步移景异地一边欣赏乡间二牛抬杠、水磨咿呀的农事情趣,一边审视、打量关城并渐渐靠近它,获得惬意的边关野趣行游体验。田野中间应规划审美关城的拍摄点,帮助旅游者找到最满意的拍摄角度。

同时,这里该做的减法是:近期,对关城内可自行掌控的35个电线杆及电缆做地埋处理;其他外部电线杆、抽水站等在中远期全部做完清理工作;景区内现有的仿古一条街、儿童游乐园、动物园等项目,应该逐渐退出关城景区,最终完全恢复区域内湿地和田园野趣原生态风貌。

四、探讨可操作性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开发系统

非物质遗产是指“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随着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全球一体化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因为非物质文化,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会逐渐失去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性价值,而出现传承危机。在政府或学界保护“遗产”的呼吁声中,经调查而整理记录下来的录音、录像及文字资料或收集的实物,最终静态保存为“遗产化石”。实际上,社区是非物质遗产的基本传承场[9](P95)。社区中的这些非物质遗产只有进入大众视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通过不同文化的碰撞才能凸现出其自身的价值。借助“他者”的目光,社区居民实现了对这些非物质遗产的价值再发现过程。他们在交流和碰撞中反观自我、认识自我、确证自我,增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遗产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研究发现,旅游开发就是这类遗产价值再发现的保护开发活动。区域社会生活结构、民俗文化、社区生活的多样性、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影响等方面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是真正的旅游吸引物和核心竞争力。随着社区旅游的开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社区中一些原先几乎被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重新得到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等又受到重视和发掘;濒临湮灭的传统文化不仅随着社区旅游的开展而获得了新生[10](P85),而且在发展社区旅游的过程中,当地人民对自己的文化的自豪感不断增强的同时,在弘扬传统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行动方面能够兼顾旅游和文化传承共赢需要。所以,可操作性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开发应该是对非物质遗产的“场”——社区的保护与开发系统,是将非物质文化置于“场”中的“活化”传承开发系统。

为此,我们提倡马蹄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中要贯彻这一理念。作为典型的裕固族民族生活社区,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变迁,社区内不仅语言文字、服饰、饮食、建筑物等显性文化由于功能的逐渐丧失被当地居民无意识地逐渐淘汰,民族宗教仪式、艺术形态、节庆娱乐活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隐性文化也逐渐淡出。项目论证期间,笔者一行进入当地社区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当地男子和青少年的服饰基本上汉化;会唱当地民歌、表演传统民族舞蹈的也基本上是中老年人;传统的节庆、婚俗等都已删繁就简,失去了原生态民俗的狂欢气氛和全员参与的广度,当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已经濒临断代危机。

在这种社区经济急需扶贫,民族文化需要抢救的双重呼声中,借助世行项目的难逢机遇,地方政府主导,借助学者的把脉和参与,通过资源普查、民族文化整理、总体规划、为旅游区各景点命名、编写导游讲解词等一系列活动,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有机整合为旅游发展的初始资本,将这些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资源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走上了政府+学者双驱动的非物质文化“活化”传承和旅游业共同发展之路。随着旅游活动介入带来的市场消费需求,当地群众参与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在从事旅游活动中,社区的民族群众逐渐意识到那些看似无用的传统的东西可以给他们带来现实的利益,他们便主动强化和恢复许多已经淡化、甚至已经消失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例如:濒临湮灭的传统民居——裕固族氆氇毡房得到了保护和修缮;传统民族服饰、音乐、舞蹈等民族艺术和手工艺技术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复兴现象。旅游业激发了当地群众民族文化利用的工具理性,激活了他们最大限度地重新认识和发掘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热情和创造力。旅游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还实现了其民族文化由原来的实用功能向审美、纪念等功能的转型,遏制了文化断裂的危机,初步实现了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五、将遗产转化成现实的遗产地综合竞争力

遗产保护开发的共识是:拥有世界一流自然文化遗产高品级资源的地区和城市并非都拥有旅游竞争力。在世行项目运行管理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对社会经济特征的前沿进行跟踪研究,通过打造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营造遗产地的综合实力,将遗产转化成现实的综合竞争力,“在需求与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寻求培育旅游地发展的持续动力。”[11]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项目是甘肃世行项目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项目所在地天水市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新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是甘肃省旅游重点城市。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一直以来是天水市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具备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在项目规划研讨中我们认为,当前该项目的重点不仅仅是景区吸引力的打造,而更应该是依托该景区的项目运行,整合打造丝绸之路甘肃段东部门户区。所以,规划必须是大旅游视野中的大手笔设计,不单单是将麦积山这个高品级遗产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有竞争力的旅游“点”,而且要把它打造成天水这个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增长极”,发挥其品牌联动和拓展功能,最终实现天水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所以,该项目在充分发掘丝路胜迹寻根朝觐的鲜明主题的同时,还应充分关注与区域内伏羲和女娲始祖文化、大象山等石窟艺术、陇上小江南绿色生态环境构成的华夏龙脉等多元资源的关系,整合发挥城市旅游资源的复合型特征优势,开发出价值突出,让旅游者在此旅游感到“心满意足”,最终形成有比较优势的天水旅游经济区。

标签:;  ;  ;  ;  ;  ;  

基于国际视野的遗产保护与发展思考_遗产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