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玲 何晓娟
(成都市新华医院内三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西格列汀组(43例)、二甲双胍组(43例)、联合组(43例),二甲双胍组给予患者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给予患者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西格列汀组给予患者西格列汀治疗,记录和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PBG、HbA1c指标水平均下降,西格列汀组FBG、2hPBG、HbA1c指标水平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联合组FBG、2hPBG、HbA1c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西格列汀组(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
【关键词】 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西格列汀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71-02
Clinical effect of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lbine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Qingling Li, Xiaojuan He.
Xinhua Hospital of Chengdou City, Internal Medicine Ward 3, Chengdou Szechwan 6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lbine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Methods 129 case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itagliptin group (n=43), melbine group (n=43) and combining group (n=43). Sitagliptin group was given sitagliptin treatment, combining group was given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lbine, melbine group was given melbine treatment. Recorded and observed fasting blood-glucose, 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FBG、2hPBG、HbA1c levels decline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FBG、2hPBG、HbA1c index levels of sitaglipti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melbine group(P<0.05); FBG、2hPBG、HbA1c index levels of combining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sitagliptin group (P<0.05).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hree groups (P>0.05).Conclusion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lbine in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has significant effect and can improve indicators of patients.
【Key words】Melbine;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linical effect; Sitagliptin
糖尿病是因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能力下降或生物作用受损,造成的代谢性疾病,T2DM(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β细胞功能受到进行性损害,是一种主要变现为慢性高血糖[1]。近年,糖尿病患者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健康和生存质量。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其中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符合WHO/ISH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经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者;伴有用药禁忌症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西格列汀组、联合组、二甲双胍组,三组各43例,联合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3.2±2.45)岁;病程10~25年,平均病程(25.7±0.6)年。西格列汀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2.2±2.4)岁;病程12~26年,平均病程(27.5±0.8)年。二甲双胍组24例、女19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8±2.4)岁;病程10-25年,平均病程(26.5±0.8)年。三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二甲双胍给予患者二甲双胍(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322)治疗0.5g/次、2~3次/d、饭后口服;联合组西格列汀(意大利 Merck Sharp & Dohme (Australia) Pty Ltd,H20100050)治疗100mg/d/次,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西格列汀组采用西格列汀100mg/d/次治疗。三组患者均治疗8周。血糖检验仪器:罗氏卓越型[2]。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提取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项指标数据[3]。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软件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FBG、2hPBG、HbA1c检验结果对比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PBG、HbA1c指标水平均下降,西格列汀组FBG、2hPBG、HbA1c指标水平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联合组FBG、2hPBG、HbA1c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西格列汀组(P<0.05)。
表1 三组患者FBG、2hPBG、HbA1c检验结果对比( x-±s,n=43例)
*
注释:*与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组对比,*P>0.05;#与联合组、西格列汀组对比,#P>0.05;^与联合组、二甲双胍组对比,^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期,是非胰岛素依耐性,在临床上相对稳定,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转变为1型糖尿病[4]。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主要由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3中指标表现,其中患者空腹血糖指标水平最能表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因此应对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实施严密监控,以此判断药物的疗效。
本次研究中多采用的西格列汀是一种基于肠促胰岛素新型降糖药物,具有调节患者胰岛素分泌情况和稳定患者血糖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食欲、胰高糖分泌、延缓胃排空、加快B细胞增殖和阻止凋亡的作用,能够有效维持胰岛健康和血糖浓度[5]。此药能起到上述作用的原因是因为肠促胰岛素包括GLP-I(类胰升肽-I)和GIP(葡萄糖依赖促胰岛素多肽),组织中DDP-4快速降解体内的GIP,使GIP失活,因此DDP-4抑制剂能与DDP-4活化部位竞争结合,降低酶的催化活性,从而达到抑制GIP降解,并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6]。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高于单一使用西格列汀或者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
【参考文献】
[1]张琳琳.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3,45(16):65-66.
[2]许慧.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济南大学,2014.
[3]许仕超,张华丽,黎伟文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69(3):142-143.
[4]马晓红.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D].中国医科大学,2014,6(14):145-146.
[5]潘宇平,郑启东,陈婉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3,36(6):21-22.
[6]周鹏,金晓霞,王雪花等.西格列汀及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10):676-678.
论文作者:李庆玲,何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西格论文; 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疗效论文; 病程论文; 指标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