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众多毕业的学生党员中,离校后因种种缘由组织关系没有及时转出的党员,即是毕业生流动党员。高校的毕业生流动党员数目呈逐年增加趋势,因此如何管理这类党员俨然成为新世纪党建的一个新领域。经过专家学者和党务工作者们十多年的探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档案组织关系接转问题及策略 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档案组织关系;接转问题;策略
导言
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开展的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中发现,当前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对策,促进党员队伍的建设。
1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应深刻认识从严治党新常态对党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而组织关系接转是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因此,从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入手,对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党员队伍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接班人,做好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确保青年党员队伍的教育、培养,保持青年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部分社会基层党组织不重视组织关系接转工作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未就业的部分毕业生党员可以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部分乡镇、街道党(工)委以基层换届、党员档案调档工作繁琐、户口不在居住地为由,不接收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有的乡镇、街道党(工)委的工作人员以“发展党员工作繁琐”为由拒绝接收预备党员的组织关系。给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带来困难。
2.2部分毕业生党员不重视组织关系接转工作
作为高校组织部门工作人员,笔者发现,近年来,毕业生党员毕业多年后返校申请补办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情况时有发生。据福建某高校统计,2012—2014年期间,每年收到毕业生党员主动寄回的介绍信回执联的比例只占当年毕业党员数量的50%左右。有的毕业生党员将介绍信滞留严重超过有效期限;有的仅是委托他人办理组织关系接转,也不关注是否完成;更有甚者不办理接转工作,成为“口袋党员”。
2.3党员档案的管理与组织关系接转存在矛盾
党员档案不可由党员个人随身携带和保管。部分地方组织管理部门严格要求,在转入党员组织关系时必须收到党员的档案。针对毕业生党员人数多、党员档案数量多的情况,较多高校采取将党员档案放入毕业生党员的学生学籍档案,党员档案随学生学籍档案流转。这种做法既遵守了党员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又减少了党员档案遗失现象的发生,但有时也影响了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部分社会基层党组织指出未看到毕业生党员的档案不接收其组织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涉及跨省的组织关系接转程序较为复杂
高校党组织基本都不具有跨省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的权限,凡涉及跨省的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需要经过至少2次周转环节才能到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最终所去基层党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旦介绍信需要变更时,毕业生党员要花时间、精力办理有关事项,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
3今后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档案组织关系接转应采取的策略
针对上述关于当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档案组织关系接转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议以此为基础,今后应采取如下措施。
3.1优化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的流程。现行毕业生党员档案的组织关系接转流程是按原党组织开出介绍信,由党员持介绍信到对方单位报到这样一个设计流程。建议优化这一流程,由中组部在全国进行部署,如将全国党员数据库建立起来,实现网络化的党员档案组织关系接转,可有效减少很多环节,而在网上操作也快捷,实现了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了中间很多沟通环节。若短时间内无法建立起数据库,可参照人事档案转移模式,采取机要文件流转,使党组织之间直接互联,由此可将党员个人疏忽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此外,对基层党组织来说,可进行流程的一些微观角度的调整,如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学校级党员数据库建立起来,采用“授权﹢监管”模式使区域内接转层级等减少,将一些文件流转或人员沟通的环节给予简化。
3.2引入简便有效的新媒体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方式。一是可对专题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以利用,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专栏开辟出来,当毕业生党员拍照上传组织关系介绍信后,及时让负责接转的工作人员审核,可将来回路上的消耗减少,党组织可以将每位毕业生党员的实时动态精确掌握。以现有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将每位毕业生党员可登入的系统端口开发出来,可更改信息,也可申请和查询,填写自己的接转信息后,通过全国联网,经过一级相应组织的审核,就可将毕业生党员在新组织中编入,由此将纸质的介绍信省略而使接转效率大大提高。
3.3进行“一对一”接转回执跟踪制度的探索。在毕业生党员档案的组织关系接转中,相当关键的环节就是其是否将回执及时寄回学校存档,只有如此,学校党务工作者才可准确了解毕业生党员是否及时被新的党组织编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进行一名在校生党员与一名毕业生党员实行对接的“一对一”接转模式,让在校生党员尽早与党员档案组织关系接转工作接触,才能使毕业生党员及时、准确转入新组织有可靠保证。
3.4强化毕业生党员的组织观念教育。应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毕业生党员对档案组织关系接转知识当成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可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末,院系基层党组织举办一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预备会,面对毕业离校,应届毕业生党员需要做些什么工作,要有心理准备。当临近毕业生党员离校前,学校组织部门可开展必要的毕业生党员档案组织关系接转专题教育活动,对其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的重要性进行再三强调,通过相关材料的发放和具体操作流程,对学生党员务必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进行提醒,从出口上把好关,使学生党员的组织观念和责任感都得到增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观念的不断改变和就业形态的多元化,选择创业、待业、灵活就业、出国之路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处于流动之中,其党员档案的组织关系接转不成功,也就很难正常参加基层党组织的日常活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就无法开展这部分党员的正常教育管理工作,因此,这就对高校学生党员管理部门提出了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流动党员档案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智丹,岳丽娜,付鹏,郑颖.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05).
[2]张婧,霍晓丹.部分大学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困境探析——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J].前沿.2015(09).
论文作者:张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党员论文; 组织关系论文; 毕业生论文; 档案论文; 高校毕业生论文; 工作论文; 介绍信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